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ZN-470A抑制乳腺癌的增殖、迁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丽荣 于杰 +6 位作者 亓洪昭 刘翠云 朱素杰 胡运洁 周志侠 孙振青 单佩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23-1529,共7页
目的研究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ZN-470A对乳腺癌增殖、迁移的抑制及机制。方法检测ZN-470A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的抑制;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的变化及肿瘤组织蛋白的表达变化;镜下观察ZN-470A处理... 目的研究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ZN-470A对乳腺癌增殖、迁移的抑制及机制。方法检测ZN-470A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的抑制;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的变化及肿瘤组织蛋白的表达变化;镜下观察ZN-470A处理后乳腺癌细胞形态的变化;MTT、克隆形成和Transwell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单细胞成瘤和迁移能力。构建原位乳腺癌小鼠模型,定期药物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鉴定对照组和治疗组肿瘤大小和肺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组蛋白H3、H4乙酰化水平的变化。结果ZN-470A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ZN-470A在体内外对乳腺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结论ZN-470A可有效的抑制乳腺癌的增殖和迁移,可进一步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增殖 迁移 组蛋白去乙酰化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RNA与心肌重构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建勋 高金宁 丁巍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0-317,共8页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 RNAs)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相关研究表明,nc RNAs不仅参与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代谢等生理过程,还参与疾病的病理过程.心肌重构(myocardial remodeling)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病理基础.已...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 RNAs)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相关研究表明,nc RNAs不仅参与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代谢等生理过程,还参与疾病的病理过程.心肌重构(myocardial remodeling)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病理基础.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心肌重构的发生发展与nc RNAs的调控息息相关,近年来针对nc RNAs在心脏疾病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对nc RNAs包括微小RNA(micro RNAs,mi RNAs)、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s)和环形RNA(circular RNAs,circ RNAs)与心肌重构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介绍,旨在寻找新的心脏疾病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环形RNA 心肌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及其作为疾病标志物的潜能 被引量:13
3
作者 许胜 周露玙 王昆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不具有5'端帽子和3'端poly(A)尾巴结构,具有广泛性、保守性、组织特异性以及稳定性等特性;根据序列来源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外显子circRNA、内含子...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不具有5'端帽子和3'端poly(A)尾巴结构,具有广泛性、保守性、组织特异性以及稳定性等特性;根据序列来源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外显子circRNA、内含子circRNA、外显子-内含子circRNA;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革新,目前已经在真核细胞中发现大量内源性circ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其独特的序列结构,使它具有microRNA海绵、调节选择性剪接或转录、与RNA结合蛋白结合、滚动翻译和衍生假基因等功能;它参与癌症、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众多研究显示circRNA会成为新型的疾病临床诊断标志物或人类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该评述较为详细地从circRNA的形成、特性、生物学功能、研究方法、研究数据库以及和疾病的关系等方面来阐述circRNA的最新研究进展,方便研究人员进行circRNA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疾病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NCX1通过miR-103-3p调节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4
4
作者 法鸿鸽 李萌阳 +2 位作者 常文光 肖丹丹 王建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0-457,共8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 NCX1(circNCX1)对阿霉素(又称多柔比星,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RT-qPCR检测经DOX处理的H9c2细胞和注射DOX的小鼠心肌组织中circNCX1表达量的变化;TUNEL染色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7的活性检... 目的:探究环状RNA NCX1(circNCX1)对阿霉素(又称多柔比星,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RT-qPCR检测经DOX处理的H9c2细胞和注射DOX的小鼠心肌组织中circNCX1表达量的变化;TUNEL染色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7的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RNA pull-down实验验证circNCX1与其下游微小RNA-103-3p(miR-103-3p)的直接结合。结果:DOX诱导的H9c2细胞及小鼠心肌组织中circNCX1升高,并且DOX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表现为心肌细胞TUNEL阳性率及caspase-3/-7活性升高。抑制circNCX1表达能够显著减少DOX诱导的心肌细胞TUNEL阳性率,并且降低caspase-3/-7的活性。circNCX1通过直接结合miR-103-3p抑制其表达。此外,过表达miR-103-3p同样能够抑制DOX诱导的心肌细胞死亡和caspase-3/-7活性。结论:circNCX1通过靶向miR-103-3p促进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NCX1 多柔比星 心肌毒性 细胞凋亡 微小RNA-103-3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RNA在调控心脏细胞死亡相关的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妍涵 王昆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9-398,共10页
鉴于成年心脏中心肌细胞的再生能力有限,使得功能性心肌细胞的丧失成为心肌重塑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自噬和坏死过程涉及多个复杂的信号通路,控制着心肌细胞死亡和细胞存活的平衡,导致心肌细胞的损失.近年发现,非编码R... 鉴于成年心脏中心肌细胞的再生能力有限,使得功能性心肌细胞的丧失成为心肌重塑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细胞凋亡、自噬和坏死过程涉及多个复杂的信号通路,控制着心肌细胞死亡和细胞存活的平衡,导致心肌细胞的损失.近年发现,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RNAs)在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细胞死亡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线粒体的动态平衡与3种类型的细胞死亡密切相关,非编码RNA能够通过靶向细胞死亡信号通路中的基因来调节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分裂/融合平衡.重点介绍了在应激状态下的心肌细胞中,关于细胞凋亡/自噬/坏死和ncRNAs之间复杂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对心脏病治疗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死亡 心脏疾病 凋亡 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病毒Nsp1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玲 李璟 +7 位作者 范蕾 宣焱 杜淼 张德玖 李卓禧 陈晓聪 杨娅男 徐本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66-576,共11页
目的Nsp1是新冠病毒的主要毒力因子,介导了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免疫逃逸,扩大了病毒感染范围。本研究对Nsp1进行系统生信分析及原核表达,有助于全面理解该蛋白在新冠病毒侵染宿主细胞中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Pfam、TMHMM、ProtScale、ExP... 目的Nsp1是新冠病毒的主要毒力因子,介导了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免疫逃逸,扩大了病毒感染范围。本研究对Nsp1进行系统生信分析及原核表达,有助于全面理解该蛋白在新冠病毒侵染宿主细胞中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Pfam、TMHMM、ProtScale、ExPASy和SignalP 4.0等工具对Nsp1的翻译后修饰、理化性质、跨膜螺旋、相互作用网络、同源性及进化特点等进行系统分析;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2b-Nsp1并进行原核表达。结果Nsp1由18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19.78 kDa,等电点为5.36,不稳定指数28.83,在哺乳动物中的半衰期约30 h,在大肠杆菌内超过10 h,有12个可能的磷酸化位点和3个O-糖基化位点,无信号肽和跨膜螺旋,亲水性较强;二级结构分析显示,Nsp1中无规则卷曲占比最高(45.00%),其次是α螺旋(25.56%)和延伸链(20.56%),β-转角占比最低(8.89%);序列对比和进化分析显示,与SARS-CoV-2 Nsp1序列一致性最高的是蝙蝠非典型冠状病毒WIV1(85.0%);原核表达发现Nsp1主要在沉淀中表达,经质谱鉴定目的蛋白就是Nsp1。结论本研究为新冠病毒Nsp1的表达、纯化及功能分析提供了重要借鉴,有助于进一步揭示Nsp1的生物学功能及开展相关抑制剂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Nsp1蛋白 生信分析 结构与功能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EB病毒潜伏期膜蛋白1(LMP1)的人B淋巴细胞株的建立
7
作者 张令歌 赵旋 +5 位作者 辛苗苗 王丽芹 温大蔚 高岩岩 罗兵 孙明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构建EB病毒潜伏期膜蛋白1(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电穿孔法转染人B淋巴瘤细胞株Ramos细胞,建立稳定的LMP1表达细胞株。方法扩增带有EcoRⅠ与BamHⅠ酶切位点的LMP1编码基因,克隆至pcDNA3.1-EF1a-mcs-3FLAG-CMV-EGFP真核表达载... 目的构建EB病毒潜伏期膜蛋白1(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电穿孔法转染人B淋巴瘤细胞株Ramos细胞,建立稳定的LMP1表达细胞株。方法扩增带有EcoRⅠ与BamHⅠ酶切位点的LMP1编码基因,克隆至pcDNA3.1-EF1a-mcs-3FLAG-CMV-EGFP真核表达载体,挑取阳性单克隆感受态细胞行PCR以及测序后将重组质粒通过电穿孔法转染Ramos细胞, G418筛选稳定表达LMP1的细胞株,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LMP1 mRNA和蛋白在Ramos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PCR与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LMP1重组质粒,建立了稳定转染的Ramos细胞,且LMP1蛋白可在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LMP1的Ramos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潜伏期膜蛋白1(LMP1) Ramos细胞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