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
作者 于磊 孙伟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4-I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区域建筑群实时震害模拟的LSTM-FC组合深度网络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海 徐晓君 +3 位作者 邢启航 张孝伟 姜慧 阮雪景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9,共14页
建筑物破坏在地震灾害中往往会导致巨大损失,对城市建筑群进行灾前灾时的震害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传统BP(back propagation)网络和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网络等人工智能方法在进行震害预测时多集中于提取建筑物信息。然而,... 建筑物破坏在地震灾害中往往会导致巨大损失,对城市建筑群进行灾前灾时的震害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传统BP(back propagation)网络和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网络等人工智能方法在进行震害预测时多集中于提取建筑物信息。然而,这些方法在处理地震波的时序数据方面有所不足,导致其在整合和分析对地震灾害预测至关重要的时序相关因素时效果有限。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耦合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和FC(fully connected)神经网络的震害预测方法。LSTM网络擅长处理具有时间序列特性的地震波信息,能够捕捉和分析随时间变化的地震波动模式。同时,全连接网络可用于综合分析所有相关的震害因子。通过对云浮地区265栋典型钢混建筑进行指标量化并确定输入指标(震害影响因子)和输出指标(震害指数),利用LSTM-FC组合深度网络、CNN网络和BP网络模型对数据进行训练并优化。通过将LSTM-FC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弹塑性时程分析比较,发现该模型在拟合效果和精度方面优于传统的BP和CNN模型。拟合效果提升了36.8%和10.6%,精度分别提升了77.6%和91.7%,表明LSTM-FC网络在地震损害预测上更为有效。同时,将该方法应用于广东省云浮市钢混结构群震害预测,构建的易损性矩阵与华南地区的易损性矩阵均值进行了对比,显示误差相对较小,说明该模型不仅理论上可行,在实际应用中也能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害预测 LSTM网络 全连接网络 钢混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都市农业发展分布和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林资政 王晓静 +3 位作者 段雪莹 高新 刘仟 马步杨 《北方农业学报》 2017年第4期131-134,共4页
都市农业自西方引进以来,在我国迅速发展开来。文章分析了青岛下辖6区4市所处的区位环境、都市农业发展情况及发展特色,选取各区市代表园区绘制了当前青岛都市农业调研分布图,对青岛市整体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将... 都市农业自西方引进以来,在我国迅速发展开来。文章分析了青岛下辖6区4市所处的区位环境、都市农业发展情况及发展特色,选取各区市代表园区绘制了当前青岛都市农业调研分布图,对青岛市整体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将所绘制调研分布图与青岛市都市现代农业规划布局最新的规划进行对比,展望了青岛未来都市农业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 现代农业 青岛 发展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涟漪扩散算法的动态洪水疏散仿真系统研究
4
作者 阮雪景 孙海 韩果芮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91-1899,共9页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洪灾的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持续增加。为解决传统洪水疏散模拟中忽视行人绕行机制和洪水对行人移动实时影响的问题,构建了融合元胞自动机模型和涟漪扩散算法优化的实时洪水疏散仿真系统,并开展了微型场...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洪灾的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持续增加。为解决传统洪水疏散模拟中忽视行人绕行机制和洪水对行人移动实时影响的问题,构建了融合元胞自动机模型和涟漪扩散算法优化的实时洪水疏散仿真系统,并开展了微型场景试验和珠海市华平社区动态洪水疏散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涟漪扩散算法通过提升出口吸引力,实现了对行人绕行障碍物的模拟,与传统模型相比,成功疏散人数显著提升;增加洪水排斥力将人群移动和洪水演进同步耦合,使行人实时感知洪水变化并做出最佳的出口选择;行人提前7 min响应,全员成功撤离并使总疏散时间减少26.1%;高熟悉度人群比例达到30%时,拥堵现象明显缓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熟悉度对疏散效果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洪水 涟漪扩散算法 人员疏散 元胞自动机 仿真系统 疏散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安全风险等级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涛 孟丹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7-61,共5页
地质条件复杂的青岛地铁一期工程隧道在下穿质量状况各异、结构基础形式多样的建筑群时,建筑物的安全成为决定隧道施工进度和环境安全的关键。在分析建筑物安全风险作用因素的基础上,依据地铁隧道的相关资料和下穿的20栋建筑物现场检测... 地质条件复杂的青岛地铁一期工程隧道在下穿质量状况各异、结构基础形式多样的建筑群时,建筑物的安全成为决定隧道施工进度和环境安全的关键。在分析建筑物安全风险作用因素的基础上,依据地铁隧道的相关资料和下穿的20栋建筑物现场检测鉴定结果,引入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总结了两大类9种主要作用因素;分别建立隶属函数并选取相应权重,对不同程度的建筑物风险予以模糊综合评价,划分了其风险等级,以供工程施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下穿建筑物 风险等级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董文静 王昌森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青岛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忽视品牌建设、品牌区分度不高、品牌号召力有限、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缺乏等问题。青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应当提高品牌意识、准确定... 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青岛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忽视品牌建设、品牌区分度不高、品牌号召力有限、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缺乏等问题。青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应当提高品牌意识、准确定位市场细分、提升产品质量、塑造品牌价值、深挖品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品牌建设 青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对带裂缝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影响
7
作者 宋昌坤 张志成 +2 位作者 江乐鑫 李晓珍 柳俊哲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6-282,共7页
为探究碳化作用下带裂缝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特征,通过控制裂缝参数,研究了带裂缝硬化水泥浆体的碳化规律,分析了碳化作用下带裂缝硬化水泥浆体中钢筋的腐蚀面积率、失重率和电化学腐蚀参数特征.结果表明:养护早期带裂缝水泥硬化浆体的... 为探究碳化作用下带裂缝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特征,通过控制裂缝参数,研究了带裂缝硬化水泥浆体的碳化规律,分析了碳化作用下带裂缝硬化水泥浆体中钢筋的腐蚀面积率、失重率和电化学腐蚀参数特征.结果表明:养护早期带裂缝水泥硬化浆体的裂缝宽度相较于水灰比对钢筋腐蚀的影响更为显著,养护后期裂缝宽度对钢筋腐蚀的影响仍逐渐增加,并占主导地位;碳化作用下带裂缝水泥硬化浆体的Nyquist图存在2个容抗弧,其中低频区容抗弧随着碳化龄期的增加逐渐收缩,钢筋表面双电层的传递电阻降低,钢筋开始脱钝;在一定的裂缝宽度范围内,较小的水灰比可以抑制硬化水泥浆体中的钢筋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裂缝混凝土 碳化 裂缝参数 水灰比 钢筋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木纤维增强轻质高韧性高贝利特水泥砂浆性能研究
8
作者 马春雨 马跃辉 +6 位作者 吴定远 徐利胜 原学功 朱珍 李秋义 王亮 王美楠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04-1611,1621,共9页
普通水泥砂浆掺入由废弃木材制成的再生木纤维,会对其水化特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产生不良影响,这限制了再生木纤维水泥基材料的推广与应用。本文以高贝利特水泥(HBSC)作为胶凝材料,将废弃木材经破碎、细化和打浆处理后获得再生木纤维... 普通水泥砂浆掺入由废弃木材制成的再生木纤维,会对其水化特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产生不良影响,这限制了再生木纤维水泥基材料的推广与应用。本文以高贝利特水泥(HBSC)作为胶凝材料,将废弃木材经破碎、细化和打浆处理后获得再生木纤维,在成型压力50.0 kN条件下制备出轻质、高韧性HBSC砂浆,并对不同水灰比条件下砂浆各项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较低的水灰比对提高轻质高韧性HBSC砂浆性能具有积极作用。随着灰木比从0.8增加至3.0,再生木纤维HBSC砂浆的干密度增大,最高为1408 kg/m^(3)。砂浆的抗压、抗折强度和收缩率均随之增加,砂浆28 d抗压强度由15.7 MPa增加至32.4 MPa,28 d抗折强度由6.3 MPa增加至12.2 MPa,不同水灰比下砂浆28 d最大收缩率均低于40.0×10^(-5),导热系数为0.3176 W/(m·K),再生木纤维HBSC砂浆的轻质、高韧性和保温效果显著。微观测试结果表明,当灰木比为3.0时,砂浆的水化反应最充分,内部孔隙结构最密实。本研究为再生木纤维在轻质高强、高韧性的保温墙体材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木纤维 高贝利特水泥 轻质增韧 力学性能 导热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珊 刘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1875-21876,21908,共3页
以农业生态园为研究依据,提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规划设计理念、原则以及景观内涵,从农业发展的根本需要出发,配合案例分析,归纳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最大经济和社会价值,并探讨现代农业园规划、科技技术利用与景观... 以农业生态园为研究依据,提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规划设计理念、原则以及景观内涵,从农业发展的根本需要出发,配合案例分析,归纳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最大经济和社会价值,并探讨现代农业园规划、科技技术利用与景观设计的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示范园 科技 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震害因子耦合作用的砌体建筑群破坏概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海 刘孟佳 +3 位作者 姜慧 阮雪景 邢启航 高惠瑛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1,共11页
砌体建筑群在地震中往往破坏严重损失巨大,合理评估地震作用对不同种类砌体结构造成破坏的风险变得至关重要。传统基于后验概率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忽略了砌体建筑个体差异性的影响,未深入考虑多种震害因子的耦合作用。本文以华南地区... 砌体建筑群在地震中往往破坏严重损失巨大,合理评估地震作用对不同种类砌体结构造成破坏的风险变得至关重要。传统基于后验概率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忽略了砌体建筑个体差异性的影响,未深入考虑多种震害因子的耦合作用。本文以华南地区砌体建筑群为例,开发了一种集成概率方法来对城市砌体结构的破坏风险进行建模,考虑建筑年代、层数、使用用途和墙厚四类震害因子的耦合影响,采用(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在设定地震动参数下选取Gaussian分布、Log-Normal分布、Gumbel分布和Beta分布四种概率分布对该地区砌体建筑物的破坏状态概率分布参数进行拟合。通过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进行拟合优度评价,最终建立基于Gaussian分布和Log-Normal分布的砌体建筑物破坏联合概率模型。最后,以华南地区三个城市典型砌体建筑物为例进行实例对比验证,将基于本文建立的建筑破坏概率模型推算出的砌体建筑群震害矩阵与基于单体结构分析得到的震害矩阵进行对比,与理论值最大偏差为0.0333。研究表明:本文构建的集成概率方法能够获得更加合理的城市砌体建筑物震害矩阵,提供了考虑结构固有不确定性和随机不确定性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推动城市建筑韧性评价和设计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建筑群 震害矩阵 概率模型 震害预测 华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青岛世园会”背景山体生态修复与绿化营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立华 杨莹 程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1184-1186,1277,共4页
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山体修复与绿化营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2014年青岛世园会"背景山体的生态环境特征与现状。总结了背景山体生态修复与绿化营建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背景山体生态修复与绿化营建的主要措施与技术方法。旨... 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山体修复与绿化营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2014年青岛世园会"背景山体的生态环境特征与现状。总结了背景山体生态修复与绿化营建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背景山体生态修复与绿化营建的主要措施与技术方法。旨在通过山体复绿技术与绿化景观措施来营造一个优美的自然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复绿 生态性 土方工程 植被种植工程 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 被引量:49
12
作者 张绪良 徐宗军 +2 位作者 张朝晖 谷东起 王立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76-2584,共9页
在分析青岛市城市绿地空间分布及面积动态变化基础上,利用市场价值法、生产成本法、替代费用法等方法计算了1999—2009年各年度青岛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999—2009年青岛市城市绿地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由1.5... 在分析青岛市城市绿地空间分布及面积动态变化基础上,利用市场价值法、生产成本法、替代费用法等方法计算了1999—2009年各年度青岛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999—2009年青岛市城市绿地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由1.587×108元增至3.491×108元,人均城市绿地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由68.42元增至126.73元。11 a间青岛市城市绿地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增加了1.904×108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0.91%。在青岛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环境净化服务总价值构成中,其气体调节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49.81%—51.72%,而吸收有害气体和滞尘服务价值、减弱噪声服务价值占48.28%—50.19%。城市绿地的气体调节服务具有地域空间的可转移性,可以由城市以外的自然生态系统补偿;而其吸收有害气体和滞尘服务与减弱噪声服务则不具有地域空间的可转移性。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是改善青岛市城市环境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生态系统 环境净化服务 价值评估 青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薄膜压电传感特性及其在工程结构监测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刘聪 罗健林 +2 位作者 李秋义 陈帅超 张纪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079-12083,共5页
PVDF压电薄膜因其体积小、质量轻、稳定性高、传感灵敏度高、制作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监测体系中。总结了PVDF压电薄膜基本特点、工作原理及静/动态传感特性,并指出其用作应变传感器在工程结构或构件局部监测中具有的优... PVDF压电薄膜因其体积小、质量轻、稳定性高、传感灵敏度高、制作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监测体系中。总结了PVDF压电薄膜基本特点、工作原理及静/动态传感特性,并指出其用作应变传感器在工程结构或构件局部监测中具有的优势;分析了以PVDF压电薄膜作为传感元件在工程实际监测中应用实例,最后对其在结构监测方面应用前景做了相关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压电薄膜 应变传感器 结构监测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固废制备再生细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郭远新 孔哲 +1 位作者 李秋义 郑世东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6-179,184,共5页
以胶凝材料体系的多元复合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胶凝材料总量、胶水比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在不同强度等级要求下对其配合比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实现再生细骨料的最大化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以胶凝材料体系的多元复合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胶凝材料总量、胶水比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在不同强度等级要求下对其配合比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实现再生细骨料的最大化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相比普通混凝土最大差值可达到11.6 MPa,其力学性能要差于普通混凝土,且各个养护龄期的抗压强度均随着胶凝材料总量或胶水比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均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优化后的各个系列配合比可制备强度等级C20~C40的再生细骨料混凝土,从而满足不同需求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固废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胶凝材料用量 胶水比 抗压强度 配合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激发绿色建筑材料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振涛 李秋义 +1 位作者 魏红俊 岳公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3-166,共4页
碱激发混凝土制备工艺简单,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优异,其胶凝材料多来源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具有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简要介绍碱激发胶凝材料体系和激发反应机理的基础上,总结了碱激发技术在再生混凝土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碱激发混凝土制备工艺简单,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优异,其胶凝材料多来源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具有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简要介绍碱激发胶凝材料体系和激发反应机理的基础上,总结了碱激发技术在再生混凝土材料中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此类材料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亦为今后实践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 胶凝材料 激发机理 再生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供暖条件下农村居住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
16
作者 张瑞凤 王浩 +4 位作者 刘际洲 叶泉 高瑞滢 赵鲁 徐振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69-72,共4页
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普遍较差,因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的影响,实现全面供暖能耗巨大。通过建立农村居住建筑能耗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位于潍坊市的农村居住建筑的冬季能耗。研究显示:选择向阳面房间供暖时,能耗... 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普遍较差,因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的影响,实现全面供暖能耗巨大。通过建立农村居住建筑能耗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位于潍坊市的农村居住建筑的冬季能耗。研究显示:选择向阳面房间供暖时,能耗变化率最大;选择背阳面房间供暖时,能耗变化率最小,两者相差23%。供暖区域面积明显影响农村居住建筑能耗,增加供暖区域面积,能耗随室内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每增加一个供暖房间,日能耗增加3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住建筑 建筑能耗 局部供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赋权-TOPSIS在流域盆地洪泛区洪水风险测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海 于祺伟 +2 位作者 王小华 张孝伟 阮雪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01-4013,共13页
沿海沿河流低洼地区洪涝频发、损失严重,严重影响流域公共安全,有效识别流域盆地洪泛区内的洪水风险分布至关重要。传统基于单一多准则决策方法的风险测度模型无法兼顾决策者的有效经验和决策的客观合理性,同时计算所得的绝对洪水风险... 沿海沿河流低洼地区洪涝频发、损失严重,严重影响流域公共安全,有效识别流域盆地洪泛区内的洪水风险分布至关重要。传统基于单一多准则决策方法的风险测度模型无法兼顾决策者的有效经验和决策的客观合理性,同时计算所得的绝对洪水风险值无法准确识别潜在洪水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的集成模型,以澳大利亚乔治河流域洪泛区为例开展洪水风险测度研究。从危险性、暴露度和脆弱性三个维度选取12个风险指标,采用模糊逻辑改进的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优化权重计算过程、集成接近理想点法中相对邻近度的概念完成相对洪水风险测度,最后可视化分析了洪水风险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集成模型识别出的中等及以上风险区比单一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多17.1%,比接近理想点法多15.7%,在识别洪泛区潜在风险上表现更优。利用历史灾情验证集证明了模型的优越性。该研究框架可为流域洪泛区的防灾策略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潜在洪水风险 多准则决策 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TFAHP) 接近理想点法(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尔比对MMOS水泥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的影响及机理
18
作者 巴明芳 马哲洋 +2 位作者 纪璐鑫 崔嘉铭 柳俊哲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3-743,共11页
研究了原材料摩尔比(n(MgO)∶n(MgSO_(4))∶n(H_(2)O))对改性硫氧镁(MMOS)水泥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热重分析(TG)等测试技术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MOS水... 研究了原材料摩尔比(n(MgO)∶n(MgSO_(4))∶n(H_(2)O))对改性硫氧镁(MMOS)水泥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热重分析(TG)等测试技术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MOS水泥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随着水硫比和氧硫比的提高均呈提升趋势.其中原材料摩尔比为10∶1∶12时,水泥力学性能最优.不同摩尔比MMOS水泥在56d龄期内均呈膨胀变形,其中总变形随水硫比和氧硫比的提高呈减小趋势;自收缩变形随水硫比的提高而减小,随氧硫比的提高呈先增后减趋势.这主要是由于硬化后不同摩尔比MMOS水泥中的水化产物Mg(OH)_(2)和5·1·7相(5Mg(OH)_(2)·MgSO_(4)·7H_(2)O)含量各有不同.当Mg(OH)_(2)含量减少,而5·1·7相含量增加时,MMOS水泥的膨胀变形量降低,同时其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尔比 改性硫氧镁水泥 力学性能 体积变形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软岩蠕变特性相似材料的研制及试验分析
19
作者 李媛 王永岩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为快速、有效地反映软岩介质的蠕变特性,根据模型试验的相似原理,通过配比和力学试验,研制出一种具有快速蠕变特性的软岩相似材料,它由沥青、河砂、铁粉和橡胶粉按一定配比搅拌压实而成。瞬时抗压强度测定、弹性模量测定,以及分级加载... 为快速、有效地反映软岩介质的蠕变特性,根据模型试验的相似原理,通过配比和力学试验,研制出一种具有快速蠕变特性的软岩相似材料,它由沥青、河砂、铁粉和橡胶粉按一定配比搅拌压实而成。瞬时抗压强度测定、弹性模量测定,以及分级加载下的单轴蠕变试验表明:相似材料的物理参数变化范围大,具有瞬时弹性特征;轴向蠕变过程具有衰减、等速和加速蠕变三个阶段特性;相似材料能在短时间内模拟软岩蠕变特性。有望为软岩工程提供一种短期、高效、准确的软岩蠕变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相似材料 相似原理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工艺对无砂大孔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晨洋 张志柱 +4 位作者 张鹏飞 李秋义 孔哲 郭远新 陈明旭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19-4026,共8页
为解决天然骨料资源浪费与再生骨料应用领域受限的问题,本文利用天然骨料与再生骨料制备无砂大孔再生混凝土,并通过力学性能、显微硬度、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试验对干燥、喷水和覆膜状态下的无砂大孔再生混凝土宏观与微观... 为解决天然骨料资源浪费与再生骨料应用领域受限的问题,本文利用天然骨料与再生骨料制备无砂大孔再生混凝土,并通过力学性能、显微硬度、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试验对干燥、喷水和覆膜状态下的无砂大孔再生混凝土宏观与微观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不同养护工艺影响了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过程,无砂大孔再生混凝土的“蜂窝”结构和再生骨料特性使水化过程更加复杂。覆膜状态下的养护效果最优,其次为干燥养护,而喷水养护效果最差。在显微硬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中发现,喷水养护状态下,混凝土基体内部自由水吸收增加,导致混凝土膨胀,从而降低了骨料与水泥基质界面的黏结性和硬度值。另外,在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中氢氧化钙等水化产物的组成也进一步证实了三种养护工艺对无砂大孔再生混凝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再生混凝土 养护工艺 抗压强度 线性拟合 显微硬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