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见立竹林七贤”研究——兼论竹林七贤图像的日本改造 被引量:1
1
作者 黎晟 王颖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源于中国的竹林七贤图像传入日本后,演化出带有本土特色的竹林七贤图式,并在18世纪中叶发展出以女性为表现对象的“见立竹林七贤”画题。这一原本用作上层社会社交游戏的图像,此后被新兴市民阶层文化吸收、利用与改造,用于自身文化形象... 源于中国的竹林七贤图像传入日本后,演化出带有本土特色的竹林七贤图式,并在18世纪中叶发展出以女性为表现对象的“见立竹林七贤”画题。这一原本用作上层社会社交游戏的图像,此后被新兴市民阶层文化吸收、利用与改造,用于自身文化形象的塑造。竹林七贤的文化意义,以一种特殊的形态继续发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立绘 竹林七贤 日本 铃木春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园林植物文化研究——青岛“凤栖苑”景观园林植物的寓意与运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矫克华 《山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77-81,共5页
概述了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借鉴了传统文化和园林植物寓意,在青岛"凤栖苑"的景观设计中,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精粹与现代环境、文化思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相结合,设计出了具有文化内涵的现代景观园... 概述了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借鉴了传统文化和园林植物寓意,在青岛"凤栖苑"的景观设计中,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精粹与现代环境、文化思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相结合,设计出了具有文化内涵的现代景观园林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园林植物文化 审美情趣 寓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高校美术教学的比较研究——对中国美术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大庆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3-244,共2页
文章对中美两国美术教学作了比较深入的调查和了解,通过中美两国美术教学比较,阐述了美国美术教学的一些现象和本质,为中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教育制度 教学理念 多元化 创造力 传统 应试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城市生态河道绿化设计原则在青岛新民河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敏 《现代园艺》 2018年第6期160-160,共1页
将北方城市生态河道绿化设计原则应用于青岛即墨市新民河,因地制宜地根据青岛市的具体情况进行探索,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 生态 河道 绿化 设计原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染与相关手工印染结合的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鲍小龙 刘月蕊 +1 位作者 谭英 任雪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3-46,共4页
现有蜡染的创新设计大都限于蜡染单一工艺的改进或数码技术的模仿,表现风格较为单一。以蜡染工艺特征为研究基础,分别与扎染、夹染和型版印工艺进行结合设计,得到了不同于以往风格的蜡染图案。研究结果表明:蜡染与其他手工印染工艺结合... 现有蜡染的创新设计大都限于蜡染单一工艺的改进或数码技术的模仿,表现风格较为单一。以蜡染工艺特征为研究基础,分别与扎染、夹染和型版印工艺进行结合设计,得到了不同于以往风格的蜡染图案。研究结果表明:蜡染与其他手工印染工艺结合是可行的,结合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各工艺的区别与联系,合理设计操作工艺的先后顺序。多种工艺的结合运用不仅丰富了蜡染面料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且满足了消费者追求个性化的审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染 工艺特征 扎染 夹染 型版印 结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乱针绣的诞生及其绣作解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臧勇 任雪玲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58,共7页
从史学角度出发,阐述了乱针绣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对乱针绣的代表人物做了介绍,并对其作品进行了解析,认为乱针绣的诞生是带着苏绣时代创新的基因而酝酿生成。通过分析,对乱针绣的艺术表现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乱而有序的特点具有独特的艺... 从史学角度出发,阐述了乱针绣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对乱针绣的代表人物做了介绍,并对其作品进行了解析,认为乱针绣的诞生是带着苏绣时代创新的基因而酝酿生成。通过分析,对乱针绣的艺术表现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乱而有序的特点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文章对乱针绣的绣作过程进行了简单描述,针对乱针绣绣法的变化,从艺术学、史学角度,对乱针绣法独特的绣作理念,看似乱而实则不乱的辩证审美、乱针绣的绣法等进行了梳理,表明活泼、善变的针法是打通传统刺绣在写实方面的壁垒,而使乱针绣画面显现惟妙惟肖的艺术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绣 乱针绣 艺术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公园生态改造设计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卢晶 许可为 肖立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406-408,共3页
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居住外环境的生态改造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保护节约自然成本,改善城市微气候,从而净化城市居住外环境。社区公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分布广泛,对社区公园的生态改造有着重要的意... 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居住外环境的生态改造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保护节约自然成本,改善城市微气候,从而净化城市居住外环境。社区公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分布广泛,对社区公园的生态改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青岛市水清沟公园生态改造建设为例,从功能分区展开探讨,针对广场区、水景区、绿地区、展示区进行生态改造建设。通过对社区公园的生态改造强调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创建更加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生态改造 青岛水清沟公园 改造目标 改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书法文献学的建构 被引量:5
8
作者 姜东昭 姜春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0-222,共3页
本文认为中国书法文献,是整个书法学科的各级次、各类别的文献。一个学科的文献构成,都应包含三个级次的文献:其一,原典文献,是学科构成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着学科的归属。其二,由对原典文献进行研究而生成的"研究文献",是该... 本文认为中国书法文献,是整个书法学科的各级次、各类别的文献。一个学科的文献构成,都应包含三个级次的文献:其一,原典文献,是学科构成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着学科的归属。其二,由对原典文献进行研究而生成的"研究文献",是该学科的二级文献。其三,对"研究文献"进行再研究的"研究之研究文献",是该学科的三级文献,也就是该学科的研究史、学术史一类的著述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文献学 文献级次 文献类型 原典文献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儒家文化理念探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矫克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24-228,共5页
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艺术有着儒家美学思想的深刻印记。儒家文化思想审美心理的首要特性是美善相乐,儒家文化思想的最高境界就是尽善尽美、美善统一。孔子的自然美学观是"比德",在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运用植物在"比... 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艺术有着儒家美学思想的深刻印记。儒家文化思想审美心理的首要特性是美善相乐,儒家文化思想的最高境界就是尽善尽美、美善统一。孔子的自然美学观是"比德",在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运用植物在"比德"与"比兴"中被赋予的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艺术特有的传统审美方式。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儒家中庸文化思想为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理念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的理论基础。礼乐之美对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礼"的特点是"有秩序"。"乐"是指一种"和谐"的状态。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理念必须具备"礼"的精神和"乐"的精神才算完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景观 美善相乐 礼乐文化 比德与比兴 中和之美 设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文化思想与中国建筑景观设计理念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矫克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417-421,共5页
儒家文化思想对中国建筑景观设计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家精神文化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中国建筑景观设计艺术的本质在于崇德、尚德、重德、厚德的品格。儒家的"厚德"精神文化思想是中国建筑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中国... 儒家文化思想对中国建筑景观设计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家精神文化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中国建筑景观设计艺术的本质在于崇德、尚德、重德、厚德的品格。儒家的"厚德"精神文化思想是中国建筑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中国建筑景观设计整体布局严格遵循"礼、乐"布局,"比德"与"比兴"的思想文化内涵,儒家中和文化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景观设计特有的审美方式,凸显儒家文化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景观空间设计艺术的重要作用。儒家文化思想可以赋予中国建筑景观设计新的内涵。中国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和谐之美是儒家美学思想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建筑景观 厚德精神 礼乐文化 比德与比兴 中和之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与儒家文化思想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矫克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88-391,共4页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灵感之源,儒家文化思想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儒家美学的基本观点是美能本质--理义;美的形态--中和;美的功能--成德,这是儒家美学体系的主体结构。现代园林景观艺术表达美的含义与其他艺术形...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灵感之源,儒家文化思想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儒家美学的基本观点是美能本质--理义;美的形态--中和;美的功能--成德,这是儒家美学体系的主体结构。现代园林景观艺术表达美的含义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受到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儒家的审美观是美善统一,将伦理道德作为审美活动的根基,蕴藏了对美的本质看法。"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中和"之美是儒家美学思想的重要体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以特有的思想意蕴和精神文化内涵,凸显儒家文化对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必将走向创新的辉煌时代,走出一条既有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特色审美、又具时代气息的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园林景观 设计审美 儒家思想 审美本质 审美形态 审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景观设计的中国精神文化体现 被引量:6
12
作者 矫克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90-193,共4页
现代景观设计是融自然、文化、社会、科学和艺术为一体的学科,需要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应立足当代景观实践,抓住中国精神文化的本质规律,才有可能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很好地运用。精神的文化的范畴就是科学、艺术和道德,用我们现在... 现代景观设计是融自然、文化、社会、科学和艺术为一体的学科,需要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应立足当代景观实践,抓住中国精神文化的本质规律,才有可能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很好地运用。精神的文化的范畴就是科学、艺术和道德,用我们现在的物质理论概念来解释就是真善美的统一。景观设计的发展应是更加注重人、文化、自然的和谐,强调现代景观设计的中国精神文化。只有体现中国精神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才拥有真正的生命力,只有体现中国精神文化特征的设计才能真正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归属感。认识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向以及中国精神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对景观设计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注重中国景观精神文化、形象的创造和体现;寻求体现中国情节的景观设计是中国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精神文化 文化特征 思维方式 精神风格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奕丞 岳晓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0-151,共2页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这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建立创新型课程体系;突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特色;探索跨学科培养模式。
关键词 艺术设计 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溪挑花的艺术特征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任雪玲 林微 王东敏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8-115,共8页
巫溪挑花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传承途径单一且文本资料稀少,正面临着知识流失的传承困境。本文基于实地调研与实物分析,从针法工艺、图案构成、纹样题材及色彩搭配四方面探讨了巫溪挑花的艺术特征。巫溪挑花有着齐整... 巫溪挑花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传承途径单一且文本资料稀少,正面临着知识流失的传承困境。本文基于实地调研与实物分析,从针法工艺、图案构成、纹样题材及色彩搭配四方面探讨了巫溪挑花的艺术特征。巫溪挑花有着齐整严密的针法特点、均衡和谐的构图表现、丰富多元的纹样题材及独具风格的色彩搭配,是巫溪当地地域文化及审美内核的集中体现。在当代文化空间中,巫溪挑花需要在保有其文化特性与艺术特性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因此本文从图案的数字化提取及挑花的现代应用两方面探索了巫溪挑花的传承方式,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巫溪挑花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溪挑花 民间刺绣 艺术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手工艺 民间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黔地区苗族银饰的现代演变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松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0-222,共3页
文章指出在我国湘黔地区,苗族银饰丰富多彩、种类繁多。随着改革开放,苗族和外界的联系越发密切,越来越多的现代元素注入到了苗族传统银饰中,使得银饰的款式和工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现代演变。
关键词 中国传统工艺 银饰纹样 苗族银饰工艺 现代元素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居翰对中国“写意”画风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东昭 姜春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72-273,共2页
中国绘画从源头上就与中国书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书画都是作者的心印,同时又具有即兴表现与再现的功能,经过复杂而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元明时期形成了集大成的文人画,书法性的绘画语汇发展成熟,写意是文人画的形态化特征也同时具有价值。
关键词 美术史 中国画 艺术创作 高居翰 写意 文人画 艺术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差异曲线的组合养老模式构建及最优选择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66,共4页
文章使用经济学中的无差异曲线对我国传统养老模式进行拓展研究,分析养儿防老和储蓄养老两种养老模式的回报率,使用实地调查研究数据实证研究我国目前老年人养老模式组合的最优选择问题。认为我国养儿防老和储蓄养老两种养老模式并存... 文章使用经济学中的无差异曲线对我国传统养老模式进行拓展研究,分析养儿防老和储蓄养老两种养老模式的回报率,使用实地调查研究数据实证研究我国目前老年人养老模式组合的最优选择问题。认为我国养儿防老和储蓄养老两种养老模式并存且具有替代性,目前正处于养儿防老模式向储蓄养老模式的过渡期。养老模式的回报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大部分养老资金均来自于自我储蓄,储蓄养老的选择较多,西部地区老年人的养老对子女的依赖性相对较大,养儿防老的模式选择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差异曲线 组合养老模式 储蓄资产收益 效用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号玩家》的伦理维度解读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月奂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6,共7页
《头号玩家》囊括3D电影、虚拟现实和网络游戏三种当下发展如火如荼却伦理失范的致瘾性媒介,用3D影像承载和探索媒介致瘾的伦理问题,达成电影故事伦理与媒介伦理的高度洽和。电影德性的实现奠基于导演对媒介伦理本质的深刻洞见,及据此... 《头号玩家》囊括3D电影、虚拟现实和网络游戏三种当下发展如火如荼却伦理失范的致瘾性媒介,用3D影像承载和探索媒介致瘾的伦理问题,达成电影故事伦理与媒介伦理的高度洽和。电影德性的实现奠基于导演对媒介伦理本质的深刻洞见,及据此对未来媒介社会科学合理的艺术想象,并饱含着他深切的伦理关怀和巧妙的艺术构思。该电影借致瘾性媒介解开了媒介致瘾问题,并消弭了自身的致瘾性,是3D电影艺术群落中一个伦理完善的独特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号玩家》 3D电影 媒介致瘾 伦理 艺术真实 虚拟现实 网络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电影产业悖论解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月奂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4,共6页
3D电影一方面屡创票房神话,另一方面饱受诟病,两者形成了一大产业悖论。这一悖论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产业危机,其根源在于人的利己性由于缺乏产业规范的有效约束而被放大和放纵,艺术家和观众的利益分配失衡,经济关系恶化。破解这一悖论的... 3D电影一方面屡创票房神话,另一方面饱受诟病,两者形成了一大产业悖论。这一悖论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产业危机,其根源在于人的利己性由于缺乏产业规范的有效约束而被放大和放纵,艺术家和观众的利益分配失衡,经济关系恶化。破解这一悖论的根本在于匡正人性,关键在于制定和完善艺术法,而完善艺术法的难点在于解决艺术质量标准问题。在艺术法得到完善和遵守的前提下,再谈3D电影艺术质量提升才是有意义的。3D电影艺术构建应以国家为单位,集一国之技术、财力和创造力,挖掘一国之文化宝藏和艺术素材,建立品牌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电影 产业悖论 艺术质量 人性 艺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期水彩画民族化探究——以静物画题材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绍波 亓文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64,共7页
“民族化”是中国早期水彩画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命题,本文试图以水彩静物画民族化实践为例,探索当时水彩画的接纳、吸收、融合等状态。在水彩传入中国的早期历史中,一方面是全盘吸收国外的水彩经验。另一方面,又在构图、技法、以及审美... “民族化”是中国早期水彩画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命题,本文试图以水彩静物画民族化实践为例,探索当时水彩画的接纳、吸收、融合等状态。在水彩传入中国的早期历史中,一方面是全盘吸收国外的水彩经验。另一方面,又在构图、技法、以及审美观念等方面融合本民族文化逐渐形成强烈的民族风格。关于“民族化”地理解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下也不断发生变化,对中国早期水彩画中西交流历史的梳理将会为今天的水彩画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 早期水彩静物画 民族化 社会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