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兔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颖 梁惠 +2 位作者 苏爱 贺娟 于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研究海兔素(Aplysin)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海兔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的变化;HE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SGC-7901细胞中COX-2mRNA的表达。结果经60... 目的研究海兔素(Aplysin)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海兔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的变化;HE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SGC-7901细胞中COX-2mRNA的表达。结果经60、120、240、480mg.L-1海兔素作用24、48h后,SGC-7901细胞的生长增殖均明显受到抑制,呈量效依赖性。延长作用时间,抑制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120、240mg·mL-1海兔素作用24h后,细胞生长状态明显下降;经120、240mg·mL-1海兔素处理18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0±2.12)%和(18.4±2.30)%,与对照组(1.4±0.55)%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60、120、240mg·mL-1海兔素处理24h后,SGC-7901细胞COX2mRNA水平有下调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海兔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兔素 SGC-7901细胞 MTT 凋亡 RT-PCR 环氧合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兔素对大鼠原代肝细胞酒精性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苏爱 朱红燕 +2 位作者 徐宏伟 刘颖 梁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1-257,共7页
目的探讨海兔素对大鼠原代肝细胞酒精性氧化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门静脉胶原酶Ⅳ原位灌注及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大鼠原代肝细胞。MTT实验检测乙醇和海兔素最佳作用剂量及肝细胞活力。酶学实验检测细胞AST、LDH、SOD、MDA、GSH水平;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海兔素对大鼠原代肝细胞酒精性氧化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门静脉胶原酶Ⅳ原位灌注及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大鼠原代肝细胞。MTT实验检测乙醇和海兔素最佳作用剂量及肝细胞活力。酶学实验检测细胞AST、LDH、SOD、MDA、GSH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单细胞凝胶电泳观察细胞DNA损伤状况;JC-1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比色法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YP2E1活性及蛋白表达。结果经30 mg·L^(-1)。海兔素预作用2 h,再与300 mmol·L^(-1)。乙醇共作用8 h后,肝细胞活力较酒精模型组明显上升,AST和LDH释放也得到明显抑制;同时,肝细胞SOD和GSH水平明显升高,MDA含量则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海兔素干预后,肝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DNA损伤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明显得到改善。海兔素干预后,肝细胞CYP2E1活性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海兔素对大鼠原代肝细胞酒精性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海兔素抑制酒精对CYP2E1的活化,缓解氧化应激,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兔素 大鼠 原代肝细胞 酒精性损伤 抗氧化 凋亡 CYP2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贝多肽经由aSMase-JNK通路抑制UVA诱导HaCaT细胞凋亡 被引量:4
3
作者 邢雁霞 苏爱 +1 位作者 杜卫 王春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57-761,共5页
建立紫外线A(UVA)辐射损伤HaCaT细胞的病理模型,从酸性鞘磷脂酶-JNK信号通路的角度研究扇贝多肽(Polypeptide from Chlamys farreri,PCF)抑制UVA诱导HaCaT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细胞... 建立紫外线A(UVA)辐射损伤HaCaT细胞的病理模型,从酸性鞘磷脂酶-JNK信号通路的角度研究扇贝多肽(Polypeptide from Chlamys farreri,PCF)抑制UVA诱导HaCaT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细胞凋亡;用RT—PCR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胞内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aSMase)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内JNK及磷酸化JNK的蛋白水平.结果表明,PCF可明显地抑制UVA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aSMase抑制剂Desipramine和JNK抑制剂SP600125均可阻断UVA引起的细胞凋亡;PCF的浓度在1.42~5.68mmol/L范围内可依赖性地抑制UVA辐射后细胞内aSMase的表达量以及JNK蛋白的磷酸化;预先加入Desipramine则抑制UVA引起的JNK蛋白的磷酸化.表明PCF通过阻断aSMase—JNK通路来抑制UVA诱导HaCaT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多肽 酸性鞘磷脂酶 JNK 紫外线A 凋亡 HACA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低温溶菌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苏爱 王振华 +1 位作者 刘金成 王春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海洋低温溶菌酶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海洋低温溶菌酶抗肿瘤血管形成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海洋低温溶菌酶处理24h后,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海... 目的:观察海洋低温溶菌酶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海洋低温溶菌酶抗肿瘤血管形成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海洋低温溶菌酶处理24h后,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海洋低温溶菌酶处理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出现超微结构变化,包括核内染色质浓缩及边集,胞质内细胞器肿胀和空泡化,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改变。这种改变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海洋低温溶菌酶可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导致细胞凋亡,从而可能诱发其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低温溶菌酶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超微结构 抗血管生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梁惠 吕锐 +6 位作者 傅泳 周治彤 刘颖 周晓彬 王文成 刘曼 马爱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1-997,共7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同时以碧悠益生菌发酵乳5×108CFU·kg-1·d-1灌胃干预,持续8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及小肠组织超微结构变化;酶...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同时以碧悠益生菌发酵乳5×108CFU·kg-1·d-1灌胃干预,持续8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及小肠组织超微结构变化;酶法检测血清转氨酶及ALP活力;ELISA法检测血清DAO和D-L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组织FOXO4表达情况;16S r DNA高通量测序进行粪便肠道菌群结构分子生态学分析。结果益生菌干预使酒精诱导的肝脂肪变性得到明显缓解,肝及小肠组织超微结构亦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同时,血清ALT、AST、ALP、DAO和D-LA水平均明显下降,小肠FOXO4表达明显提高(P<0.05)。益生菌干预在肠道菌群菌门、菌属水平均较酒精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变,丰度最高的前20个菌属与正常对照组一致率达到90%,对恢复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丰度正常状态具有一定调节作用。结论益生菌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益生菌纠正肠道菌群结构紊乱,修复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肠道内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酒精性肝损伤 肠道屏障功能 肠道菌群 16 S rDNA高通量测序 分子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lA p-Her2/neu-IL-12融合基因穿梭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颖 张文卿 +4 位作者 于红 吕锐 张艳丽 徐腾飞 李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构建重组厌氧芽胞梭菌saccharobutylicum内源性β-1,4葡聚糖酶启动子(eglA p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胞外区(hHer2/neu ECD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融合基因穿梭表达载体(pIMP1 eglA p-hHer2/neu ECD-rhIL-12),为进一步制备eglAp-h... 目的:构建重组厌氧芽胞梭菌saccharobutylicum内源性β-1,4葡聚糖酶启动子(eglA p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胞外区(hHer2/neu ECD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融合基因穿梭表达载体(pIMP1 eglA p-hHer2/neu ECD-rhIL-12),为进一步制备eglAp-hHer2/neu-rhIL-12融合基因修饰的厌氧芽胞梭菌,并探讨其对Her2/neu+实体肿瘤的基因治疗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含有全长hHer2/neu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hHer2/neu)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hHer2/neu ECD基因片段;将其插入重组rhIL-12真核表达质粒pcD-NA6 rhIL-12(p1)中的rhIL-12基因上游,获得pcDNA6 hHer2/neu ECD-rhIL-12(p2)真核表达质粒;设计合成eglAp基因中一段55 bp序列作为模板,通过连续PCR的方法,扩增eglAp片段(335 bp),并构建T-eglA p(p3)亚克隆质粒;通过酶切连接的方法,将eglA p片段插入p2质粒中的hHer2/neu ECD基因上游,构建pcDNA6 eglA p-hHer2/neu ECD-rhIL-12(p4)真核表达质粒;通过in-fusion技术,将融合基因eglAp-hHer2/neu ECD-rhIL-12插入pIMP1穿梭表达质粒,构建重组pIMP1eglA p-hHer2/neu ECD-rhIL-12(p5)穿梭表达载体,并进行菌液PCR、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获得的hHer2/neu ECD和eglA p片段及p2、p3、p4重组质粒、p5融合基因重组穿梭表达载体,其PCR产物和酶切片段大小与预期一致,测序结果证实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mRNA或DNA序列一致。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大肠杆菌-厌氧芽胞梭菌融合基因穿梭表达载体(pIMP1 eglAp-hHer2/neu ECD-rhIL-12),为进一步制备eglAp-hHer2/neu ECD-rhIL-12融合基因修饰的厌氧芽胞梭菌,探讨其对Her2/neu+实体肿瘤的基因治疗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lA启动子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胞外区 IL-12 穿梭表达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顶藻萜提取物对荷H22肿瘤小鼠氧化应激及p53和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惠 刘颖 +3 位作者 韩磊 贺娟 张文卿 马爱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83-1184,共2页
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顽症之一。近年来,海洋萜类化合物的天然抗氧化、抗肿瘤活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凹顶藻 H22肿瘤 P53 MMP-9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