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丛枝菌根真菌和农业技术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郑锦龙 孙丹丹 +1 位作者 李敏 刘润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1-85,共5页
现代农业生产中由于长期连作、高复种指数和大量化肥投入导致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土壤健康状况恶化、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下降,制约着作物可持续安全生产。为此,探索改善土壤质量与肥力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重点分析了AM真菌+间作... 现代农业生产中由于长期连作、高复种指数和大量化肥投入导致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土壤健康状况恶化、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下降,制约着作物可持续安全生产。为此,探索改善土壤质量与肥力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重点分析了AM真菌+间作、AM真菌+轮作、AM真菌+连作、AM真菌+生草、AM真菌+施肥等土壤肥力的影响;讨论了AM真菌与农业技术联合改善土壤肥力的作用机制。认为AM真菌接种技术配合适当的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林牧业生产,达到巧夺天工、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当前和今后可加强AM真菌与轮作、AM真菌与灌溉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完善AM真菌与农业技术协同改善土壤综合生态服务功能,保持农林牧生态系统可持续生产力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农业技术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真菌与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建新 李敏 刘润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7,共4页
菌根真菌生长及其与植物共生过程中可直接合成或诱导植物产生多种激素类物质,如生长素(auxin)、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乙烯(ET)、脱落酸(ABA)、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等,这些物质除了调节植物自身生长发育、控制植物形态建成... 菌根真菌生长及其与植物共生过程中可直接合成或诱导植物产生多种激素类物质,如生长素(auxin)、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乙烯(ET)、脱落酸(ABA)、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等,这些物质除了调节植物自身生长发育、控制植物形态建成和生理代谢外,还能在菌根真菌与植物相互识别、菌根形成、诱导植物抗逆性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总结了菌根真菌对植物激素种类、形态和含量的影响,以及植物激素对菌根真菌生长发育、侵染、产孢和功能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菌根真菌与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关系、探索菌根真菌生理代谢特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丛枝菌根真菌 植物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技术与AM真菌协同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效应与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丹丹 郑锦龙 +1 位作者 郭绍霞 刘润进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58-163,共6页
为探索农业技术与AM真菌协同提高植物抗病性、改善环境与食品安全、保持农林牧生态系统可持续生产力的可能途径,本文论述了农艺措施(如轮作、间作、土肥水管理、植物保护措施等)配合AM真菌接种技术对作物土传病害的效应,讨论了农业技术... 为探索农业技术与AM真菌协同提高植物抗病性、改善环境与食品安全、保持农林牧生态系统可持续生产力的可能途径,本文论述了农艺措施(如轮作、间作、土肥水管理、植物保护措施等)配合AM真菌接种技术对作物土传病害的效应,讨论了农业技术与AM真菌联合提高植物抗病性、降低病害的作用机制。认为适当的农业技术配合AM真菌接种技术可以改善作物健康状况、抑制病原物、增强抗病性、增加农林牧业生产等。建议今后应加强轮作、间作、施用农药与AM真菌联合拮抗病原物、降低病害程度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 丛枝菌根(AM)真菌 作物 土传病害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学对生物类学科发展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春梅 刁志凯 刘润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92-98,共7页
菌根(mycorrhiza)是真菌与植物之间形成的最广泛的共生体。菌根真菌(mycorrhizal fungi)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形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菌根真菌与植物协同进化,发挥生理生态功能,对促进农林牧业生产、保... 菌根(mycorrhiza)是真菌与植物之间形成的最广泛的共生体。菌根真菌(mycorrhizal fungi)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形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菌根真菌与植物协同进化,发挥生理生态功能,对促进农林牧业生产、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及其可持续生产力具有重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发展,菌根学(mycorrhizology)——菌物学与植物学的杂交学科终于在21世纪诞生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菌根学不仅与菌物学和植物学关系极为密切,而且还与生态学、土壤学、保护生物学、植物保护学、微生物学、食用菌学、园林园艺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昆虫学等密切相关。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菌根学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相关学科的进展。本文系统总结了菌根学对其他学科发展所作的贡献,旨在进一步加强菌根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为菌根学与其他学科协同进化奠定理论基础、促进多学科合作研究,为21世纪生物学的更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学 菌根 菌根真菌 土壤学 生态学 保护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小麦产区丛枝菌根真菌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维华 胡玉金 +2 位作者 王小珅 赵洪海 刘润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90-94,132,共6页
丛枝菌根(AM)真菌是重要的种质资源。作者对青岛小麦种植区小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种类、分布、菌根侵染等状况进行调查,旨在初步了解该地区小麦产区AM真菌资源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山东省小麦主产区AM真菌群落结构及其生理生态功能奠定基础... 丛枝菌根(AM)真菌是重要的种质资源。作者对青岛小麦种植区小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种类、分布、菌根侵染等状况进行调查,旨在初步了解该地区小麦产区AM真菌资源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山东省小麦主产区AM真菌群落结构及其生理生态功能奠定基础。自青岛城阳区和胶州小麦主产区采集小麦(济麦22)根围样品,共分离鉴定AM真菌4属17种,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ra)4种、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1种、球囊霉属(Glomus)11种和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其中,Acaulospra bireticulata、Acaulospra denticulate、Glomus geosporum、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Gigaspora margarita是青岛小麦产区土壤中AM真菌的优势种。该区小麦根系AM侵染率在13%~30%之间,2月份侵染率最高,4~5月份则最低;AM真菌孢子数量4月份最多。本研究初步明确了山东青岛地区小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发育与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探究山东麦区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分布规律,筛选促进小麦生长的AM真菌提供了条件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小麦 田间调查 青岛 优势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菌根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茹琴 尹永楠 +2 位作者 张运涛 李敏 刘润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79-84,共6页
草莓(Fragaria×ananassa)根系分布浅、根量大、木质化程度轻和对菌根依赖性较强。本文在介绍草莓菌根形态特征及其丛枝菌根(AM)真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分析了AM真菌改善草莓植株营养与水分状况、增强抗逆性、促进生长、增加产量... 草莓(Fragaria×ananassa)根系分布浅、根量大、木质化程度轻和对菌根依赖性较强。本文在介绍草莓菌根形态特征及其丛枝菌根(AM)真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分析了AM真菌改善草莓植株营养与水分状况、增强抗逆性、促进生长、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探讨了草莓与AM真菌种性、土壤条件和农业技术等对草莓菌根发育及其功能的影响;论述了AM真菌在草莓栽培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认为AM真菌在草莓可持续绿色产业化栽培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菌根 抗逆性 生长 产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真菌与其他生物联合修复污染与退化土壤的效应与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任义芳 贾明强 刘润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35-241,共7页
随着工农业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土壤污染和退化越来越严重,土壤修复亟不可待。作为重要环境功能生物之一的菌根真菌越来越显示出其高效、低耗、安全修复土壤的应用潜力。特别是近10年来菌根真菌与其他生物联合修复污染土壤的效应倍受关... 随着工农业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土壤污染和退化越来越严重,土壤修复亟不可待。作为重要环境功能生物之一的菌根真菌越来越显示出其高效、低耗、安全修复土壤的应用潜力。特别是近10年来菌根真菌与其他生物联合修复污染土壤的效应倍受关注。本文总结了菌根真菌与植物、菌根真菌与土壤动物、菌根真菌与细菌联合修复污染和退化土壤的效应;探讨了菌根真菌与其他生物联合修复污染和退化土壤的可能机制;旨在为今后进一步研发多种生物联合协同修复污染与退化土壤的绿色技术提供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真菌 生物修复 联合修复 污染土壤 退化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真菌与细菌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谭树朋 唐超 +2 位作者 郭绍霞 王维华 刘润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40-246,共7页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真菌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倍受关注。其中,菌根真菌(mycorrhizal fungi,MF)作为环境功能生物分布广泛,与其处在相同生态位的其他根区生物(如细菌等)发生直接或和间接的相...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真菌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倍受关注。其中,菌根真菌(mycorrhizal fungi,MF)作为环境功能生物分布广泛,与其处在相同生态位的其他根区生物(如细菌等)发生直接或和间接的相互作用,参入整个生态过程,对物质转化、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环境与生物健康、生态系统可持续生产力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MF与菌根伴生细菌、MF与根围促生细菌(PGPR)、MF与共生固氮细菌、MF与植物内生细菌、MF与植物病原细菌、以及MF与其它细菌的相互作用特点;探讨了MF与细菌相互作用的可能机制,旨在为丰富菌根学研究内容、探索增强MF的生理生态功能的途径、促进MF的应用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真菌 细菌 菌根伴生细菌 根围促生细菌 植物内生细菌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围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莉 唐超 刘润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41-246,共6页
菌根围(mycorrhizosphere)是指菌根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与土壤紧密相互作用的微生态区域。菌根围内复杂的生理生态过程及其所产生的效应,即菌根围效应(mycorrhizosphere effect)对植物、土壤、其他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具有举足... 菌根围(mycorrhizosphere)是指菌根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与土壤紧密相互作用的微生态区域。菌根围内复杂的生理生态过程及其所产生的效应,即菌根围效应(mycorrhizosphere effect)对植物、土壤、其他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长期以来人们给予了众多的关注。文章简要回顾了菌根围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菌根围的生理生态效应与机制、探讨了影响菌根围效应的因素及其调控途径;最后介绍了菌根围研究法;指出了今后研究发展动向,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菌根围及其应用提供依据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 丛枝菌根 外生菌根 菌根真菌 菌根围 菌根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在盐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及前景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晓丽 秦松 +1 位作者 刘正一 任承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9,共10页
土壤盐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源和生态问题,可直接抑制植物的生长,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如何将盐土改造成为有效的土地资源,关系着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是... 土壤盐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源和生态问题,可直接抑制植物的生长,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如何将盐土改造成为有效的土地资源,关系着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能与植物根系形成互利共生体——AM。丛枝菌根对于植物的营养吸收与利用、物质积累具有有益效应,并能在减少使用化学品的同时改善土壤,从而促进作物对盐胁迫的抗性,在维持农业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总结了盐土中作物面临的盐胁迫及其对土壤结构的危害,其次归纳了丛枝菌根通过促进营养元素吸收、提高干物质积累等增强作物抗盐能力的机制,并着重阐释了丛枝菌根在促进水通道蛋白表达、维持渗透平衡、保护抗氧化系统和调节植物激素信号等分子机制层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丛枝菌根在提高农作物品质和抗病性,以及防止盐土水分流失、稳定结构方面的应用潜力做出总结,为将菌根作为新型生物技术应用于未来盐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 盐土农业 耐盐 生态可持续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植物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磊 郭绍霞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74-180,共7页
菌根真菌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形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而观赏植物是重要的依赖菌根真菌的植物类群,对于美化环境、改善生态条件、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人们给予了众多研究,其中,观赏植物菌... 菌根真菌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形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而观赏植物是重要的依赖菌根真菌的植物类群,对于美化环境、改善生态条件、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人们给予了众多研究,其中,观赏植物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表明观赏植物菌根真菌具有丰富的形态、物种和功能多样性。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观赏植物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今后研究方向,旨在为进一步开展观赏植物菌根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植物 菌根真菌 物种多样性 形态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崂山百合伴生植物根围AM真菌分布与菌根发育特点研究
12
作者 孙龙燕 钟凯 +1 位作者 李伟 郭绍霞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242-247,共6页
2014年10月,从山东崂山采集了崂山百合(Lilium tsingtauense)伴生植物辽东水蜡(Ligustrum obtusifolium)、小米空木(Stephanandra incisa)和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根系和根围土样,分离AM真菌孢子、进行AM真菌形态鉴定、测定菌根发... 2014年10月,从山东崂山采集了崂山百合(Lilium tsingtauense)伴生植物辽东水蜡(Ligustrum obtusifolium)、小米空木(Stephanandra incisa)和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根系和根围土样,分离AM真菌孢子、进行AM真菌形态鉴定、测定菌根发育状况等。本次调查共分离到AM真菌4属24种,其中自辽东水蜡根围分离获得4属13种、小米空木根围分离4属12种山樱花根围分离4属13种。辽东水蜡根围的优势种是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地球囊霉(Glomus geosporum);小米空木根围的优势种是摩西球囊霉、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和极大巨孢囊霉(Gigaspora gigantean);山樱花根围的优势种是摩西球囊霉、疣突球囊霉(Glomus verruculosum)和聚丛球囊霉(Glomus aggregatum)。崂山百合伴生植物总侵染率、丛枝定殖率、泡囊定殖率、菌丝定殖率和孢子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同一种植物不同土层间AM真菌侵染定殖数量差异显著。三种伴生植物根围孢子密度分别与酸性磷酸酶、脲酶和pH值呈正相关;丛枝定殖率、总侵染率分别与碱性磷酸酶和脲酶呈正相关;菌丝定殖率与速效P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崂山百合 伴生植物 AM真菌 菌根发育 土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3
作者 李岩 焦惠 +2 位作者 徐丽娟 赵洪海 刘润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89-1096,共8页
在总结最近10 a来有关丛枝菌根(AM)真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AM真菌群落结构的概念、特征、功能以及寄主植物、土壤条件、其他土壤微生物、农业技术等因素对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调控途径;介绍了研究AM真菌群落结构的方法;探讨了今... 在总结最近10 a来有关丛枝菌根(AM)真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AM真菌群落结构的概念、特征、功能以及寄主植物、土壤条件、其他土壤微生物、农业技术等因素对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调控途径;介绍了研究AM真菌群落结构的方法;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方向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群落结构 功能 生态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与根围促生细菌相互作用的效应与机制 被引量:36
14
作者 戴梅 王洪娴 +3 位作者 殷元元 武侠 王淼焱 刘润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54-2860,共7页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是植物活体营养专性共生菌,广泛存在于陆地各生态系统中。研究表明,AM真菌与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影响植物养...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是植物活体营养专性共生菌,广泛存在于陆地各生态系统中。研究表明,AM真菌与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影响植物养分吸收利用、病原物发生发展、土壤理化特性与生物修复等,而且对于可持续农、林、牧业生产、稳定生态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给予众多关注和研究。综述了AM真菌与PGPR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AM真菌与PGPR协同改善植物营养和生长、协同抑制病原菌、协同修复土壤方面的作用,旨在总结AM真菌与PGPR相互作用的效应与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今后研究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根围促生细菌 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 寄主植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化下菌根真菌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梁倩倩 李敏 +1 位作者 刘润进 郭绍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039-6048,共10页
全球气候、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环境与资源造成严重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菌根真菌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物组份,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充当调控生态系统稳定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多重角色。分析了全球变化对菌根真菌的影响... 全球气候、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环境与资源造成严重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菌根真菌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物组份,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充当调控生态系统稳定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多重角色。分析了全球变化对菌根真菌的影响,探讨了全球变化下菌根真菌的地位、角色和作用,以及菌根真菌应对全球变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旨在为加强全面应对全球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 菌根真菌 丛枝菌根 外生菌根 全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牡丹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4
16
作者 陈丹明 郭娜 郭绍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135,共5页
以采自山东省菏泽牡丹园的牡丹‘凤丹’种子为试材,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Glomus mosseae、Glomus versiforme和Glomus intraradices对牡丹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A... 以采自山东省菏泽牡丹园的牡丹‘凤丹’种子为试材,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Glomus mosseae、Glomus versiforme和Glomus intraradices对牡丹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AM真菌的侵染率不同,并以G.mosseae的侵染率最高,为48.3%;(2)AM真菌能够促进牡丹幼苗生长,接种G.mosseae的植株干重比对照显著提高了69.5%;(3)AM真菌能够提高牡丹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矿质元素(N、P、K)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并对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达显著水平。(4)植株总干重与菌根侵染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G.mosseae是最适宜牡丹接种的优良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AM真菌 生长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两种草坪草耐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杨海霞 徐萌 +1 位作者 刘宁 郭绍霞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61-1268,共8页
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草地早熟禾(Poa paratensis)两种冷季型草坪草为材料,选用广谱型菌种Funneliformis mosseae和Rhizophagus intraradices,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研究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对盐胁迫下(0... 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草地早熟禾(Poa paratensis)两种冷季型草坪草为材料,选用广谱型菌种Funneliformis mosseae和Rhizophagus intraradices,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研究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对盐胁迫下(0、0.8%、1.2%和1.6%NaCl)草坪草的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AM真菌对草坪草的侵染率显著降低(P<0.05),且接种AM真菌草坪草的菌根依赖性、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耐盐系数和草坪外观品质也呈降低趋势。在NaCl胁迫下,接种AM真菌能明显促进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的生长,提高叶片中叶绿素的相对含量、耐盐系数和草坪外观品质,增加耐盐性。但不同的AM真菌对草坪草的侵染率以及促进效果不同,接种AM真菌混合菌种的效果优于接种单一AM真菌,且接种F.mosseae的效果优于接种R.intraradices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草坪草 盐胁迫 耐盐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与植食性昆虫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春梅 王淼焱 +2 位作者 弥岩 万方浩 刘润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481-3489,共9页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与昆虫均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分,同植物关系密切,对植物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生态系统中则以AM真菌-植物-昆虫互作体系参预食物网与生态过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已开始研究AM真菌对...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与昆虫均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分,同植物关系密切,对植物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生态系统中则以AM真菌-植物-昆虫互作体系参预食物网与生态过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已开始研究AM真菌对昆虫的影响。进入21世纪人们越来越重视AM真菌与昆虫的相互作用。总结了AM真菌对昆虫取食偏好、生长、繁殖和对植物危害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昆虫对AM真菌侵染、扩展和产孢的影响;分析了植物营养状况、昆虫性别、昆虫龄期和AM真菌种类等对AM真菌与昆虫相互作用的影响特点;探讨了AM真菌与昆虫相互作用的机制;展望了利用AM真菌抑制植食性害虫、及促进天敌昆虫和部分传粉昆虫作用的可能性,旨在丰富菌根学研究内容、促进AM真菌与昆虫互作领域的深入研究、为探索生物防控农林业害虫的新途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昆虫 植物 菌根定殖 害虫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崂山茶区茶树根际丛枝菌根真菌调查 被引量:9
19
作者 吴丽莎 王玉 +2 位作者 李敏 刘润进 丁兆堂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对青岛崂山茶区茶树根际丛枝菌根(AM)真菌资源进行取样调查,共分离鉴定出3属22种AM真菌:包括无梗囊霉属(Acaulospra)13种、球囊霉属(Glomus)8种和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其中无梗囊霉属和球囊霉属出现的频度较高,为青岛崂山茶区AM... 对青岛崂山茶区茶树根际丛枝菌根(AM)真菌资源进行取样调查,共分离鉴定出3属22种AM真菌:包括无梗囊霉属(Acaulospra)13种、球囊霉属(Glomus)8种和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其中无梗囊霉属和球囊霉属出现的频度较高,为青岛崂山茶区AM真菌的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丛枝菌根真菌 无梗囊霉属 球囊霉属 巨孢囊霉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丛枝发育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俊喜 李辉 +2 位作者 王维华 朱新产 刘润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95-99,104,共6页
丛枝菌根(AM)真菌能诱导植物抗病性,而且已有迹象表明该真菌在植物根内形成的丛枝结构与降低土传病害有关。为了进一步探索丛枝发育在AM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作者于温室盆栽条件下播种大豆(Glycine max)"鲁豆11号"同... 丛枝菌根(AM)真菌能诱导植物抗病性,而且已有迹象表明该真菌在植物根内形成的丛枝结构与降低土传病害有关。为了进一步探索丛枝发育在AM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作者于温室盆栽条件下播种大豆(Glycine max)"鲁豆11号"同时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G.e)、大豆胞囊线虫(SCN,Heterodera glycines)3号生理小种、并在其丛枝发育初期、盛期和消解期分别接种SCN二龄幼虫(4000个/株),同时设置对照。重点测定AM真菌不同发育阶段丛枝对SCN和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m或G.e丛枝发育初期、盛期和消解期均能有效地降低根上或根围土壤中的胞囊数量、根内线虫数以及病情指数,其中,G.e的效果优于G.m,其丛枝发育的3个阶段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7.9、25.4和31.1,显著低于对照53.7。表明AM真菌发育盛期的丛枝抑制SCN、降低病害程度、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效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丛枝发育 大豆胞囊线虫 病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