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腐殖质的光化学降解及其对环境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楼涛 汪学军 +1 位作者 何昆鹏 杨臻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6-720,共5页
腐殖质是地表环境中最重要的有机组分,也是生态环境中最主要的吸光物质之一,对环境污染物的形态、迁移、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综述了腐殖质的结构特征和光化学降解反应过程和机理,指出腐殖质的光敏化和光化学降解过... 腐殖质是地表环境中最重要的有机组分,也是生态环境中最主要的吸光物质之一,对环境污染物的形态、迁移、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综述了腐殖质的结构特征和光化学降解反应过程和机理,指出腐殖质的光敏化和光化学降解过程对环境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归宿有重要的影响。通常,腐殖质的光敏化作用在低质量浓度下,尤其在一定铁离子的协同作用下可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但高质量浓度的腐殖质由于其本身的吸光作用以及参与自由基的竞争则抑制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腐殖质的光化学降解过程降低了环境体系的pH和腐殖质的分子量、破坏了腐殖质的芳环结构、改变了紫外和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等,导致其与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结合能力的下降,造成水体或颗粒态中游离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增加,对生态系统将造成更大的危害。目前对腐殖质和环境污染物本身的光化学降解机理已较为清晰,今后应加强对自然水体或土壤系统中腐殖质光化学降解的影响因素,腐殖质光化学降解过程中结构特性的变化机理,以及腐殖质的结构特性与环境污染物结合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随着平流层臭氧空洞的增加,增强了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强度,研究紫外线增强对腐殖质和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进一步深刻理解太阳光辐射对污染物环境行为和归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 光化学 结构 污染物 环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工程 被引量:8
2
作者 裴绍峰 刘海月 +5 位作者 马雪莹 叶思源 袁红明 丁喜桂 赵广明 徐刚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2期58-62,共5页
在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屡遭破坏,退化面积不断扩大,生态服务功能下降,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退化中的滨海湿地开展了大量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积累了一定... 在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屡遭破坏,退化面积不断扩大,生态服务功能下降,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退化中的滨海湿地开展了大量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积累了一定的修复经验和实践技术。以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为实践案例,分析了湿地退化成因,介绍了正在开展的生态修复工程的主要思路和技术路线,指出了其经济价值、存在的难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滨海湿地修复工作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湿地 湿地退化 生态恢复 气候变化 辽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rtChem140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测定土壤全氮全磷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剑磊 谢文霞 +1 位作者 崔育倩 张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8,共5页
本文以胶州湾湿地土壤为样品,建立了基于SmartChem140全自动化学分析仪,同时测定土壤全氮和全磷的方法。利用全自动化学分析仪可以同时快速、准确测定土壤中的全氮和全磷,全氮和全磷分别在0~6.0mg·L-1和0~5.0mg·L-1范围内线... 本文以胶州湾湿地土壤为样品,建立了基于SmartChem140全自动化学分析仪,同时测定土壤全氮和全磷的方法。利用全自动化学分析仪可以同时快速、准确测定土壤中的全氮和全磷,全氮和全磷分别在0~6.0mg·L-1和0~5.0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4、0.9995;测定结果与凯氏定氮法、磷钼蓝比色法对比无显著差异,相对误差均小于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9%和1.07%,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7.68%~102.12%和97.35%~101.88%之间。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回收率高,操作简便,测定结果能满足对土壤全氮、全磷的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化学分析仪 胶州湾湿地 土壤 全氮 全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农村地区土壤及水环境中全氟化合物的组成特征和来源初探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舒 焦杏春 +6 位作者 盖楠 殷效彩 朴海涛 路国慧 李小洁 饶竹 杨永亮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9-585,共7页
关于全氟化合物(PFCs)在中国农村环境中的分布还未见相关的报道。本文利用固相萃取分离富集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负电离源串联质谱法分析中国东部8个农村地区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样品中17种PFCs的污染水平和组成特征,并利用比值法... 关于全氟化合物(PFCs)在中国农村环境中的分布还未见相关的报道。本文利用固相萃取分离富集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负电离源串联质谱法分析中国东部8个农村地区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样品中17种PFCs的污染水平和组成特征,并利用比值法初步判定了水环境中PFCs的污染来源。结果显示,土壤中全氟羧酸类以PFOA为主(0.34~14.5 ng/g),全氟烷基磺酸类以PFOS为主(0.02~0.08 ng/g);地表水中PFCs以PFOA、PFHx A、PFOS和PFBA为主(4.8~29.6、0.73~31.8、nd^7.1和nd^6.1 ng/L);地下水中PFCs主要为PFOA、PFHx A、PFBA(nd^176、nd^50.1和0.08~16.1 ng/L)。土壤及水环境中PFCs总体上呈现从南到北递减的趋势;地表水中PFCs污染源大致分为生活污水和大气沉降两大类,其中大气沉降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土壤 地下水和地表水 组成特征 来源解析 中国东部农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及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谢文霞 朱鲲杰 +2 位作者 崔育倩 杜慧娜 陈剑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60,共7页
为了了解胶州湾河口湿地土壤碳氮的空间分布特征,2011年11月对该区域土壤有机碳(TOC)、总氮(TN)、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总磷(TP)以及pH、盐度、含水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胶州湾河口湿地TOC、TN、NO3--N、NH4+-N... 为了了解胶州湾河口湿地土壤碳氮的空间分布特征,2011年11月对该区域土壤有机碳(TOC)、总氮(TN)、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总磷(TP)以及pH、盐度、含水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胶州湾河口湿地TOC、TN、NO3--N、NH4+-N以及TP含量分布总体随深度增加而下降,除TOC(P=0.022)外,TN、NO3--N、NH4+-N、TP含量的剖面差异极显著(P<0.01)。碱蓬湿地和芦苇湿地中,NH4+-N的垂直变异系数均大于NO3--N;2)胶州湾河口湿地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有机氮。芦苇湿地表层土壤中TOC含量高于碱蓬湿地,而碱蓬湿地TN、TP含量高于芦苇湿地;3)胶州湾河口湿地土壤中TN、TP与TOC极显著相关(P<0.01),淹水对NO3--N、NH4+-N的产生和迁移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4)与其他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对比,胶州湾湿地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较为丰富,TOC、TN、NO3--N以及NH4+-N均处于较高水平。陆源是胶州湾河口湿地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且湿地中有机碳腐殖化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湿地 TOC TN NO3--N NH4+-N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蓝藻培养液中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海兰 王鑫 +2 位作者 法芸 张经华 王宗花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6,共5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电导检测器同时测定17种有机酸和7种阴离子的方法。采用Ionpac AS11-HC阴离子交换柱,KOH溶液作为淋洗液,梯度洗脱,流量为1.0mL/min,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25μL。24种分析物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 建立了一种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电导检测器同时测定17种有机酸和7种阴离子的方法。采用Ionpac AS11-HC阴离子交换柱,KOH溶液作为淋洗液,梯度洗脱,流量为1.0mL/min,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25μL。24种分析物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31%~2.67%之间,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0.3%~108.5%之间。该方法可用于微生物培养液中有机酸和阴离子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色谱 电导检测器 有机酸 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硅的分布与收支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军 臧家业 +3 位作者 张丽君 孙涛 于志刚 冉祥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基于2012年在黄海的综合调查,对黄海水体和沉积物中溶解硅和生物硅的含量和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历史数据建立了黄海硅收支与循环的模型.结果表明,黄海水体溶解硅和生物硅在秋季均高于春季,生物硅占活性硅的22%,陆源输... 基于2012年在黄海的综合调查,对黄海水体和沉积物中溶解硅和生物硅的含量和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历史数据建立了黄海硅收支与循环的模型.结果表明,黄海水体溶解硅和生物硅在秋季均高于春季,生物硅占活性硅的22%,陆源输入、初级生产和底界面扩散对硅的含量和分布的影响较为突出.收支表明,底界面扩散是黄海水体溶解硅的主要来源,占外部输入的48%,其次是东海的输入,占32%,河流贡献为9%,地下水贡献为6%,地表径流(非河流部分)贡献为3%,渤海贡献为1.5%,大气仅贡献0.5%;黄海水体溶解硅的支出主要是通过生物的吸收与随后的沉积埋藏和向东海的输出,其比例分别为72%和27%,黄海向渤海输出比例仅为1.0%;黄海沉积物是水体溶解硅的源,同时黄海体系还具有潜在汇的特性;黄海硅的净埋藏量约为55×109mol/a,占当年生物硅总量的7.2%,高于全球海洋的平均比值(3%),是外部输入硅总量的47%.本研究量化了黄海硅循环的主要过程,初步揭示了硅的源-汇特征以及陆地输入对近海硅收支与循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生物硅 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发角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徐江涛 朱平 +3 位作者 张林 隋淑英 董朝红 左翼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42,共5页
采用碱-还原两浴两步法溶解人发,提取角蛋白。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为:0.1 mol/L Na OH处理1 h,采用还原体系(0.75 mol/L Na2SO3,8 mol/L尿素,0.02 mol/L SDS),在80℃水浴中溶解5 h,浴比1∶15,人发溶解率可达55%;对提取的角蛋白进行SDS... 采用碱-还原两浴两步法溶解人发,提取角蛋白。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为:0.1 mol/L Na OH处理1 h,采用还原体系(0.75 mol/L Na2SO3,8 mol/L尿素,0.02 mol/L SDS),在80℃水浴中溶解5 h,浴比1∶15,人发溶解率可达55%;对提取的角蛋白进行SDS-PAGE测试及FTIR测试,结果表明:角蛋白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25~37 k Da,其结构以α-螺旋为主,同时含有β-转角、β-折叠及无规则卷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发 角蛋白 提取 两浴法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岛建设对龙口湾表层沉积物粒度及黏土矿物组成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任鹏 孙志高 +2 位作者 王传远 赵全升 祝贺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8-587,共10页
通过对2013年采自龙口湾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激光粒度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根据其表层沉积物粒度及黏土矿物组成分布特征,来探讨大规模人工岛建设对龙口湾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及黏土矿物组成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龙口湾沉积物粒... 通过对2013年采自龙口湾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激光粒度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根据其表层沉积物粒度及黏土矿物组成分布特征,来探讨大规模人工岛建设对龙口湾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及黏土矿物组成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龙口湾沉积物粒度以粉砂为主(62.90%),黏土(18.05%)和砂(19.05%)的质量分数相近。龙口湾表层沉积物的黏土矿物组成与莱州湾整体沉积物组成相近,其不同组分质量分数表现为伊利石>蒙皂石>绿泥石>高岭石,但个别矿物的含量仍存在一定差异。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及黏土矿物的组合特征表明,尽管龙口湾的沉积物仍以沿岸河流输沙、风沙和岛岸侵蚀为主,但沿岸大规模人工岛建设已对其组合特征产生重要影响。粒度组成上黏土质量分数略有升高,砂质量分数略有下降;黏土矿物组成上表现为蒙皂石的最大质量分数升高24.55%,绿泥石和高岭石的最大质量分数均下降35%左右,而伊利石质量分数最高且变化不大。通过对龙口湾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及黏土矿物组成特征的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大规模人工岛建设对龙口湾的沉积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粒度 黏土矿物 组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及Ag/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长泳 黄林军 +7 位作者 王彦欣 唐建国 郭益均 王瑶 刘延芝 侯永超 赵运超 李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59,共5页
选择改进的Hummer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采用硼氢化钠和柠檬酸钠相结合的方法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及Ag/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拉曼光谱、TEM、SEM、UV-Vis、XRD、FTIR等多种测试手段对其表征,发现硼氢化钠可以还原氧化石墨烯中的边... 选择改进的Hummer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采用硼氢化钠和柠檬酸钠相结合的方法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及Ag/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拉曼光谱、TEM、SEM、UV-Vis、XRD、FTIR等多种测试手段对其表征,发现硼氢化钠可以还原氧化石墨烯中的边缘缺陷,柠檬酸钠可以剥离氧化石墨烯片层并使银纳米颗粒附着在石墨烯片层上,石墨烯层数较少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银纳米颗粒的尺寸也会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石墨烯 Ag/石墨烯 颗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纱布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昔慧 夏延致 +3 位作者 李群 全凤玉 密叶 陈昭晶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1,66,共4页
以棉纱布为原料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纱布(CMC纱布),研究了其对Cu2+的吸附性能。对不同Cu2+浓度、不同吸附时间的吸附曲线用3种动力学模型(一级动力学方程、二级动力学方程和粒子扩散方程)进行分析,探讨了CMC纱布对Cu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 以棉纱布为原料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纱布(CMC纱布),研究了其对Cu2+的吸附性能。对不同Cu2+浓度、不同吸附时间的吸附曲线用3种动力学模型(一级动力学方程、二级动力学方程和粒子扩散方程)进行分析,探讨了CMC纱布对Cu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相关性系数R2均达到0.99。CMC纱布对Cu2+的吸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均相扩散的化学吸附过程,达到吸附平衡后没有明显的解吸附现象。粒子扩散模型分析表明,吸附过程由表面络合和吸附剂内部扩散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亲水性纱布 吸附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黄河站地区不同基底中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慧 王能飞 +3 位作者 臧家业 杨晓 冉祥滨 张波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4-130,共7页
为了探索北极陆域真菌的多样性,进一步揭示其生态学角色,本研究对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采集自黄河站区附近的24份样品进行了真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样品涂布划线后共分离得到60株真菌,其中腐殖质样品中分离到的真菌种类和数量最多;对选... 为了探索北极陆域真菌的多样性,进一步揭示其生态学角色,本研究对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采集自黄河站区附近的24份样品进行了真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样品涂布划线后共分离得到60株真菌,其中腐殖质样品中分离到的真菌种类和数量最多;对选取的28株代表菌株进行了真菌ITS区序列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分属于4个纲,12个属,分别为散囊菌纲、粪壳菌纲、座囊菌纲和微藻菌纲,其中地丝霉属为优势类群。该结果表明北极地区具有丰富的真菌物种多样性。通过对代表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探究了真菌多样性和土壤理化参数的相关性,其中有机碳氮及可溶性营养盐含量是影响北极土壤真菌多样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黄河站 真菌多样性 系统进化分析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筛查食品中6种人工合成甜味剂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建华 杨君 +3 位作者 刘琳 颜冬云 李立 刘靖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1-186,共6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建立固体样品中甜味剂的筛查.样品经前处理后采用Eclispe XDB-C18色谱柱,以0.1%甲酸-10 mmol/L甲酸铵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模式分析检测.在全扫描采集模式下,以准分子离子峰...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建立固体样品中甜味剂的筛查.样品经前处理后采用Eclispe XDB-C18色谱柱,以0.1%甲酸-10 mmol/L甲酸铵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模式分析检测.在全扫描采集模式下,以准分子离子峰的峰面积定量,以化合物精确分子质量定性.各化合物在0.02~2.0 mg/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样品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4.5%~120.1%,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4%.本方法可满足现行法规的限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人工合成甜味剂 筛查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用阻燃剂二氯均三嗪乙醇胺亚磷酸酯的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鹏 董朝红 +3 位作者 吕洲 朱平 隋淑英 张林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6-9,共4页
以乙醇胺、亚磷酸与三聚氯氰为原料,合成具有阻燃性的2-乙醇胺亚磷酸酯-4,6-二氯-1,3,5-均三嗪(APDCT)。将APDCT用于纯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利用极限氧指数法、垂直燃烧法以及热重分析法分析其阻燃性、热稳定性与阻燃机理,并测定阻燃棉织... 以乙醇胺、亚磷酸与三聚氯氰为原料,合成具有阻燃性的2-乙醇胺亚磷酸酯-4,6-二氯-1,3,5-均三嗪(APDCT)。将APDCT用于纯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利用极限氧指数法、垂直燃烧法以及热重分析法分析其阻燃性、热稳定性与阻燃机理,并测定阻燃棉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白度以及耐洗性。结果表明,APDCT阻燃整理后,棉织物的极限氧指数可由18.0%提高至30.5%,燃烧后的残炭量由10.8%增加至46.3%;阻燃整理对棉织物经、纬向拉伸断裂强力和白度影响不大;水洗30次后棉织物仍具有一定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均三嗪 阻燃性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食品接触材料热氧加速老化评估贮存寿命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洋 陈宏愿 +4 位作者 张辉珍 李培耀 宋国君 孙常勇 高建国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89,共5页
在实际生活中,PET会因为逐渐老化而失去使用价值。热氧加速老化实验可以帮助分析多个不同温度下PET各项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温度对PET老化性能的影响。由此建立温度-寿命相关的阿伦尼乌斯模型,通过阿伦尼乌斯模型推算PET的实际使用寿命。
关键词 PET 力学性能 阿伦尼乌斯公式 评估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河口溶解硅的变化与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丽君 臧家业 +4 位作者 马永星 李玲玲 刘炜 张波涛 冉祥滨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1-57,共7页
根据2013年~2014年四个季度的调查资料,结合历史数据并采用数理分析与经验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讨论了钱塘江河口溶解硅的分布、年代际变化和潜在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受到河流冲淡水和东海海水混合的双重影响,溶解硅的分布与... 根据2013年~2014年四个季度的调查资料,结合历史数据并采用数理分析与经验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讨论了钱塘江河口溶解硅的分布、年代际变化和潜在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受到河流冲淡水和东海海水混合的双重影响,溶解硅的分布与浓度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与季节规律,其浓度在秋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与冬季较低。近些年来溶解硅的浓度呈降低趋势,较历史水平降低了12%~25%,硅氮比也有大幅度的降低,比值自1.25降低到0.52。钱塘江河口溶解硅浓度降低主要是由于东海低溶解硅浓度海水的稀释造成的,而浮游植物量对溶解硅浓度影响有限。另外,河口叶绿素a含量与历史数据相比也存在明显降低,浮游植物细胞总量和种数都有显著下降;硅藻种类减少了近70%,并出现了绿藻、蓝藻和甲藻等非硅藻类生物,造成这几方面变化的原因很可大程度上与营养盐结构和浓度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河口 溶解硅 硅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叶不同生长期提取液中有机硫化物组分含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锡泉 李欢 +5 位作者 李丽 姜勤 孙乔乔 杨迪 马兆立 孙典亭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2-1067,共6页
大蒜植株中含有一定量具有生理活性及药理性质的有机硫化物,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4个不同生长时期新鲜蒜叶提取液中的有机硫化物进行分析和鉴定。四个时期包括:生长到1个月、生长到2个月、生长到5个月(包括... 大蒜植株中含有一定量具有生理活性及药理性质的有机硫化物,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4个不同生长时期新鲜蒜叶提取液中的有机硫化物进行分析和鉴定。四个时期包括:生长到1个月、生长到2个月、生长到5个月(包括2~3个月的冬季休眠期)和生长到7个月(成熟)。结果表明,蒜叶提取液中有机硫化物主要成分可分为3类:烯丙基类硫化物、杂环类硫化物和烷基类硫化物,其中包含一定量的大蒜油成分。在大蒜植株生长过程中,各阶段蒜叶提取液组分及相对含量有一定的差别,在其生长到2个月和7个月时,提取液中的有机硫化物含量相对较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二烯丙基二硫醚在4次试验提取液中的相对含量分别是6.09%,15.67%,2.35%和13.09%,3-乙烯基-1,2-二硫杂-5-环己烯在4次试验中的相对含量分别是4.00%,10.58%,2.30%和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叶 有机硫化物 相对含量 生长期 药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材料对海藻酸钠纺丝液降解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龙晓静 高翠丽 +3 位作者 王兵兵 赵卫 潘若才 夏延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研究了炭黑(CB)、活性炭(AC)、氧化石墨烯(GO)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等碳材料的加入对海藻酸钠(SA)溶液降解性能的影响,利用GPC和旋转黏度计测定了SA/碳材料复合溶液降解率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SA/碳材料复合溶液的降解动力学。... 研究了炭黑(CB)、活性炭(AC)、氧化石墨烯(GO)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等碳材料的加入对海藻酸钠(SA)溶液降解性能的影响,利用GPC和旋转黏度计测定了SA/碳材料复合溶液降解率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SA/碳材料复合溶液的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种碳材料的加入对SA的防降解效果依次为GO>CB>AC>MWCNTs,其降解速率常数依次为k SA>k SA/MWCNTs>k SA/AC>k SA/CB>k SA/GO。通过FT-IR、XRD和SEM对SA/碳材料复合溶液防降解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碳材料与SA之间并未形成共价键,只有氢键作用。经紫外照射的SA/碳材料复合膜,纯SA膜晶区强度稍有下降,SA/GO晶区的强度明显增强。纯SA膜经紫外照射后出现了裂纹,加入各种碳材料的SA薄膜未发现有裂纹出现。结果表明,利用碳材料对SA进行防降解改性是一种工艺简单,操作快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碳黑 氧化石墨烯 多壁碳纳米管 降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携载无机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拉曼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永超 黄林军 +6 位作者 王彦欣 唐建国 刘继宪 王瑶 焦吉庆 王薇 赵运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6-809,共4页
通过原位复合的方法,在石墨烯片层间掺杂纳米银颗粒,制备出石墨烯/银纳米杂化材料(RGO/Ag)。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RD、拉曼光谱等对氧化石墨烯(GO)、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石墨烯/银纳米杂化材料(R... 通过原位复合的方法,在石墨烯片层间掺杂纳米银颗粒,制备出石墨烯/银纳米杂化材料(RGO/Ag)。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RD、拉曼光谱等对氧化石墨烯(GO)、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石墨烯/银纳米杂化材料(RGO/Ag)进行表征。发现复合材料中的银对石墨烯/银材料有拉曼增强作用,结合TEM对这种增强作用进行研究,发现银颗粒的团聚对这种增强作用有减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氧化石墨烯 石墨烯/银杂化材料 拉曼 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口湾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鹏 孙志高 +1 位作者 赵全升 祝贺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9-284,共6页
为探究龙口湾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对2013年采自龙口湾的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碎屑矿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口湾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质量分数较低,平均为0.58%,重矿物以普通角闪石、绿帘石为主,云母类片状矿物较多,稳... 为探究龙口湾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对2013年采自龙口湾的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碎屑矿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口湾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质量分数较低,平均为0.58%,重矿物以普通角闪石、绿帘石为主,云母类片状矿物较多,稳定矿物含量较低,其中普通角闪石的平均百分含量高达41.85%。轻矿物以石英、长石为主,且斜长石与钾长石的含量相近,其中石英的平均百分含量高达47.33%。碎屑矿物的分布特征表明,尽管龙口湾的表层沉积物仍以沿岸河流输沙、风沙、岛岸侵蚀和黄河的影响为主,但沿岸大规模人工岛建设已对其组合特征产生重要影响。表现为普通角闪石的含量剧增,绿帘石的含量减少,斜长石的含量剧减,而钾长石的含量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矿物 沉积物 龙口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