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阳霉素诱变与NaCl定向筛选对花生后代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亚 乔利仙 +3 位作者 武秀玲 胡晓辉 王晶珊 隋炯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206,共5页
为拓宽花生的耐盐基因资源,前期以平阳霉素为诱变剂进行了花生离体诱变,并在培养基中添加Na Cl进行定向筛选,获得了一批Na Cl耐性苗及其后代。对Na Cl耐性植株M3个体的荚果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5个原始再生植株产生了3个以上大于6... 为拓宽花生的耐盐基因资源,前期以平阳霉素为诱变剂进行了花生离体诱变,并在培养基中添加Na Cl进行定向筛选,获得了一批Na Cl耐性苗及其后代。对Na Cl耐性植株M3个体的荚果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5个原始再生植株产生了3个以上大于60 g荚果重的M3单株。用近红外仪对M4种子的各品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其在蛋白质、油酸、亚油酸及脂肪含量发生了广泛变异,有7份变异材料的蛋白质含量超过30%,11份变异材料的脂肪含量超过55%。结合M4种子在0.7%盐溶液中的发芽情况,筛选出几个综合了高产、高油、耐盐多个优良性状的个体。证明PYM离体诱变、Na Cl定向筛选与近红外技术的有效结合,在花生中是一条新的有效的育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平阳霉素 定向筛选 近红外技术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逆相关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晓军 谢凯斌 +1 位作者 张艳萍 金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27-1035,共9页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外界环境,已经具有一套完整的抵抗外界特殊环境的调控系统。但是,关于水稻抗逆相关基因的分子进化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文章通过Plant Tolerance Gene Database数据库,获得22个水稻抗逆相关基因。利用比较基...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外界环境,已经具有一套完整的抵抗外界特殊环境的调控系统。但是,关于水稻抗逆相关基因的分子进化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文章通过Plant Tolerance Gene Database数据库,获得22个水稻抗逆相关基因。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抗逆相关基因的进化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抗逆相关基因在低等植物中比较保守;随着植物的不断进化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其基因数量也随之增加。具有相似抗性功能的基因往往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基序(motif)结构。文章还发现4个保守motif的存在:HRDXK、DXXSXG、LLPR和GXGXXG(X代表任意氨基酸)。在GSK1、RAN2抗逆基因中发现了3个特有的motif结构:GSK1特有的P-rich motif,RAN2特有的G-rich motif和E-rich motif。推测这些保守的motif结构与基因的抗逆功能密切相关。进化速率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植物抗逆性相关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受到较强的纯化选择作用,但是仍然有50%的抗逆性相关基因存在正选择位点。这些正选择位点的存在有可能为基因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逆相关基因 进化 选择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对渗透胁迫下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效应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洪兵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21-923,共3页
以荞麦抗逆品种川荞4号和敏感品种川荞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渗透胁迫下不同浓度氨基酸对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适当浓度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可显著增加渗透胁迫下荞麦种子发芽率、幼苗鲜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适... 以荞麦抗逆品种川荞4号和敏感品种川荞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渗透胁迫下不同浓度氨基酸对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适当浓度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可显著增加渗透胁迫下荞麦种子发芽率、幼苗鲜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适当浓度天冬氨酸处理使抗逆品种种子发芽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恢复至对照水平,但适当浓度氨基酸处理时敏感品种增加幅度较大,说明适当浓度氨基酸对渗透胁迫下荞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荞麦敏感品种氨基酸处理的最适浓度为30μmol/L,荞麦抗逆品种氨基酸处理的最适浓度为20μmol/L,且天冬氨酸的处理效果优于谷氨酸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渗透胁迫 氨基酸 发芽率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菜BoPGIP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重组大肠杆菌的抗逆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8,共5页
为进一步验证青花菜Bo PGIPl基因的功能,通过RT-PCR方法克隆得到青花菜Bo PGIP1基因完整的编码区序列,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高效表达Bo PGIP1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BL21(p ET28a-Bo PGIP1),重组... 为进一步验证青花菜Bo PGIPl基因的功能,通过RT-PCR方法克隆得到青花菜Bo PGIP1基因完整的编码区序列,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高效表达Bo PGIP1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BL21(p ET28a-Bo PGIP1),重组菌经IPTG诱导表达以及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在37 k Da处有一条特异表达的蛋白质条带,与预期的目的产物大小一致;同时对重组大肠杆菌BL21(p ET28a-Bo PGIP1)的抗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L21(p ET28a-Bo PGIP1)对Na Cl(0.4 mol/L)、Na HCO3(0.2 mol/L)和PEG6000(20%)的抗性明显高于对照菌株BL21(p ET28a),该抗性的证明为Bo PGIP1基因在植物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BoPGIP1 原核表达 抗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