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误诊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业军 黄咏梅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12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PB)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8例PB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因发热、咳嗽等症状就诊,且首诊均误诊,误诊为支气管异物5例,... 目的探讨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PB)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8例PB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因发热、咳嗽等症状就诊,且首诊均误诊,误诊为支气管异物5例,肺炎3例。查血白细胞正常、升高各3例,减少2例;血小板正常4例,升高3例,减少1例;血红蛋白正常5例,减少3例。病原体检查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5例,细菌感染5例。X线胸片、胸部CT检查均显示肺炎征象;支气管镜检查见单侧支气管黏液阻塞。后均行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塑型性支气管炎,并在镜下将痰栓取出,术后痊愈出院,预后良好。结论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易误诊,早期支气管镜检查是提高诊断准确率及减少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 儿童 误诊 异物 肺炎 支气管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对小婴儿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邸勇 任悦义 邢介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147-148,共2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在小婴儿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100例择期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注射用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组、注射用血凝酶组、氨甲环酸组及对... 目的:评价注射用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在小婴儿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100例择期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注射用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组、注射用血凝酶组、氨甲环酸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记录围术期情况。结果注射用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组输注浓缩红细胞输入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注射用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浓缩红细胞输入量、血浆输入量、术后0~3 h、3~24 h引流量和总引流量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血凝酶联合氨甲环酸在小婴儿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血液保护作用优于单用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血凝酶 氨甲环酸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上气道狭窄小婴儿的保守治疗
3
作者 邸勇 任悦义 邢介龙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3期123-123,共1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上气道狭窄小婴儿保守治疗策略及可行性。方法总结本手术中心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共6例先天性心脏病小婴儿合并上气道狭窄。结果 4例行浅插管保守治疗策略患儿均痊愈出院。另2例拔管困难,放弃治疗。结论浅插...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上气道狭窄小婴儿保守治疗策略及可行性。方法总结本手术中心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共6例先天性心脏病小婴儿合并上气道狭窄。结果 4例行浅插管保守治疗策略患儿均痊愈出院。另2例拔管困难,放弃治疗。结论浅插管保守治疗策略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气道狭窄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患儿术后早期胃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秀萍 曹倩 +1 位作者 纪志娴 刘玮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7期1563-1565,共3页
与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有关的消化系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虽不高(0.5%~3%),然而一旦发生,死亡率可高达92%~94%。消化道溃疡、穿孔、出血、肠鸣音减弱和肠梗阻、肝肿大坏死等为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后常见的消... 与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有关的消化系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虽不高(0.5%~3%),然而一旦发生,死亡率可高达92%~94%。消化道溃疡、穿孔、出血、肠鸣音减弱和肠梗阻、肝肿大坏死等为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后常见的消化系统并发症。婴幼儿比成人更容易发生消化道并发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肠内营养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