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护理管理人员培训需求及其对护理管理机制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娟娟 姜振家 +3 位作者 高玉芳 杨武 陈涛 张岩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12期82-84,共3页
目的:调查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培训需求及其对医院管理机制评价,为护理管理工作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医院74名护理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院在文化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护理管理人员缺乏现代化的医院管理知... 目的:调查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培训需求及其对医院管理机制评价,为护理管理工作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医院74名护理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院在文化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护理管理人员缺乏现代化的医院管理知识。结论:管理部门应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及护理管理培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文化建设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重庆典110周年华诞 护理学术活动竞彩纷呈
2
作者 高玉芳 魏丽丽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11期22-22,共1页
10月8日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院110周年庆典,为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充分体现学习型医院的特点,护理部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学术活动。
关键词 学术活动 护理部 重庆 学习型医院 附属医院 青岛大学 学术氛围 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置管后不同敷贴固定对接触性皮炎的影响及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73
3
作者 王敬 高玉芳 +2 位作者 陈伟芬 魏丽丽 张宏岩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3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3M、IV3000、水胶体敷贴3种常用敷贴在PICC置管术后固定导管时局部皮肤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及其成本-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23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3组:3M敷贴组(A组)、IV3000组(B组)、水胶体敷贴组(C组),进行对照... 目的:探讨3M、IV3000、水胶体敷贴3种常用敷贴在PICC置管术后固定导管时局部皮肤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及其成本-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23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3组:3M敷贴组(A组)、IV3000组(B组)、水胶体敷贴组(C组),进行对照研究。成本只计算材料成本,效果以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为评价标准。结果:3种敷贴发生接触性皮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率最高(P<0.05),B组与C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成本最低,B组次之,C组最高。结论:3种敷贴(3M、IV3000和水胶体敷贴)中,经成本-效果分析,在不超过预算成本的基础上推荐优先选择水胶体或IV3000敷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敷贴 接触性皮炎 成本-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超声在PICC导管异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4
作者 刘聿秀 高玉芳 +1 位作者 王秀荣 吴欣娟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7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监测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及异位后调整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533例门诊患者中,291例在B超监测下置管(B超组),242例不在B超监测下置管(无B超组),比较其胸部X线摄片时导管异位情况,并分析X线摄片后对异位导管B超调整位置... 目的探讨超声在监测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及异位后调整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533例门诊患者中,291例在B超监测下置管(B超组),242例不在B超监测下置管(无B超组),比较其胸部X线摄片时导管异位情况,并分析X线摄片后对异位导管B超调整位置情况。结果胸部X线摄片显示B超组异位6例,非B超组异位23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床旁超声可应用于监测置管中PICC异位情况及重新调整异位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床旁超声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科室计算机键盘鼠标细菌污染检测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燕 高玉芳 李娟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3期5-6,共2页
目的检测临床科室计算机键盘、鼠标细菌污染情况。方法对 189台计算机键盘鼠标采用棉拭子法分别采样 ,并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和菌型鉴定 ;同时对消毒前后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对照。结果键盘、鼠标消毒前菌落数为 (130 .6 2± 5 5 ... 目的检测临床科室计算机键盘、鼠标细菌污染情况。方法对 189台计算机键盘鼠标采用棉拭子法分别采样 ,并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和菌型鉴定 ;同时对消毒前后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对照。结果键盘、鼠标消毒前菌落数为 (130 .6 2± 5 5 .38)、(12 6 .82± 5 3.32 )cfu/cm2 ,消毒后为 (2 .72± 1.4 4 )、0cfu/cm2 ,消毒前后比较 ,均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检出细菌依次为枯草杆菌 (2 6 .3%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0 .2 % )、表皮葡萄球菌 (15 .8% )、硝酸盐不动杆菌 (11.6 % )、大肠杆菌 (9.4 % )、蜡样芽孢杆菌 (7.2 % )、绿脓杆菌 (3.2 % )、肠杆菌 (2 .6 % )、粪链球菌 (2 .2 % )和变形杆菌 (1.5 % )。结论临床科室使用的计算机细菌污染严重 ,卫生不合格率达 10 0 .0 % ,而进行简单的消毒处理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科室 计算机 键盘 鼠标 污染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日语强化培训初期的心理指导
6
作者 孙贺一 侯桂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6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强化培训 优秀护士 日语 心理指导 医政司护理处 中国医科大学 口语表达能力 培训中心 护理骨干 能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