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杆菌有效同化工业甲醇和植物甲醇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姚陆 马增新 +2 位作者 张聪 杨松 邢新会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51-2462,共12页
甲醇是第三代工业生物制造的重要原料,同时又能伴随植物生长排放到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甲基杆菌是一类能以甲醇作为生长碳源和能源的极具广泛应用前景的菌株。然而甲基杆菌催化转化高浓度工业甲醇和寡浓度植物甲醇的过程效率偏低,导致... 甲醇是第三代工业生物制造的重要原料,同时又能伴随植物生长排放到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甲基杆菌是一类能以甲醇作为生长碳源和能源的极具广泛应用前景的菌株。然而甲基杆菌催化转化高浓度工业甲醇和寡浓度植物甲醇的过程效率偏低,导致甲醇的碳和电子耗散,制约了甲醇的高值化利用。本文首先系统综述了甲基杆菌底盘再造强化工业甲醇有效代谢方面的最新策略,进而论述了甲基杆菌对植物源寡浓度甲醇有效氧化、同化和转化的最新认知,最后展望了甲基杆菌进一步强化甲醇利用的可行性研究方向与策略。本综述期望推动甲基杆菌作为甲醇基细胞工厂和新型植物益生菌剂的技术创新,助力工业生物制造的甲醇高值化,增强植物甲醇的固定封存,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共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杆菌 甲醇 甲基细胞工厂 植物叶际益生菌 合成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崂山野生食药用菌资源的调查统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英昊 吴光宗 +6 位作者 李喆 付一凡 张书源 徐蕾王 永帅 肖兰兰 田雪梅 《食药用菌》 2018年第1期35-37,共3页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对青岛崂山野生食药用菌资源种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崂山地区野生食药用菌种类有92种,其中可食用78种,可药用56种,食药兼用42种,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关键词 崂山 野生食药用菌 资源 调查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IC-PCR指纹图谱及电镜技术在纳豆生产菌鉴定中的应用
3
作者 宋凯凯 卢伟东 +1 位作者 徐丽丽 郭立忠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0-302,共3页
纳豆是一种传统的日本食品,由纳豆菌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发酵大豆而来,新鲜纳豆表面金黄色,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纳豆的主要发酵菌为纳豆菌,属芽孢杆菌属,称为纳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var.natto),是好氧的革兰氏阳性菌。利... 纳豆是一种传统的日本食品,由纳豆菌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发酵大豆而来,新鲜纳豆表面金黄色,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纳豆的主要发酵菌为纳豆菌,属芽孢杆菌属,称为纳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var.natto),是好氧的革兰氏阳性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对4株纳豆菌(高桥纳豆、MIZKAM 1、寿纳豆、MIZKAM无臭)进行了亲缘关系鉴定。结果显示,MIZKAM无臭与寿纳豆的亲缘关系较近,而高桥纳豆与其他品种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菌 形态学 聚类分析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桑黄发酵液总多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8
4
作者 梁大勇 赵晨 +1 位作者 黄芳 宋爱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117,共4页
为确定桑黄发酵液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桑黄多糖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桑黄发酵液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参数为提取pH12、提取温度96℃、提... 为确定桑黄发酵液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桑黄多糖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桑黄发酵液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参数为提取pH12、提取温度96℃、提取时间1.6h。在此条件下,桑黄多糖含量达到11.67mg/mL。实验证明模型拟合程度良好,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液体发酵 多糖 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芝发酵液醇溶酸性组分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伟鑫 张振宇 +1 位作者 马刚 宋爱荣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50,共5页
采用液体深层发酵的方法获得樟芝发酵全液,以乙醇、酸化萃取手段获得发酵全液醇溶酸性组分ESAC,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红外光谱对醇溶酸性组分进行鉴定,对樟芝醇溶酸性组分进行植物病原菌和医学病原菌的抗菌试验。结果表明,醇溶... 采用液体深层发酵的方法获得樟芝发酵全液,以乙醇、酸化萃取手段获得发酵全液醇溶酸性组分ESAC,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红外光谱对醇溶酸性组分进行鉴定,对樟芝醇溶酸性组分进行植物病原菌和医学病原菌的抗菌试验。结果表明,醇溶酸性组分主要含有5-氧-四氢呋喃-2-甲酸、苯乙酸、4-羟基苯乙醇、2,4-二羟基苯基乙基酮、3-甲基-2,4-二羟基乙酰苯、2,3,4-三氟苯甲酸异丙酯、5,7,8-三甲基-6-氧杂萘邻酮基乙酸酯、顺-10-十二碳烯酸四氢吡喃酯。ESA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 醇溶酸性组分 气相色谱-质谱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脸香蘑8个菌株液体菌种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国利 吴光宗 +3 位作者 王光远 王潼 隋文静 田雪梅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6,共4页
通过测定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8个菌株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菌丝生物量、发酵液pH以及胞外羟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漆酶活性变化情况,考察不同菌株液体菌种间存在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8个菌株发酵液pH随培养的进行均呈下降趋势... 通过测定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8个菌株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菌丝生物量、发酵液pH以及胞外羟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漆酶活性变化情况,考察不同菌株液体菌种间存在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8个菌株发酵液pH随培养的进行均呈下降趋势,培养的第8天在pH 5.60左右。菌株Ls5和Ls3的菌丝生物量始终高于其他6个菌株,第8天的最大值均在8.60 g·L^-1以上。供试花脸香蘑8个菌株胞外羟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均呈持续上升趋势,菌株Ls3第8天酶活力最高达93.02 U·mL^-1,菌株Ls7次之。菌株Ls5、Ls3和Ls7的半纤维素酶活力显著高于其它菌株,第7天~第8天的最高值均在3.11 U·mL^-1以上。8个菌株的漆酶酶活力在第6天均达到最高,菌株Ls4在第6天达到最大值7.79 U·mL^-1。综合分析认为,菌株Ls3的液体菌种具有较高的菌丝生物量和羟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活性,是优良的花脸香蘑液体菌种工程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液体菌种 菌丝生物量 胞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玉蕈热激蛋白基因hsp70在刺芹侧耳中的转化
7
作者 徐丽丽 范晓洋 +2 位作者 于雯楠 王旭锋 郭立忠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2,共5页
将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热激蛋白基因hsp70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进行遗传转化,PCR验证得到刺芹侧耳抗性转化子。试验表明:潮霉素浓度为70μg/mL,乙酰丁香酮(AS)浓度为200μmol/L,侵染时间为90 min... 将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热激蛋白基因hsp70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进行遗传转化,PCR验证得到刺芹侧耳抗性转化子。试验表明:潮霉素浓度为70μg/mL,乙酰丁香酮(AS)浓度为200μmol/L,侵染时间为90 min,共培养时间为2 d时转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蛋白基因hsp70 遗传转化 刺芹侧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苦瓜多糖复合物的合成、抑制食道癌细胞增殖及与DNA相互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翠 孙晓波 +4 位作者 宋爱荣 潘维 韩志建 丁鲁军 王进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27-332,共6页
目的:利用多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抗肿瘤机理和稀土直接杀死、杀伤肿瘤细胞的药用价值,合成稀土-多糖复合物,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开发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食品或保健品。方法:以苦瓜多糖为模板,均匀沉淀法制备稀土(Eu)-苦瓜多糖复... 目的:利用多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抗肿瘤机理和稀土直接杀死、杀伤肿瘤细胞的药用价值,合成稀土-多糖复合物,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开发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食品或保健品。方法:以苦瓜多糖为模板,均匀沉淀法制备稀土(Eu)-苦瓜多糖复合物(Eu-MCPS);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复合物对食道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光谱法研究Eu-MCPS与鲱鱼精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结果:稀土(Eu)以Eu(OH)CO3颗粒的形式附着在相互缠绕螺旋的多糖链上,并不通过化学键连接,Eu-MCPS形成,粒径分布在340~540nm。Eu-MCPS的质量浓度为100μg/mL时,对食管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可达到21.1%,表明稀土-苦瓜多糖复合物对食管癌细胞具有一定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光谱法证明稀土-苦瓜多糖复合物与DNA发生非嵌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稀土 稀土-苦瓜多糖复合物微粒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槐耳提取物的粗多糖含量及K562细胞抑制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宋爱红 刘苗苗 +2 位作者 徐丽丽 刘琳 郭立忠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8,共4页
采用普通水提法、高温高压水提法、冷碱法、热碱法对槐耳(Trametes robiniophila)子实体进行提取,考察了水溶性提取物中粗多糖含量、粗多糖实际得率和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碱提法水溶性提取物的得率高于水提法,其中热碱法提取物的得率... 采用普通水提法、高温高压水提法、冷碱法、热碱法对槐耳(Trametes robiniophila)子实体进行提取,考察了水溶性提取物中粗多糖含量、粗多糖实际得率和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碱提法水溶性提取物的得率高于水提法,其中热碱法提取物的得率最高为29.65%,但其粗多糖含量最低,冷碱法粗多糖的实际得率最高为6.93%。四种提取物对K56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热碱法提取物浓度为2mg/mL作用于K562细胞72h后,抑制率高达92.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 提取物 提取方法 粗多糖 K562 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营养菌代谢过程新进展与代谢工程改造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狄霏 冯晨曦 +2 位作者 宋书真 杨松 马增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1-522,共12页
甲基营养菌是一类能够利用有机碳一(C1)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的微生物,其中心代谢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研究C1同化、异化和合成代谢的重要对象。近年来,随着甲基营养菌的系统组学研究技术日趋成熟,分子遗传改造工... 甲基营养菌是一类能够利用有机碳一(C1)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的微生物,其中心代谢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研究C1同化、异化和合成代谢的重要对象。近年来,随着甲基营养菌的系统组学研究技术日趋成熟,分子遗传改造工具和分子元器件的不断开发和完善,研究者们对甲基营养菌中心代谢过程和调控机制的认识逐步深化。基于此,系统阐述了甲基营养菌依赖于稀土元素的代谢调控机制,以及甲烷氧化菌中心代谢的新认知和甲醇利用菌途径工程的新策略,为进一步对甲基营养菌的代谢改造和高值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营养菌 中心代谢 甲烷氧化菌 甲醇利用菌 稀土元素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生多孔菌液体培养菌丝体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野 王一菲 +3 位作者 于晓丹 田雪梅 陆思 周丽伟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6,共5页
以忍冬桑黄(Sanghuangporus lonicericola)、栎生桑黄(S.quercicola)液体培养菌丝体的无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和阳性试剂为对照,测定了冬生多孔菌(Polyporus brumalis)液体培养菌丝体的无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 以忍冬桑黄(Sanghuangporus lonicericola)、栎生桑黄(S.quercicola)液体培养菌丝体的无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和阳性试剂为对照,测定了冬生多孔菌(Polyporus brumalis)液体培养菌丝体的无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菌丝体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表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冬生多孔菌、栎生桑黄菌丝体的无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强于忍冬桑黄提取物和阳性对照试剂TBHQ、BHT;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冬生多孔菌无水乙醇提取物比两种桑黄提取物弱,其乙酸乙酯提取物比忍冬桑黄提取物弱,与栎生桑黄提取物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强于水溶性维生素E。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冬生多孔菌具有抗氧化活性,为其药用功能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生多孔菌 木生真菌 液体培养 菌丝体提取物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野生美味扇菇菌株的驯化栽培及成分测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邱田美 王洪涛 +2 位作者 于亚宁 徐丽丽 陆秀华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2期19-23,29,共6页
采用ITS鉴定法和形态学方法对野生美味扇菇1509菌株进行鉴定,优化其菌丝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菌株1509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无机盐为MgSO_(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野生菌株1509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果糖20.0 g·L^(-1)、... 采用ITS鉴定法和形态学方法对野生美味扇菇1509菌株进行鉴定,优化其菌丝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菌株1509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无机盐为MgSO_(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野生菌株1509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果糖20.0 g·L^(-1)、蛋白胨2.0 g·L^(-1)、MgSO_(4)0.75 g·L^(-1)、CaCl_(2)0.5 g·L^(-1)、KH_(2)PO_(4)1 g·L^(-1)、VB_(1)10 mg·L^(-1)、琼脂20 g·L^(-1).经人工驯化、栽培出菇获得美味扇菇子实体,测定子实体的粗多糖、粗蛋白质、钙、铁、VC、VE以及17种氨基酸含量;其中钙含量高达133.96 mg·100^(-1)g^(-1),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满足理想蛋白均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味扇菇 菌株鉴定 培养基优化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甲基营养细胞工厂同化甲醇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卉 袁姚梦 +2 位作者 张翀 杨松 邢新会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1年第2期222-233,共12页
甲醇具有来源广、易储存运输、原料价格竞争力强等优势,被视为极具潜力的生物制造非糖基碳源资源。常用的模式底盘微生物研究历史长、认知清楚、操作工具多,在工程化改造中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通过借鉴天然甲基营养型微生物的甲醇利... 甲醇具有来源广、易储存运输、原料价格竞争力强等优势,被视为极具潜力的生物制造非糖基碳源资源。常用的模式底盘微生物研究历史长、认知清楚、操作工具多,在工程化改造中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通过借鉴天然甲基营养型微生物的甲醇利用途径对模式底盘进行改造,获得具备高效利用甲醇能力的合成甲基营养细胞工厂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系统综述合成甲基营养细胞工厂的甲醇氧化、同化基因及其调控元件,和以共用糖基碳源结合适应性进化策略为主的核酮糖单磷酸途径重构及甲醇同化途径设计构建的研究现状,进而结合合成甲基营养细胞工厂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提出基于全基因组靶向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实验室适应性进化策略构建更高效合成甲基营养细胞工厂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合成甲基营养细胞工厂 生物元件 核酮糖单磷酸途径 实验室适应性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深海细菌Idiomarina sp.406-6的微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国忠 潘云军 +2 位作者 王文泽 林慧媛 张燕娇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27-33,共7页
从印度洋海区水深为4 517m的深海泥样中筛选到一株细菌,菌株号为406-6。通过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表明,菌株406-6为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呈稍微弯曲的棒状。菌落为乳白色,圆形。菌株406-6生长需要NaCl,62℃时生长微弱,能利用小分... 从印度洋海区水深为4 517m的深海泥样中筛选到一株细菌,菌株号为406-6。通过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表明,菌株406-6为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呈稍微弯曲的棒状。菌落为乳白色,圆形。菌株406-6生长需要NaCl,62℃时生长微弱,能利用小分子的甘氨酸作为唯一碳源生长,但不能利用L-阿拉伯糖、D-木糖、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蔗糖、D-甘露醇、D-海藻糖和D-纤维二糖作为唯一碳源。能水解酪素、明胶、脱脂奶粉、Tween 40和Tween 60,但是不能水解淀粉、Tween 20和Tween 80。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菌株406-6与Idiomarina属的I.fontislapidosi F23~T相似性最高(98.0%),和其他属的相似性均低于94.0%。Neighbor-joining系统树中,菌株406-6和Idiomarina属内的菌种相聚成簇。基于以上微生物学特征分析表明,406-6为Idiomarina属内的一个潜在的细菌新物种,该研究丰富了Idiomarina属的物种多样性,为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Idiomarina sp. 微生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野生侧耳的驯化栽培及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书雪 刘苗苗 +2 位作者 吉建成 卢思雨 徐丽丽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40,共6页
对野外采集得到的野生菌株5271、1710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经ITS鉴定5271菌株为侧耳属的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1710菌株为侧耳属的紫孢侧耳(Pleurotus sapidus)。菌株5271、1710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6℃、30℃,最适生长... 对野外采集得到的野生菌株5271、1710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经ITS鉴定5271菌株为侧耳属的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1710菌株为侧耳属的紫孢侧耳(Pleurotus sapidus)。菌株5271、1710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6℃、30℃,最适生长p H均为7.0,通过栽培试验发现该2株菌株都具有优良的栽培性状,其菌丝在菌包中生长速度较快、形成原基时间短、出菇期间转潮快、出菇持续时间长。对2株菌株子实体中粗蛋白、粗多糖、微量元素、VC、VE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综合分析发现1710子实体营养价值更高。通过对野生侧耳属的驯化栽培及营养价值研究,可为今后侧耳属野生资源开发利用、新种质资源的获取及遗传育种研究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侧耳 生物学特性 分离鉴定 驯化栽培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仿野生栽培大球盖菇的氨基酸含量分析与食品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苗苗 张兴龙 +1 位作者 徐丽丽 姜鹏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8期67-70,共4页
测定内蒙古杨树林下撒播防野生栽培的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成熟子实体中总氨基酸和多种氨基酸的单位含量,计算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占比以及各必需氨基酸含量,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估,并与香菇进行对比。同时检测了其中4... 测定内蒙古杨树林下撒播防野生栽培的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成熟子实体中总氨基酸和多种氨基酸的单位含量,计算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占比以及各必需氨基酸含量,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估,并与香菇进行对比。同时检测了其中4种常见有害重金属和3种农药的单位含量。结果表明,该方式栽培的大球盖菇成熟子实体中氨基酸种类丰富,共检测到17种,总含量高达31.01 g·100^(-1)g^(-1),其中包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11.04 g·100^(-1)g^(-1),占氨基酸总量的35.59%。总氨基酸含量与必须氨基酸含量远高于香菇,其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与香菇相似,说明其蛋白品质相近。所检测的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范围内,农药残留极微。故从氨基酸含量、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量方面评价,该大球盖菇可作为营养品质较高且安全的食品,试验结果为大球盖菇的总体营养价值评价和安全性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氨基酸 重金属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