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兔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颖 梁惠 +2 位作者 苏爱 贺娟 于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研究海兔素(Aplysin)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海兔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的变化;HE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SGC-7901细胞中COX-2mRNA的表达。结果经60... 目的研究海兔素(Aplysin)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海兔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的变化;HE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SGC-7901细胞中COX-2mRNA的表达。结果经60、120、240、480mg.L-1海兔素作用24、48h后,SGC-7901细胞的生长增殖均明显受到抑制,呈量效依赖性。延长作用时间,抑制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120、240mg·mL-1海兔素作用24h后,细胞生长状态明显下降;经120、240mg·mL-1海兔素处理18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0±2.12)%和(18.4±2.30)%,与对照组(1.4±0.55)%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60、120、240mg·mL-1海兔素处理24h后,SGC-7901细胞COX2mRNA水平有下调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海兔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兔素 SGC-7901细胞 MTT 凋亡 RT-PCR 环氧合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全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2
作者 崔建 张建立 江秀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随着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已应用于治疗多种结直肠疾病。文中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全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全结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为开腹手术... 目的随着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已应用于治疗多种结直肠疾病。文中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全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全结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为开腹手术组(l2例)和腹腔镜手术组(1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情况以及疗效评价。结果 2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相关并发症,1例结肠多原发癌患者中转开腹。腹腔镜组的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切口长度均少于或小于开腹组(P<0.05),排气时间和进食后排便次数与开腹组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相比开腹手术组延长105 min(P<0.05)。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均未见转移及复发,排便次数2~5次/d。结论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全结肠切除术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结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脂肪乳剂对胃肠肿瘤病人静息能量代谢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毕晓林 隋善儒 隋忠国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结构脂肪乳剂(STG)和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MCT/LCT)对胃肠肿瘤病人静息能量代谢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对择期手术的胃肠道肿瘤病人64例,随机分为STG组和MCT/LCT组,于术后第2~6天分别使用STG和MCT/LCT构成的等氮、等... 目的:观察结构脂肪乳剂(STG)和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MCT/LCT)对胃肠肿瘤病人静息能量代谢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对择期手术的胃肠道肿瘤病人64例,随机分为STG组和MCT/LCT组,于术后第2~6天分别使用STG和MCT/LCT构成的等氮、等热量PN支持,共5 d。术后第1至第6天检测病人静息能量代谢、氮平衡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术后第6天抽取静脉血行脂质过氧化水平检测。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静息能量代谢均较术前明显升高,STG组病人明显低于MCT/LCT组(P<0.05);两组病人采用STG和MCT/LCT的PN治疗后氮平衡均有改善,而STG组病人累计氮平衡值明显高于MCT/LCT组病人(P<0.05)。STG组病人血清中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亦明显低于MCT/LCT组(P<0.05)。结论:对胃肠肿瘤病人,在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和维护能量代谢稳定方面,STG比MCT/LCT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脂肪乳 静息能量代谢 脂质过氧化 胃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术后应激反应期ghrelin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江秀丽 王倩 +2 位作者 张建立 王海波 崔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3-828,共6页
目的 ghrelin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胃肠激素在炎症和应激反应中的潜在作用尚未明确。研究旨在了解不同手术操作所致围手术期外周循环ghrelin的特征性变化,以及与炎性细胞因子相关性及与应激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44例... 目的 ghrelin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胃肠激素在炎症和应激反应中的潜在作用尚未明确。研究旨在了解不同手术操作所致围手术期外周循环ghrelin的特征性变化,以及与炎性细胞因子相关性及与应激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44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配至开腹手术组(对照组=22例)和腹腔镜手术组(实验组=2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和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前及手术开始后6、12、24、36、48、72 h测定血清中ghrelin、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IL-6、IL-8、α-1抗胰蛋白酶(alphao-antitrypsin,AAT)水平。结果 2组患者手术学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2组血清ghrelin水平均显著升高,对照组显著高于术前(P<0.01)和试验组峰值水平(P<0.05),2组ghrelin于术后36~48 h降至术前水平。除皮质醇外,2组其他试验参数术后峰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 ghrelin与TNF-α相关系数最高(r=0.64,P<0.05),与IL-6也存在相关性(r=0.56,P<0.05)。结论应激反应会导致血浆中ghrelin水平升高,其反应程度依赖于炎性反应的刺激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应激 炎症细胞因子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病毒性脑炎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毕晓林 何伟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29-1030,共2页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Gln)对病毒性脑炎(VE)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0只)、VE组(10只)和Gln组(10只),采用颅脑内注射单纯疱疹病毒-Ⅰ的方法制造VE模型,Gln组格外添加Gln1.0g/(kg·d)灌胃,5...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Gln)对病毒性脑炎(VE)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0只)、VE组(10只)和Gln组(10只),采用颅脑内注射单纯疱疹病毒-Ⅰ的方法制造VE模型,Gln组格外添加Gln1.0g/(kg·d)灌胃,5天后检测T淋巴细胞表型CD4+、CD8+及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结果:VE模型诱导后VE组小鼠的CD4+淋巴细胞数和CD4+/CD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淋巴细胞数和血浆TNF-α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Gln组小鼠的CD4+淋巴细胞数和CD4+/CD8+显著高于VE组(P<0.01),CD8+淋巴细胞数和血浆TNF-α浓度显著低于VE组(P<0.01)。结论:谷氨酰胺可改善病毒性脑炎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病毒性脑炎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顶藻萜提取物对荷H22肿瘤小鼠氧化应激及p53和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惠 刘颖 +3 位作者 韩磊 贺娟 张文卿 马爱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83-1184,共2页
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顽症之一。近年来,海洋萜类化合物的天然抗氧化、抗肿瘤活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凹顶藻 H22肿瘤 P53 MMP-9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芪降糖颗粒细胞水平上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颜刚 赵婷 +1 位作者 赵世华 栾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3期460-465,I0001,共7页
目的:研究生芪降糖颗粒在细胞水平上的降糖作用靶点。方法:①选用与胰岛β细胞功能相似的INS-1细胞株,设溶媒对照组、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格列齐特阳性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实验组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胰岛素释放情况。②... 目的:研究生芪降糖颗粒在细胞水平上的降糖作用靶点。方法:①选用与胰岛β细胞功能相似的INS-1细胞株,设溶媒对照组、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格列齐特阳性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实验组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胰岛素释放情况。②选用国际通用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方案诱导3T3-L1脂肪前体细胞为成熟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鉴定,地塞米松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设溶媒对照组、模型组、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葡萄糖消耗量,四甲基偶氨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对葡萄糖消耗量进行标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测定葡萄糖转运体4(GLUT4)mRNA含量。③选用人源肝癌HepG2细胞株,同时采用高胰岛素诱发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设溶媒对照组、模型组、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葡萄糖消耗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对葡萄糖消耗量进行标化,RT-PCR法测定葡萄糖转运体2(GLUT2)mRNA含量。结果:①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各剂量生芪复方中药与相应浓度的溶媒对照组比较促INS-1细胞胰岛素释放作用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格列齐特各剂量均较相应浓度的其他两组有显著促分泌作用(P均<0.05)。②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3T3-L1葡萄糖消耗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与罗格列酮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降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并且随培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同时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与罗格列酮组GLUT4 mRNA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③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HepG2葡萄糖消耗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与罗格列酮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降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并且随培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同时生芪复方中药处理组与罗格列酮组GLUT2mRNA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生芪降糖颗粒并不促进胰岛素分泌,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激活PPAR-γ,增加葡萄糖在外周组织的消耗和利用、减少肝脏葡萄糖产生而发挥抗糖尿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生芪降糖颗粒 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Miles手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术后纤维蛋白溶解的变化
8
作者 邹浩 张建立 +3 位作者 江秀丽 孙振青 王政坤 邱志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直肠癌Miles手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术后纤维蛋白溶解的变化。方法将60例直肠癌Miles手术按患者意愿分为开腹组(open resection,OR)和腹腔镜组(laparoscopic resection,LR),每组30例,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直肠癌Miles手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术后纤维蛋白溶解的变化。方法将60例直肠癌Miles手术按患者意愿分为开腹组(open resection,OR)和腹腔镜组(laparoscopic resection,LR),每组30例,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0 h、术后24 h检测血内皮素1(endothelial-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P选择素(P-selectin,PS)、D-二聚体(D-dimer,D-D)。结果 OR组与LR组术后0 h血浆ET-1、vWF、TM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LR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OR组(P<0.05),术后24 h两组间ET-1、vWF、TM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高于术前水平(P<0.05)。两组术后0 h血浆D-D、PS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 h两组D-D、PS水平均继续升高,OR组升高幅度高于LR组(P<0.01)。结论腹腔镜直肠癌Miles手术会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更严重的损伤,但这种损伤存在时间短暂。PS及D-D的变化趋势提示开腹手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内皮细胞 纤维蛋白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