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丁丹丹 王伟 +1 位作者 崔中光 汪洪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4-397,共4页
本研究探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55例HUA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GMP-140、PAF水平;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HUA患者及健康体检... 本研究探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55例HUA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GMP-140、PAF水平;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HUA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小板参数,并检测其他生化指标。结果表明:HUA组的尿酸、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HUA组的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HUA组GMP-140、PA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UA组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血尿酸分别与PAF、GMP-140、P-LCR、PDW之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7、0.879、0.310、0.460,P<0.01或P<0.05)。以GMP-140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尿酸、肌酐、P-LCR尿素氮进入回归模型(调整后R2=0.822);以PAF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入回归模型(调整后R2=0.451)。结论:HUA与血小板功能改变关系密切,在心血管疾病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GMP-140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小板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白血病病人血清TPO、LDH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英文)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永霞 王海燕 王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671-674,共4页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白血病(AL)病人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25例MDS、40例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前、骨髓抑制期及骨髓恢复期血清中TPO含量...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白血病(AL)病人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25例MDS、40例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前、骨髓抑制期及骨髓恢复期血清中TPO含量;同时用速率法(由L到P)测定上述病人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并以15例健康体检者上述指标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发现,ALL、AML和MDS病人治疗前血清中TPO、LDH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7.2943-27.4149,p<0.001),骨髓抑制期及恢复期患者血清TPO、LDH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q=7.2943-25.9396,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q=1.4816-2.5657,p>0.05)。结论:血清TPO、LDH水平与恶性血液病患者疾病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检测患者血清TPO、LDH水平可用于恶性血液病的疗效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乳酸脱氢酶 MDS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耐药蛋白基因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迟作华 刘振 +2 位作者 孙晨 赵洪国 刘金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72-475,共4页
为了研究肺耐药蛋白基因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初治急性白血病、复发难治白血病及正常对照骨髓细胞肺耐药蛋白基因 (lungresistanceprotei... 为了研究肺耐药蛋白基因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初治急性白血病、复发难治白血病及正常对照骨髓细胞肺耐药蛋白基因 (lungresistanceprotein ,LRP)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 (multidrugresistanceprotein ,MRP)的表达。结果显示 ,正常对照骨髓细胞LRP表达阴性 ,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组及复发难治组LRP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增高的LRPmRNA水平与对初次化疗不敏感及预后差有关 ,LRP表达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经直线相关分析发现 ,LRP表达与MRP表达水平成正相关。结论 :LRP可能是一项新的耐药指标 ,其高表达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同时检测LRP和MRP的表达可以指导治疗 ,估计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耐药蛋白 多药耐药蛋白 急性白血病 骨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血清水平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梅青 赵洪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19-522,共4页
为了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检测43例MDS患者的血清。结果表明,MDS患者VEGF、bFGF血清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RAEB、RAEBT组均... 为了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检测43例MDS患者的血清。结果表明,MDS患者VEGF、bFGF血清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RAEB、RAEBT组均明显高于RA、RAS组,RAEBT组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VEGF、bFGF水平无显著差别。VEGF、bFGF水平与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受累、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有关,VEGF与bFGF正相关(r=0.539,P<0.01)。结论:MDS患者VEGF、bFGF增多,其水平与MDS类型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suPAR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伟 汪洪毅 +1 位作者 崔中光 王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97-199,共3页
为了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suPAR)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LISA)检测2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suPAR水平,并常规检查其他临床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MM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为4.31±1.67... 为了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suPAR)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LISA)检测2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suPAR水平,并常规检查其他临床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MM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为4.31±1.67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87±0.27ng/ml)(p<0.01)。IgM型患者血浆suPAR水平最高(6.18±3.61ng/ml),尔后依次为不分泌型、IgG型和IgA型(4.43±1.55ng/ml、4.00±0.95ng/ml、3.50±1.60ng/ml)。各亚型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各亚型组间无差异。患者suPAR水平与血沉、肌酐量、血红蛋白水平、浆细胞比值、M蛋白水平相关。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uPAR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 血浆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丛佳 汪洪毅 张翠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951-953,共3页
为了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急性白血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5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5例非急性白血病患者的PTTG蛋白和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急... 为了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急性白血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5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5例非急性白血病患者的PTTG蛋白和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组PTTG蛋白和bFGF表达较非急性白血病组明显升高,两者呈显著性差异(P<0.01)。在急性白血病组中,化疗后完全缓解的患者与初发的病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并且PTTG蛋白和bF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P<0.01)。结论:PTTG蛋白和bFGF在急性白血病中高表达,而且与化疗疗效密切相关,这提示PTTG蛋白与bFGF的检测对于急性白血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估计均有一定意义,PTTG与bFGF参与了急性白血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中维生素D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和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穆玮 王伟 +1 位作者 崔中光 隋爱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4-687,共4页
为了探讨维生素D(VD)对初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与治疗的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初发ITP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和1,25-二羟基D3[1,25(OH)2D3]的浓度,利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 为了探讨维生素D(VD)对初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与治疗的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初发ITP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和1,25-二羟基D3[1,25(OH)2D3]的浓度,利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VD受体(VDR)mRNA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ITP患者外周血中25(OH)D3(10.6±7.7 ng/ml)和1,25(OH)2D3(69.9±29.0 pg/ml)的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3.7±9.1 ng/ml,87.3±19.9 pg/ml)(P<0.05),而VDR mRNA的表达(1.588±0.12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55±0.734)(P<0.05)。结论:VD水平及其受体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ITP的发病,VD及类似物可用于ITP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 维生素D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OR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国丽 王伟 +1 位作者 汪洪毅 崔中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5-18,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并选择24例骨髓正常患者的骨髓作为对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EPOR mRNA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并选择24例骨髓正常患者的骨髓作为对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EPOR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急性白血病细胞有EPOR的表达,表达率为57.5%,平均表达量(灰度值)为0.3549±0.2800,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表达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量灰度值AML高于ALL(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表达EPOR,表达率和平均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AML与ALL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达量AML高于ALL(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淋巴系白血病 EP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氮杂-2'-脱氧胞苷联合古曲霉素A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增殖、凋亡及DLC-1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
9
作者 郭靖 冯献启 +7 位作者 聂淑敏 苏湛 史雪 崔忠光 张玲 刘世国 孟凡军 赵春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7-363,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古曲霉素A(TSA)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DLC-1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5-Aza-CdR及TSA单独或联合作用于RPMI 8226细胞... 本研究旨在探讨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古曲霉素A(TSA)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DLC-1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5-Aza-CdR及TSA单独或联合作用于RPMI 8226细胞系,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药物作用后DLC-1基因表达情况,ELISA检测药物作用后RhoA及Rac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5-Aza-CdR及TS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P<O.05);与5-Aza-CdR及TSA单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RPMI 8226细胞DLC-1基因微弱表达,5-AzacdR组DLC-1基因表达增强,且呈剂量依赖性重新表达(P<0.05),TSA虽不能诱导基因重新表达,但两药联合应用时可明显增强细胞DLC-1基因的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相比,rhoA及Rac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5-Aza-CdR及TSA能有效的逆转RPMI 8226细胞DLC-1基因的表达,并明显增强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Rho/ROCK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5-氮杂-2’-脱氧胞苷 曲古抑菌素A RPMI-8226细胞 DLC-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