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后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孙静 任法新 +4 位作者 孙晓健 张传焕 李留东 牟楠 董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1-615,共5页
目的:从炎症-血栓机制角度初步探讨缺血后适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I/R)组(n=10)、缺血后适应组(n=10)、SB203580组(n=10)、Anisomycin+缺血后适应(Ani+缺血后适... 目的:从炎症-血栓机制角度初步探讨缺血后适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假手术组(n=10)、缺血再灌注(I/R)组(n=10)、缺血后适应组(n=10)、SB203580组(n=10)、Anisomycin+缺血后适应(Ani+缺血后适应)组(n=10)和Ani组(n=10)。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Tn I)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在不同时间点检测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表达水平,使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以及利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相比,缺血后适应组和SB203580组的CK-MB和Tn I水平、梗死面积和再灌注60 min和3 h时PL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缺血后适应组相比,SB203580组、Ani+缺血后适应组和Ani组的上述指标明显升高(P<0.05),Ani组和I/R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与I/R组相比,缺血后适应组、SB203580组和Ani+缺血后适应组明显抑制了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P<0.05),Ani组的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缺血后适应组相比,Ani+缺血后适应组和Ani组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B203580组具有与缺血后适应组类似的心脏保护作用。在Tn I、CK-MB、梗死面积和PLA水平方面,Ani+缺血后适应的保护作用减弱。结论:缺血后适应通过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而减少再灌注过程中PLA的表达,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适应 白细胞-血小板聚集体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董海秋 董梅 任法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本文探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表达。方法:共计纳入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40例为STEMI组,同期收集健康查体者30例为对照组。于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 目的:本文探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表达。方法:共计纳入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40例为STEMI组,同期收集健康查体者30例为对照组。于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PN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和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表达水平。比较两组PNA、PMA和Ply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TEMI组PlyA(P=0.245)和PMA(P=0.312)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EMI组P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表明,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水平与肌酸激酶同工酶(r=0.4992,P<0.01)和肌钙蛋白Ⅰ(r=0.4365,P<0.01)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在STEMI患者中PLA尤其是PNA水平明显增高,提示高水平的PNA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