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与思想的理性之路——关于张清华及其文学批评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海波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6-82,共7页
关键词 张清华 文学批评 理性 启蒙主义思想 批判精神 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旦大学前一站”为什么会产生歧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戚晓杰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26,共1页
“复旦大学前一站”是一歧义结构,既可以指不到复旦大学的“前一站”,也可以指超过复旦大学的“前一站”。至于“复旦大学前一站”为什么会产生歧义,人们虽然知道缘于方位词“前”,但其深层的理解并不一致;且由于没有触及问题的实... “复旦大学前一站”是一歧义结构,既可以指不到复旦大学的“前一站”,也可以指超过复旦大学的“前一站”。至于“复旦大学前一站”为什么会产生歧义,人们虽然知道缘于方位词“前”,但其深层的理解并不一致;且由于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其解释也难以令人信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旦大学 歧义结构 “前” 方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空间维度上叙述——《伤逝》新解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丽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9-62,67,共5页
关键词 《伤逝》 叙述 小说 基调 文学命题 语言色彩 叙事学 语言材料 百年 空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的人格范型(二)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增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20,27,共18页
关键词 鲁迅 人格范型 特质 超越性 他人 审美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山东方言“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戚晓杰 《语言科学》 2006年第5期52-61,共10页
文章对明清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中的“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进行穷尽性分析描写,同时参考明清时期山东方言背景的其他语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现代汉语形成的重要时期——明清时期汉... 文章对明清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中的“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进行穷尽性分析描写,同时参考明清时期山东方言背景的其他语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现代汉语形成的重要时期——明清时期汉语北方方言“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的发展演变情况,并且从地域性上挖掘明清山东方言“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的某些特性;澄清人们在此句式研究问题上比较关注句式发展的时间性,而不注重地域性的挖掘的模糊认识。地域性的挖掘对汉语语法史研究又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比句 时间性 地域性 山东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碎纸张机”为什么要说成“纸张粉碎机”? 被引量:1
6
作者 戚晓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54,共1页
在汉语中“粉碎纸张机”一定要说成“纸张粉碎机”才可以成立。“粉碎纸张机”为什么要说成“纸张粉碎机”,个中缘由值得探究。实际上,这体现的是汉语词语组合中语序、语义关系对整体句法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粉碎机 纸张 词语组合 句法功能 语义关系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的人格范型(一)
7
作者 刘增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11,共8页
关键词 鲁迅 人格范型 研究视角 追求 新意 新颖 开拓 意义 层次 性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话剧体式流变的几对范畴
8
作者 刘增人 竹君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文认为 ,研究中国话剧的体式流变 ,应该特别注意多元与一元、主导与从属、规整与自由、外部制约与内部驱动、外来艺术影响与本土艺术传统、文本形式与演出形式等重要范畴 ;这些范畴的研究 ,既有利于对既往艺术经验的科学总结 ,更有利... 本文认为 ,研究中国话剧的体式流变 ,应该特别注意多元与一元、主导与从属、规整与自由、外部制约与内部驱动、外来艺术影响与本土艺术传统、文本形式与演出形式等重要范畴 ;这些范畴的研究 ,既有利于对既往艺术经验的科学总结 ,更有利于当下话剧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 体式 流变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