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纺织品掉毛量测试仪的设计与研发 被引量:3
1
作者 许红星 马建伟 张庆法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62,共4页
以FZ/T 01046—1996《兔毛产品掉毛量的测定》为基础研发纺织品掉毛(绒)量测试仪器。采用触摸屏、PLC和步进电动机等技术代替落后的PC技术,实现了测试过程的自动化、可视化以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参数可调化,例如转速、测试圈数等... 以FZ/T 01046—1996《兔毛产品掉毛量的测定》为基础研发纺织品掉毛(绒)量测试仪器。采用触摸屏、PLC和步进电动机等技术代替落后的PC技术,实现了测试过程的自动化、可视化以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参数可调化,例如转速、测试圈数等可根据不同的测试标准和要求预先设定,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纺织品如羊(兔)绒衫和静电植绒类纺织品的掉毛(绒)量的测定,而且对试样夹持装置和吸风取样装置进行了改进,可使该仪器在不破坏成品毛衫的情况下,测试其掉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掉毛(绒)量测试仪器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心怡 韩光亭 冯勋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通过对大豆蛋白纤维织物及类似风格的棉、毛、丝织物的导热性、保暖性、冷感性、透湿性、输水性、润湿性及透气性的测试分析,建立了对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热湿传递性能的较全面的认识;并利用灰色聚类分析评价系统对前述4类织物的热湿舒适... 通过对大豆蛋白纤维织物及类似风格的棉、毛、丝织物的导热性、保暖性、冷感性、透湿性、输水性、润湿性及透气性的测试分析,建立了对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热湿传递性能的较全面的认识;并利用灰色聚类分析评价系统对前述4类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做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 热传递 湿传递 热湿舒适性 灰色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棉织物的石墨烯防紫外导电导热功能整理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希丽 田明伟 曲丽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共5页
采用石墨烯纳米片(GNs)作为功能整理剂,水溶性聚氨酯(WPU)为黏合剂,通过传统的轧-烘-焙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改性整理,研究了改性棉织物的防紫外、导电和导热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改性棉织物的表观形态... 采用石墨烯纳米片(GNs)作为功能整理剂,水溶性聚氨酯(WPU)为黏合剂,通过传统的轧-烘-焙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改性整理,研究了改性棉织物的防紫外、导电和导热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改性棉织物的表观形态和内部结构;采用紫外线防护系数(UPF)评估防紫外线性能,采用两探针法测定织物表面导电性能并得到相应的IV曲线。结果表明,经石墨烯改性后的棉织物具有超强的紫外线防护性,其导电性和导热性能也分别有相应的提高。当石墨烯涂覆量为240 mg/m2时,其UPF值达到253.9,远高于未处理棉织物(UPF=8.19);改性棉织物的表面电阻率由未处理时的107Ω·m降到10-1Ω·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整理 纳米石墨烯 防紫外线性能 导电性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静电组装棉织物的导电性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希丽 田明伟 曲丽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5,共5页
采用氧化石墨烯(GO)和壳聚糖(CS),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对棉织物进行表面改性,然后采用低温化学法还原改性棉织物,探讨了整理后织物的导电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改性棉织物的表观形态结构;采用两探... 采用氧化石墨烯(GO)和壳聚糖(CS),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对棉织物进行表面改性,然后采用低温化学法还原改性棉织物,探讨了整理后织物的导电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改性棉织物的表观形态结构;采用两探针法测定织物表面导电性能并得到相应的I-V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分子间静电吸附作用,CS与GO在棉织物表面层层自组装形成交联膜,在织物表面呈"奇偶交替"沉降规律;改性棉织物具有强导电性能,仅组装10次,表面电阻率即降至4.35×10-3Ω·m,且组装整理棉织物的导电性能耐水洗牢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整理 氧化石墨烯 壳聚糖 层层自组装 导电性能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气纺喷嘴参数对纱线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曾泳春 邢明杰 +2 位作者 唐佃花 李成龙 郁崇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5-76,共2页
采用数据模拟和实验研究 2种方法研究喷嘴压力、喷孔倾角度和喷孔位置等喷嘴参数对喷气纱拉伸性能的影响 ,以数据模拟结果进行预测 ,并用实验方法验证 ,表明
关键词 喷气纺 喷嘴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智能聚苯胺/聚氨酯导电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玉姣 田明伟 曲丽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7-141,147,共6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氨酯(PU)纳米纤维,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纤维表面聚合导电聚合物聚苯胺(PANI),得到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柔性PU/PANI复合纳米导电纤维。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表面均匀包覆聚苯胺的复合纳米纤维;红外光谱结果证明在聚氨酯...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氨酯(PU)纳米纤维,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纤维表面聚合导电聚合物聚苯胺(PANI),得到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柔性PU/PANI复合纳米导电纤维。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表面均匀包覆聚苯胺的复合纳米纤维;红外光谱结果证明在聚氨酯纳米纤维表面成功合成了聚苯胺。通过实验可知,聚苯胺最佳聚合工艺为苯胺单体浓度为1.3 mol/L、聚合时间为120 min。导电性能测试发现,PU/PANI复合纳米纤维导电性能优良,电导率可达7.6×10-1S/cm,经聚合后力学性能较为稳定。将PU/PANI导电纳米纤维制成简易柔性传感器件,探究发现PU/PANI导电纳米纤维具有柔性应变电学性质,且反应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氨酯 聚苯胺 纳米导电纤维 柔性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乙丙橡胶配方实验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定华 张沧 +1 位作者 王建祺 赵文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71-175,共5页
研究了乙丙橡胶电缆电绝缘料的无卤阻燃配方,用自行研制的专业化软件FR-FI进行均匀实验设计和优化,建立了氧指数、体积电阻、拉伸强度、延伸率4 项指标的数学模型并优化得到了综合性能优越的乙丙橡胶配方。其中对数模分析得出... 研究了乙丙橡胶电缆电绝缘料的无卤阻燃配方,用自行研制的专业化软件FR-FI进行均匀实验设计和优化,建立了氧指数、体积电阻、拉伸强度、延伸率4 项指标的数学模型并优化得到了综合性能优越的乙丙橡胶配方。其中对数模分析得出的推论与实验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最后,正交实验设计和均匀实验设计的对比证明了均匀设计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丙橡胶 配方 无卤阻燃材料 阻燃 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族传统服饰的色彩内涵解读 被引量:8
8
作者 金蕾 陈建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0-144,共5页
为了解黎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性,探究了服饰色彩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其所表述的象征意义之间存在的多种组合方式。将色彩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在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上结合黎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与文学素材2方面来探讨色彩符号的思想渊源,并选取民... 为了解黎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性,探究了服饰色彩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其所表述的象征意义之间存在的多种组合方式。将色彩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在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上结合黎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与文学素材2方面来探讨色彩符号的思想渊源,并选取民俗和宗教2个角度解析黎族服饰色彩的内涵表达,从五大方言区的服饰配色习惯、婚葬习俗、祭祀活动3方面挖掘出大量具体的实例来阐述不同色彩所对应的象征意义,归纳出色彩符号在黎族服饰中的身份识别、审美及情感寄托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 色彩符号 黎族服饰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RIM-PU增强复合材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士才 李宝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5-70,共6页
在研究RIM-PU增强工艺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增强反应注射成型(RRIM)和结构反应注射成型(SRIM)技术,研究制备了RIM-PU增强复合材料,并对材料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RRIM-PU还是SRIM-PU材料,它们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能都... 在研究RIM-PU增强工艺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增强反应注射成型(RRIM)和结构反应注射成型(SRIM)技术,研究制备了RIM-PU增强复合材料,并对材料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RRIM-PU还是SRIM-PU材料,它们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能都优于未增强的RIM-PU制品,而SRIM-PU材料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玻璃纤维 RIM-PU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锦人形纹的图形表征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蕾 陈建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9-123,共5页
人形纹在黎锦纹样中最具多变性和代表性,其选材与形式包罗万象,蕴涵着丰富的民俗习惯和民族精神,是深入了解黎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总结前人研究和实地调研,对黎锦中大量的人形纹样加以分析,从发展缘由、选材与表现形式、纹样... 人形纹在黎锦纹样中最具多变性和代表性,其选材与形式包罗万象,蕴涵着丰富的民俗习惯和民族精神,是深入了解黎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总结前人研究和实地调研,对黎锦中大量的人形纹样加以分析,从发展缘由、选材与表现形式、纹样的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梳理,归纳黎族宗教信仰与以人为本思想对其起源变迁的影响。按照地域、选材、构图、造型、色彩5个方面概括纹样常见的表现形式,展现出黎族人民将精神文化与审美艺术完美结合的高超技艺。就幸福吉祥寓意和传统祖先崇拜思想2方面探讨了纹样的文化内涵,指出黎锦中大量出现的人形纹表达着黎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歌颂美好品德,祈求获得祖先庇佑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锦 人形纹 图形表征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纳米导电纤维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德朴 田明伟 +1 位作者 郭肖青 曲丽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0-153,158,共5页
以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和纳米石墨粉(G)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了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纳米纤维及壳聚糖/聚乙烯醇/纳米石墨粉复合纳米纤维,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纤维表面聚合导电聚合物聚苯胺,得到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聚合CS/... 以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和纳米石墨粉(G)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了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纳米纤维及壳聚糖/聚乙烯醇/纳米石墨粉复合纳米纤维,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纤维表面聚合导电聚合物聚苯胺,得到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聚合CS/PVA和聚合CS/PVA/G复合纳米纤维。通过扫描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苯胺均匀包覆在经原位聚合的复合纳米纤维表面,提高了纤维的导电性能,纳米石墨粉与聚苯胺形成插入化合物进一步提高了纤维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壳聚糖 聚乙烯醇 静电纺丝 纳米石墨粉 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辐照交联对三聚氰胺/PA6阻燃防熔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施楣梧 周国泰 朱士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0,共4页
将纺丝级聚己内酰胺(PA6)与三聚氰胺以及辐敏剂三烯丙基氰尿酸酯(TAC)共混后造粒压片,再经γ辐射。研究了辐照交联对其阻燃防熔滴性能和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 kGy^100 kGy的辐照剂量范围内,不含TAC的阻燃体系,辐射后氧指数... 将纺丝级聚己内酰胺(PA6)与三聚氰胺以及辐敏剂三烯丙基氰尿酸酯(TAC)共混后造粒压片,再经γ辐射。研究了辐照交联对其阻燃防熔滴性能和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 kGy^100 kGy的辐照剂量范围内,不含TAC的阻燃体系,辐射后氧指数有小幅度的增加,熔滴情况变化不大;含TAC的阻燃体系,随辐照剂量和三聚氰胺用量的增加,氧指数逐渐增加,熔滴情况逐步得到改善直至无熔滴,垂直燃烧性能达UL94V-0级。热重分析表明,辐射后阻燃体系的残炭量较辐射前有明显提高。对燃烧后的炭层形貌观察后发现,辐照后炭层变得结实、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交联 聚己内酰胺 三烯丙基氰尿酸酯 三聚氰胺 阻燃 防熔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石油树脂的合成及其在PVC共混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士才 李宝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9-75,共7页
通过对石油树脂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条件的考察,确定了其最佳反应条件。运用顺酐化石油树脂与异半醇酯化反应合成了改性石油树脂(MPR),井将MPR应用于PVC的共混改性上。结果表明,引入适量的MPR,不仅明显改善了PVC的加工性能,而且还在PVC... 通过对石油树脂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条件的考察,确定了其最佳反应条件。运用顺酐化石油树脂与异半醇酯化反应合成了改性石油树脂(MPR),井将MPR应用于PVC的共混改性上。结果表明,引入适量的MPR,不仅明显改善了PVC的加工性能,而且还在PVC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显著提高PVC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树脂 改性 聚氯乙烯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2、石墨烯针织物电热及传感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敏芝 田明伟 曲丽君 《针织工业》 2016年第6期30-33,共4页
为研究纳米石墨烯和Mn O_2整理针织物的电热和感应性能,通过浸润涂覆、化学沉积和炭化方法对针织物进行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氧化石墨烯微观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炭化针织物的表观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对试样... 为研究纳米石墨烯和Mn O_2整理针织物的电热和感应性能,通过浸润涂覆、化学沉积和炭化方法对针织物进行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氧化石墨烯微观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炭化针织物的表观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对试样的电热及感应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炭化处理后的Mn O_2、氧化石墨烯针织物展现出良好的电热和应力感应性能,整理后的织物可以应用于加热保温服装和可穿戴感应设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MN O2 针织物 传感器 电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原位聚合法制备多功能涤纶针织物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晓宁 田明伟 +1 位作者 曲丽君 孙凯凯 《针织工业》 2015年第1期38-40,共3页
以壳聚糖为整理剂,通过浸轧法对涤纶针织物进行整理,并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盐酸为掺杂酸,采用超声辅助聚苯胺原位聚合的方法对壳聚糖整理后的织物进行整理。测试并分析了整理后涤纶针织物的表面形态、导电性能以及耐洗性。结果表明,壳... 以壳聚糖为整理剂,通过浸轧法对涤纶针织物进行整理,并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盐酸为掺杂酸,采用超声辅助聚苯胺原位聚合的方法对壳聚糖整理后的织物进行整理。测试并分析了整理后涤纶针织物的表面形态、导电性能以及耐洗性。结果表明,壳聚糖与聚苯胺复合整理后涤纶针织物导电性能显著提高,疏水效果优良,且经多次洗涤后,导电性能和疏水性能基本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原位聚合法 多功能涤纶针织物 壳聚糖 聚苯胺 导电性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武绍学 商成杰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35,共2页
纯涤纶织物属可燃性材料,其热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雾十分有害,因此需进行阻燃整理。文中介绍了阻燃整理剂AFT,它通过分解释放低能自由基Br·等,在火焰中捕获高能自由基,从而阻止涤纶燃烧。其阻燃整理可与涤纶的染色同时进行,在13... 纯涤纶织物属可燃性材料,其热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雾十分有害,因此需进行阻燃整理。文中介绍了阻燃整理剂AFT,它通过分解释放低能自由基Br·等,在火焰中捕获高能自由基,从而阻止涤纶燃烧。其阻燃整理可与涤纶的染色同时进行,在130℃保温40min~60min,即可使织物达到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织物 阻燃整理剂 A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nO_2负载棉织物的甲醛去除效率
17
作者 杜敏芝 田明伟 曲丽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41,共5页
采用原位沉积法将二氧化锰接枝于棉织物上,制备负载MnO_2棉织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对二氧化锰的微观形态和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和分析。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的质量浓度,并研究了二氧化锰接枝量、甲醛... 采用原位沉积法将二氧化锰接枝于棉织物上,制备负载MnO_2棉织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对二氧化锰的微观形态和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和分析。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的质量浓度,并研究了二氧化锰接枝量、甲醛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和洗涤对甲醛分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纳米MnO_2棉织物对甲醛具有优异的氧化分解性能。室温条件下,负载7次的改性棉织物(含18.6 mg MnO_2)17 h后即可将25 m L质量浓度为5 mg/L甲醛溶液中的甲醛全部分解;负载5次的改性棉织物(含12.8 mg MnO_2),甲醛去除率为96.5%。经10次水洗后,MnO_2脱落流失量较小(<2%),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整理 甲醛 二氧化锰 氧化分解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因素方差分析混纺面料的设计
18
作者 唐晓宁 张宪胜 +1 位作者 孙凯凯 刘津玮 《现代纺织技术》 2014年第5期23-25,30,共4页
选用圣麻纤维和细旦涤纶纤维,设计了不同纤维混纺比和织物组织结构的混纺面料,并测试了面料的顶破性能、抗皱性能、毛细效应和透气性能。结合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影响面料服用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纤维混纺比对织物顶破性... 选用圣麻纤维和细旦涤纶纤维,设计了不同纤维混纺比和织物组织结构的混纺面料,并测试了面料的顶破性能、抗皱性能、毛细效应和透气性能。结合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影响面料服用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纤维混纺比对织物顶破性能、芯吸效应和透气性能影响显著;组织结构对织物透气性能影响显著,而对顶破强力和芯吸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麻纤维 细旦涤纶 方差分析 抗皱性能 透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照大麻脱胶中的非热效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包肖婧 曲丽君 +1 位作者 郭肖青 田明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1,共5页
为探究非热效应的存在和在微波辐照大麻脱胶中的作用,分别设计了大麻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微波辐照法加热和水浴锅加热的脱胶实验。通过对比2种加热方式得到的精干麻残胶率,说明微波辐照过程中非热效应的作用。并通过扫描电镜(S... 为探究非热效应的存在和在微波辐照大麻脱胶中的作用,分别设计了大麻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微波辐照法加热和水浴锅加热的脱胶实验。通过对比2种加热方式得到的精干麻残胶率,说明微波辐照过程中非热效应的作用。并通过扫描电镜(SEM)验证了2种加热方法获取的大麻纤维表观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用微波辐照大麻脱胶得到的精干麻残胶率明显低于水浴锅加热大麻脱胶的精干麻残胶率,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加热温度的升高,二者残胶率的差异是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微波辐照加热过程中,除了与同温水浴锅加热有一致的热效应外,还存在一定的非热效应,非热效应与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水浴锅 大麻脱胶 非热效应 残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吸附用GO/CS/PVA海绵的发泡交联法制备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晓琪 田明伟 +2 位作者 袭祥龙 朱士凤 曲丽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6-10,共5页
采用发泡交联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GO/CS/PVA)复合海绵(GCS),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GCS的微观形态、结构组成、吸水率、保水率、密度和孔隙率等进行表征和分析,同时比较了吸附剂用量、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 采用发泡交联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GO/CS/PVA)复合海绵(GCS),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GCS的微观形态、结构组成、吸水率、保水率、密度和孔隙率等进行表征和分析,同时比较了吸附剂用量、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对GCS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海绵呈多孔结构,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和吸附性能,在较佳条件下,染料的平衡吸附量可高达421.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氧化石墨烯 壳聚糖 聚乙烯醇 复合海绵 吸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