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40-41,共2页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是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从实...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是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从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以新的视角拓展毛泽动思想研究,挖掘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更好地发挥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当代价值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国初期的文化改造及其历史启示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有田 王明明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2-67,共6页
建国初期的文化改造,是一次再铸民族灵魂、塑造新中国形象、为新中国创造文化条件的伟大精神运动,是重大的文化变迁,为新中国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其影响至远且深。文化改造的主要内容是改造思想、改造教育、发展繁荣文学艺术... 建国初期的文化改造,是一次再铸民族灵魂、塑造新中国形象、为新中国创造文化条件的伟大精神运动,是重大的文化变迁,为新中国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其影响至远且深。文化改造的主要内容是改造思想、改造教育、发展繁荣文学艺术、重塑社会风尚。文化改造表明:文化与政治互涵互动;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先导作用;文化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人民群众是发展文化的依靠力量。认真总结文化改造的经验教训,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文化改造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内循环:对一个经济问题的求解 被引量:4
3
作者 金平 荣芳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17-120,125,共5页
当前的国际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现象,中国经济的"内循环"不畅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经济内循环不畅主要是由发展观念滞后、发展战略不当、金融扭曲等原因导致的。只有针对这些原... 当前的国际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现象,中国经济的"内循环"不畅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经济内循环不畅主要是由发展观念滞后、发展战略不当、金融扭曲等原因导致的。只有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强化措施,才会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内循环,消除这种"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 发展战略 金融扭曲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宗昌《崂山志》版本、续书及研究述略 被引量:4
4
作者 苑秀丽 温爱连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18-123,共6页
即墨先贤黄宗昌对崂山情有独尊,为我们留下了第一部《崂山志》。此后,当地学者或作续志,或作新志,其中尤以黄肇颚《崂山艺文志》和近人周至元《崂山志》最为著名。黄氏《崂山志》先以抄本传世,从民国五年(1916年)刻印以来,迄今已经出过... 即墨先贤黄宗昌对崂山情有独尊,为我们留下了第一部《崂山志》。此后,当地学者或作续志,或作新志,其中尤以黄肇颚《崂山艺文志》和近人周至元《崂山志》最为著名。黄氏《崂山志》先以抄本传世,从民国五年(1916年)刻印以来,迄今已经出过多种版本。多年来,学者们对黄宗昌、周至元及其《崂山志》进行了相对较多的探讨。简要回顾该书传播、整理及相关的研究历史,总结其得失,对崂山文化和崂山道教研究的推进,无疑是必要和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昌 周至元 崂山志 版本 续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的历史意识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有田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23-26,35,共5页
中华民族具有高度自觉的历史意识,主要表现在追念祖先、崇尚"古训"、重视"藏往"、维护历史记载的真实性和坚持历史评判的崇高性五个方面。这种高度自觉的历史意识以及由此形成的延绵不断的史学传统,是维系中国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高度自觉的历史意识,主要表现在追念祖先、崇尚"古训"、重视"藏往"、维护历史记载的真实性和坚持历史评判的崇高性五个方面。这种高度自觉的历史意识以及由此形成的延绵不断的史学传统,是维系中国文化连续不断、百世流传的重要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历史意识 史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对毛泽东群众路线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苑秀丽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29,共4页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继承了群众路线中的理论精髓,即党的群众性以及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并有两点创新:其一,由党对群众单向度的引导转为党群之间多向度的制约;其二,协商民主在参与主体和参与形式上对...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继承了群众路线中的理论精髓,即党的群众性以及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并有两点创新:其一,由党对群众单向度的引导转为党群之间多向度的制约;其二,协商民主在参与主体和参与形式上对传统群众路线有了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毛泽东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及其历史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令金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54-60,共7页
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落后的工业基础和紧张的国际环境。当时的中国国情不容许中国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走过的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的道路搞工业化,而只能仿照苏联采取与西方国... 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落后的工业基础和紧张的国际环境。当时的中国国情不容许中国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走过的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的道路搞工业化,而只能仿照苏联采取与西方国家相反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搞工业化。这条工业化道路的实施,其成就非常突出,但弊端也很多。总体来看,前者是主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选择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令金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7-14,46,共9页
20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传至中国,使得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次革新。中国先进分子通过对农民阶级平均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反思,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各种社会主义、实用主义、新村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比较,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对... 20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传至中国,使得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次革新。中国先进分子通过对农民阶级平均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反思,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各种社会主义、实用主义、新村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比较,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对革命斗争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中国先进分子 选择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立中国特色的历史正义原则
9
作者 杜建国 陈玲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2-77,共6页
所谓正义,就是人类行动和结果的公平和正当性。按照正义的社会秩序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善。通常情况下存在着两种善:美德的善和合作有效性的善。对这两种善的追求把人们分为两类,一类是优秀者,一类是胜利者。在资源配置和社会分工还不... 所谓正义,就是人类行动和结果的公平和正当性。按照正义的社会秩序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善。通常情况下存在着两种善:美德的善和合作有效性的善。对这两种善的追求把人们分为两类,一类是优秀者,一类是胜利者。在资源配置和社会分工还不尽合理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社会劳动者共同体中的优秀者和胜利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让人们在合作有效性的关系中,按照正义原则分享劳动共同体共同创造的财富和成果,是我们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美德 和谐的社会秩序 劳动共同体 合作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前三十年中国共产党教育指导方针演变述论
10
作者 王令金 杜华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00-105,共6页
新中国前三十年(1949—1978),中国共产党教育指导方针的演变,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即改造时期、建设时期、“文革”时期以及拨乱反正时期。除“文革”时期外,其他各时期都是正确或比较正确的。总结这些正确或比较正确的思想,对于发展今... 新中国前三十年(1949—1978),中国共产党教育指导方针的演变,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即改造时期、建设时期、“文革”时期以及拨乱反正时期。除“文革”时期外,其他各时期都是正确或比较正确的。总结这些正确或比较正确的思想,对于发展今天的教育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 教育指导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思考
11
作者 纪爱真 《山东高等教育》 2014年第11期42-46,共5页
"形势与政策"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形势与政策"课的当前现状:在教学效果上学生比较认... "形势与政策"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形势与政策"课的当前现状:在教学效果上学生比较认同;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实效性;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多样;在教学手段上灵活多变;在师资力量配备上比较充裕;在考核方式上以撰写论文较受欢迎。继续开好该课程应努力做到:规范教学内容;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设置阶梯型、差别性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现状 措施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中国文化建设
12
作者 赵有田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党为了树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统治地位,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了三次大批判运动。这一时期... 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党为了树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统治地位,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了三次大批判运动。这一时期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成就,就是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实践表明:文化是社会统一体的重要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文化建设;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体育卫生事业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文化建设,必须把繁荣文学艺术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置于战略地位;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努力抓住这个"根本";"双百"方针是发展文化的基本方针,它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发展文化的民主精神,必须长期坚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文化建设 “双百”方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早期改革思潮与民族觉醒——以龚、魏和洋务派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阳 赵有田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7-11,共5页
中华民族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到了近代,中华民族陷入了贫穷、落后、挨打、受辱的境地。辉煌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强烈自豪感,亡国灭种的危险,唤醒了中华民族自觉意识。最先觉醒的是地主阶级内部... 中华民族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到了近代,中华民族陷入了贫穷、落后、挨打、受辱的境地。辉煌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强烈自豪感,亡国灭种的危险,唤醒了中华民族自觉意识。最先觉醒的是地主阶级内部一部分先进分子。他们从抨击社会黑暗,到提出改革思想,从开眼看世界,到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从采西学,到办洋务、谋自强运动,既提出了前辈没有提出的新东西,又为后辈留下了发人深思、引人警觉、催人奋进的教训。他们的努力,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独特品格,开启了近代中华民族伟大觉醒的先河,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成为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线索,成为牵动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成为先进中国人始终不渝的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龚自珍 魏源 洋务派 民族觉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需要关注的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亢亢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80-81,共2页
党群关系是关系着执政党的生存、巩固与发展的大问题,必须予以重视。新时期党群关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党要把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分析新时期党群关系需要关注的问题,这对于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 党群关系是关系着执政党的生存、巩固与发展的大问题,必须予以重视。新时期党群关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党要把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分析新时期党群关系需要关注的问题,这对于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探索营造和谐党群关系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党群关系 问题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用与节欲:西方比较视野中的墨子“节用”
15
作者 张秀玉 《管子学刊》 CSSCI 2014年第4期94-97,共4页
墨子"节用"在经济理论上可比拟于西尼尔的"节欲论",但与后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在内部缺乏有效的动力和约束条件。因此,墨子"节用"只能"俭而难遵"。而从制度变迁所需具备的三要素角度看,它也仅... 墨子"节用"在经济理论上可比拟于西尼尔的"节欲论",但与后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在内部缺乏有效的动力和约束条件。因此,墨子"节用"只能"俭而难遵"。而从制度变迁所需具备的三要素角度看,它也仅具备其中一个,所以,墨子"节用"最终只能沦为一个口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用 节欲论 墨子 西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6
作者 宫美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0期51-53,共3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在2013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重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结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在2013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重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必然,既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方向,也彰显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