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丛枝菌根真菌与根围促生细菌相互作用的效应与机制 被引量:36
1
作者 戴梅 王洪娴 +3 位作者 殷元元 武侠 王淼焱 刘润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54-2860,共7页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是植物活体营养专性共生菌,广泛存在于陆地各生态系统中。研究表明,AM真菌与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影响植物养...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是植物活体营养专性共生菌,广泛存在于陆地各生态系统中。研究表明,AM真菌与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影响植物养分吸收利用、病原物发生发展、土壤理化特性与生物修复等,而且对于可持续农、林、牧业生产、稳定生态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给予众多关注和研究。综述了AM真菌与PGPR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AM真菌与PGPR协同改善植物营养和生长、协同抑制病原菌、协同修复土壤方面的作用,旨在总结AM真菌与PGPR相互作用的效应与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今后研究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根围促生细菌 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 寄主植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基表面热镀Zn-Mg合金镀层化学组成与电化学腐蚀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于萍 王蕾蕾 +2 位作者 邢文国 张长桥 魏云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3-66,共4页
通过电化学试验、盐雾加速试验和全浸加速腐蚀试验,在模拟海洋性大气腐蚀环境和工业与重污染大气腐蚀环境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化学组成的钢基表面热镀Zn-Mg合金镀层的腐蚀行为。三种试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镀层无论在海洋性大气腐蚀环境... 通过电化学试验、盐雾加速试验和全浸加速腐蚀试验,在模拟海洋性大气腐蚀环境和工业与重污染大气腐蚀环境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化学组成的钢基表面热镀Zn-Mg合金镀层的腐蚀行为。三种试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镀层无论在海洋性大气腐蚀环境还是工业和重污染大气腐蚀环境条件下均表现出一致性的优良耐蚀性能;就实际工业生产而言,研究结果认为Zn-Mg合金镁含量控制在1%-2%的范围内是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层 Zn-Mg合金 加速腐蚀试验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发现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西花蓟马 被引量:103
3
作者 郑长英 刘云虹 +1 位作者 张乃芹 赵希丽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72-174,共3页
西花蓟马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大陆2003年首次在北京发现报道。本文首次报道西花蓟马在山东省发生为害,并对青岛农业大学校园中发现有西花蓟马活动为害的植物进行了调查,共计48种植物上发现有西花蓟马活动为害。
关键词 西花蓟马 山东省 活动为害 植物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Mg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及在Na_2SO_4中的腐蚀产物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于萍 王蕾蕾 +3 位作者 慕春玲 崔巍 张长桥 邢文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2-65,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含镁量不同的热镀锌镁合金镀层表面形貌和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镁金属含量的不断增加,镀层金属晶粒明显细化,组织结构趋于均匀。但在含量增至2.5%(质量分数,下同)时,晶界上出现了大量... 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含镁量不同的热镀锌镁合金镀层表面形貌和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镁金属含量的不断增加,镀层金属晶粒明显细化,组织结构趋于均匀。但在含量增至2.5%(质量分数,下同)时,晶界上出现了大量镁的偏析,在镁含量增加至3%时,镁在晶界上的偏析更加严重,镀层腐蚀产物中出现了MgO。从腐蚀理论角度上分析,镁的偏析可形成其对应的阴极保护腐蚀产物,而含有MgO的氧化膜疏松多孔,其致密系数α=0.79。这种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能有效阻碍腐蚀介质通过,无法阻止腐蚀过程的进一步延伸,从而较好地解释了Zn-3%Mg金属镀层抗大气腐蚀性能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Zn-Mg合金镀层 表面形貌 腐蚀产物 镀层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花果叶中抑菌活性成分—补骨脂素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胡丽丽 李玉群 +1 位作者 金玉兰 孟昭礼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64-266,共3页
以4种植物病原菌为活性跟踪菌,采用硅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从无花果(Ficus caricaL.)叶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较高的化合物。经核磁共振谱(1HNMR、13CHMR)等分析为补骨脂素(psoralen)。经测定,补骨脂素对苹果腐烂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 以4种植物病原菌为活性跟踪菌,采用硅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从无花果(Ficus caricaL.)叶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较高的化合物。经核磁共振谱(1HNMR、13CHMR)等分析为补骨脂素(psoralen)。经测定,补骨脂素对苹果腐烂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EC50分别为0.07mg/ml、0.23mg/ml、0.12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叶 抑菌活性 分离 补骨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总黄酮·黄芩苷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杜丰玉 陈钧 任晓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554-4555,共2页
[目的]确定黄芩总黄酮与黄芩苷提取及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芩总黄酮与黄芩苷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进行优选。[结果]最优工艺为:取黄芩粗粉,加10倍量水,煎煮2次,1.0 h/次;离心所得上清液调pH值至1.5,60℃保温... [目的]确定黄芩总黄酮与黄芩苷提取及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芩总黄酮与黄芩苷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进行优选。[结果]最优工艺为:取黄芩粗粉,加10倍量水,煎煮2次,1.0 h/次;离心所得上清液调pH值至1.5,60℃保温30 min,所得沉淀加适量水搅匀,调pH值至中性,加等量乙醇醇沉;上清液再调至pH值为1.5,60℃保温30 min,静置、离心所得沉淀,水洗至中性,60℃真空干燥得黄芩提取物。其中,黄芩总黄酮、黄芩苷含量分别可达94.15%、80.15%。[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适合黄芩总黄酮、黄芩苷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总黄酮 黄芩苷 提取纯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复配杀虫剂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保华 王智 修艳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85-86,共2页
选用6种复配杀虫剂对小菜蛾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除6%高氯·盐外,其它5种复配药剂均表现出与对照药剂新科(2.0%阿维菌素)相近的防治效果,其中9%高氯·盐乳油,9%高氯·溴乳油和6%高氯·氟乳油1000倍... 选用6种复配杀虫剂对小菜蛾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除6%高氯·盐外,其它5种复配药剂均表现出与对照药剂新科(2.0%阿维菌素)相近的防治效果,其中9%高氯·盐乳油,9%高氯·溴乳油和6%高氯·氟乳油1000倍处理,药后1、3、5、7天的防效均在75%~90%之间,与其500倍处理和对照新科3000倍处理差异不显著,其中以6%高氯·氟乳油防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剂 田间试验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短体科Pratylenchidae植物寄生线虫名录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修勇 刘维志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75-176,181,共3页
于2003~2006年对山东省短体科Pratylenchidae线虫主要属、种进行了系统的鉴定研究。共在山东省52个县市的195种寄主植物上采集到的1304份线虫标样中,鉴定出短体科线虫共计2个属14个种,其中,新种1个,为变尾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varicau... 于2003~2006年对山东省短体科Pratylenchidae线虫主要属、种进行了系统的鉴定研究。共在山东省52个县市的195种寄主植物上采集到的1304份线虫标样中,鉴定出短体科线虫共计2个属14个种,其中,新种1个,为变尾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varicaudatusn.sp.,中国新记录种2个,分别为野生稻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la anchoryzaeEbsary&Anderson,1982和十字花科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ruciferusBajaj&Bhatti,1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体科线虫 种的名录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美丽的丝孢菌—长枝葡孢霉 被引量:3
9
作者 金静 李桂舫 +1 位作者 李淑文 李宝笃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7-18,共2页
本文在中国首次报道了一种形态美丽的丝孢菌—长枝葡孢霉[Botryosporium longibrachiatum(Oudem.)Maire]。该菌为腐生菌,只要在土壤中和死亡组织上存在。标本保存在莱阳农学院真菌与植物真菌病害标本室。
关键词 长枝葡孢霉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ISSR分析的白粉寄生孢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云福 梁晨 +2 位作者 李宝笃 罗丽 迟胜起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69-171,共3页
采用改进的UREA法和CTAB法,分别提取4株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 quisqualisCes,AQ)的基因组DNA,并运用ISSR标记技术初步研究了AQ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提取到所有供试菌株的基因组DNA,但改进的UREA法较CTAB法更为... 采用改进的UREA法和CTAB法,分别提取4株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 quisqualisCes,AQ)的基因组DNA,并运用ISSR标记技术初步研究了AQ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提取到所有供试菌株的基因组DNA,但改进的UREA法较CTAB法更为简单快速,所提DNA用于后续的ISSR扩增试验更能反映AQ种群内部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粉寄生孢 基因组DNA CTAB法 UREA法 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腐烂病病菌对银泰的抗药性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从军 孟昭礼 +1 位作者 禹文成 吴锦淑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在室内用20%银泰EC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进行抗药性培育,从而测定该菌对20%银泰EC产生抗药性的风险。结果表明,在连续抗性培育30代后,苹果腐烂病菌未对银泰产生抗药性,F30代对F0代的抗性比值为0.897,而且其它各代抗性... 在室内用20%银泰EC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进行抗药性培育,从而测定该菌对20%银泰EC产生抗药性的风险。结果表明,在连续抗性培育30代后,苹果腐烂病菌未对银泰产生抗药性,F30代对F0代的抗性比值为0.897,而且其它各代抗性比值基本在0.8~1.0之间,抗性比值保持在一个比较恒定的水平,说明苹果腐烂病菌对20%银泰EC不易产生抗药性。试验同时表明,20%银泰EC对10%银果EC存在负交互抗性,银果对F30代的EC50较对F0代的EC50显著降低,抗性比为0.612,因此在防治苹果腐烂病时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可以交替轮换使用,而且会表现更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腐烂病菌 抗性风险 银泰 银果 负交互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核酸对感染法氏囊病毒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海 李秀岚 +1 位作者 李宏全 武彩红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203-207,共5页
300只20日龄健康海兰白雏鸡随机分为6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Ⅵ为试验组,Ⅱ、Ⅴ组饲料中添加0.1%核酸,Ⅲ和Ⅵ组饲料中添加0.2%核酸,Ⅳ、Ⅴ和Ⅵ组于27日龄感染法氏囊病毒,研究核酸对人工感染法氏囊病毒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300只20日龄健康海兰白雏鸡随机分为6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Ⅵ为试验组,Ⅱ、Ⅴ组饲料中添加0.1%核酸,Ⅲ和Ⅵ组饲料中添加0.2%核酸,Ⅳ、Ⅴ和Ⅵ组于27日龄感染法氏囊病毒,研究核酸对人工感染法氏囊病毒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核酸均可提高鸡免疫器官法氏囊和胸腺指数,降低感染法氏囊病毒雏鸡的死亡率,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的含量及SOD活性,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并对鸡血清中UA水平亦有一定作用,其中以添加0.2%的核酸的作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 雏鸡 法氏囊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例推理(CBR)的注塑模具成本估算系统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新杰 尹立雪 +2 位作者 姜元志 纪晶 肖克峰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0-53,58,共5页
探讨了利用基于事例推理技术来估算注塑模的成本,对CBR方法的关键技术如事例的表示、事例的检索、事例的改写及事例的学习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顺序改写"的事例改写方法,提高了模具成本估算的效率。
关键词 注塑模 基于事例的推理 成本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两种斑潜蝇的高温致死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耘 孙丽娟 孙立宁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4-16,共3页
作者于2006年6-7月,在本院实验室内进行了高温对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asis)和美洲斑潜蝇(L.sa tivas)致死作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35℃、38℃、42℃和45℃高温下处理2h后,对两种斑潜蝇均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其致死率随... 作者于2006年6-7月,在本院实验室内进行了高温对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asis)和美洲斑潜蝇(L.sa tivas)致死作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35℃、38℃、42℃和45℃高温下处理2h后,对两种斑潜蝇均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其致死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当温度达到42℃时,南美斑潜蝇高龄幼虫、蛹和成虫的死亡为80%、81%和90%;美洲斑潜蝇各虫态的死亡率为68%、71%和82%。当温度达到45℃时,两种斑潜蝇各虫态的死亡率几乎均达到100%。南美斑潜蝇各虫态在不同试验温度下的死亡率,均高于美洲斑潜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 高温致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崂山茶树病害种类调查与生防菌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兰 袁忠林 +2 位作者 孟昭礼 江崇焕 彭正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112-113,共2页
对崂山茶树病害种类进行了调查,同时以茶云纹叶枯病为靶标菌进行生防菌的筛选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崂山茶场的主要病害为茶云纹叶枯病、茶赤叶病和茶轮纹病;从茶树上分离得到5种生防菌,对茶云纹叶枯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初步鉴定为芽... 对崂山茶树病害种类进行了调查,同时以茶云纹叶枯病为靶标菌进行生防菌的筛选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崂山茶场的主要病害为茶云纹叶枯病、茶赤叶病和茶轮纹病;从茶树上分离得到5种生防菌,对茶云纹叶枯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p.),为茶园病害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病害种类 调查 拮抗细菌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笼罩豆天蛾的生命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顾松东 郑伯平 孙立宁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6期152-152,158,共2页
通过田间笼罩饲养豆天蛾幼虫并对其生命表进行研究发现,影响其田间养殖的制约因子包括:1~2龄时期的雨水和高温曝晒、细菌性侵染、朱砂叶螨的滋生;并由此提出应根据天气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达到保证规模化养殖的目的。
关键词 笼罩 豆天蛾 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昆虫蛋白图谱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17
作者 褚栋 张柱亭 +2 位作者 安志兰 郭笃发 周洪旭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0-132,共3页
以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小型昆虫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这些小型昆虫可溶性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改进的复合银染法在蛋白质检测中具有效果好、... 以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小型昆虫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这些小型昆虫可溶性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改进的复合银染法在蛋白质检测中具有效果好、简单快捷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温室白粉虱 可溶性蛋白 复合银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田间药效试验
18
作者 张保华 王智 杜丰玉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104-105,共2页
以临稻11号为供试作物,选用48%网尽(毒死蜱.柴)乳油,10%铲除(毒死蜱.氟铃脲)乳油,毒死蜱与氟铃脲复配的药剂毒.氟A和毒.氟B,以18%杀虫双水剂为对照药剂,对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进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毒.氟A对稻纵卷叶螟的综合... 以临稻11号为供试作物,选用48%网尽(毒死蜱.柴)乳油,10%铲除(毒死蜱.氟铃脲)乳油,毒死蜱与氟铃脲复配的药剂毒.氟A和毒.氟B,以18%杀虫双水剂为对照药剂,对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进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毒.氟A对稻纵卷叶螟的综合防效优于对照药剂,每666.7m2用药量60 g,第7天的防效达到79.30%,与对照药剂差异不显著;48%网尽乳油、毒.氟A、毒.氟B对稻苞虫药后第7天防效均达到8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稻苞虫 杀虫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猎型蜘蛛在丘陵区的分布规律及活动习性研究
19
作者 顾松东 郑伯平 +1 位作者 孙立宁 赵川德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5期63-64,共2页
通过不同时间在莱阳丘陵区的不同地带调查研究,发现游猎型蜘蛛出现的频率在各地带有所不同。在5月中旬植被尚未长高之前,游猎型蜘蛛在沟渠、碎石地和边界出现多于苹果园;当植被长高后,游猎型蜘蛛不再聚集于原地带,生态位开始扩散,且不... 通过不同时间在莱阳丘陵区的不同地带调查研究,发现游猎型蜘蛛出现的频率在各地带有所不同。在5月中旬植被尚未长高之前,游猎型蜘蛛在沟渠、碎石地和边界出现多于苹果园;当植被长高后,游猎型蜘蛛不再聚集于原地带,生态位开始扩散,且不同种类扩散的位置不同。在苹果园中用陷阱法捕获发现,小狼逍遥蛛多在沟渠或地块的上缘出现,尤其是6月份;星豹蛛多在不太密集的青草地出现;类水狼蛛多在湿度较大、墒情较好的地带出现。而目测法则发现白纹舞蛛、鞍形花蟹蛛多在高大植物的上部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猎型蜘蛛 小狼逍遥蛛 星豹蛛 类水狼蛛 分布规律 活动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狼逍遥蛛在山地中的活动习性研究
20
作者 孙立宁 顾松东 +1 位作者 周洪旭 郑伯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2期109-110,共2页
2006年4~9月间采用陷阱法对莱阳地区丘陵山地5个地点的小狼逍遥蛛做了初步调查,发现小狼逍遥蛛是该地最主要的蜘蛛种类,尤其在上半年。研究表明,4月及5月上旬小狼逍遥蛛在边界的碎石地和光照区出现较多;5月下旬后随着高温季节的来临,... 2006年4~9月间采用陷阱法对莱阳地区丘陵山地5个地点的小狼逍遥蛛做了初步调查,发现小狼逍遥蛛是该地最主要的蜘蛛种类,尤其在上半年。研究表明,4月及5月上旬小狼逍遥蛛在边界的碎石地和光照区出现较多;5月下旬后随着高温季节的来临,各地点的小狼逍遥蛛数量明显下降,碎石地尤为明显,小狼逍遥蛛几乎全部移至桃园的杂草处活动,但更多地活动在丘陵地斜坡附近;其在桃园干旱区和湿润区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当桃园耕锄后,小狼逍遥蛛可能迁移至桃园附近的花生地中捕食害虫。定性试验表明,小狼逍遥蛛可捕食银纹夜蛾、大豆造桥虫、棉铃虫、绿盲蝽、谷子小长蝽等害虫,这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生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狼逍遥蛛 活动习性 边界 桃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