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和预后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彦江 刘彤晖 +2 位作者 田惠 孙岩 张勇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3-80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和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 目的对比分析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和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DCB组和普通球囊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疗效和安全性终点,包括围手术期并发症、临床结局和影像随访结果。结果研究共纳入49例患者,其中DCB组30例,普通球囊组19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6个月内再发卒中率、再狭窄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DCB组狭窄程度为14.50%(9.55%~23.42%),低于普通球囊组的30.00%(15.42%~3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与普通球囊相比,DCB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是安全的,可以有效降低目标血管再狭窄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血管成形术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卒中 脑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入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四例
2
作者 史美燕 张贤军 +2 位作者 王宪伟 张勇 王乃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2-390,共9页
目的 报道4例经桡动脉入路行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缺血性卒中病例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与结果 回顾分析2022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采用经桡动脉入路行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狭窄分别位于左颈... 目的 报道4例经桡动脉入路行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缺血性卒中病例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与结果 回顾分析2022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采用经桡动脉入路行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狭窄分别位于左颈内动脉起始部、右椎动脉起始部、左椎动脉V4段、左椎动脉V4段与基底动脉起始部交界处,经桡动脉入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顺利,术后狭窄均再通,术中及术后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经桡动脉入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缺血性卒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桡动脉 脑动脉 血管成形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承恩 孙成建 +3 位作者 王彦华 刘彤辉 解玲玲 任伟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9-1211,共3页
目的评价脑保护装置下老年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年龄≥70岁的重度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43例,均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术中均应用脑保护装置,观察术后狭窄改善情况,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回... 目的评价脑保护装置下老年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年龄≥70岁的重度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43例,均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术中均应用脑保护装置,观察术后狭窄改善情况,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回收的脑保护装置内脱落栓子情况,对患者随访1年。结果在43例患者中,脑保护装置及颈动脉支架均放置到位,术后残余狭窄率均<30%,患者颈动脉平均狭窄程度从(82.8±6.5)%降低至(12.4±5.9)%,支架置入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收的脑保护装置中,发现27个有脱落的组织碎片,患者术后缺血相关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围术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症状性脑卒中,无手术相关死亡事件发生,1年随访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颈动脉超声复查未见支架内发生再狭窄。结论脑保护装置下,对老年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颈动脉狭窄 手术中并发症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上腹癌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成建 王彦华 +7 位作者 王松 李子祥 周岩冰 赵清喜 王承恩 解玲玲 刘彤晖 任伟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36-154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晚期上腹部癌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5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晚期上腹部癌痛患者,并随机分为15ml无水乙醇组(A组)、20ml无水乙醇组(B组)和25ml无水乙醇组(C组),每组15例,在CT引导下...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晚期上腹部癌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5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晚期上腹部癌痛患者,并随机分为15ml无水乙醇组(A组)、20ml无水乙醇组(B组)和25ml无水乙醇组(C组),每组15例,在CT引导下经前腹壁或背侧入路行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止痛效果分为0~Ⅲ级,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时评价止痛效果。结果随访观察3个月,1个月、3个月时20ml和25ml无水乙醇组有效率显著均高于15m1无水乙醇组(P均〈0.01);而20m1无水乙醇组与25ml无水乙醇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5ml无水乙醇组术后疼痛的患者数明显高于20ml组。20ml无水乙醇组术后1个月的有效率为93.33%(14/15),3个月有效率为73.33%(11/15),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3组患者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用20ml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上腹部癌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腹部肿瘤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临床获益的几项关键问题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勇 曾现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777-780,共4页
脑卒中是造成人类病死或病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大血管闭塞导致的脑血流量(CBF)急剧下降可以引起严重的神经元损伤。若不能在治疗时间窗内恢复脑组织灌注,则造成不可逆性脑损伤;而超出治疗时间窗的血管再通,有时不但无法挽救脑组织... 脑卒中是造成人类病死或病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大血管闭塞导致的脑血流量(CBF)急剧下降可以引起严重的神经元损伤。若不能在治疗时间窗内恢复脑组织灌注,则造成不可逆性脑损伤;而超出治疗时间窗的血管再通,有时不但无法挽救脑组织,还可能引起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血栓切除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对认知功能影响的多重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勇 史明 刘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09-712,共4页
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不仅与缺血性卒中相关,同时还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脑低灌注是此类患者认知损害的重要病理生理学机制,这种因血流动力学改变所引起的认知损害呈可逆性,虽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支架成形术对改善脑组织灌注有... 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不仅与缺血性卒中相关,同时还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脑低灌注是此类患者认知损害的重要病理生理学机制,这种因血流动力学改变所引起的认知损害呈可逆性,虽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支架成形术对改善脑组织灌注有效,但术中微栓塞和术后高灌注可损伤认知功能,如此造成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改善结果不尽一致。关注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预后,不断改进血管内治疗方式和围手术期管理模式,方可使患者真正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认知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血运 改善认知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07-708,共2页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9年第10期“血管内治疗与认知功能障碍”专题如约与各位作者和读者朋友们见面了。本期专题重点关注颅内大动脉血管内治疗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临床医师深入了解、掌握颅内动脉狭窄和血管成形术对认知...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9年第10期“血管内治疗与认知功能障碍”专题如约与各位作者和读者朋友们见面了。本期专题重点关注颅内大动脉血管内治疗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临床医师深入了解、掌握颅内动脉狭窄和血管成形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无疑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血流动力学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与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6
8
作者 宫文韬 李广文 +5 位作者 刘菲菲 孙玉杰 刘鹏 刘彤晖 张贤军 张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13-719,共7页
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为近年临床研究关注的焦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效果已经大量临床试验所证实,但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尚存争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通过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而改善认知功... 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为近年临床研究关注的焦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效果已经大量临床试验所证实,但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尚存争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通过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而改善认知功能,但术后微栓塞事件使认知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而脑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抑郁症、高龄等则使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期望正在进行的颈动脉血运重建与药物治疗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及血流动力学比较研究,能够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的疗效带来更为明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认知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Meta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郝方方 滕文慧 +5 位作者 胡庆婷 付蕾 宫文韬 张贤军 王乃东 张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874-88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以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vertebral artery、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stents、drug-eluting stents、self e... 目的系统评价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以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vertebral artery、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stents、drug-eluting stents、self 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s,以及椎动脉、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支架、再狭窄、危险因素等中英文词汇,计算机检索1966年1月1日-2017年3月30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SCOPUS)、Cochrane图书馆,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发表的关于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和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获得3468篇中英文文献,经剔除重复和不符合纳入标准文献,最终纳入11项临床研究共440例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和912例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无支架内再狭窄患者。Meta分析显示,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患者吸烟史(OR=2.179,95%CI:1.373~3.458;P=0.001)、金属裸支架(OR=2.072,95%CI:1.560~2.753;P=0.000)和药物洗脱支架(OR=0.483,95%CI:0.363~0.641;P=0.000)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史和使用金属裸支架是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使用药物洗脱支架是保护因素。由于受到所纳入研究的限制,上述结论可能存在偏倚,尚待开展更多研究验证上述危险因素与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支架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狭窄部位对支架成形术安全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玉杰 丁健 +2 位作者 张贤军 王乃东 张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806-811,共6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部位对支架成形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共73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根据颅内动脉狭窄部位分为颈内动脉颅内段组(18例)、大脑中动脉M1段组(11例)、椎动脉颅内段组(27例)和基底动脉组(17例),均行颅内动脉...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部位对支架成形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共73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根据颅内动脉狭窄部位分为颈内动脉颅内段组(18例)、大脑中动脉M1段组(11例)、椎动脉颅内段组(27例)和基底动脉组(17例),均行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记录颅内动脉狭窄改善情况,脑血管并发症(包括穿支事件、动脉夹层、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远端动脉栓塞和脑组织过度灌注等)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卒中和颅内出血),术后3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预后。结果 73例患者共植入支架73个,包括Apollo球囊扩张式支架35例和Wingspan自膨式支架38例,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组应用Apollo支架10例(10/18),Wingspan支架8例(8/18);大脑中动脉M1段组应用Apollo支架5例(5/11),Wingspan支架6例(6/11);椎动脉颅内段组应用Apollo支架16例(59.26%,16/27),Wingspan支架11例(40.74%,11/27);基底动脉组应用Apollo支架4例(4/17),Wingspan支架13例(13/17),4组患者术中应用支架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422,P=0.201)。治疗后颈内动脉颅内段组[(10.94±1.99)%对(90.89±7.71)%;t=69.545,P=0.000]、大脑中动脉M1段组[(10.37±2.14)%对(87.64±9.46)%;t=26.000,P=0.000]、椎动脉颅内段组[(11.02±1.99)%对(89.11±7.97)%;t=50.726,P=0.000]和基底动脉组[(10.99±3.39)%对(91.35±5.62)%;t=69.545,P=0.000]血管狭窄率均较治疗前改善。73例患者中11例(15.07%)发生脑血管并发症,分别为穿支事件4例、动脉夹层4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支架远端动脉栓塞2例,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组3例(3/18),为动脉夹层2例、支架远端动脉栓塞1例,基底动脉组8例(8/17),为穿支事件4例、动脉夹层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支架远端动脉栓塞1例,而大脑中动脉M1段组和椎动脉颅内段组无一例发生脑血管并发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3.134,P=0.000);6例(8.22%)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缺血性卒中2例,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组1例(1/18),为缺血性卒中,基底动脉组5例(5/17),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缺血性卒中1例,而大脑中动脉M1段组和椎动脉颅内段组无一例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H=65.698,P=0.003)。术后30 d颈内动脉颅内段组有1例、基底动脉组有1例mRS评分1分,预后良好率为97.26%(71/73)。结论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脑血管和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与支架植入部位密切相关,且总体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硬化 血管成形术 支架 手术后并发症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玉杰 李广文 +7 位作者 刘英高 刘鹏 宫文韬 张贤军 丁健 王洪霞 王乃东 张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49-754,共6页
目的探讨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围手术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的28 例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及随访资料,并评价术后手术成功率、术后... 目的探讨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围手术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的28 例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及随访资料,并评价术后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和随访情况。结果28 例患者中共有26 例成功完成球囊扩张术,手术成功率为92.86%,术后即刻狭窄远端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均≥ 2b 级;另外2 例应用支架成形术。28 例患者术后及随访30 d 均未出现临床症状加重的相关并发症。术后30 d 10 例患者mRS 评分为1 分,其余18 例患者mRS 评分为0 分。结论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围手术期相对安全,支架成形术是球囊扩张术效果欠佳时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伴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一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宫文韬 刘菲菲 +3 位作者 刘彤晖 张贤军 孙玉杰 张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6-770,共5页
患者女性,60岁,小学文化。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2个月,于2018年7月25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自行缓解,每周发作3~5次,不伴肢体麻木和感觉异常,右侧肢体活动和感觉正常,病程中无头晕、... 患者女性,60岁,小学文化。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2个月,于2018年7月25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自行缓解,每周发作3~5次,不伴肢体麻木和感觉异常,右侧肢体活动和感觉正常,病程中无头晕、头痛,无意识障碍,无言语不清,无视物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认知障碍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假性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广文 孙玉杰 +1 位作者 刘彤晖 张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71-774,共4页
患者女性,44 岁。主因左侧肢体麻木、无力约3 年,加重2 周,于2018 年9 月14 日入院。患者约3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遂于2015 年11 月24 日至我院就诊,门诊MRI 及MRA 检查提示右侧半卵圆中心软化灶,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 患者女性,44 岁。主因左侧肢体麻木、无力约3 年,加重2 周,于2018 年9 月14 日入院。患者约3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遂于2015 年11 月24 日至我院就诊,门诊MRI 及MRA 检查提示右侧半卵圆中心软化灶,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局限性重度狭窄;临床诊断为缺血性卒中,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血管成形术 支架 栓塞 治疗性 动脉瘤 假性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联合药物和单纯药物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杜德杰 李广文 +3 位作者 马瑞 王小杰 周润泽 徐东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5年第7期391-396,共6页
目的评价支架联合药物和单纯药物治疗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共纳入337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率为70%~99%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分为支架联合药物(抗血小板药+他汀类)组169例,单纯药物组168... 目的评价支架联合药物和单纯药物治疗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共纳入337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率为70%~99%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分为支架联合药物(抗血小板药+他汀类)组169例,单纯药物组168例。观察围手术期安全性、1年内责任血管相关的再发脑血管事件。结果支架联合药物组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出现高灌注脑出血并发症1例(1/169),经药物治疗恢复可,围手术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8);1年随访支架联合药物组再发缺血脑血管事件3例(3/169),单纯药物组15例(15/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因素分析性别(χ^(2)=4.372,P=0.037)、治疗前狭窄率≥85%(χ^(2)=10.738,P=0.001)、非支架治疗(χ^(2)=7.171,P=0.007)是再发卒中的危险因素,但女性再发缺血卒中例数较少,校正χ^(2)检验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5);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前狭窄率≥85%(OR=115.925,95%CI:2.077~122.102,P=0.008)、非支架治疗(OR=0.158,95%CI:0.044~0.564,P=0.004)两项因素是1年内再发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率≥85%的患者,支架联合药物可减少1年内再发缺血脑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颅外段 狭窄率 支架 药物治疗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