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设置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26
1
作者 朱秀丽 颜琬华 冯卫红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期58-59,共2页
阐述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设置及其发展过程,对照我国护理教育中存在的课程设置局限、师资薄弱等问题,提出国内护理教育应全面弘扬人文精神,加强学生广博知识的传授,真正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哈佛大学 核心课程 教育·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专家调查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文文 王爱敏 王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为制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专家函询的初问卷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应用Delphi(德尔菲)法对33名专家进行函询。[结果]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各方面形成良好的集中性趋... [目的]为制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专家函询的初问卷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应用Delphi(德尔菲)法对33名专家进行函询。[结果]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各方面形成良好的集中性趋势,88.9%的专家认为毕业后主要从事的角色为临床高级护理实践者。84.4%的专家认为可以招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本、专科毕业的注册护士,并且认为临床经验较多或较少的学生学制应该不同。多数专家倾向于设立双导师制,赞同以临床实践为主的培养方式,对考核倾向于临床综合考试加毕业论文。[结论]专家对培养目标、招生与学制、培养方式等方面基本达成一致意见,为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 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本科生英语教学行动研究实施与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秀玲 宋立萍 +1 位作者 黄美萍 王爱敏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1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索能够提高护理本科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方法:参与性行动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护理本科生英语教学可分为单词积累、CBI教学法(护理英语查房)和即兴辩论三个阶段。结论:教学行动研究促使学... 目的:探索能够提高护理本科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方法:参与性行动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护理本科生英语教学可分为单词积累、CBI教学法(护理英语查房)和即兴辩论三个阶段。结论:教学行动研究促使学生将英语学习与专业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在专业活动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国际化、合作型的护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英语教学 本科生 行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管理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爱敏 王艳 王敏 《护理研究》 2005年第5期835-837,共3页
根据《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程的特点,结合实践教学工作经验,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加强实验教学课前、课中、课后的管理,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 护理学基础 实验教学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5
5
作者 苗秀欣 朱秀丽 王力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12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新形势下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最佳模式,提高本科护生的综合素质。方法:在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实施模拟实践、社区见习、实地实践的三阶段改革教学法,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了解改革效果。结果:校内实训优良率达86.7%...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新形势下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最佳模式,提高本科护生的综合素质。方法:在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实施模拟实践、社区见习、实地实践的三阶段改革教学法,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了解改革效果。结果:校内实训优良率达86.7%,社区实践优良率达75.2%,110名学生中有108人(98.2%)对实践教学总体安排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89人(81.0%)认为校内模拟实践很有必要,104人(94.5%)认为社区实习很有必要,98人(89.0%)对实践内容安排满意或比较满意,55人(50.0%)认为实习时间需要2周或更长时间,有92人(83.6%)对社区实习的效果满意或比较满意,96人(87.5%)认为通过实习对社区护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结论:社区护理学的三阶段改革教学法令学生满意,绝大多数护生对社区护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理学 护生 实践教学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爱敏 王爱敏 +1 位作者 姜云霞 王敏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2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校护理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01班、02班、03班学生为实验组,04班、05班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 [目的]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校护理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01班、02班、03班学生为实验组,04班、05班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教学方法满意度和教学实验考核评价,并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满意度(96.9%)高于对照组(86.4%);两组实验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高于传统教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主体 基础护理学 实验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17
7
作者 沐菊 王爱敏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4期948-951,共4页
[目的]构建一套较为科学、适用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和专家结构式访谈法初步确定评价指标框架,运用德尔菲法对备选指标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5,判断系数0.90,... [目的]构建一套较为科学、适用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和专家结构式访谈法初步确定评价指标框架,运用德尔菲法对备选指标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5,判断系数0.90,熟悉程度0.80;1级、2级、3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07,0.192,0.194,专家咨询的协调程度较好。最终形成包括职业道德、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教学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和临床科研能力5项1级指标、14项2级指标、32项3级指标及其指标内涵和评价标准的考评指标体系。[结论]专家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条目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为护理专硕的培养、考核、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能力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秀丽 黄美萍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9期2337-2338,共2页
阐述信息素养的概念、意义及其培养内容,重点论述当前护理教育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护理教育 培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记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爱敏 韩晶 姜云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9期665-667,共3页
为使“护理记录”的教学更为直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利用Authorware、Photoeshope、Flash等软件将“护理记录”的教学内容以录像、图片、动画等方式展示出来,并制成光盘,用于173名学生的教学实践,结果深受学生欢迎,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 为使“护理记录”的教学更为直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利用Authorware、Photoeshope、Flash等软件将“护理记录”的教学内容以录像、图片、动画等方式展示出来,并制成光盘,用于173名学生的教学实践,结果深受学生欢迎,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记录 计算机辅助教学 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思维教育为核心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秀丽 韩晶 张爱敏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1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以思维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护理教育与科研》教学中的应用,为提高其评判性思维技能水平提供借鉴。方法:对2005级76名和2006级96名五年制护理本科生采取以思维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教学前后分别采用WGCTA量表... 目的:探讨以思维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护理教育与科研》教学中的应用,为提高其评判性思维技能水平提供借鉴。方法:对2005级76名和2006级96名五年制护理本科生采取以思维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教学前后分别采用WGCTA量表测量护生的评判性思维技能水平,6个月后对2006级护理本科生进行1次重测。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教学前后护生的综合能力与评判性思维技能得分提高(P<0.05),教学结束后,2006级护生的两次评判性思维技能测量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思维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可提高本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技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教育 教学模式 评判性思维技能 护理本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后路手术中压疮预防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韩晶 李桂芝 +3 位作者 王爱敏 刘曼 程艳勤 孙倩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2期308-310,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措施及效果,并调查脊柱后路手术中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为完善手术中压疮的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脊柱后路手术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和泡沫敷料预防压疮;对...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措施及效果,并调查脊柱后路手术中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为完善手术中压疮的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脊柱后路手术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和泡沫敷料预防压疮;对照组使用手术室常规防护措施,术后0h、24h、72h对病人进行压疮评估。[结果]术前血红蛋白、年龄、术中出血量是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发生压疮5例,实验组病人术后发生压疮2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和泡沫敷料对于脊柱后路手术中压疮的预防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路手术 压疮 预防 危险因素 康惠尔透明贴 泡沫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督导对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苗秀欣 王月惠 +2 位作者 杨富国 徐静 王喜玲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9期45-47,共3页
目的:采用不同的居家督导方式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比较督导方式干预效果的差异与优劣,便于临床实施。方法:将61名社区随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一组选择家属督导、另一组在家属督导基础上,由研究者采用电话途径进行1... 目的:采用不同的居家督导方式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比较督导方式干预效果的差异与优劣,便于临床实施。方法:将61名社区随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一组选择家属督导、另一组在家属督导基础上,由研究者采用电话途径进行1周1次督导,历时8周。在入组时及居家督导结束后6个月,应用修订的心力衰竭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心力衰竭知识问卷对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心力衰竭自我管理行为和心力衰竭知识测定,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居家督导后两组研究对象在自我管理行为、心力衰竭知识测定前后对照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自我管理行为、心力衰竭知识评价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督导能有效提高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患者家属居家督导、专业人员与家属联合居家督导,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专业人员与家属联合居家督导效果好于单纯家属督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 督导 自我管理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居家督导呼吸康复训练频次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朱秀丽 修麓璐 +2 位作者 孙秀杰 徐毅君 刘新荣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3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次的居家督导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3例COPD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三组,在其出院后分别选择实施每周1次居家督导(干预1组32例)、每周2次居家督导(干预2组30例)及常规出院随访(对照组31... 目的探讨不同频次的居家督导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3例COPD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三组,在其出院后分别选择实施每周1次居家督导(干预1组32例)、每周2次居家督导(干预2组30例)及常规出院随访(对照组31例),均干预8周。结果三组干预前后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量表(MRC)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疲劳评定量表(FAI)的疲劳严重性因子评分差值、6-MWD测量结果和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OPD患者的家庭呼吸康复训练状况不容乐观,每周2次专业人员督导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居家督导 呼吸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实习护生伦理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梅 王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4期879-881,共3页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中护理伦理道德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为护理伦理教学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问卷资料发现问题,针对问题采用小组访谈法获取护生对护理实践中伦理道德教育的看法。[结果]护理伦理学课程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差距、临床...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中护理伦理道德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为护理伦理教学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问卷资料发现问题,针对问题采用小组访谈法获取护生对护理实践中伦理道德教育的看法。[结果]护理伦理学课程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差距、临床实习未将伦理道德素质培养纳入临床教学过程、临床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护生伦理道德意识薄弱。[结论]护生希望加强临床实习中的护理伦理道德教育,应引起教育者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伦理 道德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护生关爱行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雪霞 王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7期1727-1729,共3页
[目的]从病人的角度来认识和评价实习护生的关爱行为现状,结合护生自评,探索培养护理实习生关爱行为的教育效果及模式,为护生关爱情感和行为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台湾学者JaneLee-Hsieh的关爱行为问卷(CBM),对正在实习的100名护生... [目的]从病人的角度来认识和评价实习护生的关爱行为现状,结合护生自评,探索培养护理实习生关爱行为的教育效果及模式,为护生关爱情感和行为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台湾学者JaneLee-Hsieh的关爱行为问卷(CBM),对正在实习的100名护生以及他们护理过的104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测评实习护生关爱行为平均得分3.738分±0.628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性别病人测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病人对实习护生职业关爱行为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生自评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都较病人高,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及不同实习时间的护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习护生的关爱行为尚有待提高,学校及临床护理教育者应加强护生关爱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关爱行为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对临床实习过程认知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兰霞 王力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11期2864-2865,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教育 实习过程 护生 认知 护理教育 学习结果 专业态度 专业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对临床实习机构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力 潘兰霞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了解护士对临床实习机构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90名临床护理人员,采用NSCCA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年限≤10年的护理人员NSCCA量表得分3.50分±0.39分,>10年护理人员NSCCA量表得分3.08分±0.25分,... [目的]了解护士对临床实习机构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90名临床护理人员,采用NSCCA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年限≤10年的护理人员NSCCA量表得分3.50分±0.39分,>10年护理人员NSCCA量表得分3.08分±0.25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人员对护生实习影响评分居前10位项目中,有7项一致。[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年限较短的护理人员相对于工作年限较长的护理人员更倾向于护生实习给临床机构带来的正面影响,且影响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护生 临床实习 医疗机构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院与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比较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月惠 朱秀丽 +2 位作者 苗秀欣 徐静 王喜玲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8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青岛市养老院与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差别及其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明量表(WHOQOL-BRIEF)对青岛市养老院与居家年龄≥65岁的182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养老院组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低于居家组老... 目的:探讨青岛市养老院与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差别及其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明量表(WHOQOL-BRIEF)对青岛市养老院与居家年龄≥65岁的182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养老院组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低于居家组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养老院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年龄、自理能力、经济收入、慢性病和家庭支持;居家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相关因素为:自理能力、经济收入、慢性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家庭支持。结论:社会、家庭以及相关部门应关注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尤其应从主要相关因素方面着手予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院 居家 老年人 生活质量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干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9
作者 于桂玲 赵懿 +3 位作者 于晶 于兰贞 张敬蕾 王爱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8期102-104,共3页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哮喘儿童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对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进行有效干预,可以达到控制患儿哮喘进一步发展,预防急性加重,维持患儿正常活动,使其肺功能尽量接近正常水平的目的... 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哮喘儿童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对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进行有效干预,可以达到控制患儿哮喘进一步发展,预防急性加重,维持患儿正常活动,使其肺功能尽量接近正常水平的目的。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干预研究的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儿童 管理干预 家庭 慢性炎症性疾病 儿童时期 自我管理 急性加重 呼吸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