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李鹏 王凤舞 +4 位作者 郭丽萍 陈海华 孙庆杰 肖军霞 宋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9期278-282,共5页
积极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高校的广泛共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与要求为导向构建高效的培养体系,确保工科专业毕业生... 积极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高校的广泛共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与要求为导向构建高效的培养体系,确保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也是各高校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以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学校实际、特色和定位,构建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提高食品领域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为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增收的效应 被引量:9
2
作者 李静 李金阳 郑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44-156,共13页
【目的】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丰富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的研究内容,充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证据,为加快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进程提供启示。【方法】基于农业... 【目的】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丰富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的研究内容,充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证据,为加快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进程提供启示。【方法】基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视角,运用2012—2021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最小二乘法(OLS)探究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非线性溢出特征,最后借助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异质性。【结果】(1)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经过工具变量法、改变样本容量等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其中数字经济对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产生显著促进效应,对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2)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以及高级化水平,助推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3)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且该效应在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节作用下得到进一步强化。(4)数字经济会长期带动农民收入增长;数字经济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呈“倒U型”,其中中等收入阶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数字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农民增收的推动力明显强于东部地区。【结论】数字经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关键要素,基于此,提出加强数字经济建设力度、创新数字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融合发展机制、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促进区域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统筹联动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产业结构 农民增收 中介效应 非线性溢出效应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梦洁 侯敬 +1 位作者 张亭好 郑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148-154,共7页
【目的】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对规避或分散农业经营风险、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探究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协调以及灰色关联性,对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方法】基于2010—2019年山东省农业保险与农业现... 【目的】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对规避或分散农业经营风险、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探究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协调以及灰色关联性,对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方法】基于2010—2019年山东省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两大体系之间的耦合互动关系,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结果】山东省农业保险和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发展指数均呈上升态势;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程度由严重失调逐渐趋好到优质协调状态,耦合度由2010年的0.329上升至2019年的0.875,改善明显;农业保险体系各指标与农业现代化总体指标的灰色关联度较高,均在0.7以上,其中农险保费收入在财产险保费收入的占比、农险保费收入深度以及农险保费收入与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性较高,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提出完善市场化的农业保险机制和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和扩大农险覆盖面、推动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协调发展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现代化 耦合协调度模型 灰色关联法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化诱导甘薯淀粉由内及外酶水解模式机理及多孔淀粉制备新方法
4
作者 王雨生 姜慧 陈海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42,共10页
以甘薯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韧化及α-淀粉酶水解处理淀粉,测定不同处理淀粉的水解度、粒径分布、热力学性质、微观结构及结晶结构等性质,旨在探讨亚糊化温度下甘薯淀粉由内及外的酶水解模式的特点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与天然甘薯淀... 以甘薯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韧化及α-淀粉酶水解处理淀粉,测定不同处理淀粉的水解度、粒径分布、热力学性质、微观结构及结晶结构等性质,旨在探讨亚糊化温度下甘薯淀粉由内及外的酶水解模式的特点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与天然甘薯淀粉由外及内的酶水解模式不同,韧化-酶水解联合处理后的甘薯淀粉酶水解模式变为由内及外。机理可能是:韧化处理使甘薯淀粉颗粒无定型区部分地溶胀,粒径增加(D_(50)增加11.50μm),表面出现很多孔洞和凹陷,这有利于酶分子进入淀粉颗粒内部开始酶水解,最终获得一个中空的壳层。韧化-酶水解联合处理提高甘薯淀粉相对结晶度至30.9%,糊化峰值温度升高至77.7℃,但未改变其A型结晶结构,α-淀粉酶主要作用在无定型区。然而马铃薯淀粉并未形成由内及外的酶水解模式,可能是因为马铃薯淀粉颗粒的B型结晶结构淀粉分子侧链长、淀粉颗粒结构稳定,α-淀粉酶对无定型区的作用弱。韧化-酶水解联合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薯淀粉的吸水、吸油能力,分别从2.01 g/g和3.05 g/g升高至3.61 g/g和3.81 g/g。这种韧化-酶水解联合处理方法有望成为食品工业制备多孔淀粉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化处理 由内及外 酶水解 甘薯淀粉 马铃薯淀粉 多孔淀粉 结构表征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下株型改变对花生生长、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程筱雯 彭雅楠 +4 位作者 高玉曦 李昱涵 张超群 高若钧 司彤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6,共10页
为明确不同株型与密度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以确定和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株型,本试验以“青花7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以3个种植密度即21万株/hm^(2)(D1)、18万株/hm^(2)(D2)、15万株/hm^(2)(D3)为主区,4种株型塑造即花针初期不压环(T0... 为明确不同株型与密度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以确定和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株型,本试验以“青花7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以3个种植密度即21万株/hm^(2)(D1)、18万株/hm^(2)(D2)、15万株/hm^(2)(D3)为主区,4种株型塑造即花针初期不压环(T0)、压直径50 mm环(T1)、压直径75 mm环(T2)、压直径100 mm环(T3)为副区,开展两年大田试验,研究密度与株型对花生生长、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密度促进花生营养生长,花生叶面积指数显著提高,但抑制生殖生长,降低花生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压环塑造株型处理抑制花生营养生长,降低花生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但促进生殖生长。压环塑造株型起到了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关系的作用,增加了库容量;21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压直径50 mm环(D1T1)处理的花生产量最高,而18万株/hm^(2)、1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均为压直径100 mm环(D2T3、D3T3)处理的花生产量最高。该结论可为不同种植密度下花生高产株型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株型 密度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与刺槐豆胶协同作用对绿豆淀粉的短期和长期老化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栾茜玉 陈妍 +3 位作者 张一秀 王雨生 于真 陈海华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20,共9页
以海藻酸钠(SA)、刺槐豆胶(LBG)和绿豆淀粉(MBS)为原料,采用动态流变仪、质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和低场核磁共振仪探究了SA、LBG及不同复配比例的SA-LBG混合物对MBS老化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结果显示,添加SA、LBG和SA-LB... 以海藻酸钠(SA)、刺槐豆胶(LBG)和绿豆淀粉(MBS)为原料,采用动态流变仪、质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和低场核磁共振仪探究了SA、LBG及不同复配比例的SA-LBG混合物对MBS老化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结果显示,添加SA、LBG和SA-LBG混合物均能降低老化MBS凝胶的硬度、老化焓值、重结晶速率常数(k)、相对结晶度和水的流动性,提高其损失因子。低场核磁共振结果发现SA-LBG混合物提高了MBS凝胶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_(2))。SA、LBG和SA-LBG混合物均能延缓MBS凝胶老化,其中SA-LBG混合物抗老化效果更显著。当SA与LBG以1∶1质量比复配时,SA-LBG混合物具有最强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抑制淀粉老化。这主要是由于SA与LBG的协同作用及SA、LBG和淀粉之间的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均能减缓淀粉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淀粉的重结晶。为引入SA-LBG复合物提高MBS基食品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淀粉 老化 海藻酸钠 刺槐豆胶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凝胶化对豌豆蛋白-海藻酸钠复合凝胶3D打印及体外释放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张一秀 栾茜玉 +3 位作者 马蕴真 王雨生 丁明钰 陈海华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28,共8页
以海藻酸钠(SA)和豌豆蛋白(PPI)为原料,探究了预凝胶化时间对SA-PPI复合凝胶的流变特性、3D可打印性能、可吞咽性能的影响和3D打印产品对姜黄素(Cur)的缓释能力。结果表明,调节预凝胶化时间能改善复合凝胶的流变学特性、3D可打印性能和... 以海藻酸钠(SA)和豌豆蛋白(PPI)为原料,探究了预凝胶化时间对SA-PPI复合凝胶的流变特性、3D可打印性能、可吞咽性能的影响和3D打印产品对姜黄素(Cur)的缓释能力。结果表明,调节预凝胶化时间能改善复合凝胶的流变学特性、3D可打印性能和可吞咽性,提高其对Cur的包封效率和缓释能力。预凝胶化22 min的SA-PPI复合凝胶(SA-PPI22)具有适宜的黏度和触变恢复性,有助于复合凝胶在3D打印过程中的挤出和形状的维持。SA-PPI22的3D打印图形表面光滑,具有最好的自支撑能力和可吞咽性能,符合5级细馅型食物标准。SA-PPI22能延缓Cur的体外释放速率。有助于拓展水凝胶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为SA-PPI复合凝胶在吞咽困难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豌豆蛋白 姜黄素 预凝胶化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改性淀粉的理化性质、结构和消化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海华 栾茜玉 王雨生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5期114-122,共9页
热处理改性淀粉具有操作简单、污染少、产品安全性高的优点,是最常用的淀粉物理改性方法。主要总结了干热处理、湿热处理和韧化处理对淀粉理化性质、结构性质和消化性质的影响,也总结了添加亲水胶体辅助热处理和多种热处理方法联合处理... 热处理改性淀粉具有操作简单、污染少、产品安全性高的优点,是最常用的淀粉物理改性方法。主要总结了干热处理、湿热处理和韧化处理对淀粉理化性质、结构性质和消化性质的影响,也总结了添加亲水胶体辅助热处理和多种热处理方法联合处理对淀粉理化性质及消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热处理改性能够提高淀粉热稳定性和抗消化能力。热处理改性对淀粉性质的影响与热处理改性方式、淀粉种类和来源有关,其中湿热处理和韧化处理过程水分含量较高,能使淀粉的溶胀力和溶解度发生显著改变。三种热处理方法均能够改变淀粉相对结晶度,湿热处理还能改变淀粉的结晶晶型。除韧化处理外,干热处理和湿热处理均能改变淀粉颗粒结构。添加亲水胶体辅助热处理或热处理方法联合处理能增强热处理改性对淀粉理化性质和消化性质的影响。这为热处理改性淀粉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处理 湿热处理 韧化处理 淀粉 联合热处理 亲水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韧化对普通玉米淀粉消化、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雨生 尚梦珊 陈海华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7-84,共8页
通过体外消化、快速黏度分析、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探究重复韧化处理(55℃,24 h)1~3次对普通玉米淀粉消化、糊化性质及淀粉颗粒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复韧化3次可以降低普通玉米淀粉的膨胀力、快... 通过体外消化、快速黏度分析、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探究重复韧化处理(55℃,24 h)1~3次对普通玉米淀粉消化、糊化性质及淀粉颗粒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复韧化3次可以降低普通玉米淀粉的膨胀力、快速消化淀粉和慢速消化淀粉含量,降低衰减值和回生值,提高抗性淀粉含量和凝胶硬度,相对结晶度增加4.1%,糊化温度升高2.3℃,淀粉颗粒微观表面的孔洞和缝隙增多,但没有破坏结晶结构。重复韧化处理通过促进淀粉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使淀粉易于形成完美晶体结构,提高淀粉颗粒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韧化 玉米淀粉 消化 结晶结构 物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源及海藻酸钠/多孔玉米淀粉配比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雨生 赵敬松 +1 位作者 栾茜玉 陈海华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采用氯化钙滴注法和碳酸钙内源固化法制备不同多孔淀粉含量的海藻酸钠凝胶,并分析了凝胶硬度、析水率、溶胀特性、结晶结构、微观结构等性质。结果表明:钙源和海藻酸钠/多孔淀粉配比(质量比r值)显著影响凝胶性质,r较高时(r=4∶2或5∶1)... 采用氯化钙滴注法和碳酸钙内源固化法制备不同多孔淀粉含量的海藻酸钠凝胶,并分析了凝胶硬度、析水率、溶胀特性、结晶结构、微观结构等性质。结果表明:钙源和海藻酸钠/多孔淀粉配比(质量比r值)显著影响凝胶性质,r较高时(r=4∶2或5∶1),碳酸钙诱导形成形状均一、结构致密凝胶块,硬度较大,析水率低,氯化钙诱导形成形状均一、具有致密外壳的凝胶珠。不同的凝胶结构使凝胶珠在初期溶胀较慢,最终的溶胀率较高;而凝胶块在初期溶胀较快,最终的溶胀率稍低。两种方法制备的凝胶具有结肠液中溶胀率高、胃液中溶胀率低的特点,具有良好的p H响应性。微观结构分析表明,海藻酸钠与多孔淀粉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研究结果对开发制备pH响应型生物活性物质递送载体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多孔淀粉 凝胶 氯化钙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和麦芽糖醇混合物对玉米淀粉老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房子蔚 王雨生 +1 位作者 于真 陈海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09-116,共8页
为探究油酸和麦芽糖醇混合物抑制玉米淀粉老化的效果,通过快速黏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质构分析、动态流变分析、低场核磁共振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比较不同复配比例的油酸和麦芽糖醇混合物对玉米淀粉糊化特性... 为探究油酸和麦芽糖醇混合物抑制玉米淀粉老化的效果,通过快速黏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质构分析、动态流变分析、低场核磁共振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比较不同复配比例的油酸和麦芽糖醇混合物对玉米淀粉糊化特性、老化特性、流变学特性、质构及结晶结构等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油酸和麦芽糖醇混合物后,玉米淀粉的糊化温度升高,回生值和老化速率降低,且当油酸和麦芽糖醇质量比为0.5∶1.5时,糊化温度最高(77.80℃),回生值最低(1 218 cP),老化速率比原淀粉降低了60%;油酸和麦芽糖醇混合物的添加能增大玉米淀粉的损耗角正切值和横向弛豫时间(T_(2)),形成较弱的凝胶结构,降低玉米淀粉凝胶的硬度、短程有序度和相对结晶度;当油酸和麦芽糖醇为0.5∶1.5质量比复配时,混合物对延缓玉米淀粉老化存在协同作用。这可能与麦芽糖醇能抑制淀粉体系中水分子运动、油酸能与淀粉形成淀粉-脂质复合物从而有效抑制淀粉重结晶有关。研究结果可为改善玉米淀粉加工特性、提高淀粉基食品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麦芽糖醇 油酸 老化 特性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诱导温度与pH值对乳清浓缩蛋白凝胶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芙蓉 王雨生 +2 位作者 李鹏 房子蔚 陈海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25-134,共10页
以乳清浓缩蛋白(whey protein concentrate,WPC)为原料,采用动态流变仪、光学微流变仪、圆二色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及扫描电镜探究WPC凝胶形成过程、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微观结构,并研究热诱导温度(60、85℃)和pH值(2.0、4.5、7.0、9.0)对... 以乳清浓缩蛋白(whey protein concentrate,WPC)为原料,采用动态流变仪、光学微流变仪、圆二色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及扫描电镜探究WPC凝胶形成过程、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微观结构,并研究热诱导温度(60、85℃)和pH值(2.0、4.5、7.0、9.0)对WPC凝胶性质和结构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pH值通过改变电荷密度影响WPC的凝胶结构;热诱导温度为85℃时,蛋白质分子展开更充分,α-螺旋结构含量较低,内源荧光的最大荧光强度波长处红移明显,形成的WPC凝胶具有更高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凝胶的弹性因子和宏观黏度指数较高,固液平衡值较低;相互作用力分析结果说明较高的热诱导温度能促进疏水相互作用、氢键与二硫键的形成,从而改善WPC凝胶的性质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浓缩蛋白 凝胶 热诱导温度 电荷密度 凝胶性质 凝胶结构 相互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和刺槐豆胶对小麦淀粉流变学及质构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文会 陈海华 王雨生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5期149-157,共9页
为进一步改善小麦淀粉凝胶性质,通过动态流变学、静态流变学、光学微流变等方法探讨海藻酸钠(AG)和刺槐豆胶(LBG)两种亲水胶体的复配比对小麦淀粉黏弹性和凝胶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配比的AG和LBG均能提高小麦淀粉凝胶的储能模... 为进一步改善小麦淀粉凝胶性质,通过动态流变学、静态流变学、光学微流变等方法探讨海藻酸钠(AG)和刺槐豆胶(LBG)两种亲水胶体的复配比对小麦淀粉黏弹性和凝胶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配比的AG和LBG均能提高小麦淀粉凝胶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稠度系数,降低损耗因子,AG与LBG复配物具有良好的增稠效果。小麦淀粉-亲水胶体复配体系的黏度随剪切速率升高而降低,表现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行为,符合幂定律模型。光学微流变结果证实,AG和LBG的加入提高了小麦淀粉凝胶的弹性指数和黏性指数,降低固液平衡指数。当AG与LBG质量比为1∶1时,AG和LBG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小麦淀粉凝胶更为致密、弹性更强,表现出最优的黏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淀粉 海藻酸钠 刺槐豆胶 协同作用 流变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结合超低温冷冻处理对甘薯淀粉颗粒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鑫 王雨生 陈海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53,共7页
为改善甘薯淀粉耐低温、耐热和抗剪切稳定性,通过测定甘薯淀粉颗粒的粒度分布、观察微观结构并测定结晶特性、热力学特性以及糊化特性,研究不同冷冻温度和添加海藻酸钠处理对甘薯淀粉颗粒尺寸、结晶结构、表面结构、糊化性质和热性质的... 为改善甘薯淀粉耐低温、耐热和抗剪切稳定性,通过测定甘薯淀粉颗粒的粒度分布、观察微观结构并测定结晶特性、热力学特性以及糊化特性,研究不同冷冻温度和添加海藻酸钠处理对甘薯淀粉颗粒尺寸、结晶结构、表面结构、糊化性质和热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温度由-20℃降至-80℃时,甘薯淀粉颗粒粒径减小,淀粉颗粒表面由数量少的大孔洞转变为数量多的塌坑。添加海藻酸钠后,冷冻淀粉颗粒表面孔洞减少甚至消失,相对结晶度和峰值温度明显升高,糊化衰减值明显降低。添加海藻酸钠显著减轻了低温冷冻对甘薯淀粉颗粒的破坏,提高了冷冻甘薯淀粉的耐热性和抗剪切稳定性,本实验可为改善冷冻淀粉基食品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淀粉 冷冻处理 海藻酸钠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与低温贮藏对玉米淀粉-月桂酸复合物理化及消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澎聪 栾茜玉 +1 位作者 王雨生 陈海华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5期130-138,共9页
采用挤压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制备普通玉米淀粉-月桂酸复合物(common corn starch-lauric acid complex,CSLA),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系统探究了挤压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对CSLA糊化... 采用挤压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制备普通玉米淀粉-月桂酸复合物(common corn starch-lauric acid complex,CSLA),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系统探究了挤压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对CSLA糊化度、复合指数、热性质、结晶结构及消化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挤压处理相比,挤压处理结合低温贮藏有利于形成普通玉米淀粉-月桂酸复合物,复合指数由29%增加至35%,相对结晶度由25.20%增加至31.82%;挤压处理结合低温贮藏能降低复合物的消化能力,使复合物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含量由38.07%升高至49.82%。热性质的结果表明:挤压处理结合低温贮藏使普通玉米淀粉与月桂酸形成了热稳定性稍差的VI-型复合物,熔融温度为89.95~101.33℃,而普通玉米淀粉与内源性脂质形成了热稳定性较高的VII-型复合物,熔融温度为106.73~117.48℃。研究结果可为具有较低消化能力的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和抗消化淀粉食品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贮藏 挤压处理 普通玉米淀粉-月桂酸复合物 理化性质 消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和低甲氧基果胶抑制油炸甘薯淀粉吸油效果及结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房子蔚 王雨生 +1 位作者 李鑫 陈海华 《粮油食品科技》 2022年第3期96-104,共9页
为探明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AG)和低甲氧基果胶(low methoxyl pectin,LMP)对油炸甘薯淀粉吸油率的影响,使用低场核磁共振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及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分析了添加0.5%(w/w)、2%(w/w)AG和2%(w/w... 为探明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AG)和低甲氧基果胶(low methoxyl pectin,LMP)对油炸甘薯淀粉吸油率的影响,使用低场核磁共振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及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分析了添加0.5%(w/w)、2%(w/w)AG和2%(w/w)LMP的油炸甘薯淀粉的油含量及其分布、热性质等。结果表明,添加AG或LMP可以显著降低油炸甘薯淀粉总油含量,油主要分布在淀粉颗粒表层,淀粉结晶类型由A+V型变为V型,糊化焓和相对结晶度明显降低。与添加LMP的油炸甘薯淀粉相比,添加AG后总油含量、相对结晶度和糊化焓更低。添加AG质量分数为2%时,油炸甘薯淀粉糊化程度最高,淀粉颗粒表层呈连续、致密结构,总油含量和表层油含量均为最低。可为健康、低脂油炸淀粉类食品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淀粉 油炸 低脂 海藻酸钠 低甲氧基果胶 微观结构 油相分布 结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添加量的氨基酸辅助干热处理对玉米淀粉理化和消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妍 王雨生 +1 位作者 张星 陈海华 《粮油食品科技》 CAS 2022年第5期123-129,共7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赖氨酸)辅助干热处理对其改性,采用快速黏度仪、差式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氨基酸添加量(0.5%、2%、4%和10%,w/w)的干热玉米淀粉的糊化特性、热特性、结构特性和消化性质进行了研究。...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赖氨酸)辅助干热处理对其改性,采用快速黏度仪、差式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氨基酸添加量(0.5%、2%、4%和10%,w/w)的干热玉米淀粉的糊化特性、热特性、结构特性和消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添加量对干热处理玉米淀粉-氨基酸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消化性质有显著影响。随着两种氨基酸添加量的增多,淀粉的峰值黏度、回生值和糊化焓值降低,而相对结晶度和抗性淀粉含量升高;干热玉米淀粉-天冬氨酸混合物的糊化温度呈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干热玉米淀粉-赖氨酸混合物的糊化温度呈升高趋势。提高氨基酸添加量能促进淀粉颗粒内部的晶体排列更紧密、有序,能更好地抑制淀粉的短期老化,降低淀粉的消化性能;可作为玉米淀粉改性的一种新方法,为生产改性淀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天冬氨酸 玉米淀粉 干热处理 理化性质 消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农协六次产业化对中国农民合作社产业化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6
18
作者 侯敬 李梦洁 +1 位作者 张亭好 郑丹 《世界农业》 CSSCI 2022年第7期28-37,共10页
新发展格局下,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的农民合作社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对日本农协六次产业化发展背景、思路的分析和三个典型案例的剖析,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农民合作社产业化发展所处的阶段与日本农协六次产业化... 新发展格局下,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的农民合作社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对日本农协六次产业化发展背景、思路的分析和三个典型案例的剖析,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农民合作社产业化发展所处的阶段与日本农协六次产业化发展的初期有很大的相似性,其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尤其体现在打造农产品品牌优势、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加工、建立农产品营销渠道等措施推动产业化发展方面。据此本文提出促进中国农民合作社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品牌化带动合作社产业化发展,以标准化推动合作社产业化发展,拓展合作社特色化营销渠道,充分发挥社员在合作社产业化发展中的积极性,组建合作社产业化发展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农协 合作社 六次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酶处理的啤酒酵母蛋白酶解液功能肽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燕禹彤 高春雨 +5 位作者 张晓梅 安子哲 马蕴真 韩林林 张鸿伟 赵雪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95-1001,共7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HPLC⁃HRMS)联用技术,结合PEAKS Online 1.7肽组学分析软件和Peptide Ranker、BIOPEP数据库,分析比较了啤酒酵母的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液的肽指纹谱图和活性肽差异,旨在探究不同酶处理的啤酒酵母...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HPLC⁃HRMS)联用技术,结合PEAKS Online 1.7肽组学分析软件和Peptide Ranker、BIOPEP数据库,分析比较了啤酒酵母的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液的肽指纹谱图和活性肽差异,旨在探究不同酶处理的啤酒酵母蛋白酶解液的肽组学差异。PEAKS Online采用de novo测序,相较于传统数据库,更全面地分析得到五肽及其以下寡肽,使样品中的肽段数据更加完整。实验在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最佳酶解工艺下制备得到啤酒酵母蛋白酶解液,然后进行UHPLC⁃HRMS分离鉴定及数据检索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的酶解产物中分别鉴定出7221和7062条多肽,其中共有肽为980条,而特有肽分别为6241条和6082条,说明两种不同蛋白酶降解产物的肽指纹谱图有很大的差异。使用Peptide Ranker预测出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酶解产物中有3013和3095条肽为潜在活性肽,其占比分别为41.73%和43.83%。搜索BIOPEP数据库发现,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酶解产物中有295条和357条活性肽,其中主要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二肽基肽酶Ⅳ抑制肽和抗氧化肽。比较发现,木瓜蛋白酶产物中活性肽数量高于中性蛋白酶产物,但是活性肽的相对含量低于中性蛋白酶产物,本研究更好地揭示了不同蛋白酶对啤酒酵母蛋白肽产品组成的影响。上述结果为啤酒酵母蛋白肽的功能产品开发和啤酒酵母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肽指纹谱图 活性肽 啤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建动机及障碍因素研究
20
作者 李田田 徐爱华 +2 位作者 谢永超 丁卓智 郑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144-152,共9页
【目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是推进农业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是提升合作社发展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推动合作社事业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探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建的动机... 【目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是推进农业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是提升合作社发展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推动合作社事业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探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建的动机以及障碍因素,对加快实现合作社联合社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方法】基于24家农民合作社、6家联合社及30家联合社成员社的调研访谈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组建合作社联合社的动机及障碍因素进行质性分析,通过充分提炼原始访谈数据,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流程,不断比较归纳、概括,深入分析各类概念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建动机及障碍因素模型。【结果】构建模型中的利益型动机、价值型动机、交互型障碍、管理型障碍、素质型障碍和社会环境6个主范畴对合作社联合社的组建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利益型动机和价值型动机是合作社组建联合社的内在动力,选取A1~A3合作社的代表性描述对该结果加以验证;交互型、管理型、素质型障碍对合作社组建联合社意愿的产生起抑制作用,选取A4~A8合作社的代表性描述验证该结果;社会环境因素在组建意愿向组建行为的转化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选取A9~A15合作社的代表性描述对该结果进行分析并验证。影响联合社组建的因素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由关注数量合作向注重质量合作的转变,二是由侧重生产前端合作向全产业链合作的转变,三是由被动合作向主动合作的转变,四是由形式合作向实际建设转变。【结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强化合作社组建联合社的利益型和价值型动机,加强合作社组建联合社中的交互性沟通,规范组建联合社的带头社的内部管理,发挥理事长在组建联合社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强化政府对组建联合社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联合社 扎根理论 动机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