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轮作模式对后茬作物小麦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洪庆 付丹丹 +3 位作者 武海杰 苗福泓 孙娟 杨国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9-66,共8页
本研究在前茬作物分别是种植4年的苜蓿田,玉米田,大豆田的情况下,研究了3种轮作模式(苜蓿-小麦;大豆-小麦;玉米-小麦)对其后茬作物小麦产量(籽粒产量、出籽率、地上部生物量)与小麦的生理指标(叶色值、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 本研究在前茬作物分别是种植4年的苜蓿田,玉米田,大豆田的情况下,研究了3种轮作模式(苜蓿-小麦;大豆-小麦;玉米-小麦)对其后茬作物小麦产量(籽粒产量、出籽率、地上部生物量)与小麦的生理指标(叶色值、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之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小麦轮作模式下比玉米、大豆轮作小麦模式会显著提高后茬作物小麦产量,而后2种模式在产量上差异不显著。苜蓿-小麦轮作模式显著改善小麦旗叶叶色值、叶面积指数,提高了小麦在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降低了在孕穗期的蒸腾速率;苜蓿-小麦轮作模式显著提高了小麦生长在整个生长期间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说明此种轮作模式有利于改善后茬作物小麦对氮肥的利用率、提高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轮作模式 小麦 产量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玉米杂交种种子纯度的SSR鉴定 被引量:20
2
作者 盖树鹏 盖伟玲 王日新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4-47,共4页
玉米杂交种纯度是影响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快速、准确可靠的纯度检测技术是控制杂交种纯度的有效措施。从3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6对表现为双亲互补型的引物,建立了6份杂交种纯度鉴定的SSR体系。Umc1002、bnlg1112、bnlg238、U... 玉米杂交种纯度是影响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快速、准确可靠的纯度检测技术是控制杂交种纯度的有效措施。从3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6对表现为双亲互补型的引物,建立了6份杂交种纯度鉴定的SSR体系。Umc1002、bnlg1112、bnlg238、Umc1153、phi072、bnlg240可分别用于玉米杂交种农大108、浚单20、郑单958、莱农14、莱农15和鲁玉16的纯度检测。双亲互补型等位变异基因频率在0.028~0.072之间,可较准确地检出样品中的自交株和大部分异型株。SSR鉴定玉米杂交种纯度结果略低于幼苗鉴定,但二者差异不显著,相关系数为r=0.8434。本试验建立的SSR技术体系可用于6个玉米杂交种纯度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SSR 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燕麦对镉胁迫响应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丽香 范仲学 +1 位作者 张欣 魏爱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0,共7页
利用实验室水培模拟试验,研究了轻度镉胁迫条件下10个燕麦品种生长及吸收积累镉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经5μmol·L-1的镉处理后,供试燕麦品种的株高、根长、地上部与地下部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利用实验室水培模拟试验,研究了轻度镉胁迫条件下10个燕麦品种生长及吸收积累镉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经5μmol·L-1的镉处理后,供试燕麦品种的株高、根长、地上部与地下部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的甚至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燕麦对镉的吸收与积累也存在明显差异;燕麦镉的吸收转运与耐性没有直接的联系。按照镉胁迫下燕麦耐镉性和镉含量的冠根比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0个品种分为4类:①镉转运少且耐性强;②转运多但耐性强;③转运多且耐性弱;④转运较少但耐性弱。其中品5号地上部生长抑制率最小,并且镉含量、镉转运量较少,表现出较强的耐镉性,在轻度镉污染土壤上种植品5号有利于降低镉污染对人类健康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镉吸收 品种 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F_1代近交系、雌核发育系的建立及遗传检测 被引量:4
4
作者 田永胜 汪娣 +3 位作者 王磊 苗贵东 邓寒 陈松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4-123,共10页
在牙鲆育种中基于构建的大量家系,已经筛选出生长快成活率高的F1代家系0719,0750和0751,为了使其优良性状进一步纯化,采集以上3个优良家系中成熟个体的精子和卵子,分别利用家系内兄妹近交和鲈鱼冷冻精子诱导雌核发育的方式,构建了近交系... 在牙鲆育种中基于构建的大量家系,已经筛选出生长快成活率高的F1代家系0719,0750和0751,为了使其优良性状进一步纯化,采集以上3个优良家系中成熟个体的精子和卵子,分别利用家系内兄妹近交和鲈鱼冷冻精子诱导雌核发育的方式,构建了近交系3个、雌核发育系7个,在其生长至127 d和190 d时,测定体长和体重两个性状,并利用方差分析、Student-Newman-Keuls多重比较及绝对增重比较等法对两个性状进行分析,发现0751的雌核发育系较其他近交系和雌核发育系生长更快(P<0.05)。利用倍性分析仪对0751近交系和雌核发育系的染色体倍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交系和雌核发育系分别在G0-G1期和G2-M期DNA相对含量相近,G0-G1期DNA指数均为1.000,都具有二倍体的特点。利用筛选的14对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引物分别对近交系和雌核发育系的遗传特征进行检测,发现近交系和雌核发育的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2.214 3和2.000 0,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2.082 9和1.936 9,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564 2和0.413 8(P<0.05),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15 4和0.490 1,遗传杂合度(Ave_Het)分别为0.506 6和0.482 8,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03和0.366,雌核发育系的遗传指数均低于近交系。除EKOP-E1-In,EKOP17-Li,EKOP-E1-Ey 3个位点仅在近交系中为高度多态,其他位点在两个系中均为中度多态。近交系和雌核发育系的遗传偏离指数(d)分别为0.091 5和-0.157 3,反映了近交系杂合子的比例远高于理论上的数值,纯合子缺失;雌核发育系杂合子缺失,纯合子比例高。利用雌核发育较近交方式更有利于基因的纯合,在牙鲆育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近交系 雌核发育系 微卫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纯度SSR鉴定与田间鉴定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5
作者 盖树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8期28-31,共4页
建立快速、准确鉴定玉米种子纯度技术是控制种子质量的有效措施。本研究针对SSR鉴定结果低于种植鉴定结果的问题,分析了可能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利用筛选的特异标记测定了标记在原种、大田用自交系、套袋配制杂交种中的检出率,测定... 建立快速、准确鉴定玉米种子纯度技术是控制种子质量的有效措施。本研究针对SSR鉴定结果低于种植鉴定结果的问题,分析了可能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利用筛选的特异标记测定了标记在原种、大田用自交系、套袋配制杂交种中的检出率,测定了2个杂交种(莱农14和莱农15)共16份样品的纯度。特异标记检出率随着自交系繁殖代数增加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杂交种出苗率越低,SSR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的差值越大,是导致SSR检测纯度偏低的两个主要原因。将SSR结果与田间种植结果相比较,建立了SSR鉴定与田间种植鉴定的回归方程,可准确鉴定杂交种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纯度 SSR 田间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巧云 张晓亮 +1 位作者 张志刚 赵智中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24,共7页
构建大白菜连锁遗传图谱可为其基因组结构分析和比较提供有力工具,可有效应用于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基因图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因此,构建一张高密度的大白菜遗传图谱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从作图群体和分子标记技术两个方面综述... 构建大白菜连锁遗传图谱可为其基因组结构分析和比较提供有力工具,可有效应用于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基因图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因此,构建一张高密度的大白菜遗传图谱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从作图群体和分子标记技术两个方面综述大白菜类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遗传图谱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植物生理实验方法和内容的改进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晓珂 刘新 +3 位作者 车永梅 杨德翠 胡彦江 刘洪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397-9398,共2页
依据植物生理课程特点,改变实验课的准备方式、实验内容和方法、考核方式,让学生参与实验课的全过程,从而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 植物生理 实验课 实验方法 实验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西瓜汁加工过程中的护色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晓珂 胡彦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133,共3页
针对天然西瓜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氧化褪色问题,对天然西瓜汁的加工过程中的护色剂和杀菌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次均质后,加入1.5‰琼脂、1.5‰CMC、1.5‰海藻酸钠作为稳定剂,添加0.00375%EDTA护色,经过4min的微波杀菌,加工出... 针对天然西瓜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氧化褪色问题,对天然西瓜汁的加工过程中的护色剂和杀菌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次均质后,加入1.5‰琼脂、1.5‰CMC、1.5‰海藻酸钠作为稳定剂,添加0.00375%EDTA护色,经过4min的微波杀菌,加工出的西瓜汁口感好、色泽红润、外观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技术 西瓜汁 实验研究 加工 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蛋白激酶基因StPki的遗传转化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煜 郭晓 +5 位作者 郭宝太 杨晓慧 单伟伟 金黎平 马伟清 李广存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7,共5页
以高抗青枯病二倍体马铃薯基因型ED13为材料,克隆了蛋白激酶基因StPki。以StPki基因特异区段为靶标,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RNA干扰植物表达载体pCHF1-StPki。利用重组农杆菌株LBA4404(pCHF1-StPki)感染转化ED13茎段外植体,获得了抗庆大霉... 以高抗青枯病二倍体马铃薯基因型ED13为材料,克隆了蛋白激酶基因StPki。以StPki基因特异区段为靶标,成功构建了该基因的RNA干扰植物表达载体pCHF1-StPki。利用重组农杆菌株LBA4404(pCHF1-StPki)感染转化ED13茎段外植体,获得了抗庆大霉素的再生植株。利用CaMV35S启动子特异引物对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利用StPki基因的特异引物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的转录受到了抑制。马铃薯抗病基因型ED13已被成功转化,且表现出了对StPki基因的RNA干扰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二倍体 蛋白激酶基因 遗传转化 表达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处理对低夜温下番茄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丽平 赵方贵 +3 位作者 程斐 杨延杰 陈宁 李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35-37,57,共4页
[目的]研究4种不同的药剂对低夜温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幼苗的影响,探讨番茄幼苗耐低温的指标和易行的提高番茄幼苗耐低温的方法,以期降低番茄育苗生产中的加温成本。[方法]以番茄"L402"为供试材料,用50、100和200... [目的]研究4种不同的药剂对低夜温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幼苗的影响,探讨番茄幼苗耐低温的指标和易行的提高番茄幼苗耐低温的方法,以期降低番茄育苗生产中的加温成本。[方法]以番茄"L402"为供试材料,用50、100和200 mg/L的氯化钙(CaCl_2)、水杨酸(SA)、硝普纳(SNP)和壳聚糖(CS)处理低夜温下的番茄幼苗,清水为对照(CK)。测定其鲜干重、相对生长率和生理指标。[结果]CaCl_2、SA、SNP和CS均能增加番茄幼苗的耐低温能力,SNP、CS和SA的效果好于CaCl_2;叶绿素、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相对生长率存在显著相关,适合作为番茄幼苗耐低温指标;200 mg/L SNP和100 mg/L CS处理后番茄幼苗抗低温表现最强;4种药剂中,SNP促进耐低温的浓度范围宽,各项指标随浓度变化缓,易于生产上应用。[结论]叶绿素和MDA含量适于作为番茄幼苗的耐低温指标,4种药剂中,SNP更适合用于提高番茄幼苗的耐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番茄 幼苗 药剂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低温处理对低夜温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丽平 赵方贵 +2 位作者 杜广宾 李敏 王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5期8427-8430,共4页
[目的]研究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种子低温处理对低夜温条件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抗冷性,为低温下获得高质量的番茄幼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炭与珍珠岩(2∶1)为育苗基质,番茄L402种子为供试材料... [目的]研究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种子低温处理对低夜温条件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抗冷性,为低温下获得高质量的番茄幼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炭与珍珠岩(2∶1)为育苗基质,番茄L402种子为供试材料。先将番茄L402种子浸种6 h,然后分别于0、4、8和16℃低温条件下进行6、12和24 h低温处理,对照为0 h处理。之后,于16℃下静置0.5 h,再后在25~30℃下催芽,播种于72穴育苗盘中。育苗温度为18~23℃(白天)/6~12℃(夜间)。培养至3片真叶时测定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干重、鲜重、根冠比)和生理指标[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种子低温处理能促进低夜温下番茄幼苗的生长,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含量,并能增加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根系活力和SOD活性,同时降低了MDA含量,其中0℃下处理6 h对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抗冷性提高最大。[结论]种子低温处理能增加番茄幼苗对低夜温的抵抗能力,有利于提高低温季节番茄幼苗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幼苗 种子低温处理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燕麦品种的镉毒害效应及耐镉性差异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丽香 范仲学 +1 位作者 张欣 陈为京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22-1126,共5页
为探讨不同燕麦品种耐Cd能力的差异,采用营养液培养,对10个燕麦品种的Cd毒害效应及耐Cd性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燕麦品种添加5μmol·L^(-1)Cd处理20 d后,幼苗生物产量均低于对照,不同品种间降幅差异显著,其中"品5号&q... 为探讨不同燕麦品种耐Cd能力的差异,采用营养液培养,对10个燕麦品种的Cd毒害效应及耐Cd性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燕麦品种添加5μmol·L^(-1)Cd处理20 d后,幼苗生物产量均低于对照,不同品种间降幅差异显著,其中"品5号"生物产量下降幅度最小,耐Cd指数最高,而"坝莜6号"生物产量降幅最大,耐Cd指数最低。Cd胁迫条件下,供试燕麦品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OD活性、Pro含量不同程度增加,并且这些指标的增减幅度品种之间差异显著。Cd胁迫下,各品种叶片POD活性增加率、Pro增加率与耐Cd性呈显著正相关,根系活力降低率与耐Cd性呈显著负相关,这三者可作为燕麦耐Cd性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毒害效应 忍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超氧化物歧化酶对人体机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传凤 范金成 陆艳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7期76-77,83,共3页
分析了外源补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可行性,包括口服的可行性及SOD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等方面;从抗氧化、抗辐射及抗衰老等方面对SOD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从临床肌肉注射SOD辅助治疗风湿病和口服SOD对人体血液几种指标的影响2个方面对... 分析了外源补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可行性,包括口服的可行性及SOD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等方面;从抗氧化、抗辐射及抗衰老等方面对SOD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从临床肌肉注射SOD辅助治疗风湿病和口服SOD对人体血液几种指标的影响2个方面对适量摄入外源SOD的人群进行了调查;同时论述了外界因素对SOD活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抗氧化 外源性 人体 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诱导小麦叶片内肽酶活力变化的研究
14
作者 燕增文 徐凤 +1 位作者 郭洪雪 高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4-6,共3页
利用抗盐小麦品种德抗961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小麦叶片内肽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20 mmol/L)的NaCl处理对小麦叶片中内肽酶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大,而高浓度(50、100、2... 利用抗盐小麦品种德抗961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小麦叶片内肽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20 mmol/L)的NaCl处理对小麦叶片中内肽酶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大,而高浓度(50、100、200 mmol/L)NaCl处理可使小麦幼苗叶片中内肽酶活性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用激活剂和抑制剂处理结果表明,NaCl胁迫引起的叶片老化与叶片正常衰老一样,其过程中至少存在3种内肽酶(巯基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而在蛋白质降解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巯基蛋白酶。以酪蛋白为底物时,内肽酶的最适温度为42℃,最适pH值为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ACL胁迫 内肽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NAi技术抑制马铃薯类受体激酶基因(StRLK)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云 樊娜娜 +7 位作者 于耀华 张柏顺 杨煜 晁祥建 郭宝太 金黎平 郭晓 李广存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2,共5页
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RLK)是蛋白激酶的一个亚家族,参与植物的信号转导,在植物生长发育、抗病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前期研究中自二倍体马铃薯高抗青枯病基因型ED13中获得了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StRLK。利用... 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RLK)是蛋白激酶的一个亚家族,参与植物的信号转导,在植物生长发育、抗病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前期研究中自二倍体马铃薯高抗青枯病基因型ED13中获得了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StRLK。利用StRLK基因的特异区段,以pUCCRNAi为中间克隆载体、pCHF1为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了该基因的RNA干扰载体pCHF1-StRLK。进一步以ED13的茎段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CHF1-StRLK导入ED13中,获得了5株再生植株。用CaMV35S启动子特异引物对5株再生植株进行PCR扩增,均得到大小约500 bp的特异性条带,初步证明pCHF1-StRLK成功转入ED13。以ED13为对照,利用StRLK基因的特异引物对这5株再生植株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表达在5个转基因植株中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说明导入的pCHF1-StRLK发挥了干扰活性,且干扰效果与基因的插入位点有关,为进一步研究StRLK基因的功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倍体马铃薯 StRLK基因 遗传转化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灰树花菌株液体培养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猛 宋爱荣 +1 位作者 黄芳 卢兆双 《食用菌》 2009年第3期10-11,共2页
在液体培养条件下测定了8个灰树花菌株发酵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接种后第7天发酵液中发酵产生的蛋白质含量达到高峰,其中3号菌株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0.4850mg/mL,8号菌株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最低,为0.308... 在液体培养条件下测定了8个灰树花菌株发酵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接种后第7天发酵液中发酵产生的蛋白质含量达到高峰,其中3号菌株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0.4850mg/mL,8号菌株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最低,为0.3089mg/mL。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接种后第9天最低,随后又呈微弱的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较小。试验为确定从发酵液中提取蛋白质的最佳时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液体发酵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基和继代时间对番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毕建水 李翠翠 徐丽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3期41-42,124,共3页
对两种番茄品种樱红和J07进行了筛选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樱红的叶片外植体在附加激素6-BA 1.0mg/L+IAA 0.1mg/L的改良MS培养基中诱导直接分化芽的能力最强,继代时间为12d时褐化最轻;而最适合J07叶片外植体分化的培养基... 对两种番茄品种樱红和J07进行了筛选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樱红的叶片外植体在附加激素6-BA 1.0mg/L+IAA 0.1mg/L的改良MS培养基中诱导直接分化芽的能力最强,继代时间为12d时褐化最轻;而最适合J07叶片外植体分化的培养基为附加激素6-BA 1.0mg/L+IAA 0.2mg/L的改良MS培养基,最佳继代时间为2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组织培养 继代 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