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整合素αVβ5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侵袭性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初永丽 苏志慧 姜学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82-1285,共4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5在宫颈癌血管生成和侵袭性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患者75例,分为宫颈原位癌组(n=15)和浸润癌组(n=60),另随机选择15例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的正常...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5在宫颈癌血管生成和侵袭性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患者75例,分为宫颈原位癌组(n=15)和浸润癌组(n=60),另随机选择15例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的正常宫颈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两步法(非生物素)分别测定15例正常宫颈、15例宫颈原位癌、60例宫颈浸润癌组织中整合素αVβ5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宫颈浸润癌整合素αVβ5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原位癌组和对照组(P<0.05)。CD105标记的宫颈浸润癌MVD值较原位癌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宫颈癌Ⅱ期整合素αVβ5的阳性表达较Ⅰ期明显增强,MVD较Ⅰ期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G2、G3整合素αVβ5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G1,且MVD较G1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者整合素αVβ5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二者M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整合素αVβ5和MVD的表达与腺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素αVβ5表达增强和MVD增高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整合素αVβ5与肿瘤血管生成和侵袭性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整合素αVβ5 微血管密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式景 李晓燕 +2 位作者 王璇 刘志芬 姚丽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50-451,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孕妇孕期足三里穴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宫内感染的作用效果.方法 2001年11月~2003年10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将19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两组:足三里穴位注射...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孕妇孕期足三里穴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宫内感染的作用效果.方法 2001年11月~2003年10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将19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两组:足三里穴位注射组92例,于孕20、24、28、32、36周足三里穴位注射HBIg共5次,每次200 IU.肌肉注射组98例,于相同时间肌肉注射HBIg.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用药前、后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清的HBsAg、HBeAg及HBsAb,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含量.结果 92例足三里穴位注射者,新生儿宫内感染8例,宫内感染率为8.7%,低于肌肉注射组(P<0.01).穴位注射组新生儿脐血清HBsAb检出率显著高于肌肉注射组(P<0.05).穴位注射组临产前血清中HBV-DNA含量显著低于肌肉注射组(P<0.05).结论孕妇通过足三里穴位注射HBIg,可有效减少HBV的宫内感染,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穴位注射 肌肉注射 宫内感染 HB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 新生儿脐血 结论 青岛大学 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式景 王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4期1071-1072,共2页
关键词 早产 药物治疗 围生医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妊娠期输尿管排尿功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凤雪 王彦 +4 位作者 徐爱群 陈红 常虹 薄祥进 王安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观测妊娠期输尿管排尿的特点及临床意义,为判定输尿管受压程度及泌尿功能状态、预防泌尿系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健康妊娠妇女45名,分别于中期妊娠和晚期妊娠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另选取45名健康非妊娠妇女。于... 目的探讨超声观测妊娠期输尿管排尿的特点及临床意义,为判定输尿管受压程度及泌尿功能状态、预防泌尿系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健康妊娠妇女45名,分别于中期妊娠和晚期妊娠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另选取45名健康非妊娠妇女。于受检者饮水500 ml后45~60 min观测其输尿管膀胱开口处的尿流形态、排尿频率、尿流速度。结果中期妊娠和晚期妊娠时输尿管排尿频率较健康非妊娠妇女增高,尿流速度减低(P〈0.05);仰卧位时右侧输尿管尿流速度低于左侧,左侧卧位时右侧输尿管尿流速度高于左侧,右侧卧位时左侧尿流速度高于右侧(P〈0.05);排尿频率受体位影响不明显。结论妊娠期间适当改变体位可减轻子宫对输尿管的压迫,改善输尿管排尿状况;通过观测输尿管排尿的峰值指标,有助于判定输尿管受压程度及泌尿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妊娠 输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威 夏敏 +1 位作者 徐爱群 曹积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67-668,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并发症 凋亡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