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肠外营养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傅培荣
孙运波
王惠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CLABSI)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3月入住我院ICU并经短期中心静脉导管(CVC)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共19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美国ARROW...
目的探讨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CLABSI)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3月入住我院ICU并经短期中心静脉导管(CVC)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共19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单腔或双腔CVC。对CLABSI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90例患者共出现CLABSI患者23例,累积感染率为16.96例/千导管日。共培养出菌株30株,其中G+菌15株、G-菌9株、真菌6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导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拔管时最高体温、多发创伤、导管管腔、肠外营养液中是否添加谷氨酰胺均是发生CLABSI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发创伤〔OR=5.327,95%CI(1.772,16.013),P=0.003〕、肠外营养时间〔OR=3.185,95%CI(1.073,9.453),P=0.037〕是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肠外营养液中添加谷氨酰胺〔OR=0.024,95%CI(0.082,0.716),P=0.01〕是保护性因素。结论肠外营养患者CLABSI发生率较高,且与多发创伤、肠外营养时间、肠外营养液中是否添加谷氨酰胺密切相关,应加强CVC无菌技术操作的规范化培训,选择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恢复肠内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中心静脉
感染
导管插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伐他汀对细菌脂多糖共孵育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邢金燕
徐敏
+2 位作者
陈玉国
王素华
苑志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与细菌脂多糖(LPS)共孵育人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成人外周静脉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上,培养7 d,收集贴壁细胞,通过激光共...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与细菌脂多糖(LPS)共孵育人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成人外周静脉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上,培养7 d,收集贴壁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为正在分化的EPCs。EPCs传代培养3 d,消化搜集贴壁细胞,调节细胞浓度至105/ml,将等量EPCs接种到96孔培养板上,随机分为5组:(1)空白对照组,EGM-2MV标准液培养48 h。(2)LPS孵育组,GM-2MV标准液与LPS液(100 ng/mL)共同培养48 h。(3)辛伐他汀干预组:GM-2MV标准液与LPS液培养24 h,细胞换液,后分别加入0.1μmol/L(simv 0.1组)1、.0μmol/L(simv 1.0组)、10.0μmol/L(simv 10.0组)不同浓度辛伐他汀液培养24 h。应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观察其增殖、迁移、黏附功能。结果人EPCs与LPS共孵育后其增殖显著降低(P=0.009),黏附、迁移能力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P=0.056)。加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后EPCs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不同程度改善,随辛伐他汀浓度增加,该作用增强,辛伐他汀浓度为0.1μmol/L增殖、黏附、迁移功能较LPS组均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687、0.501、0.683)、浓度为1.0μmol/L时,EPCs增殖显著改善(P=0.017),浓度10.0μmol/L时EPCs增殖、黏附、迁移功能,较LPS组均显著改善(P分别为0.00,0.002,0.00),其中黏附和迁移功能较对照显著改善(P=0.039,P=0.000)。结论 LPS可使EPCs增殖功能显著降低,黏附和迁移能力有所下降。辛伐他汀可以改善LPS导致的EPCs增殖、黏附、迁移功能的降低,在研究范围内改善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
内皮祖细胞
增殖
迁移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心静脉压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护理中的意义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红岩
孙运波
杨红叶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3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脓毒症患者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后CVP>20cmH2O的患者16例,均接受正压机械通气和CBP治疗。试验初CBP净超量为8ml/(kg.h),之后逐渐增加净超量使患者CVP在8h...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脓毒症患者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后CVP>20cmH2O的患者16例,均接受正压机械通气和CBP治疗。试验初CBP净超量为8ml/(kg.h),之后逐渐增加净超量使患者CVP在8h内降至目标值12cmH2O,期间CVP每下降1cmH2O,调节净超量为零,稳定约5min,观察CV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心指数(CI)的变化。两次测量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h。CVP达12cmH2O终止试验。结果 CBP的净超量达到18ml/kg时CVP较前明显降低(P<0.01);净超量为25ml/kg时,CI达到最大值,此时CVP降至(15.52±2.06)cmH2O;净超量≥18ml/kg时,CVP与净超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CVP仅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反映容量状态,护理的要点在于CVP结合CI准确判断患者的容量状况,并据此进行超滤量的调节,以维持患者的最佳容量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连续性血液净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肠外营养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傅培荣
孙运波
王惠芬
机构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1-18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CLABSI)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3月入住我院ICU并经短期中心静脉导管(CVC)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共19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单腔或双腔CVC。对CLABSI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90例患者共出现CLABSI患者23例,累积感染率为16.96例/千导管日。共培养出菌株30株,其中G+菌15株、G-菌9株、真菌6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导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拔管时最高体温、多发创伤、导管管腔、肠外营养液中是否添加谷氨酰胺均是发生CLABSI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发创伤〔OR=5.327,95%CI(1.772,16.013),P=0.003〕、肠外营养时间〔OR=3.185,95%CI(1.073,9.453),P=0.037〕是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肠外营养液中添加谷氨酰胺〔OR=0.024,95%CI(0.082,0.716),P=0.01〕是保护性因素。结论肠外营养患者CLABSI发生率较高,且与多发创伤、肠外营养时间、肠外营养液中是否添加谷氨酰胺密切相关,应加强CVC无菌技术操作的规范化培训,选择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恢复肠内营养。
关键词
肠外营养
中心静脉
感染
导管插入术
Keywords
Parenteral nutrition
Central venous
Infection
Catheterization
分类号
R472.9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伐他汀对细菌脂多糖共孵育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邢金燕
徐敏
陈玉国
王素华
苑志勇
机构
山东
大学
齐鲁
医院
急诊科
胜利油田中心
医院
重症
医学科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基金
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项目
山东省"1020工程"杰出学科带头人项目
文摘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与细菌脂多糖(LPS)共孵育人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成人外周静脉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上,培养7 d,收集贴壁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为正在分化的EPCs。EPCs传代培养3 d,消化搜集贴壁细胞,调节细胞浓度至105/ml,将等量EPCs接种到96孔培养板上,随机分为5组:(1)空白对照组,EGM-2MV标准液培养48 h。(2)LPS孵育组,GM-2MV标准液与LPS液(100 ng/mL)共同培养48 h。(3)辛伐他汀干预组:GM-2MV标准液与LPS液培养24 h,细胞换液,后分别加入0.1μmol/L(simv 0.1组)1、.0μmol/L(simv 1.0组)、10.0μmol/L(simv 10.0组)不同浓度辛伐他汀液培养24 h。应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观察其增殖、迁移、黏附功能。结果人EPCs与LPS共孵育后其增殖显著降低(P=0.009),黏附、迁移能力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P=0.056)。加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后EPCs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不同程度改善,随辛伐他汀浓度增加,该作用增强,辛伐他汀浓度为0.1μmol/L增殖、黏附、迁移功能较LPS组均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687、0.501、0.683)、浓度为1.0μmol/L时,EPCs增殖显著改善(P=0.017),浓度10.0μmol/L时EPCs增殖、黏附、迁移功能,较LPS组均显著改善(P分别为0.00,0.002,0.00),其中黏附和迁移功能较对照显著改善(P=0.039,P=0.000)。结论 LPS可使EPCs增殖功能显著降低,黏附和迁移能力有所下降。辛伐他汀可以改善LPS导致的EPCs增殖、黏附、迁移功能的降低,在研究范围内改善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关键词
他汀
内皮祖细胞
增殖
迁移
黏附
Keywords
statins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dhesion
分类号
R962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心静脉压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护理中的意义
被引量:
5
3
作者
李红岩
孙运波
杨红叶
机构
青岛大学
医学院
附属
医院
消化科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青岛大学
医学院
附属
医院
脑科
医院
重症
医学科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3期35-3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脓毒症患者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后CVP>20cmH2O的患者16例,均接受正压机械通气和CBP治疗。试验初CBP净超量为8ml/(kg.h),之后逐渐增加净超量使患者CVP在8h内降至目标值12cmH2O,期间CVP每下降1cmH2O,调节净超量为零,稳定约5min,观察CV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心指数(CI)的变化。两次测量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h。CVP达12cmH2O终止试验。结果 CBP的净超量达到18ml/kg时CVP较前明显降低(P<0.01);净超量为25ml/kg时,CI达到最大值,此时CVP降至(15.52±2.06)cmH2O;净超量≥18ml/kg时,CVP与净超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CVP仅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反映容量状态,护理的要点在于CVP结合CI准确判断患者的容量状况,并据此进行超滤量的调节,以维持患者的最佳容量负荷。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连续性血液净化
护理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肠外营养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傅培荣
孙运波
王惠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辛伐他汀对细菌脂多糖共孵育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邢金燕
徐敏
陈玉国
王素华
苑志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心静脉压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护理中的意义
李红岩
孙运波
杨红叶
《护理学杂志》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