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64例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宋琳 邢晓明 +3 位作者 冉雯雯 李宏 邵玉铭 李玉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1-414,418,共5页
目的根据WHO(2008版)造血和淋巴肿瘤分类标准,探讨青岛地区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1年8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664例淋巴瘤,复习其临床资料、HE及免疫组化切片。按WHO(2008版)分类新标准进行病理诊... 目的根据WHO(2008版)造血和淋巴肿瘤分类标准,探讨青岛地区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1年8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664例淋巴瘤,复习其临床资料、HE及免疫组化切片。按WHO(2008版)分类新标准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果 664例淋巴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621例(93.52%),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43例(6.48%)。NHL中B细胞淋巴瘤485例(78.10%),T和NK细胞淋巴瘤136例(21.90%)。NHL中,发病构成比居前5位分别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unspecified,DLBCL-NOS)277例(44.61%)、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type,MALT)48例(7.73%)、结外NK/T细胞淋巴瘤45例(7.25%)、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unspecified,PTCL-NOS)33例(5.31%)、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32例(5.15%)。HL中以结节硬化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sclerosis 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NSCHL)为多(18例,41.86%)。NHL和HL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2∶1,平均年龄53岁(2~95岁)。NHL(115例,18.52%)和HL(26例,60.47%)起病部位均以颈部淋巴结为多。结论664例淋巴瘤中,NHL发病远多于HL,NHL中以DLBCL-NOS多见,HL中以NSCHL多见。大部分淋巴瘤类型以男性发病为多,起病部位以颈部淋巴结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病理类型 WHO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管状囊性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伟 韩芳 +2 位作者 李玉军 庄洁 蒋艳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肾管状囊性癌(tubulocystic carcinoma,TCC)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起源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TCC行HE、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7岁,体检发现左肾占位4年。眼观:肿瘤位于肾皮质,边界清楚,实性,散在... 目的探讨肾管状囊性癌(tubulocystic carcinoma,TCC)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起源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TCC行HE、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7岁,体检发现左肾占位4年。眼观:肿瘤位于肾皮质,边界清楚,实性,散在大小不等囊腔,部分呈泡状。镜检:肿瘤完全由密集的管状和大小不等的囊腔构成,小管和囊腔内衬扁平至柱状嗜酸性上皮细胞,部分细胞呈鞋钉样,核圆形至卵圆形,核仁明显,Fuhrman核分级3级,核分裂少见。免疫表型:瘤细胞呈vimentin、CKpan、CD10、P504S、CK18和CK19弥漫强阳性,EMA局部强阳性,CK7、34βE12局灶阳性,KSP-cad局灶弱阳性,PAX-2弱阳性,Ki-67增殖指数<5%。结论 TCC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罕见肾细胞癌,组织起源目前尚存在争议。诊断时需与其他肾囊性病变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组织起源 免疫组化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静 孙正船 李玉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将382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组,有淋巴结转移的为阳性组,无转移的为阴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ER、PR、H...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将382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组,有淋巴结转移的为阳性组,无转移的为阴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ER、PR、Her-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根据其结果分别将淋巴结阳性组和阴性组再分为两组,一组为TNBC,另一组为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比较TNBC和non-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法分析乳腺癌的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21.5%(82/382)的病例为TNBC,淋巴结阳性者为163例(42.7%),其中TNBC占43例,淋巴结阴性者为219例(57.3%),其中TNBC为39例。TNBC的淋巴结阳性率(52.4%)高于non-TNBC(4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在淋巴结阳性组中,TNBC较non-TNBC肿瘤直径大(P=0.014),在淋巴结阴性组中,TNBC中有乳癌家族史的比例要高(P=0.030),其它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结阳性组5年无瘤生存率TNBC组为60.5%,non-TNBC组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淋巴结阴性组5年无瘤生存率TNBC组为74.4%,non-TNBC组为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无论淋巴结转移情况,TNBC比non-TNBC易发生复发和转移,临床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乳腺肿瘤/病理学 三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蒋艳霞 张伟 +2 位作者 李玉军 刘燕 王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组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者中男2例,女1例。发病年龄50~75岁,均以肉眼血尿入院,其中1例有尿痛。膀胱镜检查... 目的探讨膀胱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组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者中男2例,女1例。发病年龄50~75岁,均以肉眼血尿入院,其中1例有尿痛。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顶部或侧壁可见菜花样或息肉状肿物,浸润性生长。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病理检查瘤组织均由明确的癌和肉瘤成分构成。分别构成于腺癌和梭形细胞肉瘤、移行上皮癌和横纹肌肉瘤、移行上皮癌和软骨肉瘤。结论膀胱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膀胱肿瘤,预后较差。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癌肉瘤 诊断 组织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性索样结构的子宫平滑肌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伟 于文娟 +1 位作者 刘燕 王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罕见的伴有性索样结构的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leiomyoma with sex cord-like pattern,ULMSC)的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ULMSC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52岁,发现子宫肌瘤4年。... 目的探讨罕见的伴有性索样结构的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leiomyoma with sex cord-like pattern,ULMSC)的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ULMSC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52岁,发现子宫肌瘤4年。大体检查肿瘤位于浆膜下,切面灰白色,细腻、均质,漩涡状结构不明显。光镜下瘤组织呈巢团状、梁索状和腺样排列,部分区域可见成熟的肿瘤性平滑肌成分,两种成分之间有移行。有趣的是,瘤组织内局部可见多量所谓的星爆结构,类似于伴巨菊形团的玻璃样变梭形细胞肿瘤中所见到的巨菊形团,肿瘤细胞体积较小,胞质稀少,上皮样,边界不清,核卵圆形或不规则,均匀一致,核分裂象少见。间质为增生的纤维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呈actin、SMA及calponin等平滑肌标记弥漫强阳性,CD10和desmin局灶(+);vimentin弱阳性;calretinin少许散在阳性,而CKpan、EMA、α-inhinbin、CD99、mela-nA、CD56、S-100、bcl-2和ER均(-)。Ki-67增殖指数小于5%。结论子宫平滑肌瘤中出现广泛的性索样结构极罕见,可能是子宫平滑肌肿瘤的一种非常罕见类型,病理诊断时应与子宫性索样肿瘤、混合性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肿瘤和上皮样平滑肌瘤等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性索样结构 鉴别诊断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合并性索-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伟 李玉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2-556,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合并性索-间质肿瘤(MCSC)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起源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MCSC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发现盆腔肿物1年,无明显不适及内分泌症状。大体上肿瘤为多房囊性... 目的探讨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合并性索-间质肿瘤(MCSC)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起源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MCSC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发现盆腔肿物1年,无明显不适及内分泌症状。大体上肿瘤为多房囊性,囊内壁可见散在的实性结节,镜检肿瘤由黏液性囊腺瘤和性索间质肿瘤两种成分组成,前者囊壁衬覆良性肠型黏液柱状上皮,性索间质成分瘤细胞呈小管状、条索状、梁状排列,局部有黄素化,两种成分混合存在,未见移行。免疫组化:性索成分瘤细胞呈Melan A弥漫强阳性;αInhibin和CD56局灶阳性;并见CKpan、vimentin、ER及PR的阳性表达;而EMA、CEA、CD99、S-100、CgA、Syn、nestin及SMA均阴性;Ki-67指数小于5%。结论MCSC是罕见的卵巢肿瘤,性索间质成分可能是黏液性囊腺瘤囊壁内间质的一种反应性增生。诊断时需与类癌、伴异源成分的支持-间质细胞瘤、畸胎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黏液性囊腺瘤 性索-间质肿瘤 组织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YWHAE-FAM22融合基因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一种呈高级别组织学分级和更具有临床侵袭行为的肿瘤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玉民 张洁 李玉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2-802,共1页
LeeCH,Marifio—EnriquezA,OuW,eta1.Theclinicopatho—logicfeaturesofYWHAE-FAM22endometrialstromalsarcomas:ahistologicallyhigh—gradeandclinicallyaggressivetumor.AmJSurgPathol,2012,36(5):641—53.子宫内膜间质... LeeCH,Marifio—EnriquezA,OuW,eta1.Theclinicopatho—logicfeaturesofYWHAE-FAM22endometrialstromalsarcomas:ahistologicallyhigh—gradeandclinicallyaggressivetumor.AmJSurgPathol,2012,36(5):641—53.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是一组具有遗传学异质性的子宫肉瘤,其中近1/2的肿瘤与JAZFl基因重排有关。最近作者在含有t(10;17)(q22;p13)的ESS中发现一组具有YWHAE和FAM22A/B异常融合基因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融合基因 组织学分级 肿瘤 行为 侵袭 子宫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4
8
作者 马瑞霞 王艳 +3 位作者 魏志敏 吕海琳 刘丽秋 关广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2型糖尿病(DM)模型大鼠肾脏的足细胞损伤及其机制。方法:高糖高脂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雷公藤甲素治疗组[DT组,200μg/(kg·d)灌胃给药],另设对照...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2型糖尿病(DM)模型大鼠肾脏的足细胞损伤及其机制。方法:高糖高脂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雷公藤甲素治疗组[DT组,200μg/(kg·d)灌胃给药],另设对照组(NC组)。8周末检测血压、血糖、肾重、肾肥大指数、24小时尿白蛋白(24UAL)、Ccr及肾组织电镜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组织ED-1表达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Nephrin、OPN、TGF-β表达的改变。结果:DM大鼠24UAL明显高于NC组(P<0.05),雷公藤甲素治疗组大鼠24UAL明显低于DM组(P<0.05)。DM组大鼠肾小球ED-1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NC组(P<0.01),雷公藤甲素治疗后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明显低于DM组(P<0.05)。DM组肾组织Nephrin表达较NC组显著降低(P<0.01),雷公藤甲素可明显恢复肾组织Nephrin表达(P<0.01)。与NC组比较,DM组肾组织OPN、TGF-β蛋白表达上调(P<0.01),雷公藤甲素可显著抑制肾组织OPN、TGF-β的过度表达(P<0.01)。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足细胞损伤,达到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糖尿病肾病 骨桥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巨噬细胞 足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MVD和LR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陈爱平 张晶 +2 位作者 刘晖 韩淑娟 刘丽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上皮性...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上皮性卵巢癌、9例交界性卵巢肿瘤、17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GFR、LRP的表达和MVD计数,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化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卵巢癌组织中EGFR、L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8%和71.79%,MVD计数为21.77±9.85,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肿瘤(P<0.01)。(2)EGFR与FIGO分期、细胞学分级及腹水产生有关(P<0.05),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残留灶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低分化、有腹水及残留灶≥2cm的癌组织中MVD计数较高(P<0.05);LRP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P>0.05)。(3)在卵巢癌组织中,EGFR表达与MVD计数和LRP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4)对患者术后化疗的随访资料分析发现,EGFR和LRP表达阴性者化疗有效率分别高于表达阳性者(P<0.05)(5)Kaplan-Meier法比较生存曲线表明,EGFR和LRP阳性表达、低分化、有腹水和化疗耐药者术后生存时间短(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LRP蛋白表达和化疗疗效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独立相关(P<0.05)。结论:EGFR和LRP与上皮性卵巢癌的血管生成及产生化疗耐药有关,两者阳性表达预示患者化疗敏感性低、术后生存时间短;该两指标有助于预测化疗耐药和判断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微血管密度 肺耐药蛋白 化疗敏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及其受体与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孟云霄 谢琰臣 纪祥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4-196,共3页
关键词 5-HT 受体 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 神经递质 神经内分泌学 信息分子 5-羟色胺 学科 信息交流 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中CXCR-4和MMP-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霞 孙玲玲 +3 位作者 李宏 付伟伟 邢晓明 李玉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CXCR4和MMP-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和互相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47例胰腺癌组织中CXCR4和MMP-2的表达。结果47例胰腺癌组织中CXCR4及MMP-2的阳性率分别为72.3%、66.0%,二者均与胰腺癌的转移、临床分... 目的探讨CXCR4和MMP-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和互相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47例胰腺癌组织中CXCR4和MMP-2的表达。结果47例胰腺癌组织中CXCR4及MMP-2的阳性率分别为72.3%、66.0%,二者均与胰腺癌的转移、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χ^2值7.26~12.69,P〈0.05)。CXCR4和MMP-2阳性表达率与胰腺癌大小、性别、年龄和组织学分级无关(χ^2值0.03~4.27,P〉0.05)。胰腺癌组织中CXCR4的表达与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7,P〈0.01)。结论CXCR4可能通过上调MMP-2的表达,共同促进胰腺癌的浸润和转移;CXCR4及MMP-2可作为判断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CXCR4 MMP-2 肿瘤转移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Connexin43和CD14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蒋艳霞 李宏 李玉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Connexin43(Cx43)和CD14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74例HCC和20例正常肝组织中Cx43和CD147的表达。结果 Cx43和CD147在HCC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7.03%、6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Connexin43(Cx43)和CD14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74例HCC和20例正常肝组织中Cx43和CD147的表达。结果 Cx43和CD147在HCC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7.03%、63.51%,在正常肝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95.00%、30.00%,Cx43在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CC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D147在HCC组织中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x43和CD147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及肝内血管癌栓具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伴肝硬化、门静脉癌栓及术前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无相关性(P>0.05)。肝癌组织中Cx43表达下调,CD147表达上调,两者呈负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HCC组织中Cx43和CD147的表达情况,可预测HCC的浸润和转移,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CONNEXIN43 CD14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良性平滑肌瘤肺转移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云霄 刘晖 +1 位作者 赵洁 孙惠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7-378,共2页
关键词 良性平滑肌瘤 肺转移 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 子宫肌瘤挖除术 卵巢切除术 月经量多 经期延长 B超检查 术前检查 卵巢囊肿 肺CT 转移癌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p16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玉军 张炳远 +1 位作者 姜天福 纪祥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09-410,共2页
Kamb等〔1〕报道人类第9号染色体短臂不到40kb的座位上发现多肿瘤抑制基因,命名p16基因。它在75%的多种肿瘤细胞中发现缺失,其表达产物为p16蛋白,能直接抑制细胞周期,并与许多肿瘤的形成和进展关系密切。本文应... Kamb等〔1〕报道人类第9号染色体短臂不到40kb的座位上发现多肿瘤抑制基因,命名p16基因。它在75%的多种肿瘤细胞中发现缺失,其表达产物为p16蛋白,能直接抑制细胞周期,并与许多肿瘤的形成和进展关系密切。本文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47例胰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P16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石蜡法在胸腹水细胞蜡块制作中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付海洋 王成勤 赵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20-821,共2页
胸腹水检查具有简便、快速、易行等优点,但常规胸腹水涂片的阳性率普遍偏低,涂片上肿瘤细胞量少且不适用于后期的饱疫绀化峪别诊断,给肿瘤疾病的鉴别诊断带来了一定,
关键词 胸腹水 细胞蜡块 快速石蜡制片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评价脑肿瘤恶性程度与脑皮层功能区距离和激活体积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浩 林青 +4 位作者 徐文坚 王继刚 黄勇华 刘世恩 周锐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99,102,共4页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I)评价脑肿瘤恶性程度与脑皮层功能区距离和激活体积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位于或邻近中央前回的脑肿瘤患者,包括恶性肿瘤组16例和良性肿瘤组17例,术前采用对指模式的组块(...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I)评价脑肿瘤恶性程度与脑皮层功能区距离和激活体积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位于或邻近中央前回的脑肿瘤患者,包括恶性肿瘤组16例和良性肿瘤组17例,术前采用对指模式的组块(BLOCK)刺激方法,应用BOLD-fMRI成像技术,分析良恶性肿瘤与脑功能区边缘的距离及激活体积的相关性。结果恶性肿瘤组BOLD激活体积为(31.29±10.87),良性肿瘤组BOLD激活体积为(79.53±1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组肿瘤边缘距脑皮层运动功能区距离平均(5.65±2.29)mm,恶性肿瘤组肿瘤边缘距脑皮层运动功能区距离平均(5.00±2.76)mm;恶性肿瘤组肿瘤至脑皮层功能区的距离与激活体积比呈正相关(R2=0.407,P<0.01),良性肿瘤组肿瘤至脑皮层功能区的距离与激活体积比呈正相关(R2=0.25,P<0.05),恶性肿瘤组较良性肿瘤组肿瘤至脑皮层功能区的距离与激活体积比的相关性更加显著。结论脑肿瘤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影响,影响运动激活区状态,且在恶性肿瘤中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运动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CXCR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展晓红 周蓉蓉 +5 位作者 郑淑芳 赵宗芹 王和香 吕洪 赵淑萍 刘成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大肠癌、23例大肠管状腺瘤及22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SDF-1和CXCR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SDF-1和CXCR4阳...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大肠癌、23例大肠管状腺瘤及22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SDF-1和CXCR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SDF-1和CXCR4阳性表达情况与大肠管状腺瘤及正常肠黏膜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肠管状腺瘤组织中SDF-1和CXCR4阳性表达情况与正常肠黏膜组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大肠癌组织中SDF-1及CXCR4阳性表达情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组织中SDF-1的表达与CXCR4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6,P<0.01)。结论大肠癌组织表达SDF-1及其受体CXCR4,且二者在大肠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F-1 CXCR4 肠肿瘤 转移 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淋巴组织中5-HT_(1A)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云霄 纪祥瑞 +3 位作者 李玉军 谢琰臣 魏志敏 隋爱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目的 检测 5 HT1A受体蛋白及其mRNA在人淋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寻求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间功能双向调节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法及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 ,检测 5 HT1A受体蛋白及其mRNA在 10 0例人淋巴结、脾... 目的 检测 5 HT1A受体蛋白及其mRNA在人淋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寻求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间功能双向调节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法及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 ,检测 5 HT1A受体蛋白及其mRNA在 10 0例人淋巴结、脾脏及肠道淋巴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表型显示 5 HT1A受体蛋白在人各种淋巴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 86 2 5 % ,与原位杂交 (阳性率为 75 0 % )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5 70 ,P >0 0 5 )。结论 人的淋巴组织不但可以表达 5 HT1A受体蛋白还可以合成其mRNA ,5 HT1A受体为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共有的生物学语言媒介 ;神经源性与免疫源性的 5 HT都可以通过免疫细胞膜上的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淋巴组织 5-HT1A受体 检测 5-羟色胺受体1A亚型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具有横纹肌样形态的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伟 蒋艳霞 +1 位作者 李玉军 赵树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具有横纹肌样形态的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瘤的认识。方法应用光镜、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罕见的膀胱具有横纹肌样形态的癌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瘤细胞松散,黏附性差,单个散在或弥... 目的探讨膀胱具有横纹肌样形态的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瘤的认识。方法应用光镜、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罕见的膀胱具有横纹肌样形态的癌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瘤细胞松散,黏附性差,单个散在或弥漫片状排列,侵犯膀胱肌层。瘤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圆或卵圆形,居中或偏位,核内染色质细,核仁多不明显,核分裂象可见,散在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免疫组化:瘤细胞呈CK-pan、EMA、CK18及CEA弥漫强阳性,CK20及34βE12散在阳性;而vimentin、SMA、desmin、myoD1、myoglobin、CK7、p63、CD38、S-100、HMB45、melan A、CgA、Syn、CD45、CD30、ALK和CD34均阴性。结论膀胱具有横纹肌样形态的癌极罕见,可能为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变异。诊断时须与其他具有横纹肌样细胞形态的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横纹肌样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同机融合在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段青云 贾暮云 +7 位作者 张雄 袁荣涛 卜令学 尚伟 赵杰 左书耀 金晓明 李宁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1-255,共5页
目的:研究SPECT/CT同机融合骨扫描在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3例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而行下颌骨节段性或半侧下颌骨切除的患者,分为A(外周侵犯型)、B(中心侵犯型)2组,对比研究SPECT/CT骨扫描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 目的:研究SPECT/CT同机融合骨扫描在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3例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而行下颌骨节段性或半侧下颌骨切除的患者,分为A(外周侵犯型)、B(中心侵犯型)2组,对比研究SPECT/CT骨扫描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下颌骨病变范围。结果:A组:SPECT/CT显示的下颌骨受侵犯的范围较病理检查高估(1.02±0.20)cm,二者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组:SPECT/CT比病理检查高估(1.3±0.39)cm,二者的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B组相比较,SPECT/CT和病理检查之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t=1.656,0.446,P>0.05)。结论:SPECT/CT显示的病变范围符合手术需要切除的合理范围,对下颌骨病变的定位及定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临床检查的理想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 病理学 下颌骨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