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林高校培养高水平生命科学创新型人才探索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1
作者 衣艳君 刘家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5期384-385,共2页
结合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际,对生命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农林高校生命科学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命科学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地方农业院校生物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盖树鹏 卢伟东 +2 位作者 薛仁镐 刘新 郭立忠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0期121-123,共3页
21世纪是生物产业的时代,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生物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正确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人才的前提。该文基于专业内涵、市场需求等,分析了生物类专业的人才层次、职业取向、知识结构、素... 21世纪是生物产业的时代,为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生物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正确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人才的前提。该文基于专业内涵、市场需求等,分析了生物类专业的人才层次、职业取向、知识结构、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定位,探讨了生物类专业特色和实现培养目标定位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生物类专业 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泡粪污水除氨氮细菌筛选研究
3
作者 李树文 韩先杰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118,共7页
猪场氨气主要来源于液体粪污的氨氮,氨氮的高效去除对于粪污氨气的有效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水泡粪污水为研究对象,以氨气和氨氮去除率为测量指标,对10株芽孢杆菌的脱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株细菌均具有去除氨氮的作用,其中... 猪场氨气主要来源于液体粪污的氨氮,氨氮的高效去除对于粪污氨气的有效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水泡粪污水为研究对象,以氨气和氨氮去除率为测量指标,对10株芽孢杆菌的脱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株细菌均具有去除氨氮的作用,其中5株菌株即Bacillus licheniformis WL、B.mucilaginosus、B.methylotrophicus、B.megateriumde、B.subtilis GY在实验室条件下72 h氨氮去除率达到50%以上,5株菌株复配后的氨氮去除率与单一菌株处理效果基本相同;水泡粪污水处理试验表明,B.megateriumde具有高效的氨气和氨氮去除率,6 h氨气相对去除率为27%,24 h氨氮相对去除率和绝对去除率分别为63%和64%。该研究结果为水泡粪猪场的氨气和粪污氨氮的有效处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粪污水 氨氮 细菌 筛选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ZmIMPα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昭阳 殷宇航 +3 位作者 刘钰 高璇 宋希云 赵美爱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输入蛋白α(IMPα)是细胞质中蛋白质和RNA等物质进入细胞核的重要运输蛋白,在植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玉米IMPα基因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盐胁迫下ZmIMPα在不同玉米自交系中的相对表达量,... 输入蛋白α(IMPα)是细胞质中蛋白质和RNA等物质进入细胞核的重要运输蛋白,在植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玉米IMPα基因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盐胁迫下ZmIMPα在不同玉米自交系中的相对表达量,并进一步构建其原核过表达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通过分析菌株在盐胁迫下的生长情况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从玉米中鉴定出7个IMPα基因共15个转录本,其编码蛋白序列长度为297~625 aa,分子量32.5~64.0 kDa,等电点3.95~7.27,均定位在细胞质中,有10个蛋白还同时定位在细胞核中。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除Zm00001eb001150_T001外,其余ZmIMPα可分为3个亚家族,与拟南芥的IMPα蛋白相似性较高。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IMPα家族属于SRP1超家族,启动子分析发现该家族基因含有激素响应元件和非生物胁迫相关响应元件,可能在植物生长和响应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作用。盐胁迫下ZmIMPα基因在耐盐玉米材料中的表达量显著上升,而在盐敏感材料中表达量显著下降。原核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与空载菌株相比,含有重组质粒pET28a-ZmIMPα的菌株在0.6 mol/L和0.8 mol/L NaCl胁迫下的生长都受到了抑制,且受抑制程度随NaCl浓度上升而增大,推测ZmIMPα基因可能在玉米响应盐胁迫过程中呈负调控模式。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探索输入蛋白家族基因在植物抗逆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IMPα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盐胁迫 原核表达载体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硅和蜡样芽胞杆菌SS1共处理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董栩焜 车永梅 +5 位作者 王明硕 罗政刚 管恩森 赵方贵 叶青 刘新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2-298,共7页
【目的】研究纳米硅和SS1共处理对烟草生长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中烟101为实验材料,分别用纳米硅、SS1及纳米硅和SS1共处理,检测不同处理植株的生长指标、光合指标以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相关编码基因的表达。【结果】... 【目的】研究纳米硅和SS1共处理对烟草生长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中烟101为实验材料,分别用纳米硅、SS1及纳米硅和SS1共处理,检测不同处理植株的生长指标、光合指标以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相关编码基因的表达。【结果】一定浓度的纳米硅、SS1及纳米硅和SS1共处理,均显著促进烟草的生长,其中纳米硅和SS1共处理促进效果最显著。经SS1和纳米硅共处理后的烟草株高、茎粗、叶片数及叶面积等地上部分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单一处理的植株及对照植株,并且根长、根重、根冠比等根系指标也显著提高;同时,研究结果证明纳米硅和SS1共处理较单一处理显著提高烟草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指标,提高植株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R)的活性及相关基因NtNIA1和NtGS1的表达。【结论】纳米硅和SS1共处理可通过改善植株光合性能,促进氮代谢,进而促进植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 蜡样芽胞杆菌 氮代谢 生长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膜透性Δ电导率量化检测法研究初探
6
作者 王忠 杨洪兵 +2 位作者 杨帆 陈亦凡 侯晓敏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4-1352,共9页
为提高细胞膜透性检测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并在此基础上量化细胞膜透性,通过研究小麦叶片细胞膜透性,成功研发出能够量化研究细胞膜透性的新方法——细胞膜透性Δ电导率量化检测法(简称Δ电导率法)。Δ电导率法将细胞膜透性的单位定义为... 为提高细胞膜透性检测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并在此基础上量化细胞膜透性,通过研究小麦叶片细胞膜透性,成功研发出能够量化研究细胞膜透性的新方法——细胞膜透性Δ电导率量化检测法(简称Δ电导率法)。Δ电导率法将细胞膜透性的单位定义为:1 g完整的细胞膜在特定压力下于1 L纯水中浸泡1 h,细胞外渗溶液的电导率值。计算公式:P=[(σe-σi)×V]/(m×R×t),其中,P代表细胞膜透性(单位为μS·cm^(-1)·L^(-1)·g^(-1)·h^(-1)),σe和σi分别代表选定的期末时点与初始时点的电导率值,V代表溶液体积,m代表样品干重,R代表细胞膜完整率,t代表所用时间。通过与现有的2种常用方法(抽气法和浸泡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法在定性研究上结论一致且可靠性相当,Δ电导率法的可重复性明显优于抽气法和浸泡法,证明Δ电导率法能够准确可靠地量化细胞膜透性。Δ电导率法为量化细胞膜透性奠定了基础,使细胞膜透性有可能成为标志性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透性 Δ电导率法 量化 可重复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杆菌有效同化工业甲醇和植物甲醇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姚陆 马增新 +2 位作者 张聪 杨松 邢新会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51-2462,共12页
甲醇是第三代工业生物制造的重要原料,同时又能伴随植物生长排放到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甲基杆菌是一类能以甲醇作为生长碳源和能源的极具广泛应用前景的菌株。然而甲基杆菌催化转化高浓度工业甲醇和寡浓度植物甲醇的过程效率偏低,导致... 甲醇是第三代工业生物制造的重要原料,同时又能伴随植物生长排放到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甲基杆菌是一类能以甲醇作为生长碳源和能源的极具广泛应用前景的菌株。然而甲基杆菌催化转化高浓度工业甲醇和寡浓度植物甲醇的过程效率偏低,导致甲醇的碳和电子耗散,制约了甲醇的高值化利用。本文首先系统综述了甲基杆菌底盘再造强化工业甲醇有效代谢方面的最新策略,进而论述了甲基杆菌对植物源寡浓度甲醇有效氧化、同化和转化的最新认知,最后展望了甲基杆菌进一步强化甲醇利用的可行性研究方向与策略。本综述期望推动甲基杆菌作为甲醇基细胞工厂和新型植物益生菌剂的技术创新,助力工业生物制造的甲醇高值化,增强植物甲醇的固定封存,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共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杆菌 甲醇 甲基细胞工厂 植物叶际益生菌 合成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HCT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8
作者 颜伟 陈慧婷 +3 位作者 叶青 刘广超 刘新 侯丽霞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6,共12页
【目的】羟基肉桂酰转移酶(hydroxycinnamoyl-CoA:shikimate hydroxycinnamoyl transferase,HCT)是双子叶植物中催化绿原酸合成的关键酶,广泛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在葡萄全基因组中鉴定VvHCT基因家族成员,分析相关基因低温胁迫下表... 【目的】羟基肉桂酰转移酶(hydroxycinnamoyl-CoA:shikimate hydroxycinnamoyl transferase,HCT)是双子叶植物中催化绿原酸合成的关键酶,广泛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在葡萄全基因组中鉴定VvHCT基因家族成员,分析相关基因低温胁迫下表达模式,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葡萄全基因组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VvHCT家族进行鉴定,并对家族成员理化性质、染色体分布、基因结构、蛋白保守结构、系统进化、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以及组织表达特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VvHCT基因在低温胁迫下表达模式,最后通过瞬时转化方法对VvHCT8功能进行验证。【结果】在葡萄全基因组中鉴定到VvHCT的11个家族成员,编码398-457个氨基酸,分布于4条染色体上;按系统发育特征分为3个亚族;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VvHCT家族成员启动子上含有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应激响应元件、组织特异性元件和昼夜节律响应元件等;不同VvHCT家族成员表达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低温胁迫处理后VvHCT5表达量下调,其他10个家族成员表达量均上调;瞬时过表达葡萄叶片结果显示,VvHCT8能通过降低丙二醛和活性氧含量,缓解低温对葡萄叶片叶绿素和细胞膜的损伤。【结论】VvHCT8参与葡萄抵御低温过程,可作为葡萄抗寒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VvHCT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羟基脂肪酸酯基环境友好型润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杨珊珊 来冰冰 +2 位作者 王晓波 娄文静 刘宗柱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2-795,共14页
随着原材料的短缺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可生物降解润滑脂的重要性逐渐增强,该工作中旨在寻找1种新型的绿色稠化剂,扩宽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原料制备润滑脂的应用范围.经过研究发现聚羟基脂肪酸酯材料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 随着原材料的短缺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可生物降解润滑脂的重要性逐渐增强,该工作中旨在寻找1种新型的绿色稠化剂,扩宽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原料制备润滑脂的应用范围.经过研究发现聚羟基脂肪酸酯材料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4HB)具备稠化生物质基蓖麻油的潜力,并以此为稠化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新型润滑脂.系统地考察了其理化特性、流变特性以及摩擦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P34HB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和氧化安定性随着稠化剂含量增加而有所提升.P34HB润滑脂稠化剂微观结构呈现片状的不规则堆叠结构,与锂基润滑脂的纤维状螺旋结构截然不同.P34HB润滑脂体系符合Carreau Yasuda模型,表现出非牛顿流体典型的剪切稀化特性.在温和的摩擦条件下,稠化剂质量分数为48%的P34HB润滑脂表现出与对照组蓖麻油锂基润滑脂相当的摩擦学性能.该研究为P34HB在润滑领域应用提供了有效策略,为开发新一代环境友好型润滑脂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稠化剂 环境友好型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 蓖麻油 润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锂基润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
10
作者 杨珊珊 张利 +3 位作者 来冰冰 王晓波 刘宗柱 娄文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414,共10页
本实验分别以大豆油、菜籽油、蓖麻油三种不同类型的植物油为原料,以常见的矿物油150N为对照,通过预制皂法以相同的皂含量制备了锂基脂,研究了所制备润滑脂的理化性能、流变性能、生物降解性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油黏... 本实验分别以大豆油、菜籽油、蓖麻油三种不同类型的植物油为原料,以常见的矿物油150N为对照,通过预制皂法以相同的皂含量制备了锂基脂,研究了所制备润滑脂的理化性能、流变性能、生物降解性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油黏度与润滑脂的流变性和摩擦学性能呈相关性,表现为润滑脂的稠度越小、基础油的黏度越大,则润滑脂的结构强度越低,触变和减摩性能越好。通过生物降解实验发现植物油锂基脂降解性优于矿物油锂基脂,蓖麻油锂基脂的生物降解率最佳,高达79.69%。根据磨损表面XPS结果分析,蓖麻油锂基脂在摩擦过程中通过物理吸附膜和随后形成的化学反应膜共同作用,从而达到减摩效果。在三种可生物降解锂基润滑脂中,蓖麻油锂基脂胶体安定性较差,但具有极佳的触变性、生物降解性和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锂基润滑脂 流变性能 摩擦学性能 生物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害虫铅灰齿爪鳃金龟气味受体基因Or83b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全森 姜晓静 +3 位作者 鞠倩 赵志强 曲明静 朱新产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4,共4页
采用简并引物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农业害虫铅灰齿爪鳃金龟中分离和克隆了一类非常保守的嗅觉受体蛋白基因(命名为Hp-Or83b)全序列。Hp-Or83b全长共1822 bp,5’-UTR为168 bp,3’-UTR为220 bp,... 采用简并引物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农业害虫铅灰齿爪鳃金龟中分离和克隆了一类非常保守的嗅觉受体蛋白基因(命名为Hp-Or83b)全序列。Hp-Or83b全长共1822 bp,5’-UTR为168 bp,3’-UTR为220 bp,开放阅读框全长1434 bp,编码47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54.24 kDa,等电点为7.46。通过同源性比较,发现Hp-Or83b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其它昆虫的Or83b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推断所获得的cDNA序列为农业害虫铅灰齿爪鳃金龟气味受体基因Or83b的cDNA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害虫 铅灰 金龟 气味 受体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Receptor Sequence Analysis 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CDNA序列 同源性比较 末端快速扩增 氨基酸序列 开放阅读框 嗅觉受体 简并引物 蛋白基因 全序列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棘孢木霉几丁质酶Tachi2基因的转录因子和蛋白的互作研究
12
作者 曲珊 赵月 +2 位作者 李雅华 郑桂玲 咸洪泉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0-319,共10页
【目的】生防菌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TD3104产生的几丁质酶Tachi2在植物病害防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7号转录因子作用于特异响应几丁质诱导的Tachi2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探究47号转录因子与一种新调控蛋白H63的互作关... 【目的】生防菌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TD3104产生的几丁质酶Tachi2在植物病害防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7号转录因子作用于特异响应几丁质诱导的Tachi2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探究47号转录因子与一种新调控蛋白H63的互作关系,为解析几丁质诱导调控基因转录表达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对棘孢木霉几丁质酶基因Tachi2中47号转录因子的候选互作蛋白H63进行体内点对点互作鉴定;采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分别对H63蛋白与47号转录因子基因进行原核诱导表达,利用亲和层析技术纯化融合蛋白,通过GST pull-down实验进行体外蛋白互作检测;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洋葱表皮细胞亚细胞定位技术和BiFC实验进一步检测细胞内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H63蛋白与47号转录因子在酵母细胞内存在互作关系;原核表达的重组H63蛋白、47号转录因子大小分别为36 kD和18 kD,二者在体外存在互作关系;成功构建了双分子荧光互补载体,证实H63蛋白与47号转录因子在洋葱内表皮细胞中存在相互作用,并且互作发生在细胞核内。【结论】证实H63蛋白与47号转录因子在细胞内外均存在相互作用,为解析真菌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调控、几丁质酶在农业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孢木霉 几丁质酶 转录因子 基因表达 互作蛋白 酵母双杂交 GSTPull-down 双分子荧光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绿原酸处理对设施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陈慧婷 夏一楠 +4 位作者 颜伟 张梦菲 陈周梅 侯丽霞 刘新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6,共8页
【目的】番茄在栽培过程中,常存在着色不均、色泽差等问题,导致番茄口感差、出售难,而绿原酸是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酚酸类物质,探究其对设施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果实品质及深入探究绿原酸作用机理提供基础。【方法】以设施番... 【目的】番茄在栽培过程中,常存在着色不均、色泽差等问题,导致番茄口感差、出售难,而绿原酸是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酚酸类物质,探究其对设施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果实品质及深入探究绿原酸作用机理提供基础。【方法】以设施番茄‘京彩8号’(Solanum lycopersicum.‘Jingcai No 8’)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外源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处理后,检测相关果实品质指标,并通过RT-qPCR对番茄中成熟相关基因进行表达量的分析。【结果】外施绿原酸提高了番茄红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了叶绿素含量,促进了番茄果实的着色;能够增加番茄果实的单果重,降低番茄果实的硬度;提高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及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促进番茄果实的生长和成熟,提升了番茄果实的风味和营养物质含量。对成熟相关基因表达量检测的结果表明,外施绿原酸可以诱导番茄中成熟相关转录因子、乙烯合成酶基因高表达。【结论】推测外源绿原酸能通过调控乙烯合成通路促进番茄果实着色和成熟,提高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绿原酸 果实品质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WRKY44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验证
14
作者 黄友举 于泳波 +3 位作者 逄翠晶 孙轼絮 路晨 于延冲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WRKY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应答、种子休眠与发芽、生长发育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为揭示大豆WRKY转录因子家族中GmWRKY44基因的功能和潜在的分子机制,对大豆Williams 82中GmWRKY44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验证。... WRKY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应答、种子休眠与发芽、生长发育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为揭示大豆WRKY转录因子家族中GmWRKY44基因的功能和潜在的分子机制,对大豆Williams 82中GmWRKY44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验证。结果表明,GmWRKY44基因CDS全长1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结构预测与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其编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由23.46%α-螺旋、4.75%β-折叠、58.94%无规则卷曲和12.85%延伸链构成,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相统一;含一个保守的WRKY结构域,锌指结构为C_(2)H_(2)类型,属WRKY IIc亚家族;该基因是拟南芥AtWRKY71的同源基因,相似度为35.56%,两者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RT-qPCR分析表明,GmWRKY44响应盐胁迫,表达量先下降后上升。在盐胁迫下,野生型(Col-0)和GmWRKY44过表达拟南芥株系的萌发率和根长均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GmWRKY44过表达株系明显优于Col-0。另外,在盐处理后,GmWRKY44过表达株系生长受抑制程度低于Col-0。生理指标分析发现,在盐胁迫下,GmWRKY44过表达株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Col-0,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ol-0。以上表明,GmWRKY44过表达可以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WRKY44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功能验证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水稻光响应基因ELM1的图位克隆
15
作者 杜量衡 唐黄磊 张治国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89,共8页
【目的】探究水稻开花期的调控基因与图位克隆,阐明其开花遗传与分子机制,完善水稻抽穗期基因的调控网络,为水稻生产育种提供实践意义。【方法】以水稻长日照条件下延迟开花突变体elm1为材料,统计开花期等农艺性状,通过正反交实验构建群... 【目的】探究水稻开花期的调控基因与图位克隆,阐明其开花遗传与分子机制,完善水稻抽穗期基因的调控网络,为水稻生产育种提供实践意义。【方法】以水稻长日照条件下延迟开花突变体elm1为材料,统计开花期等农艺性状,通过正反交实验构建群体,统计F2群体表型进行遗传规律分析,与籼稻Dular构建图位克隆群体并进行基因定位,并对精细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进行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等手段对候选基因进行预测与分析,使用AlphaFold2软件预测蛋白结构的变化。【结果】elm1突变体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时间显著增加,其受一对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图位克隆到ELM1基因,ELM1基因编码SET结构域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等位于已报道的lvp1突变体,测序结果显示在elm1突变体中LOC_Os09g13740基因的第5外显子(ATG下游3293bp处)发生点突变(G变为T),导致该突变位点由甘氨酸(亲水)突变为缬氨酸(疏水),AlphaFold2蛋白结构预测表明该突变导致蛋白构象发生改变,对蛋白功能可能有一定的影响。田间试验表明,在合适纬度的区域种植elm1突变体,突变体表现穗粒数明显增多且增产的表型。【结论】elm1突变体的突变位点为一弱等位突变,该等位突变体在适宜的纬度区域下育种可提升水稻产量,研究证明突变体elm1是一份优异的等位变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开花期 elm1突变体 图位克隆 弱突变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MADS-box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16
作者 姚晓琳 张晓芳 +4 位作者 李昆洛 郝俊莹 隋梦宇 张沿政 李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8,共18页
为了解绿豆MADS-box基因的进化过程,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分析鉴定出77个VrMADS-box基因,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其中7号染色体上最多,共有18个。VrMADS-box基因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VrMADS-box基因又划分为Mα(15)、Mβ(4)和Mγ(11)三个... 为了解绿豆MADS-box基因的进化过程,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分析鉴定出77个VrMADS-box基因,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其中7号染色体上最多,共有18个。VrMADS-box基因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VrMADS-box基因又划分为Mα(15)、Mβ(4)和Mγ(11)三个亚支;Ⅱ型VrMADS-box基因则划分为MIKCc(44)和MIKC∗(3)两个亚支。MIKCc可划分为12个亚家族,绿豆缺少开花位点C(FLC)亚家族。绿豆MADS-box基因种内存在18个重复基因对,种间共线性分析表明绿豆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大豆(Glycine max)MADS-box基因间分别存在39个和171个同源基因对。不同亚家族VrMADS-box基因在结构和表达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它们在绿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不同作用。本研究揭示了VrMADS-box基因家族的信息和表达模式,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绿豆VrMADS-box家族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DS-BOX 绿豆 基因家族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类院校食用菌专业创新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浩 郭立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3期299-300,303,共3页
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笔者从食用菌行业现状、食用菌专业特点、创新培养模式等方面,以青岛农业大学食用菌专业为例,对新形势下现代农业食用菌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 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笔者从食用菌行业现状、食用菌专业特点、创新培养模式等方面,以青岛农业大学食用菌专业为例,对新形势下现代农业食用菌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以期对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农业院校 培养模式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创融合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18
作者 刘广超 杨洁 +1 位作者 易晓华 刘新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163-167,共5页
植物生理学实验是涉农高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相关,在培养创新型现代农业科技人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围绕“发展绿色农业,实现种质创新”农业院校人才培养需求,针对现有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存在教学内... 植物生理学实验是涉农高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相关,在培养创新型现代农业科技人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围绕“发展绿色农业,实现种质创新”农业院校人才培养需求,针对现有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够新颖、缺乏课程整合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足等痛点问题进行教学改革,通过修订新形态数字教材、创新实验设计与教学模式、深挖课程育人元素、优化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等手段,使学生在掌握植物生理学研究专业技术的同时,具备完善的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现与解决现代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植物生理学 实验教学 专创融合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百合高效离体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钤泰琳 蔡春梅 +1 位作者 樊连梅 赵美爱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以青岛百合及麝香百合的鳞片和茎尖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植体的放置方式、鳞片的不同部位、不同的激素浓度及活性炭对百合再分化的影响,成功建立了青岛百合的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两种百合的最佳外植体部位为中层鳞片的基部,放置方式... 以青岛百合及麝香百合的鳞片和茎尖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植体的放置方式、鳞片的不同部位、不同的激素浓度及活性炭对百合再分化的影响,成功建立了青岛百合的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两种百合的最佳外植体部位为中层鳞片的基部,放置方式为凸面接触培养基,青岛百合的最适再生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2mg/L,麝香百合的最佳再生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1mg/L,两种百合的最高再生率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百合 鳞片 快速繁殖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倩 侯丽霞 刘新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0期130-131,133,共3页
该文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对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为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双语教学 农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