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聚丙烯腈皮芯结构纤维成型构筑及功能性
1
作者 崔瑞祺 商元元 +3 位作者 李娟鹃 张浩 史宝会 房宽峻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共9页
为开发新型复合纤维材料,提出以石墨烯为导电基材一步法构筑导电纤维的研究策略,采用微流控湿法纺丝工艺制备石墨烯/聚丙烯腈皮芯结构复合纤维,探究皮层和芯层纺丝液流量对石墨烯取向排列、纤维导电和电热性能影响规律。通过微观形貌观... 为开发新型复合纤维材料,提出以石墨烯为导电基材一步法构筑导电纤维的研究策略,采用微流控湿法纺丝工艺制备石墨烯/聚丙烯腈皮芯结构复合纤维,探究皮层和芯层纺丝液流量对石墨烯取向排列、纤维导电和电热性能影响规律。通过微观形貌观察发现,复合纤维皮层石墨烯取向随着纺丝液流量的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皮层流量为0.10 mL/min时石墨烯取向最佳。高度取向的石墨烯赋予复合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使复合纤维的强度和电导率分别达到241.38 MPa和3.94 S/cm。在4 V电压下,复合纤维表面的温度达到约48.3℃,热响应速率为2.0℃/s。研究表明通过调控不同的皮芯流量,调整复合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可以成功制备出以石墨烯为基材的复合导电纤维。研究结果可为石墨烯复合加热纤维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微流控 湿法纺丝 导电纤维 电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芳酯纤维的化学稳定性及其腐蚀降解 被引量:5
2
作者 姜兆辉 金梦甜 +3 位作者 郭增革 贾曌 王其才 金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15,31,共8页
为研究聚芳酯纤维在高湿热、强腐蚀条件下的耐受性,选用酸、碱及强氧化剂处理聚芳酯纤维,并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热失重分析仪等,研究纤维形态结构、聚集态结构及大分子链结构变化... 为研究聚芳酯纤维在高湿热、强腐蚀条件下的耐受性,选用酸、碱及强氧化剂处理聚芳酯纤维,并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热失重分析仪等,研究纤维形态结构、聚集态结构及大分子链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常温和60℃下,H2SO4处理后纤维表面未见明显变化,HNO3处理后纤维仅出现少量沟槽,但经KMnO4处理后,纤维横向沟槽增多,纵向呈现微裂纹,尤其经NaOH处理后,纤维表面由沟槽变为凹坑,甚至呈腐蚀断裂状态;酸和KMnO4并未显著破坏纤维的晶区有序结构,而NaOH处理降低了纤维晶区规整度;H2SO4、HNO3和NaOH及KMnO4处理引起聚芳酯纤维大分子链苯环上-CH键断裂,导致纤维降解,残炭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酯纤维 化学稳定性 聚集态结构 高性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D和PSO-SVM的电机气隙偏心故障诊断 被引量:13
3
作者 任强 官晟 +2 位作者 王凤军 丁军航 原明亭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3-76,85,共5页
针对电机气隙偏心故障如何通过振动信号进行有效诊断、如何选取合适故障特征等系列问题,提出了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的Hilbert时频谱能量特征表达和粒子群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机(PSO-SVM)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振动信号进行EEMD分... 针对电机气隙偏心故障如何通过振动信号进行有效诊断、如何选取合适故障特征等系列问题,提出了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的Hilbert时频谱能量特征表达和粒子群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机(PSO-SVM)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振动信号进行EEMD分解,并通过相关系数法选择有效的IMF分量;其次,对有效的IMF分量提取Hilbert时频谱能量作为特征向量;最后,利用PSO-SVM对提取的特征进行故障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对电机偏心故障进行准确诊断。通过与其他传统故障特征在PSO-SVM下进行的比较,验证了Hilbert时频谱能量特征可以获得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气隙偏心 希尔伯特变换 PSO-SVM EE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的海洋表面短期风速预测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亚蒙 孙宝楠 +1 位作者 丁军航 官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5-66,共12页
为实现对海面风速精确的短期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longshort-termmemory)神经网络的短期风速预测模型,选取OceanSITES数据库中单个浮标站点采集的风速历史数据作为模型输入,经过训练设置最佳参数等步骤,实现了以LSTM方法... 为实现对海面风速精确的短期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longshort-termmemory)神经网络的短期风速预测模型,选取OceanSITES数据库中单个浮标站点采集的风速历史数据作为模型输入,经过训练设置最佳参数等步骤,实现了以LSTM方法,对该站点所在海区海面风速在各季节性代表月份海面风速的24 h短期预测。同时通过不同预测时长的实验以及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basisfunctionneuralnetwork,RBF)的预测效果对比实验,证明了LSTM预测方法相比上述两种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在海表面风速预测应用中的优越性。最后通过多个海域对应的站点风速数据预测实验,证明了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普遍适用性,由相关系数和预测误差的分析可知该方法具备应对急剧变化数据的预测稳定性,可以作为海洋表面风速短期预测的一种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 海面风速 短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置处理对蚕丝/涤纶交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杨广青 宋亚伟 房宽峻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3,共6页
文章针对活性染料/分散染料混合染液对蚕丝/涤纶交织物轧染过程中存在的染色深度的问题,采用堆置法调节染料在两种纤维间的分配率并改善其染色性能。研究了堆置时间对分散染料在蚕丝和涤纶纤维上分配率的影响,探讨了蚕丝/涤纶交织物的... 文章针对活性染料/分散染料混合染液对蚕丝/涤纶交织物轧染过程中存在的染色深度的问题,采用堆置法调节染料在两种纤维间的分配率并改善其染色性能。研究了堆置时间对分散染料在蚕丝和涤纶纤维上分配率的影响,探讨了蚕丝/涤纶交织物的染色深度和堆置时间的关系,考察了染色前后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结果表明,通过密封堆置浸轧活性染料/分散染料混合染液的蚕丝/涤纶交织物,提高了分散染料在涤纶纤维上的分配率,促进了活性染料对蚕丝的吸附和渗透,显著提升了蚕丝/涤纶交织物的染色深度。同时,染色织物具有良好的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 涤纶 交织物 轧染 堆置 活性染料 分散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