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董梦龙 唐建国 +5 位作者 刘继宪 王瑶 黄林军 冯玉敏 谢仕强 黄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44,共3页
以石墨烯为填料,反式聚异戊二烯为基体,通过熔融法制备了反式聚异戊二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加。当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05%时,纳米复... 以石墨烯为填料,反式聚异戊二烯为基体,通过熔融法制备了反式聚异戊二烯/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加。当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05%时,纳米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最大,为44 MPa。添加石墨烯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聚异戊二烯 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还原法制备石墨薄片及其表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丛菲 唐建国 +4 位作者 王瑶 刘继宪 黄林军 王蕊 黄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3-105,109,共4页
利用氧化石墨的层离特性,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石墨薄片材料,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石墨薄片直径为1~3μm,厚度为2~4nm,为层状结构的非晶... 利用氧化石墨的层离特性,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石墨薄片材料,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石墨薄片直径为1~3μm,厚度为2~4nm,为层状结构的非晶体,具有褶皱的固有属性,且极易发生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薄片 氧化石墨 化学还原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线与嵌段聚合物复合导电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熊磊 刘继宪 +5 位作者 唐建国 王瑶 王媛 朱乾 黄林军 黄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6,共3页
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方法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丙烯酸)(PMMA-PAA),多元醇法制得银纳米线,并将两者复合制备出导电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分别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纳... 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方法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丙烯酸)(PMMA-PAA),多元醇法制得银纳米线,并将两者复合制备出导电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分别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纳米银线的质量比制得具有不同电导性的复合材料,用四探针测试仪测试其电导性,研究了电导率随银纳米线质量比改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随银纳米线含量的增加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线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复合材料 导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S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和光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蕊 唐建国 +3 位作者 王瑶 刘继宪 黄林军 黄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2,16,共5页
利用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采用改进的Stber法分别于乙醇和正丁醇溶剂中制备Ag@SiO2。透射电镜(TEM)表明在乙醇溶剂中实现了包覆,X射线衍射(XRD)表明纳米银具有规则的面心立方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则进一步表明银颗粒表面构筑了SiO... 利用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采用改进的Stber法分别于乙醇和正丁醇溶剂中制备Ag@SiO2。透射电镜(TEM)表明在乙醇溶剂中实现了包覆,X射线衍射(XRD)表明纳米银具有规则的面心立方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则进一步表明银颗粒表面构筑了SiO2壳层。壳层厚度对银溶胶的光谱性质有显著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荧光光谱表明SiO2壳层的包覆使纳米银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iO2 SiO2壳层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胺改性叶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5
作者 包金远 刘继宪 +3 位作者 唐建国 王瑶 徐慧芬 于亚楠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07-509,共3页
在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共同催化下制备出半胱胺改性叶酸衍生物,在pH=8的稀氨水溶液中,对纳米金和叶酸衍生物进行偶联。结果表明,叶酸的羧基与半胱胺的巯基发生了反应,叶酸衍生物具有荧光性能,并与纳米金... 在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共同催化下制备出半胱胺改性叶酸衍生物,在pH=8的稀氨水溶液中,对纳米金和叶酸衍生物进行偶联。结果表明,叶酸的羧基与半胱胺的巯基发生了反应,叶酸衍生物具有荧光性能,并与纳米金粒子有吸附作用,在叶酸靶向肿瘤诊断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衍生物 半胱胺 纳米金 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囊泡状结构的双亲性嵌段共聚物作为原位反应器制备亚微米级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媛 唐建国 +7 位作者 刘海燕 王瑶 刘继宪 黄林军 黄震 许青松 熊磊 梁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84-1587,共4页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成功制备了聚苯乙烯-聚4-乙烯基吡啶(PS-b-P4VP)双亲性嵌段共聚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研究了聚合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测试表明该聚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成功制备了聚苯乙烯-聚4-乙烯基吡啶(PS-b-P4VP)双亲性嵌段共聚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研究了聚合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测试表明该聚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自组装形成囊泡状,以此结构作为原位反应器成功包覆纳米银制备了亚微米级的纳米复合材料,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等测试手段对复合结果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T 双亲性嵌段共聚物 自组装 原位反应器 纳米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取代聚乙炔衍生物的合成与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宫奎亮 唐建国 +5 位作者 许申鸿 王蕊 王瑶 罗金环 刘佳 刘继宪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14-517,共4页
用WCl6-Ph4Sn催化下聚合生成了双取代乙炔衍生物,在产物的红外光谱上,2 205 cm-1处C-C键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消失及1 621 cm-1处C=C双键的生成,这些特征变化证明了聚合反应的发生。单体苯丙炔酸通过肉桂酸的加成消去反应制得,单体C6H5C... 用WCl6-Ph4Sn催化下聚合生成了双取代乙炔衍生物,在产物的红外光谱上,2 205 cm-1处C-C键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消失及1 621 cm-1处C=C双键的生成,这些特征变化证明了聚合反应的发生。单体苯丙炔酸通过肉桂酸的加成消去反应制得,单体C6H5C-CCOO(C6H4)OCOCH2CH3则通过苯丙炔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酯化制得,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RD、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聚合物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这种共轭聚合物在光激发下能发出蓝光且聚合物能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取代乙炔 荧光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稀土络合物表面包覆改性纳米SiO2填充PP的流变行为 被引量:2
8
作者 黄震 唐建国 +4 位作者 王瑶 刘继宪 黄雷涛 王蕊 黄林军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27,共4页
制备一系列有机稀土络合物并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包覆改性,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进行表征。然后用以填充PP,并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其流变性能。研究表明:有机稀土络合物均匀包覆在二氧化硅颗粒表面,其包覆层均匀致密,界面清晰。PP的... 制备一系列有机稀土络合物并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包覆改性,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进行表征。然后用以填充PP,并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其流变性能。研究表明:有机稀土络合物均匀包覆在二氧化硅颗粒表面,其包覆层均匀致密,界面清晰。PP的黏度随SiO2@Ln-complex的添加量先降后升。La、Nd、Eu对PP的黏度的影响比Tb对PP黏度的影响大。复合PP熔体的流动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但温度高到195℃后,熔体的流动性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 稀土络合物 流变 表面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合成聚苯丙炔酸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罗金环 唐建国 +4 位作者 熊磊 刘继宪 王瑶 黄林军 黄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55-1257,1262,共4页
苯丙炔酸上的羧基起到终止剂的作用,限制了苯丙炔酸的聚合。加入NaOH将单体转化成钠盐,聚合后用HCl酸化成聚苯丙炔酸。单体由肉桂酸和液溴通过先加成后消去反应制得。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和TGA对单体及聚合... 苯丙炔酸上的羧基起到终止剂的作用,限制了苯丙炔酸的聚合。加入NaOH将单体转化成钠盐,聚合后用HCl酸化成聚苯丙炔酸。单体由肉桂酸和液溴通过先加成后消去反应制得。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和TGA对单体及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2212cm-1处C≡C键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消失形成1602cm-1C—C键伸缩振动特征峰,表明了聚合物的合成。荧光光谱显示聚苯丙炔酸在375nm激发波长下发蓝光,于465nm处有特征荧光发射峰,与没有加NaOH聚合的聚合物相比较,紫外吸收波长范围更大,加碱聚合的聚苯丙炔酸分子量能达到10552,TGA测试结果表明聚苯丙炔酸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炔酸 PDCL2 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诱导嵌段聚合物的自组装及荧光性能
10
作者 王新芝 唐建国 +9 位作者 王彦欣 王瑶 黄震 刘继宪 黄林军 焦吉庆 王蝶 沈文飞 宋燕 Laurence A Belfiore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71,74,共4页
通过4-氰基-4-乙基三硫代戊酸卞基酯(RAFT)聚合的方法合成具有亲水段和疏水段的嵌段聚合物PS-bPAA。以该两嵌段聚合物、氧化铕、邻菲罗啉、盐酸为原料制备聚合物稀土络合物。由于嵌段聚合物具有亲水段和疏水段,所以在二甲基甲酰胺(DMF)... 通过4-氰基-4-乙基三硫代戊酸卞基酯(RAFT)聚合的方法合成具有亲水段和疏水段的嵌段聚合物PS-bPAA。以该两嵌段聚合物、氧化铕、邻菲罗啉、盐酸为原料制备聚合物稀土络合物。由于嵌段聚合物具有亲水段和疏水段,所以在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该络合物会形成分散性均一的核壳结构的球形纳米胶束。研究在稀土配合物中聚合物和小分子配体1,10-邻菲罗啉(phen)对Eu^(3+)荧光性能的影响,当PS的聚合度为23,PAA的聚合度为17时,可成功制备出直径30~50nm的纳米胶束,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领域,对稀土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络合物 嵌段共聚物 球形纳米胶束 荧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RAFT法制备双亲性嵌段共聚物及诱导自组装行为
11
作者 李爱华 刘敬权 +4 位作者 唐建国 刘继宪 王瑶 许青松 王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1,共5页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成功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叔丁酯嵌段共聚物(PMMA-b-PtBA),在三氟乙酸的作用下选择性水解,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双亲性嵌段共聚物(PMMA-b-PAA),利用1HNMR,FTIR和GPC对两种...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成功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叔丁酯嵌段共聚物(PMMA-b-PtBA),在三氟乙酸的作用下选择性水解,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双亲性嵌段共聚物(PMMA-b-PAA),利用1HNMR,FTIR和GPC对两种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Ln3+稀土离子与PMMA-b-PAA通过"配位诱导"作用在THF溶剂中形成配合物胶束,并用TEM和DLS测定了胶束的形貌和粒径。结果表明,共聚物与稀土离子配位而发生交联,导致配合物胶束粒径比单纯共聚物的胶束粒径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T 双亲性嵌段共聚物 稀土离子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