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1
作者 房增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7期5735-5736,共2页
以青岛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讨论了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实习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科研训练体系,以及以提高学生科技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业教育体... 以青岛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讨论了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实习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科研训练体系,以及以提高学生科技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业教育体系"四位一体"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问题,以期为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专业实践能力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农业特色的生态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艳 王凯荣 +1 位作者 刘君 周震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0期12231-12233,共3页
针对生态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课程内容综合性与针对性不强,实习基地欠缺,毕业实习时间偏短等问题,结合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目标,提出了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实施措施,包括提高实验课程质量,突出... 针对生态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课程内容综合性与针对性不强,实习基地欠缺,毕业实习时间偏短等问题,结合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目标,提出了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实施措施,包括提高实验课程质量,突出实验课程的农业特色;优化实习内容,规范实习考核,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长科研实践时间,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实验与实践教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专业 实践课程体系 农业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钾明矾和白云石对设施农业土壤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翠 樊秉乾 +3 位作者 王洪媛 武淑霞 刘宏斌 陈清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5,共9页
设施农业高量灌溉施肥所导致的磷淋溶损失较为突出,可能会增加设施周边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施用磷吸附材料能够固持高磷土壤中的活性磷,减少磷向下转移。但是,不同磷吸附材料作用下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和剖面移动特征尚不清楚。因此,该研... 设施农业高量灌溉施肥所导致的磷淋溶损失较为突出,可能会增加设施周边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施用磷吸附材料能够固持高磷土壤中的活性磷,减少磷向下转移。但是,不同磷吸附材料作用下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和剖面移动特征尚不清楚。因此,该研究通过连续3 a田间试验,结合Hedley连续浸提磷分组方法和磷K边同步辐射技术,探究施用钾明矾、白云石以及钾明矾和白云石的混合物(质量比=1:2)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剖面活性磷、磷组分及其磷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3 a累积施用8100 kg/hm^(2)的钾明矾、白云石和钾明矾与白云石的混和物处理对蔬菜产量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钾明矾、白云石和钾明矾与白云石混合处理土壤0~30 cm的CaCl_(2)-P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24.98%、8.39%和11.13%,而土壤0~90 cm的Olsen-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连续3 a施用磷吸附材料后,相比于对照处理,钾明矾、钾明矾和白云石混和物处理的土壤0~30 cm总磷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62%和8.82%,而白云石处理土壤0~30 cm的总磷含量则降低了0.57%。土壤磷素组分结果也发现,HCl-P是土壤磷组分中占比最高的组分,占土壤总磷的56%以上;施用磷吸附材料后0~60 cm土层中稳态磷(NaOH-P)的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说明土壤中的活性磷和土壤中的铁铝发生了结合。磷K边同步辐射进一步表明,Ca-P是石灰性土壤中的主要成分,占总磷的比例72%以上。与对照相比,钾明矾、白云石与钾明矾和白云石的混和物处理的二水磷酸铁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55%、5.68%和5.88%;另外,钾明矾、钾明矾和白云石混合物处理提高了羟基磷灰石含量。土壤性质结果表明,单独施用钾明矾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性铁(M3-Fe)、有效性铝(M3-Al)、有效性磷(M3-P)的含量和导电率,并降低了土壤pH值;而施用钾明矾和白云石的混合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无明显变化,这说明在高磷设施土壤中施用二者混合物较为合适。该研究为减少设施土壤磷流失提供了适用的磷吸附材料,对降低农田面源污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土壤 钾明矾 白云石 磷形态 磷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指向·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探索
4
作者 盖越帅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67-270,共4页
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农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道路,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能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战略保障。分析了农业高校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内涵的理解,剖析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业高校思政教... 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农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道路,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能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战略保障。分析了农业高校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内涵的理解,剖析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指向,深度挖掘了农业高校思政教育在涉农育农、厚植爱农情怀,学农务农、练成兴农本领,知农爱农、践行强农使命,强农兴农、谱写时代新篇章等方面的价值意蕴,最后总结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高校 思政教育现代化 目标指向 价值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茶园土壤肥力及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瑞凤 王政 +2 位作者 孙宁波 胡春光 隋方功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茶园土壤肥力状况和环境质量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本文采集青岛市代表性茶园表层(0-30 cm)土壤样品46个,分析了肥力指标和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青岛市茶园土壤pH平均值为5.08,近1/3的茶园土壤酸碱度不适宜;有机质平均含量1... 茶园土壤肥力状况和环境质量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本文采集青岛市代表性茶园表层(0-30 cm)土壤样品46个,分析了肥力指标和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青岛市茶园土壤pH平均值为5.08,近1/3的茶园土壤酸碱度不适宜;有机质平均含量15.0g/kg,73.9%的土样低于NY/T 391-2000土壤肥力III级标准;全氮含量0.10%,达到NY/T391-2000土壤肥力要求I级水平;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44.53、66.47和218.40mg/kg,均属较高水平;6种重金属(Cd、Hg、As、Pb、Cr、Cu)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符合NY 5020-2001、NY/T391-2000和NY 5199-2002的标准,部分茶园土壤铜单因子污染指数超过NY/T 391-2000和NY 5199-2002污染物含量I级标准。青岛市茶园土壤环境质量良好,但应注重改良茶园土壤酸碱度,提高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铜含量较高地区开发绿色或有机茶基地应慎重选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土壤肥力 土壤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辛言君 崔德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683-16685,16691,共4页
根据当前我国农业环境的严峻形势和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办学面临的挑战,从农业特色在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当前社会需求角度,分析了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根据近几年环境工程专业实... 根据当前我国农业环境的严峻形势和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办学面临的挑战,从农业特色在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当前社会需求角度,分析了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根据近几年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定位及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改革、专业实验设置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探讨了今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环境工程 实践教学 农业特色 科研创新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丘陵区生态农业园的景观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洪晓 王凯荣 逄锦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4-197,200,共5页
传统农田的结构通常比较简单,免疫力和抗灾力低下,容易受到病原生物和大风及暴雨等灾害天气的影响与破坏。在分析青岛丘陵区的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业灾害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优化设计农田、林地、道路和沟渠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 传统农田的结构通常比较简单,免疫力和抗灾力低下,容易受到病原生物和大风及暴雨等灾害天气的影响与破坏。在分析青岛丘陵区的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业灾害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优化设计农田、林地、道路和沟渠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这种农业景观有助于发挥树木与作物之间的有益联系,从而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的免疫力、抗灾力,可达到提高农业产量和产品质量的目的。另外,还能带来较高的观赏价值和丰富的产品类型。健康、优美、高效的农林复合景观,代表了未来生态农业的一种趋势,对青岛及周边丘陵区的农业发展有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林复合 景观格局 农田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崔春月 陈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5610-5611,共2页
针对农业大学培养目标和环境化学课程特点,对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总结了切实可行、效果良好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结果表明,通过教学改革明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了解当前环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的基... 针对农业大学培养目标和环境化学课程特点,对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总结了切实可行、效果良好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结果表明,通过教学改革明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了解当前环境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起到明显的优势;另外,课堂教学中引入农业环境保护领域研究进展与分析,对农业院校学生将进一步深造和就业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农业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潮间带趋磁细菌的垂直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蕊 陈一然 +3 位作者 周克 张文燕 肖天 吴龙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31,共8页
趋磁细菌是一类能够沿着磁力线运动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主要生活在淡水和海洋的有氧-无氧过渡区。本调查通过对青岛汇泉湾潮间带沉积物柱状样分层样品中趋磁细菌的计数和沉积物理化因子的分析,研究了趋磁细菌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 趋磁细菌是一类能够沿着磁力线运动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主要生活在淡水和海洋的有氧-无氧过渡区。本调查通过对青岛汇泉湾潮间带沉积物柱状样分层样品中趋磁细菌的计数和沉积物理化因子的分析,研究了趋磁细菌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趋磁细菌以趋北型的趋磁球菌占优势,主要分布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为179.7--107.0 mV,为弱还原-还原性质,最大丰度(94-169个/cm3)出现在氧化还原跃层(表层下5-9 cm黄-黑沙界面处),暗示有氧-无氧过渡区;趋磁细菌的垂直变化趋势与粒径、含水率、硫酸盐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磁细菌 垂直分布 环境因子 氧化还原电位 潮间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陵科技小院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赋能乡村振兴的模式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赟 宁刚 +2 位作者 张宏彦 梁军 陈延玲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0期177-180,共4页
针对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面临学农不知农、学农不爱农的突出问题,青岛农业大学依托乐陵“科技小院”,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将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融入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和组织振兴中,构建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针对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面临学农不知农、学农不爱农的突出问题,青岛农业大学依托乐陵“科技小院”,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将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融入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和组织振兴中,构建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赋能乡村振兴的教育新模式,有效提升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乡村人才振兴“输血”和“造血”,促进乡村振兴有效精准落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小院 专业硕士 乡村振兴 人才培养 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年限对花生田土壤微塑料赋存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春光 卜嫣茹 +5 位作者 王学霞 刘君 宗海英 王芳丽 井永苹 宋宁宁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9-2848,共10页
分析了不同覆膜年限(4~19年)对花生田土壤微塑料赋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微塑料的丰度值呈现增长趋势,覆膜19年与覆膜4年相比,微塑料的丰度在660~3150个/kg之间变化;小粒径微塑料的丰度(<2mm)随着覆膜年... 分析了不同覆膜年限(4~19年)对花生田土壤微塑料赋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微塑料的丰度值呈现增长趋势,覆膜19年与覆膜4年相比,微塑料的丰度在660~3150个/kg之间变化;小粒径微塑料的丰度(<2mm)随着覆膜年限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长期连续覆膜促使微塑料向更深层土壤渗透,具体表现在20~30cm土层中的小粒径微塑料占据了49.9%;不同覆膜年限和不同土层深度的采样点中,微塑料颜色以透明色为主,其次是黑色、绿色和紫色,而红色等其他颜色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微塑料形态类型涵盖纤维状泡沫状、薄膜状、碎片状及颗粒状,其中纤维状占据主导地位;此外,微塑料的聚合物类型呈现多样化特点,主要由PE(聚乙烯,34.2%)、PP(聚丙烯,17%)、PS(聚苯乙烯,16.3%)构成.综上,覆膜年限的增加显著影响了土壤中透明微塑料的占比,对微塑料和聚合物类型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微塑料 赋存特征 覆膜年限 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功能物质对低温胁迫甘薯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12
作者 赵秀芬 张成龙 +3 位作者 房增国 董良欣 刘庆 李俊良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探究功能物质(猪血氨基酸多肽和蚯蚓裂解液)对甘薯育苗过程中低温胁迫的缓解作用,本研究以普薯32为试材,采用温室育苗试验和主成分分析法,探究并综合评价叶面喷施外源功能物质对低温胁迫下甘薯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 为探究功能物质(猪血氨基酸多肽和蚯蚓裂解液)对甘薯育苗过程中低温胁迫的缓解作用,本研究以普薯32为试材,采用温室育苗试验和主成分分析法,探究并综合评价叶面喷施外源功能物质对低温胁迫下甘薯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两种功能物质均能增加薯苗株高、干物质率、百株重、采苗量,提高叶片SPAD值和植株含磷量,促进薯苗对磷钾元素的吸收累积。低温胁迫明显降低苗床温度,延迟甘薯出苗时间,显著抑制薯苗株高,降幅达10.3%~17.5%,无拱棚(C)处理组薯苗茎粗明显大于其他处理组;低温胁迫明显降低薯苗吸磷量和吸钾量,C处理组薯苗干物质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百株重、采苗量、株高、含钾量、吸磷量和吸钾量这6个因子可作为表征甘薯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以及壮苗量的指标。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喷施功能物质能促进薯苗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且同种育苗方式下,喷施猪血氨基酸多肽的效果优于蚯蚓裂解液,其中大棚+小棚苗床处理的喷施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甘薯苗 猪血氨基酸多肽 蚯蚓裂解液 生长发育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MLO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分析
13
作者 张晶晶 李新月 +3 位作者 张抗萍 郭建忠 李林 卜鹏佳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9期3-7,共5页
MLO(Mildew resistance Locus O)基因家族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抗病性基因,在抗白粉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向日葵MLO基因家族进行系统的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向日葵MLO基因家族含有41个基因,分布在13条染色体... MLO(Mildew resistance Locus O)基因家族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抗病性基因,在抗白粉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向日葵MLO基因家族进行系统的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向日葵MLO基因家族含有41个基因,分布在13条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大部分MLO蛋白位于质膜上;系统发育分析将MLO基因分为6个亚家族(Class A-Class F);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和保守基序分析显示,MLO蛋白含有较多外显子,每个蛋白的保守基序不尽相同;组织表达模式分析显示,MLO基因可能在向日葵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通过对向日葵MLO基因家族进行系统性分析,为深入探究MLO基因参与调控植物非生物胁迫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MLO基因 基因结构 系统发育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宏伟 吴小宾 +4 位作者 王奥宇 郑福丽 陈晓影 谭德水 刘兆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为探明在盐碱地上实现轻简化施肥的可行性,明确其对滨海盐碱土壤质量的提升效果,在山东东营盐碱地进行了不同类型控释肥一次性施用田间试验。试验设置6种施肥处理,包括不施氮肥对照(CK)、农民习惯施肥(FP)、优化施肥(OPT)、控释氮肥A(CR... 为探明在盐碱地上实现轻简化施肥的可行性,明确其对滨海盐碱土壤质量的提升效果,在山东东营盐碱地进行了不同类型控释肥一次性施用田间试验。试验设置6种施肥处理,包括不施氮肥对照(CK)、农民习惯施肥(FP)、优化施肥(OPT)、控释氮肥A(CRFA,水基树脂包膜尿素)、控释氮肥B(CRFB,聚氨酯包膜尿素)和控释氮肥C(CRFC,腐植酸型尿素),研究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处理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P处理相比,OPT、CRFA、CRFB和CRFC处理小麦产量分别显著提高5.9%、17.6%、29.6%和17.2%;小麦成熟期0~2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分别提高18.6%、121.9%、175.4%和144.6%;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74.4%、95.1%、172.0%和115.6%;土壤可溶性盐离子总量分别显著降低4.9%、7.2%、9.5%和9.1%。与FP处理相比,CRFA、CRFB和CRFC处理的>2 mm和0.5~1 mm粒级土壤团聚体比例分别显著提高166.2%、133.8%、90.0%和40.3%、34.3%、62.7%;<0.053 mm粒级的土壤团聚体比例显著降低78.4%、73.8%、52.5%。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可改善轻度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本试验条件下以CRFB一次性施用对滨海盐碱土壤改良和小麦产量提升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小麦 控释氮肥 土壤养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土壤酸化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悦萱 陈延玲 +1 位作者 张培强 颜鹏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5-254,共10页
茶树是典型的喜酸喜铝植物,茶园土壤酸化与茶树生长相辅相成。该文综述了近30年中国茶园土壤的酸化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导致茶园土壤酸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土壤铝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氮肥的过量施用是造成茶园土壤酸化最主要的... 茶树是典型的喜酸喜铝植物,茶园土壤酸化与茶树生长相辅相成。该文综述了近30年中国茶园土壤的酸化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导致茶园土壤酸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土壤铝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氮肥的过量施用是造成茶园土壤酸化最主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控茶园土壤酸化的针对性措施,并结合当前茶园生产管理特点和未来茶园长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论述了今后茶园土壤酸化防控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酸化现状 酸化成因 酸化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盐化潮土土壤质量与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伟娇 黄小钰 +1 位作者 魏文良 刘树堂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2,共8页
农田施用生物炭是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生产力、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明确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盐化潮土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玉米生长的影响,解析影响玉米生物量提高的关键土壤因子,本试验以盐化潮土为供试土壤,... 农田施用生物炭是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生产力、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明确不同生物炭用量对盐化潮土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玉米生长的影响,解析影响玉米生物量提高的关键土壤因子,本试验以盐化潮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方式,在常规施用氮磷钾肥水平基础上设置不施用生物炭(B0)、施用1%生物炭(B1)、施用3%生物炭(B3)、施用5%生物炭(B5)4个处理对其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与B0相比,施用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且随着施用量增加而增加,平均增幅为284.02%(91.79%~431.99%)。施用生物炭能够显著增加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pH值、细菌丰富度、细菌多样性、真菌丰富度、真菌多样性,3个施用生物炭处理的平均增幅分别为102.25%、31.81%、33.32%、63.89%、3.89%、60.07%、12.21%、96.13%和22.42%;同时,玉米苗期株高、茎粗、叶面积、SPAD值、生物量及氮磷钾吸收量均得到显著提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生物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细菌丰富度、真菌丰富度、真菌多样性的调控作用。综上所述,尽管不同生物炭用量对土壤质量与玉米生长的调控效果存在差异,但施用生物炭处理较不施用均能够显著提高SOC含量,改善土壤养分供应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玉米生长。该研究结果可为盐化潮土农田生物炭施用策略和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生产力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用生物炭 土壤质量 玉米生长 养分吸收 盐化潮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改性花生壳、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磷素的吸附-解吸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振山 黄瑞寅 +3 位作者 张猛 杨天乐 丁效东 王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以花生壳和水稻秸秆为原料,使用氯化镁改性,制备并研究4种生物炭(花生壳生物炭,PSB;水稻秸秆生物炭,RSB;镁改性花生壳生物炭,Mg-PSB;镁改性水稻秸秆生物炭,Mg-RSB)对水体中磷素的吸附-解吸特征,分析原料及改性处理对生物炭吸附-解吸磷... 以花生壳和水稻秸秆为原料,使用氯化镁改性,制备并研究4种生物炭(花生壳生物炭,PSB;水稻秸秆生物炭,RSB;镁改性花生壳生物炭,Mg-PSB;镁改性水稻秸秆生物炭,Mg-RSB)对水体中磷素的吸附-解吸特征,分析原料及改性处理对生物炭吸附-解吸磷素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Mg-PSB表面较粗糙且凹凸不平,孔道分布相对无序,而Mg-RSB骨架间存在不规则凹槽;Mg-PSB的磷素平衡吸附量是PSB的1.9倍,Mg-RSB的磷素平衡吸附量是RSB的2.5倍;朗缪尔方程(Langmuir equation)和弗罗因德利希方程(Freundlich equation)均能较好地描述4种生物炭对磷素的吸附等温过程,其中RSB和PSB对磷素的吸附以单层吸附为主,而Mg-RSB和Mg-PSB对磷素的吸附同时存在单层吸附和多层吸附;PSB和RSB的磷素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7.0和18.3 mg/g,而Mg-PSB和Mg-RSB的磷素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4.1和28.1 mg/g,分别是改性前的1.6和1.5倍;4种生物炭的磷素平衡吸附量由大到小顺序为Mg-PSB、Mg-RSB、PSB、RSB。综上所述,花生壳生物炭吸附磷素的能力优于水稻秸秆生物炭,镁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对磷素的吸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改性 生物炭 花生壳 水稻秸秆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微塑料与镉污染、迁移特征及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瑞阳 薄录吉 +4 位作者 李冰 金维政 李彦 柴超 王艳芹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3期63-71,共9页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广泛存在土壤中,可与镉等重金属结合形成复合污染,进而对农田土壤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基于微塑料与镉复合污染现状,对农田土壤中微塑料、镉污染来源和迁移特征、微塑料与镉相互作用及其生态效应等研究进展...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广泛存在土壤中,可与镉等重金属结合形成复合污染,进而对农田土壤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基于微塑料与镉复合污染现状,对农田土壤中微塑料、镉污染来源和迁移特征、微塑料与镉相互作用及其生态效应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研究展望。微塑料与镉复合污染研究自2016年逐渐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中国各省(区、市)农田土壤中均已检出微塑料,其来源主要包括农用塑料薄膜、有机肥、包膜化肥、污泥、地表径流与农业灌溉、大气沉降、轮胎磨损颗粒;我国覆膜种植区的土壤微塑料含量较高;微塑料与镉复合污染可对土壤理化性质、动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动产生系列影响,并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今后可从土壤微塑料采样和检测规范制定、微塑料与镉互作机制、复合污染修复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为农田土壤微塑料和镉复合污染的风险管控与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农田土壤 复合污染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和施氮量对甘薯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19
作者 黄诗浩 张廷格 +5 位作者 秦明慧 宋朝玉 张树海 刘庆 房增国 李欢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0,118,共8页
甘薯虽属耐旱、耐瘠薄的作物,但在我国北方薯区,季节性干旱胁迫与氮肥不合理施用仍是制约甘薯产量的主要因素。本试验在人工控水条件下,设置3个灌溉量[正常水分供应、轻度水分胁迫、中度水分胁迫,对应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5)%、(... 甘薯虽属耐旱、耐瘠薄的作物,但在我国北方薯区,季节性干旱胁迫与氮肥不合理施用仍是制约甘薯产量的主要因素。本试验在人工控水条件下,设置3个灌溉量[正常水分供应、轻度水分胁迫、中度水分胁迫,对应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5)%、(55±5)%、(40±5)%,记为W_(1)、W_(2)、W_(3)]和3个施氮量(60、120、180 kg/hm^(2),记为N_(1)、N_(2)、N_(3)),组合为9个处理,研究不同水、氮条件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叶片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甘薯块根干物质量、氮素累积量、单株结薯数、产量总体上均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明显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W_(3)条件下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下降)。轻度水分胁迫(W_(2))下,N_(2)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甘薯氮肥利用效率指标大多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施氮水平,表明适量施氮可以提高甘薯的抗旱性,对其主要生理过程和产量形成具有一定的补偿效应;中度水分胁迫(W_(3))下,甘薯各生理及产量指标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下降,表明过量施氮肥会加重甘薯水分胁迫、降低抗旱性,同时会对产量造成不利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实际生产中的甘薯水、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水分胁迫 施氮量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寿光市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庆 杜志勇 +2 位作者 史衍玺 战金成 庞绪贵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4-148,共5页
对山东省蔬菜种植基地寿光市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调查,并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单因子评价与综合评价,最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利用Aregis的地统计分析模块做图。结果表明:寿光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 对山东省蔬菜种植基地寿光市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调查,并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单因子评价与综合评价,最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利用Aregis的地统计分析模块做图。结果表明:寿光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除汞元素达到中等的变异外,其余7种元素的变异系数均较小,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不符合标准的正态分布。Zn、Pb、As和Hg4种元素单项污染指数P。值均小于1,其余4种元素(Cu、Cd、Cr、Ni)分别有4、1、1、52个样点的Pi值大于1,分别占总样点数的0.68%、0.17%、0.17%和8.7%。寿光市土壤环境质量的内梅罗指数计算结果为0.35—1.33,平均值为0.94。寿光市表层土壤约有97.7%的样点属于清洁或尚清洁的水平,仅有2.3%的样点处于轻度污染的级别。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寿光市表层土壤环境质量较好,符合无公害蔬菜种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环境质量 评价 蔬燕土壤j寿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