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胰高糖素的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琪 张翠萍 +1 位作者 戴莉玲 武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79-280,共2页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多种胃肠激素的变化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的关系。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泌素、胰高糖素、生长抑素的水平。血清胃泌素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胰高糖素、生长抑素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随肝功能的变化而增减...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多种胃肠激素的变化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的关系。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泌素、胰高糖素、生长抑素的水平。血清胃泌素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胰高糖素、生长抑素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随肝功能的变化而增减。肝硬化时各种胃肠激素的失平衡是产生门脉高压性胃病的重要因素,将为预防肝硬化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胃病 肝硬化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郝菁华 石军 +5 位作者 任万华 韩国庆 朱菊人 王万忠 王书运 谢英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0,共2页
观察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改善肝脏微循环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34例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2例,给予常规治疗;B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低分子 量肝素,其中12例... 观察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改善肝脏微循环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34例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2例,给予常规治疗;B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低分子 量肝素,其中12例应用肝素,10例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每位患者用药至少两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血清 透明质酸(HA)水平、AT-Ⅲ活性。B组中有5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行肝活组织检查。治疗半月前后,A、B二组 ALT、PT水平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B组HA水平显著下降。肝素组与低分子量肝素组相比,AT-Ⅲ活性显著 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肝细胞肿胀减轻,肝窦腔通畅,毛细胆管淤胆减轻。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可以改善肝 脏微循环,短期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低分子量肝素应用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微循环 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 乙型肝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男性肝酶增高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糖耐量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哲慧 李冠增 田字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7-610,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非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中出现糖尿病症状前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 175例18~35岁非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青年男性患者禁食8h后进行OGTT,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非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中出现糖尿病症状前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 175例18~35岁非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青年男性患者禁食8h后进行OGTT,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在FBG和FINS基础上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56例(32%)为正常血糖者。42例(24%)患者诊断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50例(28.6%)诊断为糖耐量降低(IGT),27例(15.4%)患者诊断为糖尿病。体质量、BM I、腰臀比、AST、ALT、总胆红素、总胆固醇、LDL-C、TG、FBG、FINS、HOMA-IR在异常糖耐量NAFLD患者中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FBG、HOMA-IR对糖耐量异常有独立影响作用(P〈0.05)。结论建议将OGTT作为肝酶升高NAFLD患者常规筛查糖尿病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男性 非酒精性脂肪肝 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对急性放射损伤大鼠小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单信芝 韩磊 +1 位作者 马爱国 尚庆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β-C)对大鼠急性放射性损伤小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C组)、单纯照射组(R组)、β-C 5 mg/(kg.d)组(T1组)和β-C 10 mg/(kg.d)组(T2组)。连续灌胃14 d后,R组...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β-C)对大鼠急性放射性损伤小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C组)、单纯照射组(R组)、β-C 5 mg/(kg.d)组(T1组)和β-C 10 mg/(kg.d)组(T2组)。连续灌胃14 d后,R组、T1组、T2组用直线加速器,以9 Gy剂量进行全腹一次性照射,第4天处死大鼠,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内毒素浓度,留取空肠组织,观察肠黏膜形态,测定绒毛隐窝轴(CVA)长度。结果:R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CVA明显短于C组(P<0.01),肠黏膜损伤严重(P<0.008 3);血浆内毒素浓度较C组显著升高(P<0.01),两组间DAO活性无显著性差异。T1组大鼠CVA明显长于R组(P<0.01),肠黏膜损伤轻于R组(P<0.008 3);血浆内毒素浓度较R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DAO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T2组大鼠体质量较T1组显著增长(P<0.01),CVA明显长于T1组(P<0.01),肠黏膜损伤轻于T1组(P<0.008 3);血浆内毒素浓度较T1组明显降低(P<0.01);DAO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充10 mg/(kg.d)β-C可减轻X线照射引起的大鼠小肠黏膜损伤,对维持黏膜屏障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放射性肠炎 肠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朝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翠萍 张琪 +3 位作者 戴素美 武军 田字彬 梁永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3,共1页
观察朝阳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对 5 0例血清HBsAg ,HBeAg ,抗HBc和HB VDNA均为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 (活动性、代偿期 )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进行朝阳丸 (36例 )或干扰素 (14例 )治疗 ,3个月... 观察朝阳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对 5 0例血清HBsAg ,HBeAg ,抗HBc和HB VDNA均为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 (活动性、代偿期 )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进行朝阳丸 (36例 )或干扰素 (14例 )治疗 ,3个月后评估疗效。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脏功能、细胞免疫功能、NK细胞活性、血清补体、血清肝炎标志物、HRVDNA、肝脏超微结构及血清干扰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朝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朝阳丸 中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压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护理中的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红岩 孙运波 杨红叶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3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脓毒症患者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后CVP>20cmH2O的患者16例,均接受正压机械通气和CBP治疗。试验初CBP净超量为8ml/(kg.h),之后逐渐增加净超量使患者CVP在8h...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脓毒症患者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后CVP>20cmH2O的患者16例,均接受正压机械通气和CBP治疗。试验初CBP净超量为8ml/(kg.h),之后逐渐增加净超量使患者CVP在8h内降至目标值12cmH2O,期间CVP每下降1cmH2O,调节净超量为零,稳定约5min,观察CV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心指数(CI)的变化。两次测量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h。CVP达12cmH2O终止试验。结果 CBP的净超量达到18ml/kg时CVP较前明显降低(P<0.01);净超量为25ml/kg时,CI达到最大值,此时CVP降至(15.52±2.06)cmH2O;净超量≥18ml/kg时,CVP与净超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CVP仅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反映容量状态,护理的要点在于CVP结合CI准确判断患者的容量状况,并据此进行超滤量的调节,以维持患者的最佳容量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连续性血液净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达仙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洪芝 戴利玲 +1 位作者 赵凤春 赵显芝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3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日达仙(Thymosin-α1,Tα1)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4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al调节免疫功能。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69.57%)显著高于对照组(38.10%)... 目的观察日达仙(Thymosin-α1,Tα1)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4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al调节免疫功能。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69.57%)显著高于对照组(38.1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肝功能及PT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病死率(21.74%)显著低于对照组(42.8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综合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Tal免疫治疗能提高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达仙 病毒性 肝炎 重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内皮素、补体的变化
8
作者 张翠萍 李君丽 +2 位作者 朱桂芳 张海燕 刘淑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7-348,共2页
探讨补体及内皮素 (ET)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HBV -GN)中的变化。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正常人及HBV -GN患者血、尿内皮素的水平 ;用单项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补体水平。HBV -GN患者血、尿ET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而血清补... 探讨补体及内皮素 (ET)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HBV -GN)中的变化。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正常人及HBV -GN患者血、尿内皮素的水平 ;用单项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补体水平。HBV -GN患者血、尿ET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而血清补体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内皮素及补体在HBV -GN的发病机理及病情进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 内皮素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HBV 对照组 清补 患者 降低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