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手术治疗少年患者的鼻腔结构异常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娜 陈敏 姚燕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无效的少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内镜治疗方式与效果。方法因鼻腔结构异常伴发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少年患者112例,年龄12~17岁。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酌情行中鼻甲、下鼻甲成形术,合并腺样体肥大及鼻...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无效的少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内镜治疗方式与效果。方法因鼻腔结构异常伴发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少年患者112例,年龄12~17岁。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酌情行中鼻甲、下鼻甲成形术,合并腺样体肥大及鼻息肉者同期处理。结果随访6~23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症状消失110例(98.2%),无明显改善2例(1.8%)。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结合中鼻甲或下鼻甲成形,手术细致、微创,可以有效纠正少年患者鼻腔结构异常,解决药物不能解决的解剖问题,为鼻腔生理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鼻炎 鼻窦炎 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装液体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手术体位摆放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风霞 郑岩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4期52-52,共1页
强直性脊柱炎(AS)晚期患者脊柱和关节僵硬,假关节形成,患者处于畸形体位。最常见的是脊柱后凸畸形,重症患者直位躯干呈C形或L形,其躯干不能与手术台或体位架吻合,致使躯体支撑不稳。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晚期患者 体位摆放 手术台 脊柱后凸畸形 体用 袋装 假关节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病人人工血管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振香 赵林 常海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4期60-61,共2页
对33例腹主动脉瘤病人行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时间130-605 min,手术顺利。提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输液、输血通畅,准确迅速传递各种器械,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人工血管置换术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腓骨肌皮瓣一期修复下颌骨及软组织缺损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亚莉 常海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4期217-218,共2页
采用自体吻合血管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及软组织缺损 10例 ,术后 2周行 99m锝扫描及 X线片检查 ,9例骨瓣成活 ,8例皮瓣成活 ,1例移植骨供血不良。提出做好术前准备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保护游离组织 ,密切观察供区肢体血运 ,注意安... 采用自体吻合血管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及软组织缺损 10例 ,术后 2周行 99m锝扫描及 X线片检查 ,9例骨瓣成活 ,8例皮瓣成活 ,1例移植骨供血不良。提出做好术前准备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保护游离组织 ,密切观察供区肢体血运 ,注意安全操作 ;术后密切配合 ,可提高游离移植皮瓣的成活率 ,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手术配合 软组织缺损 下颌骨缺损 骨肌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开胸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 被引量:14
5
作者 栾奇 王培 +5 位作者 魏朝霞 梁永新 侯婵 张晓 宋莉 王世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0-192,共3页
开胸手术创伤较大,剧烈的术后疼痛可使患者精神焦虑,活动受限,影响咳嗽排痰,容易引起肺部感染,甚至由于疼痛刺激可诱发脑血管意外。术后有效的硬膜外镇痛可减轻开胸患者的疼痛刺激,并有利于肺功能的改善。但硬膜外镇痛易引起低血... 开胸手术创伤较大,剧烈的术后疼痛可使患者精神焦虑,活动受限,影响咳嗽排痰,容易引起肺部感染,甚至由于疼痛刺激可诱发脑血管意外。术后有效的硬膜外镇痛可减轻开胸患者的疼痛刺激,并有利于肺功能的改善。但硬膜外镇痛易引起低血压,造成心脏、大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障碍。本研究采用三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及芬太尼的混合液用于开胸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试图寻找合适的药物浓度用于开胸术后硬膜外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硬膜外镇痛 开胸患者 药物浓度 罗哌卡因 疼痛刺激 脑血管意外 手术创伤 精神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引起老年患者意识消失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邱静静 刘英志 +1 位作者 刘勇波 王世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引起老年患者意识消失时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 58例年龄在60~75岁之间的老年患者,排除严重的系统疾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A组)31例,生理盐水组(B组)27例。两组均先10min分别泵入右美托咪...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引起老年患者意识消失时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 58例年龄在60~75岁之间的老年患者,排除严重的系统疾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A组)31例,生理盐水组(B组)27例。两组均先10min分别泵入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60ml/h),然后丙泊酚以靶控输注(TCI)泵入,设定初始血浆浓度(Cp)2.0μg/ml,待丙泊酚Cp和效应室浓度(Ce)达平衡时,观察意识消失与否,记录相应时点的生命体征,达平衡时所用丙泊酚的总量。结果 A组18例、B组16例在Cp与Ce达平衡时意识消失,A组泵入右美托咪定后丙泊酚意识消失时的EC50为1.023μg/ml,95%CI为0.959~1.091μg/ml,Cp和Ce达平衡时丙泊酚用量为(66.03±21.14)mg。B组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EC50为1.310μg/ml,其95%CI为1.196~1.435μg/ml,Cp和Ce达平衡时丙泊酚用量为(85.81±24.57)mg。A组较B组EC50减少为21.9%,丙泊酚用量减少为23%(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显著降低老年患者丙泊酚意识消失时的EC50,减低丙泊酚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靶控输注 序贯法 意识消失 E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神经阻滞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慧松 王筱茜 +1 位作者 侯静 陈付强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3期21-22,共2页
对65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行神经阻滞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皮肤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方法。经5次神经阻滞治疗后,显效及痊愈56例。提示神经阻滞治疗配合科学的护理方法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 对65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行神经阻滞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皮肤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方法。经5次神经阻滞治疗后,显效及痊愈56例。提示神经阻滞治疗配合科学的护理方法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神经阻滞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科患者侧卧位术中双侧上肢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爱杰 柳国强 +3 位作者 王世端 栾海虹 黄辉 于宝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05-906,共2页
目的探讨胸科患者侧卧位术中双侧上肢无创动脉压(NIBP)与有创动脉压(Direct ART)的一致性。方法胸科于侧卧位行肺癌及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及术中同步监测健侧(非开胸侧)上肢Direct ART和双侧上肢NIBP,侧卧位时血压监测... 目的探讨胸科患者侧卧位术中双侧上肢无创动脉压(NIBP)与有创动脉压(Direct ART)的一致性。方法胸科于侧卧位行肺癌及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及术中同步监测健侧(非开胸侧)上肢Direct ART和双侧上肢NIBP,侧卧位时血压监测值按健侧NIBP的平均动脉压(MAP)数值分为A、B、C三组,A组:MAP〈70mm Hg;B组:70mmHg≤MAP≤100mm Hg;C组:MAP〉100mmHg,每组采集40对同步血压监测值。对各组数值进行均数的t检验并作线性相关分析。结果侧卧位时三组中的患侧MAP显著低于Direct ART和健侧MAP,相关系数分别为A组r=0.607,B组r=0.913,C组r=0.747;A组和C组中健侧MAP均显著低于Direct ART,相关系数分别为A组r=0.759,B组r=0.811;B组健侧MAP与DirectAR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r=0.928。结论胸科侧卧位手术中非开胸侧上肢无创动脉压与有创动脉压的线性相关更好,当MAP在70~100mmHg范围内时可与有创动脉压一样有效地反映血压变化,但高于或低于此范围时Direct ART的监测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 侧卧位 有创血压 无创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下肢血管旁路移植术的监测与护理
9
作者 张芮 苏理 武秀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总结接受血管旁路移植的ASO患者术中监测项目及内容。方法:术前根据病情做好积极准备工作,术中选择好麻醉方式,及时监测心电、体温、血压、氧饱和度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42例老年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38例手术历时2.5~6 h,平均(... 目的:总结接受血管旁路移植的ASO患者术中监测项目及内容。方法:术前根据病情做好积极准备工作,术中选择好麻醉方式,及时监测心电、体温、血压、氧饱和度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42例老年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38例手术历时2.5~6 h,平均(2.8±0.3)h;4例手术历时5.0~9.5 h,平均(6.6±0.2)h。术后有并发症2例,治愈出院。结论:术中监测患者心电、血压和氧饱和度变化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血管旁路术 监测 护理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牵引成骨技术治疗牙颌面畸形病人的护理
10
作者 李亚莉 常海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6期430-431,共2页
对8例牙颌面畸形病人采用牵引成骨技术成功延长下颌骨,术后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提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注意保护骨膜;术后预防感染,严格控制牵引的速度和频率,同时做好出院指导是病人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牙颌面畸形 成骨牵引技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