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石墨烯复合纤维与制品的研发 被引量:27
1
作者 曲丽君 田明伟 +2 位作者 迟淑丽 王玉姣 胡希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0-177,共8页
为探究石墨烯在功能纤维及纺织品的多元应用,通过本课题组对石墨烯复合纤维及制品研发的总结,介绍了多元功能石墨烯复合纤维的制备与功能性研究,进一步明确复合纤维力学增强、阻燃、热稳定性、防紫外线、远红外发射等特性,以及耐日晒抗... 为探究石墨烯在功能纤维及纺织品的多元应用,通过本课题组对石墨烯复合纤维及制品研发的总结,介绍了多元功能石墨烯复合纤维的制备与功能性研究,进一步明确复合纤维力学增强、阻燃、热稳定性、防紫外线、远红外发射等特性,以及耐日晒抗老化石墨烯锦纶长丝优良的机械性能;在多元功能石墨烯纺织品方面,进行了石墨烯紫外线防护织物、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导电织物、石墨烯复合远红外功能纺织品、氧化石墨烯/海藻酸钠复合膜和纳米二氧化锰/石墨烯改性织物的研发及其功能性能研究。石墨烯复合纤维及制品在远红外功能纺织品、个体防护及智能纺织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复合纤维 纺织品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智能聚苯胺/聚氨酯导电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玉姣 田明伟 曲丽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7-141,147,共6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氨酯(PU)纳米纤维,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纤维表面聚合导电聚合物聚苯胺(PANI),得到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柔性PU/PANI复合纳米导电纤维。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表面均匀包覆聚苯胺的复合纳米纤维;红外光谱结果证明在聚氨酯...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氨酯(PU)纳米纤维,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纤维表面聚合导电聚合物聚苯胺(PANI),得到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柔性PU/PANI复合纳米导电纤维。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表面均匀包覆聚苯胺的复合纳米纤维;红外光谱结果证明在聚氨酯纳米纤维表面成功合成了聚苯胺。通过实验可知,聚苯胺最佳聚合工艺为苯胺单体浓度为1.3 mol/L、聚合时间为120 min。导电性能测试发现,PU/PANI复合纳米纤维导电性能优良,电导率可达7.6×10-1S/cm,经聚合后力学性能较为稳定。将PU/PANI导电纳米纤维制成简易柔性传感器件,探究发现PU/PANI导电纳米纤维具有柔性应变电学性质,且反应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氨酯 聚苯胺 纳米导电纤维 柔性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纳米导电纤维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德朴 田明伟 +1 位作者 郭肖青 曲丽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0-153,158,共5页
以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和纳米石墨粉(G)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了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纳米纤维及壳聚糖/聚乙烯醇/纳米石墨粉复合纳米纤维,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纤维表面聚合导电聚合物聚苯胺,得到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聚合CS/... 以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和纳米石墨粉(G)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了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纳米纤维及壳聚糖/聚乙烯醇/纳米石墨粉复合纳米纤维,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纤维表面聚合导电聚合物聚苯胺,得到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聚合CS/PVA和聚合CS/PVA/G复合纳米纤维。通过扫描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苯胺均匀包覆在经原位聚合的复合纳米纤维表面,提高了纤维的导电性能,纳米石墨粉与聚苯胺形成插入化合物进一步提高了纤维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壳聚糖 聚乙烯醇 静电纺丝 纳米石墨粉 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2、石墨烯针织物电热及传感性能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杜敏芝 田明伟 曲丽君 《针织工业》 2016年第6期30-33,共4页
为研究纳米石墨烯和Mn O_2整理针织物的电热和感应性能,通过浸润涂覆、化学沉积和炭化方法对针织物进行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氧化石墨烯微观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炭化针织物的表观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对试样... 为研究纳米石墨烯和Mn O_2整理针织物的电热和感应性能,通过浸润涂覆、化学沉积和炭化方法对针织物进行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氧化石墨烯微观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炭化针织物的表观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对试样的电热及感应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炭化处理后的Mn O_2、氧化石墨烯针织物展现出良好的电热和应力感应性能,整理后的织物可以应用于加热保温服装和可穿戴感应设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MN O2 针织物 传感器 电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原位聚合法制备多功能涤纶针织物 被引量:3
5
作者 唐晓宁 田明伟 +1 位作者 曲丽君 孙凯凯 《针织工业》 2015年第1期38-40,共3页
以壳聚糖为整理剂,通过浸轧法对涤纶针织物进行整理,并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盐酸为掺杂酸,采用超声辅助聚苯胺原位聚合的方法对壳聚糖整理后的织物进行整理。测试并分析了整理后涤纶针织物的表面形态、导电性能以及耐洗性。结果表明,壳... 以壳聚糖为整理剂,通过浸轧法对涤纶针织物进行整理,并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盐酸为掺杂酸,采用超声辅助聚苯胺原位聚合的方法对壳聚糖整理后的织物进行整理。测试并分析了整理后涤纶针织物的表面形态、导电性能以及耐洗性。结果表明,壳聚糖与聚苯胺复合整理后涤纶针织物导电性能显著提高,疏水效果优良,且经多次洗涤后,导电性能和疏水性能基本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原位聚合法 多功能涤纶针织物 壳聚糖 聚苯胺 导电性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nO_2负载棉织物的甲醛去除效率
6
作者 杜敏芝 田明伟 曲丽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41,共5页
采用原位沉积法将二氧化锰接枝于棉织物上,制备负载MnO_2棉织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对二氧化锰的微观形态和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和分析。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的质量浓度,并研究了二氧化锰接枝量、甲醛... 采用原位沉积法将二氧化锰接枝于棉织物上,制备负载MnO_2棉织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对二氧化锰的微观形态和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和分析。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的质量浓度,并研究了二氧化锰接枝量、甲醛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和洗涤对甲醛分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纳米MnO_2棉织物对甲醛具有优异的氧化分解性能。室温条件下,负载7次的改性棉织物(含18.6 mg MnO_2)17 h后即可将25 m L质量浓度为5 mg/L甲醛溶液中的甲醛全部分解;负载5次的改性棉织物(含12.8 mg MnO_2),甲醛去除率为96.5%。经10次水洗后,MnO_2脱落流失量较小(<2%),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整理 甲醛 二氧化锰 氧化分解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纳米MnO_2针织物分解溶液中甲醛效率分析
7
作者 杜敏芝 田明伟 曲丽君 《针织工业》 2017年第1期47-52,共6页
以高锰酸钾和乙醇为原料采用原位液相沉淀法制备了负载纳米MnO_2针织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对负载纳米MnO_2针织物进行了表征,分析了负载次数、甲醛初始浓度、反应时间、洗涤次数和重复使用对甲醛分解效率的影响。... 以高锰酸钾和乙醇为原料采用原位液相沉淀法制备了负载纳米MnO_2针织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对负载纳米MnO_2针织物进行了表征,分析了负载次数、甲醛初始浓度、反应时间、洗涤次数和重复使用对甲醛分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纳米MnO_2针织物对甲醛具有较优的氧化分解性能;室温条件下,负载7次纳米MnO_2针织物17 h后即可将浓度为5.00 mg/L甲醛溶液中的甲醛全部分解去除;负载5次纳米MnO_2针织物反应24 h,甲醛去除率为96.5%,且随反应时间延长,所有样品都可将甲醛分解去除;经10次水洗后MnO_2脱落量较小,重复试验结果表明负载纳米MnO_2针织物可循环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MnO_2 针织物 甲醛 氧化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吸附用GO/CS/PVA海绵的发泡交联法制备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晓琪 田明伟 +2 位作者 袭祥龙 朱士凤 曲丽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6-10,共5页
采用发泡交联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GO/CS/PVA)复合海绵(GCS),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GCS的微观形态、结构组成、吸水率、保水率、密度和孔隙率等进行表征和分析,同时比较了吸附剂用量、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 采用发泡交联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GO/CS/PVA)复合海绵(GCS),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GCS的微观形态、结构组成、吸水率、保水率、密度和孔隙率等进行表征和分析,同时比较了吸附剂用量、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对GCS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海绵呈多孔结构,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和吸附性能,在较佳条件下,染料的平衡吸附量可高达421.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氧化石墨烯 壳聚糖 聚乙烯醇 复合海绵 吸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