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型地铁车辆车载ATP安全制动监控算法研究
1
作者 刘澳 胡波 +2 位作者 许丰磊 董振威 苗峰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59,共7页
车载列车自动防护(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ATP)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核心安全设备,它为列车安全、高效地运行保驾护航。因此,掌握车载ATP的核心控制算法是实现车载ATP自主化的关键一步。为了在施加紧急制动时,最大程度地使用电制... 车载列车自动防护(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ATP)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核心安全设备,它为列车安全、高效地运行保驾护航。因此,掌握车载ATP的核心控制算法是实现车载ATP自主化的关键一步。为了在施加紧急制动时,最大程度地使用电制动、减少制动盘和闸片磨耗,文中基于两级紧急制动的设计理念,针对某型地铁车辆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车载ATP安全制动曲线模型,通过研究EB级紧急制动时电制动和磁轨制动的特性,设计了EB级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的监控算法。车载ATP根据此算法实时判断EB级紧急制动的施加过程是否满足安全停车要求;若不满足,则迅速切换为以空气制动为主的UB级紧急制动。装车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列车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有效管理两级紧急制动,确保列车在安全防护距离内停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制动 车载列车自动防护 紧急制动距离 可保证紧急制动率 故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载荷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玉光 王文静 +1 位作者 李爽 杨广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4-210,217,共8页
[目的]我国地铁车辆在设计和校核中所采用的国际标准不完全符合车辆实际运营条件,导致一些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在未达到规定的运营里程时就出现了疲劳裂纹现象,开展实际运营条件下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载荷研究十分必要。[方法]基于B型地... [目的]我国地铁车辆在设计和校核中所采用的国际标准不完全符合车辆实际运营条件,导致一些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在未达到规定的运营里程时就出现了疲劳裂纹现象,开展实际运营条件下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载荷研究十分必要。[方法]基于B型地铁车辆长期跟踪测试试验实测数据,采用统计计算与STFT(短时傅里叶变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线路状况、车辆运行状态和载客量3个方面研究构架载荷变化规律。[结果及结论]构架主体载荷和线路条件高度相关,构架局部载荷和车辆运行状态高度相关;减振器载荷和载客量之间有较为明显的负线性相关性,除侧滚载荷外的其他构架载荷与载客量呈正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转向架 构架 载荷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转向架转臂定位节点疲劳寿命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顾正隆 葛亦凡 +3 位作者 王子晗 胡雅婷 刘伟渭 厉彦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1,共4页
[目的]基于虚拟仿真疲劳试验技术,对某型车辆转向架的转臂定位节点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及可靠性评估,以提高车辆稳定性并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方法]利用ABAQUS软件建立转臂定位节点有限元模型,获取应力应变数据;通过FE-SAFE软件设置橡胶材... [目的]基于虚拟仿真疲劳试验技术,对某型车辆转向架的转臂定位节点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及可靠性评估,以提高车辆稳定性并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方法]利用ABAQUS软件建立转臂定位节点有限元模型,获取应力应变数据;通过FE-SAFE软件设置橡胶材料的疲劳参数,进行疲劳寿命仿真分析;采用图检验法对伪失效疲劳寿命进行分布假设检验,选取最优寿命分布;利用寿命分布参数值与应力水平之间的关系拟合出适合的函数关系式,对正常应力水平下转臂定位节点的疲劳寿命进行可靠性评估。[结果及结论]转臂定位节点在正常应力水平下仅有橡胶衬套将产生疲劳损伤;橡胶衬套最下端为伪失效疲劳寿命值最低的区域,也是最先发生破坏的区域;现场试验与疲劳仿真结果验证了转臂定位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确定了最优的正态寿命分布;正常应力水平下,转臂定位节点可靠度为0.9时的疲劳寿命循环次数大约为21万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车辆 转向架 转臂定位节点 疲劳寿命预测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车辆轮对磨耗模型研究
4
作者 丁亚琦 吕晟 +3 位作者 王子晗 张枝森 刘伟渭 沈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67,共4页
[目的]基于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列车轮对实测数据,研究轮对磨耗规律,建立轮对轮缘厚度和轮径磨耗模型,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和维护效率。[方法]对轮对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数据误差;采用曲线拟合和误差分析方法建立轮缘厚... [目的]基于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列车轮对实测数据,研究轮对磨耗规律,建立轮对轮缘厚度和轮径磨耗模型,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和维护效率。[方法]对轮对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数据误差;采用曲线拟合和误差分析方法建立轮缘厚度和轮径的磨耗模型,并以磨耗速率拟合标准差,以及真实值与误差拟合曲线之间误差值的拟合标准差作为该模型的评价指标,评估轮缘厚度及轮径磨耗模型的准确性;分别针对1701次和1721次列车进行轮对磨耗模型验证。[结果及结论]1701次和1721次列车轮对轮缘厚度磨耗速率4次拟合曲线的拟合标准差,以及真实值与误差拟合曲线之间误差值的6次拟合曲线的拟合标准差均接近于零,验证了该车辆轮对磨耗模型的准确性,能够精确预测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同一车型不同列车及同一列车不同位置的轮对磨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轮对 磨耗模型 拟合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思维的国内外轨道车辆防火标准体系
5
作者 李旭光 于全蕾 +1 位作者 朱国庆 赵震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3-649,共7页
研究了轨道车辆的火灾危险性和国内外防火技术标准体系,给出标准及试验建议。基于系统思维和第一性原理介绍车辆火灾系统及其危险性,归纳车辆火灾试验的对象、尺度层级及对应的火灾危险类别。依据火灾尺度层级和危险类别,对比分析国内... 研究了轨道车辆的火灾危险性和国内外防火技术标准体系,给出标准及试验建议。基于系统思维和第一性原理介绍车辆火灾系统及其危险性,归纳车辆火灾试验的对象、尺度层级及对应的火灾危险类别。依据火灾尺度层级和危险类别,对比分析国内外主要车辆防火标准及其方法标准。探讨试验标准与火灾真实场景的适用性、相关性及标准建议。后续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建议将材料不燃性、燃烧热值等方法作为首选指标,将液体闪点燃点、高温氧指数、高速气体氧指数、着火性、烟气腐蚀性等方法纳入考虑范围。部件级防火重点关注实体房间火、SBI单体燃烧等试验,车用氢能、锂电系统的结构耐火应做专题研究。通过各层级试验与数值模拟耦合验证,推进真实动态场景下全尺寸车辆火灾试验方法和标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防火标准 火灾系统 尺度层级 火灾危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风环境下装配风阻制动装置高速列车制动安全速度阈值研究
6
作者 谢红太 王红 +1 位作者 汤劲松 王云飞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0-260,共11页
为保障下一代装配风阻制动装置高速列车在恶劣风环境中的风阻制动安全,根据现有风阻制动整机设计、工作姿态及系统布局等方面研究成果,以某型动车组为参考,装配8套“蝶形”风阻制动装置,分别建立横风作用下列车空气动力学模型和车辆轨... 为保障下一代装配风阻制动装置高速列车在恶劣风环境中的风阻制动安全,根据现有风阻制动整机设计、工作姿态及系统布局等方面研究成果,以某型动车组为参考,装配8套“蝶形”风阻制动装置,分别建立横风作用下列车空气动力学模型和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在风载荷作用下装配风阻制动装置高速列车动力学行为,通过列车行车安全指标评估确定风阻制动安全速度阈值。研究结果表明:横风作用下,装配风阻制动装置的高速列车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要受控于头车,在速度200~400 km/h运行时,气动力系数与0~30 m/s横风呈二次非线性关系,随着横风强度的增大,阻力系数增长率逐渐减小,横向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增长率逐渐增大;轮重减载率是速度200~400 km/h风阻制动安全评估的控制性指标,在风速为10~30 m/s范围内,轮重减载率与运行速度之间近似线性相关;参照国家技术标准和相关试验数据,仿真计算得出的风阻制动安全速度区域,有效落在列车行车安全区域内,当20 m/s横风环境运行时,风阻制动安全速度不超过186.1 km/h;当15 m/s横风环境运行时,风阻制动安全速度不超过324.6 km/h;当10 m/s横风环境运行时,风阻制动安全速度不超过370.1 km/h。该研究得出的横风环境中风阻制动安全速度阈值,可为风阻制动装置的优化设计以及运行安全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空气动力学 轮轨动力学 风阻制动装置 横风 制动速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车辆检修周期延长研究
7
作者 刘东宇 袁帅 +3 位作者 马永超 汤劲松 孟祥振 尹崇宏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8-165,共8页
文中给出了一种通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RCM)分析和实车试验探索等手段开展城轨车辆检修周期延长研究的方法,通过检修规程结构化、故障影响评估以及可靠度建模等方式对检修项点做筛选,进而设计并执... 文中给出了一种通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RCM)分析和实车试验探索等手段开展城轨车辆检修周期延长研究的方法,通过检修规程结构化、故障影响评估以及可靠度建模等方式对检修项点做筛选,进而设计并执行列检、定修、架修间隔延长探索试验。通过梳理试验结果发现,列检间隔由2日延长至4日后,列车每万公里故障率处于持平状态;定修由15万km延长至20万km后,故障率与之前处于同一水平,且主要磨耗件符合运营规范要求;架修由60万km延长至70万km后,制约项点的功能退化特征满足要求。研究结论有效支撑了车辆修程优化设置,对降低车辆全寿命周期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车辆 检修周期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间隔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流制列车交直流转换中辅变控制策略研究
8
作者 杨志浩 张玉光 陆锦晓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7-121,共5页
[目的]研究双流制列车交直流转换工况下的辅助变流器(辅变)启停控制策略,以及列车空调系统启动控制策略,以避免辅变过流/过载故障,保障列车运行性能。[方法]以重庆跳磴至江津线双流制列车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面信标信号、辅变工作状... [目的]研究双流制列车交直流转换工况下的辅助变流器(辅变)启停控制策略,以及列车空调系统启动控制策略,以避免辅变过流/过载故障,保障列车运行性能。[方法]以重庆跳磴至江津线双流制列车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面信标信号、辅变工作状态及中压负载工作状态等信号,制定合理的辅变停机与启动策略。具体为:在列车即将进入无电区时,先停止列车空调负载,再关闭辅助电源。此外,结合辅变工作状态和中压负载容量,分析辅变与中压负载的匹配关系,制定合理的列车空调系统停机与启动时序。[结果及结论]新策略有效解决了辅变在交直流区间切换时的过流或过载故障问题。同时,新的列车空调系统启动控制策略避免了辅变启动过程中的过流或过载问题,显著提高了列车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双流制列车 交直流转换 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动车组发电机励磁系统应用技术研究
9
作者 潘景宇 王懂 林显琦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针对新型内燃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和辅助变流器共用一套内燃动力包的需求,为保证发电机输出电压同时满足牵引变流器和辅助变流器在各种复杂工况下稳定运行,开发一种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并针对发电机特性和列车实际运行工况,设计了内燃动车... 针对新型内燃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和辅助变流器共用一套内燃动力包的需求,为保证发电机输出电压同时满足牵引变流器和辅助变流器在各种复杂工况下稳定运行,开发一种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并针对发电机特性和列车实际运行工况,设计了内燃动车组发电机励磁控制算法,经现场运行测试表明,该励磁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在极端工况下发电机输出电压没有出现过压、欠压或振荡现象,完全满足内燃动车组运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动车组 牵引系统 励磁控制 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车辆用水性涂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于全蕾 韩国祥 +5 位作者 栾俊 刁朔 葛忠慧 姜兆华 王瑞涛 郝博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6-52,共7页
介绍了轨道交通车辆用水性环氧底漆、水性聚氨酯中涂漆、水性聚氨酯面漆、水性聚氨酯底色漆和水性聚氨酯清漆的性能测试试验研究情况,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轨道交通涂料厂商的水性涂料样品,着重研究了耐中性盐雾性能、耐紫外老化性... 介绍了轨道交通车辆用水性环氧底漆、水性聚氨酯中涂漆、水性聚氨酯面漆、水性聚氨酯底色漆和水性聚氨酯清漆的性能测试试验研究情况,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轨道交通涂料厂商的水性涂料样品,着重研究了耐中性盐雾性能、耐紫外老化性能、有害物质含量和防火性能,并对这些性能做了对比分析和影响因素的机理探讨。所选样本基本代表了国内外轨道交通车辆用水性涂料的最高水平,为轨道交通车辆涂装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数据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水性涂料 试验研究 机理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车体结构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康兴东 龚晓波 赵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7-180,共4页
新型轻量化车体结构材料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介绍了纳米组织控制铝合金、阻燃镁合金和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指出我国应加强新型轻量化材料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与运用,推出自主产权产品,全面... 新型轻量化车体结构材料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介绍了纳米组织控制铝合金、阻燃镁合金和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指出我国应加强新型轻量化材料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研究与运用,推出自主产权产品,全面提升制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轻量化车体结构 复合材料车体 纳米组织控制铝合金 阻燃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车辆空调相变蓄冷换热器放冷过程的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苏娜 王宏宇 +1 位作者 孙化 曾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2-156,共5页
通过建立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对轨道车辆空调相变蓄冷换热器放冷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得到圆管型和扁管型蓄冷换热器在不同条件(环境温度、风速和蓄冷材料导热系数)和不同结构尺寸(圆管的管径、扁管的厚度)下的总放冷量和放冷时间,根... 通过建立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对轨道车辆空调相变蓄冷换热器放冷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得到圆管型和扁管型蓄冷换热器在不同条件(环境温度、风速和蓄冷材料导热系数)和不同结构尺寸(圆管的管径、扁管的厚度)下的总放冷量和放冷时间,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对比了蓄冷换热器在不同条件下放冷效果的优劣,结果表明影响放冷效果的重要因素为风速和环境温度,导热系数对放冷效果的影响非常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空调 相变蓄冷换热器 数值仿真 放冷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压力控制方法的智能化改进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欣 董建峰 +2 位作者 崔晓军 杜振振 毕经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75,共5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气制动系统因压力信号采集异常而无法实现压力控制的问题,利用智能控制的原理对现有的控制方法进行改进与优化。在压力信号采集正常时,选择有效的学习样本,对电磁阀控制参数进行学习和记录;在压力信号采集异常时...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气制动系统因压力信号采集异常而无法实现压力控制的问题,利用智能控制的原理对现有的控制方法进行改进与优化。在压力信号采集正常时,选择有效的学习样本,对电磁阀控制参数进行学习和记录;在压力信号采集异常时,根据学习所获得的控制参数,对电磁阀进行开环控制。经试验台验证后结论如下:智能化改进后的压力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在压力信号采集异常时对压力进行开环控制,且具有与信号采集正常时相同的响应时间和良好的控制精度,可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运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制动系统 压力控制 信号采集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车辆干冰清洗流场特性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伊建辉 李江波 +2 位作者 宋阳 姜衍猛 赵小磊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53,共6页
为研究轨道车辆干冰清洗流场特性并获取关键参数值,分析了轨道车辆干冰清洗原理,建立了干冰清洗流场计算模型,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给出了流场计算方法,计算了干冰清洗压力场及速度场特性,并使用干冰清洗设备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得出喷... 为研究轨道车辆干冰清洗流场特性并获取关键参数值,分析了轨道车辆干冰清洗原理,建立了干冰清洗流场计算模型,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给出了流场计算方法,计算了干冰清洗压力场及速度场特性,并使用干冰清洗设备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得出喷嘴轴线上的气体压力在喷嘴出口外侧迅速下降并产生震荡,喷嘴轴线上的气体速度在离开喷嘴后快速增加并产生震荡;增加喷嘴截面尺寸可以提高气体压力及速度震荡的幅值及传播距离,震荡幅度及传播距离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清洗效果;清洗关键参数的较优值范围为清洗距离100—300 mm、清洗速度50—150 mm/s、清洗角度90°、干冰流量1.2—1.4 kg/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干冰清洗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车辆空调用相变蓄冷装置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骁 王宏宇 韩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0-233,238,共5页
针对4种型号的轨道车辆空调用蓄冷装置样件进行放冷过程的性能测试,获得蓄冷装置在不同风速条件、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结构尺寸(扁管的厚度)下的总放冷量和放冷时间。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了蓄冷换热器在不同条件下放冷效果的优劣,得到... 针对4种型号的轨道车辆空调用蓄冷装置样件进行放冷过程的性能测试,获得蓄冷装置在不同风速条件、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结构尺寸(扁管的厚度)下的总放冷量和放冷时间。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了蓄冷换热器在不同条件下放冷效果的优劣,得到对放冷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管厚和环境温度,风速对放冷效果的影响相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空调 相变蓄冷装置 性能测试 放冷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车辆空调储能材料的热物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化 王宏宇 +1 位作者 王苏娜 曾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244,249,共4页
根据轨道车辆空调储能的要求,选择固-固相变石蜡作为储能材料,但石蜡存在导热系数较低、传热性能差的缺点。为了提高石蜡的导热性,缩短相变时间,使之达到轨道车辆对放冷时间的要求,在固-固相变石蜡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3%、5%、10%的氧化... 根据轨道车辆空调储能的要求,选择固-固相变石蜡作为储能材料,但石蜡存在导热系数较低、传热性能差的缺点。为了提高石蜡的导热性,缩短相变时间,使之达到轨道车辆对放冷时间的要求,在固-固相变石蜡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3%、5%、10%的氧化钛纳米粒子和氧化铝纳米粒子制备了组成不同的复合相变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稳态导热系数测试仪研究了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性能和导热性能。结果表明:组成不同的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均在19~21℃之间,满足轨道车辆空调储能的要求;添加纳米金属粒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空调储能 固-固相变石蜡 复合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应急供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通 杨阳 +1 位作者 张国红 于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2-135,共4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以车载蓄电池组或新增电池箱来保障应急供电,可有效应对供电系统的故障问题,并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自身的主动救援。分析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应急供电系统的应用现状。设计了4种不同应用场合的应急供电系统,并对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以车载蓄电池组或新增电池箱来保障应急供电,可有效应对供电系统的故障问题,并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自身的主动救援。分析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应急供电系统的应用现状。设计了4种不同应用场合的应急供电系统,并对其工作原理及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研究了其在应急供电下的整车控制逻辑。结果表明:应急供电系统对提升车辆自我救援能力、探索新节能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 应急供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铁路货车服役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苗晓雨 王新锐 +2 位作者 杨亚军 龚晓波 徐宁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3,共8页
对于既有铁路货车服役性能的研究,需更侧重于研究产品的性能,保障货车运行安全,尤其是针对服役中后期,甚至报废前接近或超过设计寿命时期的车辆,在确定其运行性能的基础上,更要关注车辆的承载能力、结构可靠性、疲劳特性及其功能性。基... 对于既有铁路货车服役性能的研究,需更侧重于研究产品的性能,保障货车运行安全,尤其是针对服役中后期,甚至报废前接近或超过设计寿命时期的车辆,在确定其运行性能的基础上,更要关注车辆的承载能力、结构可靠性、疲劳特性及其功能性。基于对国内外铁路货车的运用状态、检修制度、检修模式等情况分析,对铁路货车报废条件、寿命管理相关要求及规定分析研究认为,对车辆进行动力学仿真与线路试验,车体静强度及刚度、冲击、剩余疲劳寿命等进行仿真分析与台架试验是综合判断车辆服役性能的必要手段。了解与掌握货车服役性能及其发展趋势,为降低车辆故障率、保证车辆长寿命可靠性运行,更贴合实际需求为货车安全运用、科学检修、优化设计的后续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役性能 影响因素 动力学仿真 静强度 冲击强度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VS 1608的轨道车辆空气弹簧焊接上盖疲劳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佳志 宋红光 +4 位作者 韩跃 吴霜 赵国艳 徐聪 谭江江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7,共10页
空气弹簧作为轨道交通车辆的二系悬挂,其安全可靠性对车辆的动力学特性和乘坐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给出了一种对空气弹簧焊接上盖进行疲劳评估的计算方法。首先,采用疲劳耐久极限法确定空气弹簧疲劳载荷工况,空载45 kN,横向位移... 空气弹簧作为轨道交通车辆的二系悬挂,其安全可靠性对车辆的动力学特性和乘坐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给出了一种对空气弹簧焊接上盖进行疲劳评估的计算方法。首先,采用疲劳耐久极限法确定空气弹簧疲劳载荷工况,空载45 kN,横向位移±110 mm;建立轴对称模型,进行旋转得到三维模型,再施加边界条件和垂向载荷,进行横向位移加载;其次,得到焊接上盖的应力结果,根据计算出的母材最大应力92.0 MPa和焊接区域最大应力32.6 MPa,判断满足静态强度要求;进而,完成上盖焊缝横向位移时的应变测量,验证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最后,选取最严苛部分(或提取全部)节点应力数据,根据DVS 1608定义的方法进行疲劳估算,计算出各节点应力利用率,依次进行焊接疲劳强度可靠性评估。计算得出焊缝外侧过渡区应力利用率最大1.09,大于允许值1,由于文中对焊缝过渡区域进行打磨处理,疲劳强度值可以提高30%,判定焊缝满足1000万次疲劳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VS 1608 空气弹簧 焊接上盖 疲劳 有限元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盘形制动器热-结构耦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楠 金星 +3 位作者 史建航 王炳锟 施玉奇 丰明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6-464,共9页
盘形制动器热负荷计算是高速列车制动盘研发设计的关键环节,其计算结果是列车运行参数配置的依据。开发合适的计算方法建立计算精度高、工况适用性广的热-结构耦合计算模型是盘形制动器热负荷计算的关键问题。针对动车组用轴装制动盘制... 盘形制动器热负荷计算是高速列车制动盘研发设计的关键环节,其计算结果是列车运行参数配置的依据。开发合适的计算方法建立计算精度高、工况适用性广的热-结构耦合计算模型是盘形制动器热负荷计算的关键问题。针对动车组用轴装制动盘制动过程,充分考虑制动闸片和制动盘的几何特性、运动特性和载荷工况,提出位移梯度循环法,基于ABAQUS软件建立盘形制动器摩擦副三维瞬态传热有限元模型,运用位移梯度循环法推导出热流加载式,用以计算制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热流,解决摩擦作用沿制动盘周向差异造成的耦合结果偏差。运用位移梯度循环法对制动盘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现场调研成果进行对比,通过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峰值温度误差率、相关性系数等统计学指标及现场调研观测结果评定该模型的计算精度及工况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位移梯度循环法的热-结构耦合模型可有效模拟制动盘在制动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稳定性,结构场分析出的制动盘热裂纹失效易发位置与该型号制动盘装车运用情况相符。研究成果可有效模拟高速列车在制动时制动盘的热-结构耦合过程,尤其在大轴重下的持续制动或间隔制动工况下,制动时间越长,计算精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盘形制动器 热-结构耦合 热负荷计算 位移梯度循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