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步法制备三维杆状聚吡咯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1
作者 程亚杰 许子琛 +3 位作者 王强 魏浩 孙希平 王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6-231,共6页
本工作针对传统聚吡咯吸波材料微观形貌单一、阻抗失配的问题,通过改变聚合条件,采用一步法制备出四种不同微观形貌的聚吡咯(PPy-X),并使用同轴法测试其介电参数,进而计算出吸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MnO_(2)为氧化剂、甲基橙为表面活... 本工作针对传统聚吡咯吸波材料微观形貌单一、阻抗失配的问题,通过改变聚合条件,采用一步法制备出四种不同微观形貌的聚吡咯(PPy-X),并使用同轴法测试其介电参数,进而计算出吸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MnO_(2)为氧化剂、甲基橙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的聚吡咯(PPy-C)吸波性能最佳,在样品厚度为2.5 mm处的最佳反射损耗达到-28.97 dB(11.20 GHz),在3 mm处其有效吸收带宽(EAB)达到4.32 GHz(6.88~11.2 GHz)。PPy-C优异的吸波性能源于阻抗匹配和极化损耗,其良好的阻抗匹配性能得益于使用以MnO_(2)为氧化剂、甲基橙为表面活性剂的氧化方法。PPy-C的极化损耗源于两方面:一方面,甲基橙掺杂引入了偶极子,造成了偶极极化;另一方面,PPy-C三维杆状结构与纳米颗粒之间的多重界面作用增强了材料的界面极化。这种聚吡咯微观形貌调控方法调整了电磁波在聚吡咯中的损耗机制,获得了更优异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形貌调控 吸波性能 介电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阵列多爆源水下爆炸载荷分布特性
2
作者 杨洋 谢洋洋 +2 位作者 张睿瑶 陈莹玉 孙岩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0,共12页
多爆源的水下联合爆炸,使得水下环境更为的复杂。为探究多爆源水下爆炸的载荷分布,通过LS-DYNA对自由场中水下爆炸双爆源、三爆源以及四爆源进行了水平阵列数值建模。基于ALE算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爆炸冲击波的叠加效应、多爆源融... 多爆源的水下联合爆炸,使得水下环境更为的复杂。为探究多爆源水下爆炸的载荷分布,通过LS-DYNA对自由场中水下爆炸双爆源、三爆源以及四爆源进行了水平阵列数值建模。基于ALE算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爆炸冲击波的叠加效应、多爆源融合气泡形态及载荷分布特性。结果表明:LS-DYNA-ALE算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水下爆炸过程。与单爆源相比,水平阵列多爆源冲击波峰值在竖直方向上增强,脉宽在水平方向上延长;融合气泡的坍塌发生在气泡两侧,射流也从两侧产生;融合气泡的脉动周期与爆源数量呈正相关;在局部效应外,融合气泡脉动载荷与爆源数量在气泡上方呈正相关,而在气泡下方呈负相关。拟合的经验公式对多爆源融合气泡载荷、气泡的参数分析以及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多爆源 融合气泡 气泡脉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狐海域细粒沉积物水合物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研究
3
作者 姬梦飞 王吉亮 +3 位作者 王伟巍 张杰城 刘雪芹 吴时国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9,共14页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以粉砂质细粒沉积物为主,其饱和度达30%,远高于其他许多地区的细粒水合物储层饱和度。研究该区内细粒沉积物水合物储层特征对于认识水合物富集规律、资源评价和水合物试采开发方案设计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以粉砂质细粒沉积物为主,其饱和度达30%,远高于其他许多地区的细粒水合物储层饱和度。研究该区内细粒沉积物水合物储层特征对于认识水合物富集规律、资源评价和水合物试采开发方案设计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神狐海域叠前地震数据进行精细处理获得地层速度模型以及角道集数据,进而开展叠前地震反演,获得包括纵横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和泊松比等多弹性参数剖面,结合测井数据对水合物和游离气分布进行精细地球物理描述。通过研究发现:(1)研究区内BSR反射振幅随入射角增大而减弱,BSR在小角度叠加剖面上更易识别;(2)BSR之下发育具有低速异常特征的烟囱构造,可能是深部游离气的向上运移通道;(3)研究区内水合物储层具有较强的横向非均质性,较高饱和度水合物下部一般赋存游离气,表明水合物再循环可能在细粒沉积中的水合物富集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地震成像 叠前地震反演 储层刻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掩埋目标声探测与识别关键技术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梦婷 于盛齐 +4 位作者 谢志敏 秦志亮 解闯 郑毅 赵吉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0-921,共12页
为了准确呈现海底掩埋目标声探测与识别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技术难点,推动该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探测系统及信号处理技术两方面出发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基于水声探测海底掩埋目标所面临的难点,介绍了国内外掩埋目标声探测与识... 为了准确呈现海底掩埋目标声探测与识别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技术难点,推动该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探测系统及信号处理技术两方面出发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基于水声探测海底掩埋目标所面临的难点,介绍了国内外掩埋目标声探测与识别系统,然后论述了抗混响、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和目标识别等关键技术环节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掩埋目标探测与识别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埋目标 探测系统 信号处理 水声探测 抗混响 特征提取 目标检测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爆炸多气泡耦合形态及载荷分布特性
5
作者 谢洋洋 孙岩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8,共9页
多爆源水下爆炸产生的气泡在相互耦合作用后,其形态演化以及脉动载荷分布特性与单个气泡相比存在着显著差异。基于超算工作站,由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自由场中爆源中心距离为一个气泡最大半径R的三气泡及四气泡水平阵列三维模型,使... 多爆源水下爆炸产生的气泡在相互耦合作用后,其形态演化以及脉动载荷分布特性与单个气泡相比存在着显著差异。基于超算工作站,由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自由场中爆源中心距离为一个气泡最大半径R的三气泡及四气泡水平阵列三维模型,使用ALE算法计算分析了多气泡融合发展形态演变过程和融合气泡空间载荷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多气泡融合后射流发生在气泡水平两端;融合气泡局部坍塌的不一致造成了三气泡融合气泡上方坍塌载荷较四气泡融合气泡坍塌载荷大,但是三气泡融合气泡总冲量始终小于四气泡融合气泡;对比单气泡,多气泡脉动周期增大,三气泡、四气泡第1次脉动周期与单气泡比值分别为137%、147%;多气泡脉动载荷显著增强,三气泡、四气泡中心上方距离R处脉动载荷峰值与单气泡同样位置处的脉动载荷峰值比值分别为400%、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融合气泡 气泡脉动 载荷分布特性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多普勒滤波的雷达欺骗干扰抑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家林 吕永胜 +2 位作者 孙殿星 武星蕊 韦文斌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为了应对现代干扰机密集相干假目标的威胁,以线性调频雷达抗灵巧噪声和C&I干扰为背景进行研究。首先,提出基于YOLOv5的复合干扰距离-多普勒域分布特征提取和干扰识别的干扰参数初步估计方法;然后,综合特征区域搜索和频谱内插等方法... 为了应对现代干扰机密集相干假目标的威胁,以线性调频雷达抗灵巧噪声和C&I干扰为背景进行研究。首先,提出基于YOLOv5的复合干扰距离-多普勒域分布特征提取和干扰识别的干扰参数初步估计方法;然后,综合特征区域搜索和频谱内插等方法对多普勒参数进行精确估计,利用提取到的精确参数设计多普勒滤波器组对干扰进行抑制;最后,利用抑制后的信号构建检验统计量,利用方差检验判断是否需要更新多普勒滤波器权重,进行自适应调节。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低信噪比和多欺骗干扰的环境下对干扰进行有效抑制,对密集假目标干扰的抑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识别 参数估计 动目标显示 自适应多普勒滤波 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区域的水下纯方位目标跟踪方案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海鹏 聂朝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7,共9页
围绕水下被动目标跟踪问题,目前的研究通常以最优估计点迹表征被测目标跟踪状态,而点估计无法表达示向性的位置误差信息,导致无法较好地为实际战场提供决策支持。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区域(AOU)的水下纯方位目标跟踪方... 围绕水下被动目标跟踪问题,目前的研究通常以最优估计点迹表征被测目标跟踪状态,而点估计无法表达示向性的位置误差信息,导致无法较好地为实际战场提供决策支持。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不确定区域(AOU)的水下纯方位目标跟踪方案。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变权解析的定位算法以获得精确的目标位置信息,将目标位置作为AOU构建算法的先验知识。然后,分别通过有无滤波不确定区域构造算法,输出目标位置不确定区域。通过对不同仿真态势下AOU的评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目标跟踪方案均能对目标实现可靠精确的位置估计,说明该文提出的基于不确定区域的目标跟踪方案能够有效完成目标跟踪任务。该方案优势在于,目标估计结果包含示向性位置误差和区间估计的置信度,为后续决策提供清晰的容错与判断区域,具有更好的参考价值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区域 水下目标跟踪 纯方位定位 误差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气燃料对热塑性聚氨酯热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晗旸 阎格 +3 位作者 阳勇 纪晓娜 王鑫 刘文言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39,共7页
由于具有优秀的抗磨损能力和耐溶剂性,热塑性聚氨酯已被大量用于石油产品的储存和运输中。在喷气燃料的储输油过程中热塑性聚氨酯设备会面临各种复杂的运输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聚氨酯软管可能会受到喷气燃料和紫外线的双重影响。若这种... 由于具有优秀的抗磨损能力和耐溶剂性,热塑性聚氨酯已被大量用于石油产品的储存和运输中。在喷气燃料的储输油过程中热塑性聚氨酯设备会面临各种复杂的运输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聚氨酯软管可能会受到喷气燃料和紫外线的双重影响。若这种影响导致了它们的热学特性不再符合需求,会造成经济损失与环境问题。在储运过程中喷气燃料对TPU热性能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本研究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及热失重分析仪对经过喷气燃料及紫外光辐照处理后的热塑性聚氨酯进行测试,发现喷气燃料的长期浸泡会导致聚氨酯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提升和热稳定性的下降,TPU样品经过喷气燃料处理后的DSC曲线在150℃后出现了1个放热峰,这表明此处存在结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油料储运 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 软质输油管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Sentinel-1卫星影像的北极海冰分类精度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邵志远 赵杰臣 +4 位作者 解龙翔 牟芳如 肖静 刘敏君 陈雪婧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30,共12页
海冰类型是极地海冰的重要属性之一,多年冰的物理性质较一年冰有着显著差异,因此识别海冰类型对极地气候变化研究和冰区船舶航行保障意义重大。卫星遥感是获取多时序、大范围海冰信息的有效手段。该文以北极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为研究区... 海冰类型是极地海冰的重要属性之一,多年冰的物理性质较一年冰有着显著差异,因此识别海冰类型对极地气候变化研究和冰区船舶航行保障意义重大。卫星遥感是获取多时序、大范围海冰信息的有效手段。该文以北极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为研究区域,基于3个深度学习模型(ResNet、Vision Transformer、Swin Transformer)对Sentinel-1卫星双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影像进行海冰分类研究。结果表明,8×8像素切片数据集的海冰分类效果优于其他尺寸切片数据集;对假彩色合成图像进行偏移量处理能够有效地减少噪声对海冰分类的影响;在3个深度学习模型中,Swin Transformer模型分类精度最高,整体准确率和Kappa系数均在98%以上。比较多年冰密集度数据发现,3个模型的结果与AMSR2的偏差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Swin Transformer 海冰分类 多年冰 北极航道 合同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RDF模型的伪装目标与背景动态光谱一致性分析
10
作者 黄杰 彭锐晖 +2 位作者 欧阳亚雄 孙殿星 武星蕊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5,共8页
伪装目标与背景的光谱一致性是评价光学伪装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时间随机、方向任意的光学侦察威胁下,太阳光入射角度的变化以及观测角度不同使得观察到的目标与背景的光谱特性发生相应变化,导致光谱动态差异,给伪装目标与背景融合度的... 伪装目标与背景的光谱一致性是评价光学伪装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时间随机、方向任意的光学侦察威胁下,太阳光入射角度的变化以及观测角度不同使得观察到的目标与背景的光谱特性发生相应变化,导致光谱动态差异,给伪装目标与背景融合度的精准评估带来了困难。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的光谱一致性分析方法,基于广义逆矩阵回归拟合得到模型参数,据此构建核系数一致性指数,用以量化伪装目标和背景参数之间的差异,实现多角度的动态光谱一致性分析。使用该模型与传统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比对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传统一致性分析方法的评价结果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波动,而所提方法对动态光谱一致性给出了稳定的评价结果,说明了所提方法比传统方法更为可靠和合理,所做工作对光学伪装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光谱 光谱一致性 BRDF模型 动态伪装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太阳光谱测量的光纤积分视场单元系统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伟民 陈旭东 +13 位作者 闫奇 耿涛 严云翔 汪盛佳 王安之 王佳斌 金夕人 蒋航 王秀 赵闯 钟悦 梁昱 宋智明 王鹏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68-1174,共7页
三维成谱成像技术是一种能够对观测视场中的所有展源目标进行实时光谱获取的技术,它可以通过单次采样同时获得目标光谱域和二维空间域信息。光纤积分视场单元(IFU)则是天文三维成谱成像技术的关键器件,通过将接收的像面切分,将像面信息... 三维成谱成像技术是一种能够对观测视场中的所有展源目标进行实时光谱获取的技术,它可以通过单次采样同时获得目标光谱域和二维空间域信息。光纤积分视场单元(IFU)则是天文三维成谱成像技术的关键器件,通过将接收的像面切分,将像面信息细分到若干单元传递至光谱仪,在此过程中二维的展源目标被重整为互不干扰的线性排列供光谱仪进行采样提取,能有效提高天文观测的时间分辨率。介绍一种具有242光纤单元的IFU,该IFU目前应用于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的光纤阵列太阳光学望远镜(型号FASOT-1B)系统。为满足FASOT-1B的指标要求,获得高传输效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观测效果,该IFU采用微透镜阵列加光纤阵列的结构,该微透镜为正六边形球面镜,实现接近100%的空间填充率。综合考虑光纤积分视场单元前置望远镜系统和后端光谱仪系统的设计参数,优化设计了一对11×11的微透镜阵列,相邻微透镜间距300μm,每个微透镜对应天区1.5″,以焦比F/8.2将接收到的光汇入与其对应的光纤纤芯中。系统分析光纤芯径与光谱仪光谱分辨率间的关系,设计的光纤规格为:35/105/125μm,该设计既能满足光纤接收微透镜所传递的全部光信息,同样可以得到系统需求的光谱分辨率和相对短的狭缝宽度。量化分析IFU阵列端光纤直径与微微孔深度对光纤实际入射焦比的影响,选定的微孔尺寸直径130μm,深3 mm。阵列端二维排布的光纤在赝狭缝端经过重整,以线性排列将光信息导入光谱仪,相邻光纤间距130μm。整个IFU的能量传输效率均值77.7%,波动值RMS 1.6%;所有光纤出射焦比EE90均慢于F/7。IFU出射端(赝狭缝端)光纤横向(排列方向)偏移量RMS值小于2.7μm,纵向(垂直于排列方向)偏移量RMS值小于1.8μm。FASOT-1B系统安装IFU并调试后进行了验证性观测,成功获取了太阳NOAA12738活动区MgI色球的斯托克斯光谱,该IFU也成为国内首个自主研制并应用于科学观测的光纤加微透镜型I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谱成像 光纤阵列太阳光学望远镜 积分视场单元 太阳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GUI的光纤陀螺温度特性虚拟仿真教学平台 被引量:6
12
作者 郜中星 马燕 +2 位作者 李宁 张勇刚 杨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81,共6页
光纤陀螺的温度特性分析在惯性导航领域具有鲜明的应用背景,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建模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课堂教学不能使学生对光纤陀螺温度特性有直观上的认识,为此该文基于MATLAB-GUI设计开发了光纤陀螺温度特性虚拟仿真教... 光纤陀螺的温度特性分析在惯性导航领域具有鲜明的应用背景,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建模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课堂教学不能使学生对光纤陀螺温度特性有直观上的认识,为此该文基于MATLAB-GUI设计开发了光纤陀螺温度特性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该平台主要包含基本参数设定模块、边界条件设定模块和仿真结果显示模块3个主要部分。通过该虚拟仿真系统能够向学生直观展示光纤陀螺在不同变温条件和不同结构设计条件下的误差输出特性,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参数化设计思想,为学生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奠定工程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温度特性 虚拟仿真 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C-FS内孤立波模型算法及速度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彬彬 张天钰 +2 位作者 王战 段文洋 王泽航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89-1095,共7页
针对浅水模式下的两层流体间大幅内孤立波问题,本文给出了MCC-FS模型的速度场结果,并使用物理实验结果进行验证。采用考虑自由面效应的MCC-FS模型开展了研究,并针对MCC-FS模型,提出了一种稳定、高效的算法。使用中心差分法对一阶和二阶... 针对浅水模式下的两层流体间大幅内孤立波问题,本文给出了MCC-FS模型的速度场结果,并使用物理实验结果进行验证。采用考虑自由面效应的MCC-FS模型开展了研究,并针对MCC-FS模型,提出了一种稳定、高效的算法。使用中心差分法对一阶和二阶导数进行空间离散,使用牛顿迭代法对MCC-FS模型4个方程进行直接求解。研究表明:通过该算法可同时求得内波波形、自由表面波波形以及上、下层平均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FS模型 浅水模式内波 内孤立波 稳态算法 中心差分法 速度场 自由面效应 两层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层及三层流体间内波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彬彬 张天钰 +2 位作者 杜辉 段文洋 王战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35,共12页
内波作为一种发生在层化海洋内部的波动,在世界海洋范围内普遍存在。深入研究内波生成、演化等特性,对我国的海洋开发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两层及三层流体间内波理论,选取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KdV (Korteweg-de Vries)内波理论、MCC (Miya... 内波作为一种发生在层化海洋内部的波动,在世界海洋范围内普遍存在。深入研究内波生成、演化等特性,对我国的海洋开发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两层及三层流体间内波理论,选取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KdV (Korteweg-de Vries)内波理论、MCC (Miyata-Choi-Camassa)内波理论、层析内波理论以及DJL (Dubreil-Jacotin-Long)内波理论综述其研究进展。从数学模型、理论研究以及数值模拟等方面,讨论了不同内波理论的优势以及局限性。从数学推导的角度,证明了MCC内波理论与第一级别层析内波理论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波 KdV内波理论 MCC内波理论 层析内波理论 DJL内波理论 两层流体 三层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RT^(*)算法的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强 彭昭鸿 +2 位作者 黎旦 李利彬 高艺成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针对Informed-RRT(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算法收敛速度慢、优化效率低和生成路径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等问题,开展了基于MI-RRT^(*)(Modified Informed-RRT^(*))算法的路径规划研究,通过引入贪心采样和自适应步长的方法提高算... 针对Informed-RRT(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算法收敛速度慢、优化效率低和生成路径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等问题,开展了基于MI-RRT^(*)(Modified Informed-RRT^(*))算法的路径规划研究,通过引入贪心采样和自适应步长的方法提高算法的收敛率,减少路径生成时间、降低内存占用;利用最小化Snap曲线优化的方法使路径平滑的同时动力也变化平缓,达到节省能量的效果,并提供实际可执行的路径。最后通过多组不同复杂度的实验环境表明,较Informed-RRT^(*)算法MI-RRT^(*)算法稳定性更高、所得规划路径平滑可执行,并且能够减少20%的迭代次数和25%的搜索时间,得出在开阔以及密集环境中MI-RRT^(*)算法较Informed-RRT^(*)和RRT^(*)算法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rmed-RRT^(*)算法 贪心采样 自适应步长 MI-RRT^(*) 最小化Snap曲线优化 RR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接触爆炸作用下双层加筋板架结构的损伤特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苏标 姚熊亮 +1 位作者 孙龙泉 陈莹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7-134,共8页
随着水下兵器制导技术的进步,水下近场爆炸乃至水下接触爆炸对舰船生命力构成的威胁受到关注。针对舰船舷侧、底部通常采用的双层结构,设计一套用于水箱试验的缩尺双层加筋板架结构,进行一组不同爆距下的水下接触爆炸试验。通过高速摄... 随着水下兵器制导技术的进步,水下近场爆炸乃至水下接触爆炸对舰船生命力构成的威胁受到关注。针对舰船舷侧、底部通常采用的双层结构,设计一套用于水箱试验的缩尺双层加筋板架结构,进行一组不同爆距下的水下接触爆炸试验。通过高速摄像机采集试验中水下爆炸、气泡脉动、结构变形的光学影像,得到不同爆距下的双层加筋板架结构损伤结果和损伤模式。结果表明,随着爆距的减小,板架损伤模式由外板与加强筋连接处的剪切撕裂转向加强筋之间的外板板格内发生多个或单一花瓣形破口,破口区尺寸也随着爆距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加筋板架结构 水下接触爆炸 气泡 损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式的纳米粒子改性碳纤维上浆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同金 左志刚 +4 位作者 周帅 王强 欧阳肖 魏浩 王国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57,共7页
在制备碳纤维(CF)复合材料时,通常对CF进行上浆处理来改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力弱的问题。使用纳米粒子对CF上浆剂进行改性,并使二者协同提高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性能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为改善纳米粒子(如SiO2、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 在制备碳纤维(CF)复合材料时,通常对CF进行上浆处理来改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力弱的问题。使用纳米粒子对CF上浆剂进行改性,并使二者协同提高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性能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为改善纳米粒子(如SiO2、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在改性CF上浆剂时存在的团聚问题,对纳米粒子采用物理间隔或化学接枝等方式进行预处理。指出了纳米粒子经物理间隔或化学接枝处理后在改性CF上浆剂时的局限性,并对环保型纳米粒子改性CF上浆剂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纳米粒子 改性 功能化 上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角半球谐振陀螺控制回路的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南方伯 郜中星 +2 位作者 徐睿东 张勇刚 吴军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2-49,共8页
全角半球谐振陀螺是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长寿命的速率积分陀螺。针对全角半球谐振陀螺闭环控制回路的系统带宽问题,分析了全角半球谐振陀螺的工作原理,分别建立了全角半球谐振陀螺的输入-输出控制回路模型和扰动-输出控制回路模型。... 全角半球谐振陀螺是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长寿命的速率积分陀螺。针对全角半球谐振陀螺闭环控制回路的系统带宽问题,分析了全角半球谐振陀螺的工作原理,分别建立了全角半球谐振陀螺的输入-输出控制回路模型和扰动-输出控制回路模型。利用SIMULINK工具箱对两种模型进行了搭建和仿真研究,分析了两种控制回路的动态特性,最后进行了全角半球谐振陀螺的转台实验。仿真结果显示:外界输入角速度超过532.8°/s后,扰动信号导致的输出量波动达到最大且保持恒定,此时控制回路的带宽为1.48 Hz。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全角半球谐振陀螺控制回路的带宽过低会导致扰动信号引起椭圆参数的波动,控制效果变差,且扰动信号频率与外界输入转速成正比,当外界输入转速超越控制回路截止频率的对应转速后,椭圆参数的波动幅值趋于稳定。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全角半球谐振陀螺的动态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角半球谐振陀螺 系统带宽 输入-输出控制 扰动-输出控制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玻璃纤维@聚吡咯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康逢辉 张可鑫 +2 位作者 程亚杰 孙希平 魏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30,共7页
在实验室中,通常先将吸波剂填充到石蜡中然后对吸波剂吸波性能进行测试,在石蜡中虽然能够较好地测试吸波剂的性能,但却无法证明吸波剂材料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吸波性能。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吸波剂在实际条件下的使用情况,以阳离子型十六烷... 在实验室中,通常先将吸波剂填充到石蜡中然后对吸波剂吸波性能进行测试,在石蜡中虽然能够较好地测试吸波剂的性能,但却无法证明吸波剂材料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吸波性能。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吸波剂在实际条件下的使用情况,以阳离子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冷干法制备了导电聚合物聚吡咯(PPy)来包覆改性后的透波材料玻璃纤维(GF),制备了复合吸波剂GF@PPy,然后将GF@PPy以质量分数为20%的填充量掺杂在环氧树脂中,从而构建了一种新型环氧树脂/GF@PPy复合吸波材料,表征与测试了该类材料的结构、形貌、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介电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纯环氧树脂以及分别掺杂PPy和GF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环氧树脂/GF@PPy复合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其中,环氧树脂/GF@PPy在样品厚度为2.5 mm处的最佳反射损耗达到了-15.30 dB,且有效吸收带宽为1.76 GHz (16.24~18.00 GHz),同时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相比纯环氧树脂没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聚吡咯 环氧树脂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信号非线性引起的全角半球谐振陀螺漂移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睿东 郜中星 +2 位作者 南方伯 韩莹冰 张勇刚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3-689,共7页
通过半球谐振子与电极所构成电容间距的改变来敏感驻波位置的方法会导致检测信号产生非线性失真,进而引起全角半球谐振陀螺产生漂移。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描述这种漂移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详细阐述了电容变间距... 通过半球谐振子与电极所构成电容间距的改变来敏感驻波位置的方法会导致检测信号产生非线性失真,进而引起全角半球谐振陀螺产生漂移。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描述这种漂移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详细阐述了电容变间距检测的原理,并分析了存在于检测信号中的非线性误差来源;然后,根据驻波位置的解调原理建立了检测信号非线性引起全角半球谐振陀螺产生漂移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转台实验和Simulink程序仿真分别验证了八次谐波信号的来源以及误差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检测信号非线性会导致陀螺产生与角度八次谐波相关的误差项,当外界输入转速为400°/s时,八次谐波项归一化幅值为四次谐波项归一化幅值的14.52%。仿真结果表明,八次谐波误差的幅值与半球谐振子的振幅间距比呈高阶多项式正相关,与驻波的转速呈线性正相关。所提出的数学模型为全角半球谐振陀螺八次谐波误差的分析与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角半球谐振陀螺 半球谐振子 电极 变间距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