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防水透湿纳米纤维复合织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
-
-
作者
马晓远
包伟
-
机构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青岛大学山东省医疗健康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生态纺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4-262,共9页
-
文摘
为了解纳米纤维复合织物发展现状,实现其在防水透湿冲锋衣领域的广泛应用,综述了纳米纤维复合织物制备方法、发展历程以及应用现状。不同性能的纳米纤维膜、复合织物以及复合方法等,皆会影响纳米纤维复合织物的性能。通过掺杂改性或添加涂层覆膜可改善纳米纤维复合织物防水透湿性能,赋予纳米纤维复合织物新的功能。然而目前大多研究仅仅考虑局部优化,往往顾此失彼,难以实现防水性、透湿透气性以及耐用性等各项性能指标的平衡。未来可基于复合织物系统整体设计思路,采用无氟聚合物并掺杂改性、基布整理、根据纳米纤维膜和基布特点优化复合工艺等,解决纳米纤维复合织物的绿色化、耐用性、多功能性等问题,从而实现其在不同户外场景的广泛应用。
-
关键词
防水性
透湿性
纳米纤维复合织物
冲锋衣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膜
-
Keywords
waterproof
moisture permeable
nanofiber composite fabric
outdoor jacket
electrospinning
nanofiber membrane
-
分类号
TS15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
题名废旧涤纶纺织品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缪星宇
石振
许迪
房宽峻
覃蕊
-
机构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青岛大学生态纺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生态纺织技术创新研究院
-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4,共6页
-
基金
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大学)项目(ZDKT202103)。
-
文摘
针对废旧涤纶纺织品回收率低、缺乏绿色环保回收涤纶的方式以及再利用手段单一等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废旧涤纶纺织品的回收现状及回收技术;从力学性能、声学性能的角度阐述了回收废旧涤纶纺织品制备纤维增强体复合材料的原理及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废旧涤纶纺织品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建筑、汽车领域的应用,最后总结了涤纶在制备复合材料时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废旧涤纶纺织品的回收利用率、废旧涤纶纺织品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废旧涤纶
回收再利用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环保
-
Keywords
waste polyester
recycling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
分类号
TS15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
题名基于碳减排的废旧棉纺织品增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 3
-
-
作者
许迪
覃蕊
缪星宇
房宽峻
石振
-
机构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生态纺织技术创新研究院
青岛大学生态纺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129,共6页
-
基金
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大学)基金项目(ZDKT202103)。
-
文摘
针对废旧纯棉纺织品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废旧纯棉纺织品的处理、回收利用方式,重点介绍了废旧棉回收做增强体制备复合材料这一利用方式。一方面,阐述了废旧棉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现状,包括隔热性能、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回顾了近年来废旧棉增强复合材料的技术现状,包括废旧棉的参数、废旧棉增强体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分析表明:废旧棉增强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力学性能良好,在交通、建筑等领域有一定应用价值;对废旧棉纤维进行化学改性整理可以增强废旧棉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黏合性,并有利于废旧棉增强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
关键词
碳减排
废旧棉纺织品
回收再利用
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
-
Keywords
carbon reduction
waste cotton fabrics
recycling
fiber reinforcement
composite material
-
分类号
TS11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
题名石墨烯/聚丙烯腈皮芯结构纤维成型构筑及功能性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崔瑞祺
商元元
李娟鹃
张浩
史宝会
房宽峻
-
机构
青岛大学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青岛大学生态纺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青岛大学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
东华大学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东华大学高性能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金冠网具有限公司
-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共9页
-
基金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3CXGC010612、2023CXGC010504)
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21TSGC1189)
+4 种基金
2023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CXPT022)
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ZDKT202008、ZDKT20210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2QA017)
山东省大学青年创新技术计划创新团队(2023KJ36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202223)。
-
文摘
为开发新型复合纤维材料,提出以石墨烯为导电基材一步法构筑导电纤维的研究策略,采用微流控湿法纺丝工艺制备石墨烯/聚丙烯腈皮芯结构复合纤维,探究皮层和芯层纺丝液流量对石墨烯取向排列、纤维导电和电热性能影响规律。通过微观形貌观察发现,复合纤维皮层石墨烯取向随着纺丝液流量的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皮层流量为0.10 mL/min时石墨烯取向最佳。高度取向的石墨烯赋予复合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使复合纤维的强度和电导率分别达到241.38 MPa和3.94 S/cm。在4 V电压下,复合纤维表面的温度达到约48.3℃,热响应速率为2.0℃/s。研究表明通过调控不同的皮芯流量,调整复合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可以成功制备出以石墨烯为基材的复合导电纤维。研究结果可为石墨烯复合加热纤维的开发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石墨烯
微流控
湿法纺丝
导电纤维
电加热性能
-
Keywords
graphene
microfluidics
wet spinning
conductive fibers
electric heating performance
-
分类号
TS17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
题名改性纤维素酶对有机颜料的分散性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宋佳丽
郝龙云
-
机构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青岛大学生态纺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5,20,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3150)。
-
文摘
利用油酰氯对纤维素酶(EG)进行酰化改性,得到改性纤维素酶(MEG),并将其应于制备颜料分散体。通过FTIR方法表征了MEG对颜料的吸附改性作用,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动力学不稳定性、粒径以及Zeta电位测试分析了MEG质量分数、超声处理条件对分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EG质量分数的提高,以及超声处理时间和功率的增大,颜料分散性能得到增强。此外,测定了颜料分散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电解质的性质以及温度条件都会对颜料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改性
颜料
分散
-
Keywords
cellulase
modified
pigments
dispersion
-
分类号
TS193.2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莱赛尔机织物防原纤化前处理工艺优化
被引量:2
- 6
-
-
作者
石路健
宋亚伟
谢汝义
高志超
房宽峻
-
机构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青岛大学生态纺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愉悦家纺有限公司
-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6-105,共10页
-
基金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3CXGC010612)
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ZDKT202103)。
-
文摘
针对前处理中莱赛尔织物在浓碱、湿热和摩擦作用下的原纤化问题,分别探究了冷轧堆碱退浆精练、汽蒸碱退浆精练、酶退浆、漂白和丝光等工艺对原纤化现象的影响,分析了NaOH、H2O2等化学品及时间、温度等条件与原纤分裂过程的关系,优化莱赛尔机织物前处理条件和加工流程。结果表明:虽然NaOH可有效提升织物毛效,但当其质量浓度在20 g/L以上时,莱赛尔纤维开始原纤化,并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原纤化逐渐增强;采用淀粉酶退浆工艺不仅能够获得满意的白度和毛效,而且防原纤化效果较好;H2O2漂白能够进一步提升织物的白度,但H2O2质量浓度较高时,织物表面出现原纤化;使用浓碱丝光会使莱赛尔剧烈溶胀,织物发生严重的原纤化;采用酶退浆和轻漂白的短流程工艺可有效防止原纤化的发生。
-
关键词
莱赛尔机织物
原纤化
退浆
漂白
丝光
-
Keywords
Lyocell woven fabric
fibrillation
desizing
bleaching
mercerizing
-
分类号
TS190.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有机颜料水性分散体系的制备及其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7
- 7
-
-
作者
宋佳丽
李运景
郝龙云
-
机构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青岛大学生态纺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青岛大学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8-19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3150),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开放课题(ZKT05、ZFZ201804)。
-
文摘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与纤维素酶协同制备了稳定的有机颜料水性分散体系,并研究其对阳离子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性能。首先,利用紫外吸收光谱验证了NP-10与纤维素酶在溶液中通过疏水作用发生缔合;其次,通过稳定性测试表明纤维素酶能够提高颜料分散体的稳定性,通过粒度测试发现纤维素酶有助于减小颜料粒径,通过电位测试发现纤维素酶的加入可增加颜料颗粒的Zeta电位;最后,通过颜色深度测试,表明纤维素酶的加入有助于织物染色深度的提高,在pH为4的条件下可获得最大染色深度。
-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有机颜料
分散体系
棉织物
染色
-
Keywords
cellulase
organic pigment
dispersion system
cotton fabric
dyeing
-
分类号
TS193.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