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块626例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屹辉 于霞 +2 位作者 祝海颖 宫华芳 于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应用要点。方法626例女性患者共1012个乳腺肿块,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切除术,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术后3~6个月随访治疗效果。结果1012个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1006个,乳腺癌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应用要点。方法626例女性患者共1012个乳腺肿块,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切除术,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术后3~6个月随访治疗效果。结果1012个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1006个,乳腺癌灶6个,术中显示肿块均完整切除,单个肿块切除平均时间10min。21例出现各种并发症及术中不顺利情况。术后3~6个月随访,626例中605例效果满意,满意率达96.65%,其中8例于术后6个月内出现复发,复发率1.28%。结论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具有安全、微创,效果确切、术后美观的优点,以5~25mm肿块效果最佳,而对〉30mm的肿块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麦默通 乳腺良性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耳内镜在胆脂瘤中耳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薛令军 刘新义 +2 位作者 刘艳 张恩东 孙彩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在胆脂瘤中耳炎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3—2005年的中耳胆脂瘤患者43例43耳,应用硬性耳内镜协助下行乳突根治+Ⅰ期鼓室成形术,并在耳内镜下随访2年以上(平均2.211±0.323年)。结果术后1.5~3月干耳40例,鼓膜色泽... 目的探讨耳内镜在胆脂瘤中耳炎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3—2005年的中耳胆脂瘤患者43例43耳,应用硬性耳内镜协助下行乳突根治+Ⅰ期鼓室成形术,并在耳内镜下随访2年以上(平均2.211±0.323年)。结果术后1.5~3月干耳40例,鼓膜色泽正常。2例内陷袋形成,术后1年经耳内镜手术探查,发现为中耳粘连导致上中鼓室通气不畅。1例术后0.5年因患耳流脓再次手术,为修补之鼓膜与鼓窦口上皮粘连,后鼓室有孤立胆固醇肉芽肿,清除粘连及病变组织后2月干耳。随访测听结果:听力提高10~20dB21耳,21~30dB15耳,>30dB4耳,<10dB3耳。结论耳内镜能够弥补耳显微镜的不足,辅助清除中耳病灶以增加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耳显微镜 乳突根治术 鼓室成形术 胆脂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脂瘤中耳炎术中应用不同材料外耳道壁重建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新义 刘艳 +1 位作者 李大健 薛令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观察在胆脂瘤中耳炎低壁式乳突切开术中,应用不同材料行外耳道修复重建的临床疗效,达到提高听力和避免复发的目的。方法对94例(94耳)胆脂瘤中耳炎病人,分别用带蒂颞肌骨片及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于低壁式鼓室成形术中行外耳道壁修复... 目的观察在胆脂瘤中耳炎低壁式乳突切开术中,应用不同材料行外耳道修复重建的临床疗效,达到提高听力和避免复发的目的。方法对94例(94耳)胆脂瘤中耳炎病人,分别用带蒂颞肌骨片及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于低壁式鼓室成形术中行外耳道壁修复重建术,其中应用带蒂颞肌骨片53例(耳),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41例(耳)。结果所有重建的外耳道壁基本接近正常生理形态,无外耳道闭锁或塌陷。术后1.5 ̄2.5月左右移植筋膜表面基本鳞状上皮化,并保持干耳。术后听力骨片组骨气导差平均20.86dBHL,其中<20dB25耳,20 ̄30dB19耳,>30dB9耳,术后骨气导差缩小在10dB以上者42例(占79.25%);软骨组骨气导差平均21.23dBHL,其中<20dB21耳,20 ̄30dB14耳,>30dB6耳,术后骨气导差缩小在10dB以上者33例(占80.49%)。组间分析χ2=0.221,P>0.05,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用带蒂颞肌骨片及库存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修复重建外耳道,两者均取材方便、血运良好,不易坏死及萎缩,术后能保持良好的外耳道形态,且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中耳炎 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 外耳道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哮喘药物对大鼠气道重塑模型干预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亮 马青山 +2 位作者 王兆霞 鲁继荣 成焕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4-668,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辅舒酮和喘乐宁联合用药和孟鲁斯特对大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的干预效果,阐明哮喘及气道重塑的发病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给药1组(辅舒酮和喘乐宁雾化吸入)和给药2组(给予孟鲁斯特)... 目的:观察辅舒酮和喘乐宁联合用药和孟鲁斯特对大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的干预效果,阐明哮喘及气道重塑的发病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给药1组(辅舒酮和喘乐宁雾化吸入)和给药2组(给予孟鲁斯特),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数目的变化;检测大鼠血清IL-12水平的变化及与气道重塑的关系,观察气道纤毛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BALF中炎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给药1组和给药2组大鼠BALF中炎性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但给药1组与给药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1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给药1组和给药2组大鼠血清IL-12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给药1组与给药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给药2组比较,给药1组大鼠气道纤毛排列整齐,弹力纤维基本正常,胞核及胞质无明显改变;平滑肌轻度增厚,淋巴细胞中度浸润。结论:辅舒酮和喘乐宁联合用药较孟鲁斯特更能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气道慢性炎症,从而减弱哮喘气道重塑,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保护气道形态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重塑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儿PBMC中β_2AR和IL-12基因mRNA表达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亮 鲁继荣 +2 位作者 马青山 成焕吉 郭志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2-144,155,共4页
目的探讨β2受体(β2AR)和IL-12基因mRNA表达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白三烯受体(CysLT1-Receptor)基因表达水平与IL-12、β2AR基因表达的关系,以及儿童哮喘发作程度与β2AR和IL-12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提取哮喘儿童外周血白细胞,调取相关基... 目的探讨β2受体(β2AR)和IL-12基因mRNA表达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白三烯受体(CysLT1-Receptor)基因表达水平与IL-12、β2AR基因表达的关系,以及儿童哮喘发作程度与β2AR和IL-12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提取哮喘儿童外周血白细胞,调取相关基因,对电泳结果通过电泳凝胶定位成像仪成像,应用1D-凝胶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哮喘组患儿白细胞IL-12、β2AR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哮喘发作时IL-12基因表达与β2AR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34,P=0.001),与CysLT1-Receptor基因表达呈负相关(r=-0.92,P=0.001);β2AR与CysLT1-Receptor呈负相关(r=-0.85,P=0.003)。IL-12基因表达与哮喘发作程度无关(P=0.16);β2AR基因的表达与哮喘发作程度呈负相关(P=0.003)。结论IL-12、β2AR和CysLT1-Receptor基因在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IL-12基因表达与哮喘的发作程度无关,β2AR基因表达与哮喘的发作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基因 Β2受体 白介素12 白三烯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部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6
作者 张恩东 夏玉军 +3 位作者 薛令军 孙采波 汤华晓 刘新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15-15,共1页
患者男性,49岁,因右耳闷、听力下降8月.反复血性耳液溢3月,于1999年9月18日收入我院。患者于8月前无诱因出现右侧耳闷,伴听力下降,不伴耳鸣、耳痛及耳脓溢。自服阿莫西林及头孢类抗生素,症状未见好转。于3月前出现右耳流脓,间... 患者男性,49岁,因右耳闷、听力下降8月.反复血性耳液溢3月,于1999年9月18日收入我院。患者于8月前无诱因出现右侧耳闷,伴听力下降,不伴耳鸣、耳痛及耳脓溢。自服阿莫西林及头孢类抗生素,症状未见好转。于3月前出现右耳流脓,间歇性带有鲜血,并逐渐出现阵发性同侧颞部疼痛,耳呜,听力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耳部 听力下降 头孢类抗生素 阿莫西林 耳流脓 间歇性 阵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输尿管排尿评价术后肾的泌尿功能
7
作者 董威 张屹辉 +4 位作者 邢荣威 吴玲 汤祎 于霞 姚轶群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观测输尿管排尿,评价术后肾的泌尿功能状态及恢复情况。方法:选择行手术切除的肾肿瘤患者46例,24例切除比例小于肾1/4者做为轻度损伤组,22例切除比例大于肾1/4者做为重度损伤组,以健侧做为对照组。分别于术...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观测输尿管排尿,评价术后肾的泌尿功能状态及恢复情况。方法:选择行手术切除的肾肿瘤患者46例,24例切除比例小于肾1/4者做为轻度损伤组,22例切除比例大于肾1/4者做为重度损伤组,以健侧做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周和7~8周行超声检查,在饮水500ml后45~60min观测患侧与健侧输尿管膀胱开口处的尿流形态、尿流速度、排尿频率。结果:健侧彩色多普勒尿流呈鲜红色,尿流速度27~55cm/s,频率4~8次/min。患侧尿流色彩暗淡,轻度组尿流速度12~25cm/s,频率2~4次/min;重度组尿流速度0~17cm/s,频率0~3次/min,患侧组间比较及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8周轻度组尿流速度19~44cm/s,频率4~7次/min;重度组尿流速度15~33cm/s,频率2~4次/min。重度组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组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所致肾损伤可引起患侧肾功能发生改变,通过观测输尿管排尿的峰值指标,可判定术后肾的泌尿功能状态及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输尿管 排尿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