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张传杰 朱平 王怀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23-27,32,共6页
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了断裂强度达3.25 cN/dtex的海藻酸盐纤维,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海藻酸钠浓度、凝固浴浓度、凝固浴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纤维断裂强度的影响,得到了制备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纺丝液质量分数为5%,凝固浴质量... 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了断裂强度达3.25 cN/dtex的海藻酸盐纤维,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海藻酸钠浓度、凝固浴浓度、凝固浴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纤维断裂强度的影响,得到了制备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纺丝液质量分数为5%,凝固浴质量分数为4%,凝固浴温度为40℃.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计等手段研究了该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盐纤维 高强度 结晶指数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晶 张建英 +1 位作者 张建波 朱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19,共5页
采用活性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进行染色,讨论了染液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碱剂和元明粉用量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X型、中温型、K型活性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染液pH值4-5,染色时间60 min,染色温度分别... 采用活性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进行染色,讨论了染液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碱剂和元明粉用量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X型、中温型、K型活性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染液pH值4-5,染色时间60 min,染色温度分别为40、906、0℃,小苏打10-20 g/L。加入碱剂固色,皂洗牢度可由3-4级提高到4级,小苏打的固色效果比碳酸钠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牛奶蛋白纤维 染色性能 上染百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敏 朱平 +1 位作者 赵晓霞 董宁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5-410,共6页
以细菌纤维素为原料,氯化锂(LiCl)/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细菌纤维素膜。用单纤维强力仪对膜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进行测试,分析了细菌纤维素浓度、凝固浴温度、凝固浴浓度、凝固时间及塑化条件对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以细菌纤维素为原料,氯化锂(LiCl)/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细菌纤维素膜。用单纤维强力仪对膜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进行测试,分析了细菌纤维素浓度、凝固浴温度、凝固浴浓度、凝固时间及塑化条件对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制膜液中细菌纤维素浓度的增加、凝固浴温度的降低和凝固浴浓度的增大,膜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均提高;随着甘油浓度的增大和塑化时间的延长,膜的拉伸强度逐渐减小,伸长率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氯化锂/二甲基乙酰胺 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蛋白纤维染色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晶 张建英 +1 位作者 张建波 张林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3,共5页
选用提纯的弱酸性艳红10B对牛奶蛋白纤维染色,并与羊毛、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比较,绘制吸附等温线,并计算了牛奶蛋白纤维的染色亲和力、染色热和染色熵。研究结果表明:提纯的弱酸性艳红10B在牛奶蛋白纤维上的吸附属于Nernst型吸附,大... 选用提纯的弱酸性艳红10B对牛奶蛋白纤维染色,并与羊毛、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比较,绘制吸附等温线,并计算了牛奶蛋白纤维的染色亲和力、染色热和染色熵。研究结果表明:提纯的弱酸性艳红10B在牛奶蛋白纤维上的吸附属于Nernst型吸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趋向于Langmuir型,而羊毛的吸附等温线类型比较复杂;牛奶蛋白纤维染色亲和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染色热为-73.67 kJ/mol,染色熵为-241.3 J/(K.mol),染料上染纤维的过程是放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纤维 弱酸性艳红10B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甲壳素/纤维素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晓东 朱平 张林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5,共4页
将水溶性甲壳素与用氢氧化钠-尿素-硫脲体系溶解的纤维素共混制膜.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比分析表明,当水溶性甲壳素浓度达到10%~15%时,水溶性甲壳素与纤维素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共混膜的吸湿率和保湿率分别达到32%和55%左右,并具有... 将水溶性甲壳素与用氢氧化钠-尿素-硫脲体系溶解的纤维素共混制膜.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比分析表明,当水溶性甲壳素浓度达到10%~15%时,水溶性甲壳素与纤维素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共混膜的吸湿率和保湿率分别达到32%和55%左右,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水溶性甲壳素 相容性 吸湿保湿性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晓东 张鹏飞 +1 位作者 隋淑英 盛冰冰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19,共5页
文章详细综述了羊毛/棉、羊毛/涤纶、羊毛/腈纶、羊毛/蚕丝等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现状及进展,并指出研究开发新型染料及新型染色方法对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羊毛 混纺织物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蛋白纤维与羊毛纤维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建英 马晶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6-29,共4页
文章对牛奶蛋白纤维与羊毛纤维的理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2种纤维的染色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牛奶蛋白纤维与羊毛纤维一样,耐碱性不好,耐酸性好。酸性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与羊毛纤维的上染百分率比较接近,但上染速率曲线差别较大。... 文章对牛奶蛋白纤维与羊毛纤维的理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2种纤维的染色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牛奶蛋白纤维与羊毛纤维一样,耐碱性不好,耐酸性好。酸性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与羊毛纤维的上染百分率比较接近,但上染速率曲线差别较大。阳离子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较好,而羊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纤维 羊毛 酸性染料 阳离子染料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蒿超细粉体/细菌纤维素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8
作者 刘杰 隋淑英 +1 位作者 朱平 吕娉娉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3-16,共4页
采用机械共混方法,将艾蒿超细粉体加入细菌纤维素溶液中制得共混膜;通过显微镜观察共混膜的形态结构,并对膜的力学性能、透湿性能、吸湿保湿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膜表面平整,艾蒿超细粉体在膜中分布均匀,随着艾蒿超... 采用机械共混方法,将艾蒿超细粉体加入细菌纤维素溶液中制得共混膜;通过显微镜观察共混膜的形态结构,并对膜的力学性能、透湿性能、吸湿保湿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膜表面平整,艾蒿超细粉体在膜中分布均匀,随着艾蒿超细粉体含量的增加,共混膜断裂强度与吸湿率逐渐下降,透湿性能先增强后减小,在艾蒿添加量为5%时达到最强;保湿率先增大后减小,在艾蒿添加量为7%时达到最大;抗菌效果逐渐增强,艾蒿超细粉体含量超过5%后,抗菌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微生物整理 艾蒿超细粉体 细菌纤维素 共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热塑性聚氨酯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葛秋芬 隋淑英 +3 位作者 刘杰 朱平 董朝红 张林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8-182,206,共6页
利用乙二胺活化纤维素,将活化后的纤维素(Ce)和热塑性聚氨酯(TPU)分别溶于氯化锂(LiCl)-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体系,制得纤维素-热塑性聚氨酯(Ce-TPU)共混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 利用乙二胺活化纤维素,将活化后的纤维素(Ce)和热塑性聚氨酯(TPU)分别溶于氯化锂(LiCl)-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体系,制得纤维素-热塑性聚氨酯(Ce-TPU)共混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单纤强力仪、折痕恢复性测定仪对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和TPU相容性良好,w(TPU)=30%时为共混膜的最优配比,此时断裂强力较纯纤维素膜略有提高,断裂伸长率提高了68%,折皱回复角提高了17%,共混膜的抗皱性和弹性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聚氨酯 溶解 共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钙纤维非织造布的水凝胶化改性及机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明月 颜超 +4 位作者 崔莉 张传杰 刘云 王怀芳 朱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65-1773,共9页
采用HCl水溶液和NaOH乙醇溶液,通过两步法对海藻酸钙纤维针刺非织造布进行水凝胶化改性,研究改性工艺对样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探究改性机理。结果表明,HCl水溶液的最佳浓度为0.05%~0.1%(质量),NaOH乙醇溶液的最佳浓度为0.008%~0.016%... 采用HCl水溶液和NaOH乙醇溶液,通过两步法对海藻酸钙纤维针刺非织造布进行水凝胶化改性,研究改性工艺对样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探究改性机理。结果表明,HCl水溶液的最佳浓度为0.05%~0.1%(质量),NaOH乙醇溶液的最佳浓度为0.008%~0.016%(质量),此时改性样品的遇水凝胶性能最佳,吸水量提高了1.45倍,但厚度、断裂强力等物理性能变化不大。HCl处理破坏了纤维的"egg-box"结构和结晶结构,降低了其结晶度和Ca^(2+)含量,但在纤维分子间形成了酯键。NaOH处理使新形成的酯键水解,削弱纤维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得大量水分子扩散进入到纤维大分子之间,并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转变成凝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钙纤维 非织造布 凝胶 生物质 制备 化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技术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
11
作者 宁辉 董朝红 +2 位作者 朱平 禚子瑜 张建波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3,共3页
简要介绍了紫外线技术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如处理纺纱用胶辊、利用其荧光效应鉴别纤维织物或服装的纤维种类、纤维表面改性以及固化处理等方面。指出紫外线技术是一种环保、高效、简便、快速的处理技术。用紫外线技术处理纺织品不... 简要介绍了紫外线技术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应用,如处理纺纱用胶辊、利用其荧光效应鉴别纤维织物或服装的纤维种类、纤维表面改性以及固化处理等方面。指出紫外线技术是一种环保、高效、简便、快速的处理技术。用紫外线技术处理纺织品不用水作介质,也无需化学品、蒸汽,省去了烘干过程和废水处理,可操作性强,设备投资费用低。由于新型紫外光源的出现,紫外线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日益注重节能、环保的今天,紫外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纺织印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染料商陆浆果色素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传军 刘杰 +3 位作者 朱平 隋淑英 董朝红 张林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6,共5页
从成熟的商陆浆果中提取色素用于羊毛织物的染色,研究直接染色情况下不同染色工艺参数对染色深度的影响,采用Al3+进行媒染染色并与直接染色法对比研究其对染色牢度的影响,测试直接染色后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直接染色情况下,K/... 从成熟的商陆浆果中提取色素用于羊毛织物的染色,研究直接染色情况下不同染色工艺参数对染色深度的影响,采用Al3+进行媒染染色并与直接染色法对比研究其对染色牢度的影响,测试直接染色后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直接染色情况下,K/S值随料液比的增加而增大,在料液比为1∶8.33时趋于平缓,K/S值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在温度大于60℃时所染织物的色光由红色变成淡黄色,K/S值随盐浓度提高而下降,所染羊毛织物在染浴pH值为3.5时有最大得色量;媒染剂Al3+能提高织物的耐洗和耐摩擦牢度;直接染色后织物有较好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陆 羊毛织物 染色性能 天然染料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型含磷氮元素的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对棉织物拒水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董朝红 吕洲 朱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601-2606,共6页
将N-羟甲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氢氧化钠、碘丁基硅油(IBu-PDMS)为原料,合成了反应型的具有拒水阻燃双重功能的碘丁基-co-N-甲氧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聚硅氧烷〔(IB-co-N-MDPA)PDMS〕,其与棉织物能以共价键结合,利用FTIR... 将N-羟甲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氢氧化钠、碘丁基硅油(IBu-PDMS)为原料,合成了反应型的具有拒水阻燃双重功能的碘丁基-co-N-甲氧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聚硅氧烷〔(IB-co-N-MDPA)PDMS〕,其与棉织物能以共价键结合,利用FTIR、1 H NMR表征了其结构。利用TGA、氧指数仪分析了拒水阻燃多功能棉织物的热性能及其阻燃性与阻燃机理,通过测定其接触角表征其拒水性。结果表明,制备的(IB-co-N-MDPA)PDMS与棉纤维反应,使棉织物有拒水性能,它实际上控制了棉纤维的热裂解,使纤维发生脱水炭化,促进了炭化层的形成,最后的残炭量由10.5%提高至42.4%,棉织物的极限氧指数从18提高到28,拒水等级为90,接触角从88.37°提高到11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型 棉织物 拒水性 阻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包合药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平 原新 +1 位作者 张林 张建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68,共5页
在碱性条件下使用环氧氯丙烷将β-环糊精接枝到棉织物上。利用β-环糊精的包合性制备了包合药物(丁香酚)的功能性棉织物,测定了其药物包合量并考察包合药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能和释放性能。结果表明,每克织物上的药物包合量为18.5μg... 在碱性条件下使用环氧氯丙烷将β-环糊精接枝到棉织物上。利用β-环糊精的包合性制备了包合药物(丁香酚)的功能性棉织物,测定了其药物包合量并考察包合药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能和释放性能。结果表明,每克织物上的药物包合量为18.5μg。在处于人体体温时,经β-环糊精整理的棉织物上丁香酚的释放达到理想状态。在30℃的水溶液中,当放置时间超过150 min,经β-环糊精整理的棉织物上包合丁香酚的释放基本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棉织物 接枝 包合 丁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变色化合物在毛织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莹莹 朱平 +1 位作者 董朝红 马晶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共6页
合成了1,3,3—三甲基—9′—羟基螺[2H—吲哚—2,3′—[3H]萘并[2,1—b][1,4]噁嗪]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简单表征。制备了螺噁嗪/PUI-112脂肪族聚氨酯光致变色膜和螺噁嗪/聚丙烯酸丁酯光致变色膜,... 合成了1,3,3—三甲基—9′—羟基螺[2H—吲哚—2,3′—[3H]萘并[2,1—b][1,4]噁嗪]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简单表征。制备了螺噁嗪/PUI-112脂肪族聚氨酯光致变色膜和螺噁嗪/聚丙烯酸丁酯光致变色膜,对其光致变色性质进行了检测和对比,筛选出了较佳的黏合剂。通过先制备出光致变色色浆,后采用类似于颜料印花的方法将其印在毛织物上,制得光致变色毛织物,对其光致变色性质进行检测,获得了很好的光致变色效果;测定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噁嗪 光致变色膜 色浆 毛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在羊毛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朝红 朱平 +2 位作者 隋淑英 展义臻 王晓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4,共5页
利用超声波技术,选用弱酸性染料和毛用活性染料染羊毛。确定了超声波染羊毛的较佳温度为60~70℃,时间60~90 min,超声波频率20~50 kHz。结果表明,染色织物的摩擦牢度几乎不受影响,水洗牢度提高。超声波使染料溶解度提高,未对羊毛造成... 利用超声波技术,选用弱酸性染料和毛用活性染料染羊毛。确定了超声波染羊毛的较佳温度为60~70℃,时间60~90 min,超声波频率20~50 kHz。结果表明,染色织物的摩擦牢度几乎不受影响,水洗牢度提高。超声波使染料溶解度提高,未对羊毛造成损伤,提高了染料的上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弱酸性染料 活性染料 羊毛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C取代度对水溶性SA/CMC复合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丰林 颜超 +3 位作者 崔莉 刘云 朱平 张传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6期174-178,184,共6页
以4种不同取代度的CMC和SA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SA/CMC复合膜,并通过红外、XRD、SEM及其它化学方法,研究CMC的取代度对其溶解性能、SA与CMC的相容性、以及SA/CMC复合膜的红外光谱、结晶结构、透光率、力学性能、阻氧性和水溶性等... 以4种不同取代度的CMC和SA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SA/CMC复合膜,并通过红外、XRD、SEM及其它化学方法,研究CMC的取代度对其溶解性能、SA与CMC的相容性、以及SA/CMC复合膜的红外光谱、结晶结构、透光率、力学性能、阻氧性和水溶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SA与CMC之间具有范德华力和氢键等相互作用,4种取代度的CMC与SA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CMC取代度的增加,溶液中的未溶解片段逐渐减少,复合膜的截面趋向于光滑、平整,且结晶度和透光率逐渐增加。随着CMC的取代度从0.4提高到0.9,复合膜的断裂强度从6.25 MPa提高到37.27 MPa,水溶时间从162s缩短至70s,而且复合膜的阻氧性能提高,油脂的过氧化值从4.2g/100g下降至1.9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复合膜 水溶性 阻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PAMAM抗皱整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四军 张传杰 +1 位作者 王柳 朱平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5-8,共4页
以自制的第二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和氯乙酸为原料,合成了端羧基PAMAM无甲醛抗皱整理剂,并将其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中。合成的优化工艺为:PAMAM与氯乙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24,在30℃下反应12 h,产率为87.6%;棉织物抗皱整理的... 以自制的第二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和氯乙酸为原料,合成了端羧基PAMAM无甲醛抗皱整理剂,并将其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中。合成的优化工艺为:PAMAM与氯乙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24,在30℃下反应12 h,产率为87.6%;棉织物抗皱整理的优化工艺为:PAMAM质量浓度30 g/L,催化剂次亚磷酸钠质量浓度40 g/L,180℃焙烘90 s。棉织物经PAMAM整理后,折皱回复角可提高50%,强力保留率75%以上,白度下降较少,且耐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久压烫整理 整理剂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人发蛋白/海藻酸钠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
19
作者 张鹏飞 朱平 +1 位作者 隋淑英 徐江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3,31,共4页
为改善人发蛋白的成膜性能,试验用人发蛋白溶液与海藻酸纳、聚乙烯醇混合制得共混膜。通过改变聚乙烯醇/人发蛋白/海藻酸钠质量配比,制得多组共混膜。通过测定不同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吸湿与保湿性能,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制备的聚... 为改善人发蛋白的成膜性能,试验用人发蛋白溶液与海藻酸纳、聚乙烯醇混合制得共混膜。通过改变聚乙烯醇/人发蛋白/海藻酸钠质量配比,制得多组共混膜。通过测定不同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吸湿与保湿性能,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制备的聚乙烯醇/人发蛋白/海藻酸钠共混膜,外观平整、均一,力学性能优良,成膜性较单一组分膜更好。当m(PVA)∶m(人发蛋白)∶m(海藻酸钠)为8∶2∶2时,聚乙烯醇/人发蛋白/海藻酸钠共混膜的吸湿率为18.1%,保湿率为74.55%,断裂伸长率比聚乙烯醇/人发蛋白共混膜提高30%,达到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纤维 海藻酸钠 人发蛋白 聚乙烯醇 共混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