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护工艺对无砂大孔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晨洋 张志柱 +4 位作者 张鹏飞 李秋义 孔哲 郭远新 陈明旭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19-4026,共8页
为解决天然骨料资源浪费与再生骨料应用领域受限的问题,本文利用天然骨料与再生骨料制备无砂大孔再生混凝土,并通过力学性能、显微硬度、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试验对干燥、喷水和覆膜状态下的无砂大孔再生混凝土宏观与微观... 为解决天然骨料资源浪费与再生骨料应用领域受限的问题,本文利用天然骨料与再生骨料制备无砂大孔再生混凝土,并通过力学性能、显微硬度、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试验对干燥、喷水和覆膜状态下的无砂大孔再生混凝土宏观与微观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不同养护工艺影响了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过程,无砂大孔再生混凝土的“蜂窝”结构和再生骨料特性使水化过程更加复杂。覆膜状态下的养护效果最优,其次为干燥养护,而喷水养护效果最差。在显微硬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中发现,喷水养护状态下,混凝土基体内部自由水吸收增加,导致混凝土膨胀,从而降低了骨料与水泥基质界面的黏结性和硬度值。另外,在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中氢氧化钙等水化产物的组成也进一步证实了三种养护工艺对无砂大孔再生混凝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再生混凝土 养护工艺 抗压强度 线性拟合 显微硬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固废制备再生细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远新 孔哲 +1 位作者 李秋义 郑世东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6-179,184,共5页
以胶凝材料体系的多元复合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胶凝材料总量、胶水比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在不同强度等级要求下对其配合比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实现再生细骨料的最大化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以胶凝材料体系的多元复合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胶凝材料总量、胶水比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在不同强度等级要求下对其配合比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实现再生细骨料的最大化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相比普通混凝土最大差值可达到11.6 MPa,其力学性能要差于普通混凝土,且各个养护龄期的抗压强度均随着胶凝材料总量或胶水比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均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优化后的各个系列配合比可制备强度等级C20~C40的再生细骨料混凝土,从而满足不同需求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固废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胶凝材料用量 胶水比 抗压强度 配合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形转动摩擦阻尼器工作原理及滞回性能研究
3
作者 闫丽娟 张春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118,共7页
针对方形转动摩擦阻尼器滞回性能的理论分析尚不明确的问题,依托转动摩擦阻尼器的优点和应用方法,设计了方形转动摩擦阻尼器的结构形式,并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提出并验证了滑移力F与位移Δ之间的计算表达式,建立了方形转动摩擦阻尼... 针对方形转动摩擦阻尼器滞回性能的理论分析尚不明确的问题,依托转动摩擦阻尼器的优点和应用方法,设计了方形转动摩擦阻尼器的结构形式,并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提出并验证了滑移力F与位移Δ之间的计算表达式,建立了方形转动摩擦阻尼器耗能性能的简易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方形转动摩擦阻尼器滞回曲线比较饱满,耗能能力较好,且理论分析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性良好;方形转动摩擦阻尼器在正向加载时的滑移力随位移的增加而增大,反之则减小;仍需要进一步考虑地震作用时的加载荷载速率、温度改变等因素影响。研究结果为未来类似转动摩擦阻尼器设计及滞回性能研究提供了实用的经验,尤其是在考虑地震作用下阻尼器的工作性能,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形转动摩擦阻尼器 工作原理 滞回性能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静态贝叶斯的降雨诱发尾矿坝失稳评估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靖雯 聂闻 +2 位作者 芦松 王震豪 Pooya Saffari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8-275,共8页
降雨事件是导致尾矿坝失稳的主要因素之一,评估降雨事件发生时尾矿坝的稳定性对矿山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由于降雨在坝体中的渗透机制多变,降雨事件和坝体失稳之间的联系是不确定的,为了减少这种不确定性,运用贝叶斯分析方法预测不同降雨... 降雨事件是导致尾矿坝失稳的主要因素之一,评估降雨事件发生时尾矿坝的稳定性对矿山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由于降雨在坝体中的渗透机制多变,降雨事件和坝体失稳之间的联系是不确定的,为了减少这种不确定性,运用贝叶斯分析方法预测不同降雨量下的尾矿坝稳定性。基于尾矿坝堆坝模型试验获取了不同降雨量和空间维度下的坝体物理参数及试验数据,建立了基于贝叶斯的尾矿坝稳定性评估模型。使用信息增益获取各参数预警值并以此为指标计算物理参数的先验概率,结合Leaky Noisy-orgat扩展模型计算条件概率,借助GeNIe软件建立贝叶斯模型,通过贝叶斯分析得到尾矿坝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各个空间位置的失稳概率。该模型将试验参数与尾矿坝失稳机理不确定性相联系,进一步提高了客观评价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1)降雨量越大,尾矿的各参数变动越大,相互作用越明显,坝体失事概率越高。(2)由于尾矿的空间非均质特性,高处的尾矿失稳概率更大,而降雨将进一步加剧失稳风险。研究成果对于尾矿坝稳定性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稳定性分析 贝叶斯网络 降雨 GENI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