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径月球轨道卫星激光反射器的热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王学玉 汤凯 +3 位作者 程志恩 房红军 龙明亮 云茂金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7,共11页
激光反射器是实现高精度卫星激光测距的关键载荷。为保证测距成功率,高轨卫星激光反射器通常采用由大量小角锥组成的角锥阵列。对于月球轨道卫星,由于资源的限制,通常要求载荷重量和尺寸尽量小,角锥阵列式的激光反射器已不再适用。针对... 激光反射器是实现高精度卫星激光测距的关键载荷。为保证测距成功率,高轨卫星激光反射器通常采用由大量小角锥组成的角锥阵列。对于月球轨道卫星,由于资源的限制,通常要求载荷重量和尺寸尽量小,角锥阵列式的激光反射器已不再适用。针对月球轨道卫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提出了单体大口径激光反射器的设计方案,其具有重量轻和尺寸小的优点,同时具有反射激光能量集中的特点,使得月球轨道卫星搭载高性能的激光反射器成为可能。然而,大口径角锥受温度效应影响明显,空间环境高低温变化会导致激光反射器的反射能力下降或不稳定,因此对大口径激光反射器开展热学特性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针对大口径激光反射器建立了在轨环境下的热仿真模型,得到了不同工况下角锥棱镜的温度状况。角锥棱镜的在轨温度在-34.8~75.0℃之间,且呈现顶面温度低,尖端温度高的分布特点,存在一定的纵向温差。纵向温差随着光照条件的增加而增大,在无光照情况下为0.9℃,长期受太阳光照射下可达6.1℃。测试了大口径角锥在不同纵向温差下的远场衍射光斑图样和光学散射截面,进一步分析了受温度效应影响下的大口径激光反射器的光学性能及反射能力,可以更好地指导月球轨道卫星激光反射器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激光测距 激光反射器 月球轨道 热特性 大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孔伟金 云茂金 +2 位作者 黄家寅 孙欣 陈沙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21,共3页
根据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系统地阐述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内涵、核心和特征等基础理论。以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两大平台以及产学研发展的模式为例,探讨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构建的途... 根据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系统地阐述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内涵、核心和特征等基础理论。以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两大平台以及产学研发展的模式为例,探讨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构建的途径、方法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实践教学 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沸石分子筛固定Pt修饰P25的选择性降解环保型纳米光催化剂
3
作者 葛玮 黎成 +2 位作者 杨清文 张新霓 陈友强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共8页
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催化技术已被广泛研究应用于去除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但其实际应用仍极具挑战性。本文采用水热法,通过Pt量子点改性和沸石晶体固定制备了Y型沸石分子筛包覆Pt修饰P25环境友好型光催化剂,并利用XRD、SEM、TEM等手段进... 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催化技术已被广泛研究应用于去除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但其实际应用仍极具挑战性。本文采用水热法,通过Pt量子点改性和沸石晶体固定制备了Y型沸石分子筛包覆Pt修饰P25环境友好型光催化剂,并利用XRD、SEM、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t修饰P25@Y-zeolite光催化剂对苯胺叶绿素水溶液体系中的苯胺有害分子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光催化降解性能,在可见光光照420 min后,对苯胺的降解率高达96.5%,与紫外光光照240 min条件下的Pt修饰P25对苯胺的降解率(94.1%)基本相同。同时,Pt修饰P25@Y-zeolite对水体系中环境友好的叶绿素分子的降解率却很小,仅为4.8%,可以忽略不计。本研究为制备具有高效选择催化性能的环境友好型光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Pt量子点 沸石 形状选择性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中的几种物性表征技术及其应用
4
作者 张建茹 王其钰 +4 位作者 李庆浩 张献英 王碧童 禹习谦 李泓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6-309,共24页
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是关乎电池研发、老化机制解析及电池梯次利用的重要课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离不开对材料和器件性能参数的准确测试和表征。现有物性表征技术较多,相关测试项目、测试周期、样品制备以及设备普及性的不同导致其使用频... 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是关乎电池研发、老化机制解析及电池梯次利用的重要课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离不开对材料和器件性能参数的准确测试和表征。现有物性表征技术较多,相关测试项目、测试周期、样品制备以及设备普及性的不同导致其使用频率和应用场景有所差异。同时,越来越多的先进表征技术逐渐被应用到锂离子电池的表征分析及机理研究中来,如同步辐射技术、中子衍射、核磁共振等。本文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中几种使用频率较高和功能较为前沿的物性表征技术,综述了不同技术在锂离子电池材料器件表征分析和失效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案例,希望能够助力科研人员更好更快地选择合适的表征手段,为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提供更直接有力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表征技术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力显微镜表征Pb(Mg,Nb)O_(3)-PbTiO_(3)超薄膜弛豫特性
5
作者 董晨雨 郑维杰 +2 位作者 马一帆 郑春艳 温峥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5-682,I0001-I0004,共12页
弛豫铁电体因其卓越的介电和压电特性,在传感器、光电器件、高密度存储器、类脑计算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纳米尺度超薄膜的弛豫特性研究受到严重漏电流的限制,基于Sawyer-Tower电路和Positive-Up-Negative-Down(PUND)脉冲... 弛豫铁电体因其卓越的介电和压电特性,在传感器、光电器件、高密度存储器、类脑计算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纳米尺度超薄膜的弛豫特性研究受到严重漏电流的限制,基于Sawyer-Tower电路和Positive-Up-Negative-Down(PUND)脉冲波形的测试方法存在显著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力显微镜(Piezoresponse Force Microscopy, PFM)的测试方法,来研究纳米尺度弛豫薄膜的极化特性。以Pb(Mg,Nb)O_(3)-PbTiO_(3)(PMN-PT)超薄膜为例,比较了不同厚度的PMN-PT弛豫薄膜与铁电Pb(Zr,Ti)O_(3)(PZT)薄膜在双频追踪PFM(DART-PFM)测量中On-field和Off-field两种模式下的极化回滞行为。通过调节PFM回线测量中的用于极化读出的交流信号电压振幅,系统表征了纳米厚度PMN-PT薄膜的弛豫特性。进一步对不同面内应变和厚度的PMN-PT超薄膜进行PFM测试,发现在较大压缩应变(3.19%)下,弛豫特性被抑制,表现出显著的铁电特性,并观测到铁电-弛豫转变的临界厚度。这些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不仅为超薄膜弛豫特性的探索提供了一种新的表征方法,也为理解铁电材料的弛豫极化行为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弛豫铁电材料在低维电子学器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豫铁电体 压电力显微镜 PMN-PT 超薄膜 极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科学中的磁性表征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志强 刘恒均 +5 位作者 徐熙祥 潘圆圆 李庆浩 李洪森 胡涵 李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8-833,共16页
理解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构效关系将极大推动电极材料中新现象和新性能的发现与调控。然而,没有任何一种单一技术可以澄清电化学体系中复杂界面反应的所有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才能看清被埋藏的界面和工作状态下的演变历程。由于大... 理解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构效关系将极大推动电极材料中新现象和新性能的发现与调控。然而,没有任何一种单一技术可以澄清电化学体系中复杂界面反应的所有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才能看清被埋藏的界面和工作状态下的演变历程。由于大量储能材料富含过渡金属元素,其磁学性质与晶格结构、电子能带、电化学性能密切相关。因此,磁学测试分析可以揭示能源材料中的结构相变和局部电子分布等变化,解析物理化学反应机理,指导材料设计。围绕磁性表征技术,本文首先讨论了磁性测试的技术原理,随后总结介绍了磁性测试在研究电极材料物性结构表征以及电化学反应进程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介绍了原位实时磁性测试在阐明储能物理化学反应机理方面的独特优势。综合分析表明,原位磁性表征技术可以对电化学反应中的电荷转移进行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的测试表征,为揭示复杂界面电化学反应提供了新思路,在储能科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有助于了解磁性测试技术在电化学储能材料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并进一步推动磁性测试技术在储能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科学 原位磁性测试 锂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 磁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性测试揭示CoO储锂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熙祥 赵越 +1 位作者 阮明岳 李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3,共12页
当今社会对储能技术需求日益迫切,电化学储能作为储能系统中的“桥梁”极具发展潜力,然而面临电化学储能中微量杂质相检测以及复杂界面储能探测的挑战,传统表征手段已经显示出局限性。储能材料的晶体结构、元素价态、电子能带以及电化... 当今社会对储能技术需求日益迫切,电化学储能作为储能系统中的“桥梁”极具发展潜力,然而面临电化学储能中微量杂质相检测以及复杂界面储能探测的挑战,传统表征手段已经显示出局限性。储能材料的晶体结构、元素价态、电子能带以及电化学特性与其磁学性质密切耦合,因此本文基于磁性测试,通过高低温等温磁化曲线(magnetic hysteresis,M-H)测试、零场冷/场冷(zero-field-cooled/field-cooled,ZFC/FC)变温磁化曲线测试,相较于传统表征手段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HRTEM),能够定量、高效、精准地检测出CoO中存在有效降低极化、提升首圈库仑效率(74.3%~83.77%)、提高大电流循环性能(2 A/g 50圈容量保持率116.59%)的微量金属Co杂质相(CoO/Co@20min 0.66%,CoO/Co@40min 2.27%)。同时本文利用原位实时磁学循环伏安法CV测试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直观揭示出CoO在低电压区间里复杂、难以探测的空间电荷与固体电解质界面(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EI)膜两种不同类型的界面储能机制,成功解释了CoO远超理论容量的额外容量来源。储能材料的合成制备离不开高度精准的杂质相检测,储能领域的下一步研究发展取决于能否对界面储能深入理解。本工作为杂质相检测及界面储能机理探测提供了一种无伤且高分辨的磁学全新视角,为推动储能领域的创新,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能源挑战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学测试 杂质相监测 界面储能 原位实时磁学测试 磁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锂电池热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冯振华 邱祥云 +2 位作者 张涛 戴作强 郭向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0-970,共11页
随着液态锂电池的广泛应用,热失控现象时有发生,其热安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固态锂电池以其优异的安全性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文简要介绍了全固态锂电池的基本概念及组成结构,重点阐述了氧化物、硫化物以及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随着液态锂电池的广泛应用,热失控现象时有发生,其热安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固态锂电池以其优异的安全性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文简要介绍了全固态锂电池的基本概念及组成结构,重点阐述了氧化物、硫化物以及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这3类全固态锂电池的热安全性差异进行了总结,包括固体电解质材料级别、固体电解质与活性材料或锂金属负极混合时界面级别以及全电池级别的热安全性。此外,锂枝晶现象对全固态锂电池安全性的影响仍不可忽视。目前,针对材料和界面级别的热安全性研究众多,但全电池级别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在小容量电池,针对全电池级别的热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探究。最后,指出了未来高安全性全固态锂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应着力于解决全固态锂电池中的关键界面问题以及锂枝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锂电池 高比能 热安全性 固体电解质 锂枝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固定Pt QDs修饰TiO_(2)的环境友好型光催化剂
9
作者 黎成 葛玮 +2 位作者 杨清文 张新霓 陈友强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8,共9页
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催化技术在应对有机物水环境污染问题上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实际应用仍存在极大的挑战。本文采用铂量子点(Pt QDs)修饰法,将P25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固定在Beta沸石晶体内部制备了一种高效选择性环境友好型TiO_(2)基光催化... 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催化技术在应对有机物水环境污染问题上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实际应用仍存在极大的挑战。本文采用铂量子点(Pt QDs)修饰法,将P25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固定在Beta沸石晶体内部制备了一种高效选择性环境友好型TiO_(2)基光催化剂(Pt-modified P25@Beta zeolite)。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360 min后,Pt-modified P25@Beta zeolite几乎完全降解了水溶液中的苯胺,光降解率达到了90.8%,而Pt-modified P25@Beta zeolite在相同条件下对叶绿素(CP)的光降解率仅有8.6%。所制备的光催化剂优异的选择性光催化性能归因于其独特的纳米结构,其中Beta沸石晶体鞘具有均匀的微孔,可以使苯胺污染物通过并在水中被完全光催化降解,但同时却阻碍了叶绿素接触到催化剂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Pt量子点 沸石 形状选择性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固体电解质与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昕 赵宁 +1 位作者 刘桂贤 郭向欣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9-984,共16页
开发低成本、综合性能优异的固体电解质材料体系及其相适配的固态电池是实现新型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锂电池的必经之路。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在大力推进固态电池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进程,其中,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卤... 开发低成本、综合性能优异的固体电解质材料体系及其相适配的固态电池是实现新型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锂电池的必经之路。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在大力推进固态电池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进程,其中,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卤化物固体电解质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受到关注程度最高。然而在固态电池层面,存在界面问题、循环寿命差等挑战,阻碍了产业化进程,部分企业采用固液混合电池策略进行过渡。对典型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度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同时指出,固态电池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性能不由固体电解质单一的优异特性决定,需要全面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固态锂电池 技术成熟度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石榴石固体电解质粉体在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均匀分散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寒梅 陈昕 +2 位作者 孙麒富 赵宁 郭向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47,共2页
固态锂电池(SSLBs)因采用金属锂负极和固体电解质,具有提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潜质。固体电解质作为固态锂电池的关键材料,对电池性能有重要影响。其中,聚合物-石榴石型复合固态电解质因结合了聚合物电解质的易加工性以及石榴石电解质... 固态锂电池(SSLBs)因采用金属锂负极和固体电解质,具有提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潜质。固体电解质作为固态锂电池的关键材料,对电池性能有重要影响。其中,聚合物-石榴石型复合固态电解质因结合了聚合物电解质的易加工性以及石榴石电解质的热稳定性和高离子电导率的优点,在固态电池规模化制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纳米固体电解质粉体的表面能高、与有机物的界面兼容性差,导致纳米锂镧锆氧颗粒在聚合物基体中容易发生团聚,进而导致复合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降低。本工作引入硅烷偶联剂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对Li_(6.4)La_(3)Zr_(1.4)Ta_(0.6)O_(12)(LLZTO)的表面进行改性,旨在改善LLZTO颗粒在溶剂和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LLZTO纳米颗粒表面的羟基与GPTMS分子反应形成共价键,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厚度约5 nm的GPTMS修饰层。GPTMS中具有亲脂性的环氧基团,使改性后的LLZTO纳米颗粒(LLZTO@GPTMS)在有机溶剂中均匀分散。粒度分布实验表明,LLZTO纳米颗粒的分散性与溶剂的极性呈正相关。采用均匀分散的LLZTO悬浮液,制备的PEO:LLZTO复合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可以达到2.31×10^(-4)S·cm^(-1)。使用优化后的PEO:LLZTO@GPTMS电解质组装的锂对称电池以及以LiFePO_(4)(LFP)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的SSLBs均表现出更长的循环寿命。此外,GPTMS的修饰有助于LLZTO纳米颗粒在聚乙烯(Polyethylene,PE)隔膜上的均匀涂覆。采用LLZTO@GPTMS涂覆PE隔膜的LFP|Li电池比采用未修饰LLZTO涂覆PE隔膜的电池展现出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GPTMS能够有效提高LLZTO纳米颗粒在有机溶剂和聚合物基质中的分散性,对其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锂电池 石榴石型电解质 复合固体电解质 硅烷偶联剂 纳米粉体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铅0.96KNNTS_(x)-0.04BNKZ透明压电陶瓷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12
作者 王亚祺 付大石 +2 位作者 王亚男 秦亚琳 张永成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64-1971,共8页
本文制备了0.96(K_(0.48)Na_(0.52))(Nb_(0.95-x)Ta_(0.05)Sb_(x))O_(3)-0.04Bi_(0.5)(Na_(0.82)K_(0.18))_(0.5)ZrO_(3)(即0.96KNNTS_(x)-0.04BNKZ,x=0.03,0.04,0.06,0.07)无铅透明压电陶瓷,并探讨了不同Sb掺杂量对陶瓷压电性能和光学... 本文制备了0.96(K_(0.48)Na_(0.52))(Nb_(0.95-x)Ta_(0.05)Sb_(x))O_(3)-0.04Bi_(0.5)(Na_(0.82)K_(0.18))_(0.5)ZrO_(3)(即0.96KNNTS_(x)-0.04BNKZ,x=0.03,0.04,0.06,0.07)无铅透明压电陶瓷,并探讨了不同Sb掺杂量对陶瓷压电性能和光学透明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陶瓷样品均为钙钛矿结构,且Sb掺杂显著改善了陶瓷的压电性能和透明度。尤其在x=0.04时,样品的压电系数达到240 pC/N,光学透过率在波长780 nm处达到31.5%。该研究表明,通过成分设计调控,KNN基无铅陶瓷能够同时实现较好的透明度和高的压电性能,在光声成像和透明换能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N 透明陶瓷 压电 电畴结构 无铅 成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正极材料化学及形貌的X射线纳米谱学成像研究
13
作者 高若阳 张玲 +6 位作者 陶芬 汪俊 苏博 毕志杰 杜国浩 邓彪 肖体乔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9-1244,共6页
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是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多次循环后材料内部化学不均匀性与形貌缺陷,会造成电池失效与性能衰退,深入了解电池容量衰减变化及其原因需要对材料进行快速、高效无损的观测和分析。基于同步辐射的硬X射线全场... 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是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多次循环后材料内部化学不均匀性与形貌缺陷,会造成电池失效与性能衰退,深入了解电池容量衰减变化及其原因需要对材料进行快速、高效无损的观测和分析。基于同步辐射的硬X射线全场透射显微镜(TXM)是一种可无损研究物质内部结构且具有纳米分辨的成像技术。随着高亮度、高性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发展,同步辐射的TXM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使得TXM成像方法具有更高的实验效率和空间分辨率。X射线纳米谱学成像(TXM-XANES)是将TXM与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有机结合的成像方法,TXM-XANES能够从纳米尺度上表征微米级能源材料的内部元素空间分布及化学态等信息,解决了常规方法由于表征材料局部区域而缺乏整体表征,或表征集合平均值特性而错过材料局部化学状态变化的问题。TXM-XANES作为基于TXM发展的多模态联合表征技术,已逐渐成为能源材料研究的重要实验方法之一。介绍了上海光源纳米三维成像线站及TXM成像系统,阐述了X射线纳米谱学成像方法的原理及其特点。X射线纳米谱学成像和纳米CT方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高镍层状三元氧化物材料LiNi_(0.6)Co_(0.2)Mn_(0.2)O_(2)(NCM622)粉体进行了表征,获得了纳米尺度下NCM622单颗粒样品中Ni元素化学态的空间分布信息及单颗粒的三维结构信息。对电池材料的三维X射线纳米谱学成像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谱学成像 全场透射X射线显微镜 锂电池 同步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归一化超拉普拉斯先验项的运动模糊图像盲复原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国栋 徐洁 +2 位作者 潘振宽 刘存良 杨金宝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40-1348,共9页
基于变分方法提出了一种运动模糊退化图像的盲复原算法。考虑自然场景的图像梯度符合长拖尾概率分布,提出的方法采用归一化的超拉普拉斯先验项作为变分能量方程中的光滑项,从而有利于图像在去模糊的求解过程中正确解收敛。由于建立的能... 基于变分方法提出了一种运动模糊退化图像的盲复原算法。考虑自然场景的图像梯度符合长拖尾概率分布,提出的方法采用归一化的超拉普拉斯先验项作为变分能量方程中的光滑项,从而有利于图像在去模糊的求解过程中正确解收敛。由于建立的能量方程不是严格凸的函数,故引入了分裂方法进行求解。整个运动模糊退化图像的盲复原过程在多尺度框架下由粗到细尺度渐进执行。最后利用估计出的点扩展函数计算清晰图像。相对于传统的盲复原算法,本文提出的算法不需要预测图像的梯度信息和对梯度进行筛选,直接求解能量方程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正确解。得到的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盲复原 运动去模糊 归一化超拉普拉斯先验 变分方法 分裂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雾化辅助液体样品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钟石磊 卢渊 +2 位作者 程凯 修俊山 郑荣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58-1462,共5页
受到液体内部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LIBS技术在针对液体样品的成分检测分析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制约。文章提出了一种由超声波雾化器件辅助,先将液体雾化成空气中密集的雾状小液滴,然后进行LIBS检测的新方法。并依据此思路实现了一套由超声... 受到液体内部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LIBS技术在针对液体样品的成分检测分析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制约。文章提出了一种由超声波雾化器件辅助,先将液体雾化成空气中密集的雾状小液滴,然后进行LIBS检测的新方法。并依据此思路实现了一套由超声波雾化器、Nd:YAG激光器(1 064 nm)和ICCD探测器组成的检测系统。使用该系统对溶解有镁元素的水溶液样品进行了系统实验分析。实验发现,即使在相对较低的脉冲能量(30 mJ)下,该方法诱导的LIBS信号仍具有较长的寿命和较高的信背比。该方法对Mg元素的检测限能够达到0.242 ppm(10-6g.g-1)量级。同时,文章还利用Hα线对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等离子体演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S 超声波雾化 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铝过程中的防团聚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永成 陈沙鸥 +3 位作者 栾伟娜 李达 邵渭泉 张莎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44-46,53,共4页
分别以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为溶剂,以NH3·H2O、NH4HCO3为沉淀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Al2O3粉体。利用TEM、XRD、FT-IR和激光粒度仪研究了溶剂、沉淀剂、浓度、前驱体等因素对纳米Al2O3粉体制备过程中的团聚程度的影响。结果表... 分别以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为溶剂,以NH3·H2O、NH4HCO3为沉淀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Al2O3粉体。利用TEM、XRD、FT-IR和激光粒度仪研究了溶剂、沉淀剂、浓度、前驱体等因素对纳米Al2O3粉体制备过程中的团聚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H4HCO3和Al(NO3)3水溶液浓度分别为3.0mol/L和0·3mol/L时,借助超声分散和微波干燥,得到的纳米Al2O3粉体粒度均匀、分散良好,1100℃煅烧所得粉体平均粒径为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团聚 化学沉淀法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中的二维材料 被引量:7
17
作者 唐捷 华青松 +2 位作者 元金石 张健敏 赵玉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35,共10页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具有层状结构的二维材料因具有大比表面积等特性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热门候选。文章着眼于针对诸如石墨烯、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过渡金属碳/氮化物、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等二维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应...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具有层状结构的二维材料因具有大比表面积等特性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热门候选。文章着眼于针对诸如石墨烯、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过渡金属碳/氮化物、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等二维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应用的研究,尝试总结了其制备方法、产物形貌特征以及作为电极的性能等,并对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看法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双电层电容器 赝电容电容器 二维材料 石墨烯 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Cs) 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s)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TMOs) 层状过渡金属氢氧化物(TM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健 云茂金 +5 位作者 孔伟金 孙欣 张文飞 席思星 尹霞 杨学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9-42,共4页
将单模光子晶体光纤的空气孔设计成椭圆形增加其结构的不对称性,可以破坏模式中两偏振态的简并,达到实现双折射特性的目的.据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该模型通过在纤芯引入两个小空气孔以及将包层的第一环和中间一行... 将单模光子晶体光纤的空气孔设计成椭圆形增加其结构的不对称性,可以破坏模式中两偏振态的简并,达到实现双折射特性的目的.据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该模型通过在纤芯引入两个小空气孔以及将包层的第一环和中间一行变为椭圆空气孔来造成光纤模式的不对称性,获得了高双折射特性.之后对该结构的色散特性及模场面积等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且讨论了外包层空气孔的几何参数改变对于该模型色散特性的影响.采用全矢量平面波展开法,并且以完美匹配层作为边界条件对该结构光子晶体光纤的上述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光子晶体光纤可以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产生10-3量级的模式双折射,并且从1 100~1 800nm范围内具有平坦色散特性,同时具有小模场面积特性.为基于超平坦色散、高双折射和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的光纤器件的制作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双折射 色散 有效模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态材料的研究理念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达 陈沙鸥 +2 位作者 朱海玲 邵渭泉 景悦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7,共3页
介绍了遗态材料的研究理念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针对遗态材料在植物模板的选取、熔融浸渍体的种类以及不同的制备工艺路线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分析了遗态材料作为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的应用性能及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遗态材料存在的不足及... 介绍了遗态材料的研究理念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针对遗态材料在植物模板的选取、熔融浸渍体的种类以及不同的制备工艺路线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分析了遗态材料作为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的应用性能及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遗态材料存在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态材料 制备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悬架控制臂的可靠性拓扑优化 被引量:14
20
作者 赵清海 张洪信 +2 位作者 朱智富 蒋荣超 袁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319,共7页
本文中基于变密度法,建立了具有可靠性约束的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模型,以结构设计区域体积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对某一汽车的悬架控制臂进行带解耦格式的可靠性拓扑优化。首先,根据一次可靠度法中可靠性指标的几何意义寻求满足目标可靠性指... 本文中基于变密度法,建立了具有可靠性约束的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模型,以结构设计区域体积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对某一汽车的悬架控制臂进行带解耦格式的可靠性拓扑优化。首先,根据一次可靠度法中可靠性指标的几何意义寻求满足目标可靠性指标约束的设计点;然后,依据随机变量的灵敏度信息将随机变量修正为确定性变量;最后,将问题分解为可靠性分析和等价的确定性拓扑优化两个独立子问题,进行确定性可靠性拓扑优化,并以某一汽车的悬架控制臂为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确定性拓扑优化相比,带解耦格式的可靠性拓扑优化可获得更加可靠的拓扑优化构型,可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控制臂 拓扑优化 变密度法 可靠性分析 一次可靠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