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_5骶_1椎间盘前入路髓核摘除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郑延波 刘胜 +2 位作者 刘丰春 邵旭建 生琦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601-603,共3页
目的 为L5/S1椎间盘经腹穿刺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 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L5/S1椎间盘前方的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结果 ①L5/S1椎间盘前方仅见部分下腔静脉 [(3 .3 3± 3 .2 8) %]和左髂总静脉 [(6.67± 4.5 6) %]... 目的 为L5/S1椎间盘经腹穿刺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 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L5/S1椎间盘前方的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结果 ①L5/S1椎间盘前方仅见部分下腔静脉 [(3 .3 3± 3 .2 8) %]和左髂总静脉 [(6.67± 4.5 6) %]的主支走行 ,骶正中动脉位置恒定 ,骶正中静脉变异较大 ;②回肠和乙状结肠加压时可推移至穿刺靶区以外。结论 在L5/S1椎间盘前方尤其在其正中偏右侧区域存在着穿刺入路的安全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经皮穿刺 髓核摘除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经皮椎体成形术相关的L_5椎弓根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子祥 李绍科 刘丰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L5椎弓根轴线角度和在椎体内空间投影位置对经皮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的指导意义。方法:选30个成人正常L5干燥骨标本,多排螺旋CT连续横断扫描,选择椎弓根最宽层面,资源图像输入GEADW4.1工作站作多平面重组方式重建,测量①椎弓... 目的:探讨L5椎弓根轴线角度和在椎体内空间投影位置对经皮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的指导意义。方法:选30个成人正常L5干燥骨标本,多排螺旋CT连续横断扫描,选择椎弓根最宽层面,资源图像输入GEADW4.1工作站作多平面重组方式重建,测量①椎弓根轴线与椎体矢状面夹角(E角);②椎弓根轴线与椎体上缘平行线夹角(F角);③椎弓根轴线矫正角(G角);④椎弓根轴线远端在椎体内投影位置。结果:E角左右分别为34.7°±2.5°、34.9°±3.0°;F角左右分别为3.4°±0.7°、3.0°±0.8°;G角分别为24.4°±2.2°和24.0°±2.5°,左右两侧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椎弓根轴线远端在椎体内的投影均位于椎体前上部分;椎基底静脉管均位于椎体后中央区。结论:CT重建研究得出了椎弓根E角、F角和G角参考数值,以及椎弓根轴线远端和椎基底静脉管在椎体内的位置,对经椎弓根入路的PVP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5椎体 椎弓根 三维测量 螺旋CT P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间背侧神经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斌 夏玉军 +3 位作者 李俊杰 孔祥全 王曙光 金利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研究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及其肌支的解剖学特征,为体表定位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30具成人防腐尸体的60侧上肢骨间背侧神经及其肌支,观察骨间背侧神经的行程与神经分叉点,测量分叉点分别至肱骨外上髁(LHE)、桡骨Lister结节(LTR)、... 目的研究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及其肌支的解剖学特征,为体表定位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30具成人防腐尸体的60侧上肢骨间背侧神经及其肌支,观察骨间背侧神经的行程与神经分叉点,测量分叉点分别至肱骨外上髁(LHE)、桡骨Lister结节(LTR)、尺骨茎突(SPU)的距离等参数,通过三圆交汇法及神经分段法来确定神经的体表位置。结果骨间背侧神经在发出指伸肌支、小指伸肌支及尺侧腕伸肌支后,主干有4个主要分叉点(O、O1、O2、O3);以分叉点分别至LHE、LTR、SPU的平均距离为半径,LHE、LTR、SPU为圆心,绘制3个圆,三圆交汇的点或区域可作为神经的体表定位;4个分叉点又可将骨间背侧神经分为7段(O点上段、OO1段、O1点下段、OO2段、O2点下段、O2O3段、O3点下段)。结论骨间背侧神经分叉点结合三圆交汇定位及神经分段法,根据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可明确神经损伤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背侧神经 肌支 体表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脑回、脑叶CT定位的医学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丰春 夏玉军 +6 位作者 单涛 刘志才 隋庆兰 孔令奇 王明广 韩洵 徐爱德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7年第3期208-210,共3页
随机采用30个颅脑标本,经CT扫描后锯切出相应断面。另选取60例颅脑CT片,经断面标本与片子的综合观察和分析,找出在主要CT扫描层面上辨认脑回和确定脑叶的方法。大脑髓质显影清晰而易于辨认,自大脑髓质发出的髓突对应相应... 随机采用30个颅脑标本,经CT扫描后锯切出相应断面。另选取60例颅脑CT片,经断面标本与片子的综合观察和分析,找出在主要CT扫描层面上辨认脑回和确定脑叶的方法。大脑髓质显影清晰而易于辨认,自大脑髓质发出的髓突对应相应的脑回,只要认准髓突,即可识别脑回和划分脑叶。按此方法,在8个常用的颅脑CT层面上分别描述了髓突的典型分布以及脑回、脑叶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 脑叶 脑回 定位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球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TNF-α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付清松 夏玉军 +2 位作者 张明 刘明 单守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45-850,共6页
目的观察三维(3-D)球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3-D球体MSCs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对照组、3-D球体MSCs治疗... 目的观察三维(3-D)球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3-D球体MSCs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对照组、3-D球体MSCs治疗组(n=36),假手术组常规分离大脑中动脉(MCA)但不结扎,MSCs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后给予MSCs移植,溶剂对照组模型建立成功后给予等体积溶剂对照。各组大鼠分别于移植治疗后1、3、7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的TNF-α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观察损伤侧大鼠脑组织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溶剂对照组相比,MSCs治疗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溶剂对照组大鼠脑组织TNF-α、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增加(P<0.0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MSCs治疗组脑组织TNF-α、Caspase-3、Caspase-8表达下降(P<0.05,P<0.01)。结论 3-D球体MSCs移植可能通过下调脑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含量及减少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移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CASPASE-3 CASPASE-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夺性弱视猫外侧膝状体c-fos基因及Fos蛋白表达 被引量:12
6
作者 乔淑红 刘彦 迟焕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198,共7页
为研究生后关键期内,正常猫及剥夺性弱视猫外侧膝状体神经元功能形态的变化规律,对正常视发育敏感期的幼猫行左眼睑缝合术,造成剥夺性弱视模型,采用Nissl染色法及电镜观察正常猫及剥夺性弱视猫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形态改变,并用免疫组化... 为研究生后关键期内,正常猫及剥夺性弱视猫外侧膝状体神经元功能形态的变化规律,对正常视发育敏感期的幼猫行左眼睑缝合术,造成剥夺性弱视模型,采用Nissl染色法及电镜观察正常猫及剥夺性弱视猫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形态改变,并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Fos蛋白及cfo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剥夺猫剥夺层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截面积比非剥夺层及正常猫的明显变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2)超微结构显示:剥夺性弱视猫的剥夺层出现大量变性的细胞,剥夺4周时最为显著;(3)正常猫外侧膝状体神经元Fos蛋白和cfos原位杂交的阳性细胞数及OD值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同龄猫剥夺层外侧膝状体Fos蛋白和cfos原位杂交阳性细胞数及OD值较正常猫减少(P<0.05)。结果提示:猫视觉的可塑性敏感期为生后4周到8周。剥夺性弱视猫外侧膝状体剥夺层及非剥夺层神经元形态及功能与正常猫相比较均发生改变。Fos法可以成为衡量弱视猫外侧膝状体兴奋性状态与形态学定位相结合的实验方法,但必须注意神经可塑性对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夺性弱视 外侧膝状体 C-FOS FOS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斜角肌与有关神经卡压的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丰春 姜成瑛 +2 位作者 张良 孟庆兰 曹文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3-204,共2页
在36例成人尸体上观测了肩肿背神经、支配肩肿提肌和前锯肌的神经以及前、中斜角肌的起始部。认为肩肿背神经和胸长神经上、中支易受卡压,是引起肩背痛的主要因素,造成卡压的解剖结构主要是中斜角肌的腱性起始部。通过时解剖观测结... 在36例成人尸体上观测了肩肿背神经、支配肩肿提肌和前锯肌的神经以及前、中斜角肌的起始部。认为肩肿背神经和胸长神经上、中支易受卡压,是引起肩背痛的主要因素,造成卡压的解剖结构主要是中斜角肌的腱性起始部。通过时解剖观测结果的综合分析,提出手术治疗应注重切除中斜角肌的用性起始部,并彻底清除受卡压神经周围的纤维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斜角肌 肩胛背神经 胸长神经 神经卡压 肩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遗体捐献瓶颈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安勇 崔益群 吴伟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2期101-102,147,共3页
提倡遗体捐献,实质是在提倡一种奉献精神和科学精神。现代医学的发展证明,不论是医学教育还是许多疑难病症、医学难题都是通过尸体解剖而研究攻克的。但我国的遗体捐献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是自愿登记遗体捐献的人数... 提倡遗体捐献,实质是在提倡一种奉献精神和科学精神。现代医学的发展证明,不论是医学教育还是许多疑难病症、医学难题都是通过尸体解剖而研究攻克的。但我国的遗体捐献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是自愿登记遗体捐献的人数少,实现遗体捐献的人数更少。系统解析形成遗体捐献瓶颈的三大因素,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体捐献 宣传 奉献精神 服务 社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球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Nogo-A及Ng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明 夏玉军 +3 位作者 张明 付清松 单守勤 王洪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球体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Nogo-A及其受体NgR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及治疗组(MSCs组),后两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缺血2... 目的探讨三维球体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Nogo-A及其受体NgR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及治疗组(MSCs组),后两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缺血2h后拔除鱼线再灌注,1d后MSCs组注射三维球体MSCs,Vehicle组注射等量培养液;移植后1、3、7d测定大鼠神经运动功能,取脑组织,应用RT-PCR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ogo-A、NgR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MSCs组大鼠7d神经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移植后1、3、7d MSCs组Nogo-A、NgR mRNA及蛋白水平均较Vehicle组降低(P<0.05)。结论三维球体MSCs移植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脑组织Nogo-A及其受体NgR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间质干细胞移植 NOGO-A NG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展神经核的细胞构筑及其向动眼神经核的投射 被引量:2
10
作者 迟焕芳 李国栋 王守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9-293,共5页
为了探讨核间性眼肌麻痹的发生机制 ,本实验应用荧光金逆行标记法研究了大鼠展神经核的细胞构筑及其与动眼神经核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 :(1)展神经核至少含有两类神经元 ,即除展神经核运动神经元之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位于展神经核和动... 为了探讨核间性眼肌麻痹的发生机制 ,本实验应用荧光金逆行标记法研究了大鼠展神经核的细胞构筑及其与动眼神经核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 :(1)展神经核至少含有两类神经元 ,即除展神经核运动神经元之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位于展神经核和动眼神经核之间的核间神经元 ;(2 )运动神经元多为大、中型多极神经元和梨状神经元 ,核间神经元多为小梭形神经元 ;(3 )展神经核由腹内侧亚群和背外侧亚群两个部分组成 ;背外侧亚群以核间神经元为主 ,腹内侧亚群在吻侧 1/ 3部核间神经元和展神经核运动神经元各独立成群而在尾侧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神经核 核间神经元 动眼神经核 大鼠 核间性眼肌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与人脑转移瘤中NF-κBP65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唐万忠 夏玉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HBG)与人脑转移瘤(HBMC)中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的表达及其在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ABC方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6例正常人脑组织、18例HBG组织与12例HBMC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及与肿瘤生...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HBG)与人脑转移瘤(HBMC)中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的表达及其在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ABC方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6例正常人脑组织、18例HBG组织与12例HBMC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及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脑细胞中NF-κBP65仅微量表达,在HBG细胞与HBMC细胞中呈不同程度的表达;在高级别HBG、HBMC和复发型HBG中,表达水平较低级别HBG细胞的高(P<0.01)。结论NF-κBP65表达的增强与HBG和HBMC恶性程度的增高、肿瘤浸润关系密切,并在HBG的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胶质瘤 人脑转移瘤 NF-ΚBP65 肿瘤浸润 核转录因子KB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的RCS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乔淑红 迟焕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3-168,共6页
为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的RCS大鼠的作用,探讨其对视网膜变性神经元保护的可能机制。我们把出生后雄性RCS大鼠48只,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RCS大鼠给药组从生后5d开始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每5d注射一次... 为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的RCS大鼠的作用,探讨其对视网膜变性神经元保护的可能机制。我们把出生后雄性RCS大鼠48只,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RCS大鼠给药组从生后5d开始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每5d注射一次,剂量为4000IU/kg。RCS大鼠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剂量同上。HE染色和TUNEL检测观察rhEPO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spase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RCS大鼠给药组20d,25d,感光细胞的数目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明显增加(P<0.05);(2)RCS大鼠给药组25dTUNEL检测阳性细胞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后25d到40d,RCS大鼠给药组和对照组在节细胞层和内核层观察到caspase2阳性染色,RCS大鼠给药组在20d和25d内核层caspase2阳性细胞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在RCS大鼠视网膜变性的早期,rhEPO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可以使感光细胞得到更多存留;rhEPO对视网膜变性神经元的早期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凋亡的方式进行的;caspase2蛋白在视网膜的一过性高表达提示其参与了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凋亡过程,rhEPO可减少其早期的表达,对早期变性的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促红细胞生成素 凋亡 caspase-2蛋白 RCS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环刺缢及同种异体神经制成人工神经修复神经缺损
13
作者 何旭 张靖 +4 位作者 屈志刚 李秀忠 陈艳清 张元信 迟焕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9-474,共6页
目的:研究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同种异体神经所构成的人工组织神经的组织相容性及其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大鼠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自体神经组、硅胶管组、正常组。实验组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缝合成神经导管,其内充填去细... 目的:研究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同种异体神经所构成的人工组织神经的组织相容性及其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大鼠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自体神经组、硅胶管组、正常组。实验组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缝合成神经导管,其内充填去细胞的异体神经,修复大鼠10 mm坐骨神经缺损。术后4月,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了解该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疗效。结果:该人工组织神经组织相容性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正常组>自体神经组>实验组>硅胶管组,实验组疗效与自体神经组接近,明显优于硅胶管组。结论: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同种异体神经制成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环刺缢 同种异体神经 人工组织神经 周围神经再生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展神经核和前庭神经核内GABA反应神经元向动眼神经核的投射 被引量:1
14
作者 严瑛 迟焕芳 +3 位作者 王守彪 梅光东 倪同上 祝捷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0-414,共5页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逆行标记结合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观察大鼠的展神经核和前庭神经核内GABA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以及其向动眼神经核的投射。结果表明:注射HRP于大...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逆行标记结合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观察大鼠的展神经核和前庭神经核内GABA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以及其向动眼神经核的投射。结果表明:注射HRP于大鼠动眼神经核内直肌亚核后,在对侧展神经核区以及前庭神经核、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中发现HRP单标记细胞;在前庭神经核内,可见HRP单标记、GABA阳性和HRP/GABA双标记三类神经元,其中HRP/GABA双标记细胞占HRP标记细胞总数的47.1%。结果表明GABA在前庭神经核向动眼神经核的抑制性投射中起一定作用,而在展神经核向动眼神经核投射的核间通路中,可能不是起主要作用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P逆行标记 展神经核 前庭神经核 Γ-氨基丁酸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展神经核向动眼神经核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投射研究
15
作者 严瑛 梅光东 +2 位作者 王守彪 祝捷 迟焕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3,共6页
目的:研究展神经核向动眼神经核内直肌亚核投射的神经递质通路。方法:利用荧光金(fluoro-gold,FG)逆行追踪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技术观察大鼠展神经核内FG逆行标记细胞和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目的:研究展神经核向动眼神经核内直肌亚核投射的神经递质通路。方法:利用荧光金(fluoro-gold,FG)逆行追踪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技术观察大鼠展神经核内FG逆行标记细胞和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谷氨酸受体1型(glutamate Receptor 1,GluR1)、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acid decarboxylase,GAD)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果:注射FG于大鼠动眼神经核内直肌亚核后,在对侧展神经核内可见FG逆行标记细胞,为展神经核的核间神经元。其中,谷氨酸及其受体1型免疫标记阳性的分别占70.41%和53.70%,而GABA和GAD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则分别占投射神经元的11.31%和8.27%。结论:在展神经核向对侧动眼神经核内直肌亚核投射的核间通路中,主要以谷氨酸为兴奋性神经递质,而GABA可能不是起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神经核 动眼神经核 兴奋性 抑制性 神经递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