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培养条件对牛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史文升 村上正夫 +3 位作者 柏学进 王文明 刘玮 董雅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676-7677,7759,共3页
[目的]进一步优化牛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培养体系。[方法]在培养液中添加谷胱甘肽和胚胎培养的0~3d采用5%O2浓度,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牛核移植重构胚胎进行体外培养,测定卵裂率、8细胞发育率、桑椹胚率以及囊胚发育率。[结果]结果表明... [目的]进一步优化牛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培养体系。[方法]在培养液中添加谷胱甘肽和胚胎培养的0~3d采用5%O2浓度,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牛核移植重构胚胎进行体外培养,测定卵裂率、8细胞发育率、桑椹胚率以及囊胚发育率。[结果]结果表明,试验组B的8细胞发育率(38.3%)、桑椹胚率(17.0%)和囊胚率(8.5%)与对照组A(17.9%、1.3%、1.3%)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B和试验组c的桑椹胚率(17.0%、11.8%)、囊胚率(8.5%、7.8%)与对照组A(1.3%、1.3%)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培养液中添加谷胱甘肽和胚胎培养的0~3d采用低O2浓度(5%O2),能够提高牛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发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移植 胚胎 体外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莱凯特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兴芳 柏学进 +2 位作者 董懿为 封纪武 董雅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2-118,共7页
根据GenBank发表的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的序列设计13对引物,分13段扩增出布莱凯特牛H-FABP基因,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式对各个片段进行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各个片段的测序结... 根据GenBank发表的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的序列设计13对引物,分13段扩增出布莱凯特牛H-FABP基因,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式对各个片段进行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各个片段的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得到布莱凯特牛H-FABP基因的全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布莱凯特牛的H-FABP基因(GenBank登录号:FJ756345)是由4个外显子(73、173、102和54 bp)和3个内含子(3463、1892和1494 bp)组成;布莱凯特牛与牦牛、普通牛、山羊、猪、马、人、大鼠、小鼠和鸡等9个物种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大小依次为99.3%、99.0%、96.3%、92.5%、89.8%、88.3%、83.3%、82.8%、75.6%,其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9.2%、99.2%、96.2%、93.2%、91.7%、88.7%、86.5%、86.5%、77.4%;系统发生树将这些物种总体上分成2支,鸡为独立的一支,布莱凯特牛、牦牛、普通牛、山羊、猪、马、人、大鼠、小鼠为另一独立的大分支。因此,渤海黑牛H-FABP基因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其进化树符合物种进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凯特牛 H-FABP基因 序列测定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筛选肉牛骨骼肌差异基因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瑞莉 吴磊 +3 位作者 袁玮 柏学进 吕娟娟 董雅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64-72,共9页
旨在基于转录组筛选肉牛骨骼肌差异基因,探究差异基因对骨骼肌转录调控的影响,鉴定其与肌肉生长发育的关系,为研究骨骼肌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采取12月龄的布莱凯特黑牛和鲁西黄牛背最长肌,利用Illumina 2500进行转录组测序... 旨在基于转录组筛选肉牛骨骼肌差异基因,探究差异基因对骨骼肌转录调控的影响,鉴定其与肌肉生长发育的关系,为研究骨骼肌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采取12月龄的布莱凯特黑牛和鲁西黄牛背最长肌,利用Illumina 2500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基因筛选、GO分类、KEGG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等)筛选骨骼肌差异的调控基因。布莱凯特黑牛和鲁西黄牛2个文库分别存在13 242,13 350个基因,共计13 758个基因。5 500个基因表达量相同,约占总参考基因的39. 98%,8 258个基因表达量有所不同,占比60. 02%。获得554个差异显著的基因作为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96个基因表达上调,258个基因表达下调。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分别包括22 641,7 720和4 414个基因,其中29个基因与肌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有关; KEGG富集到Wnt、CMC、TGF-β、DCM、ROAC、VSMC 6条肌肉生长发育相关通路,筛选骨骼肌候选基因MYL2、MYL3和MYLPF。MYL2、MYL3和MYLPF是Wnt、DMC和TGF-β信号通路中的成员,参与了肌细胞和肌肉组织的形成的过程,推测MYL2、MYL3和MYLPF在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凯特黑牛 鲁西黄牛 转录组 骨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牛卵泡液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于进亮 董雅娟 +5 位作者 柏学进 董方圆 赵兴 史文升 封纪武 曹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166-5168,共3页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牛卵泡液(bFF),探讨了bFF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率的影响;并筛选出bTCM-199(10%)培养体系与TCM-199培养体系进行核成熟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30%bFF组处在GV期和MⅠ期卵母细胞比率极显著高于10%组(P<0.0...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牛卵泡液(bFF),探讨了bFF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率的影响;并筛选出bTCM-199(10%)培养体系与TCM-199培养体系进行核成熟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30%bFF组处在GV期和MⅠ期卵母细胞比率极显著高于10%组(P<0.01),而卵母细胞核成熟(处于MⅡ期)率10%组显著高于20%和30%组(P<0.01);TCM-199培养体系与bTCM-199(10%)培养体系2组减数分裂各阶段卵母细胞比率基本一致,前者卵母细胞核成熟(处于MⅡ期)率与后者差异不显著(P>0.05)。与bTCM-199(10%)培养体系相比,TCM-199培养体系成分简单,是理想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液 TCM-199 核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黑牛H-FABP基因外显子2的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兴芳 柏学进 +2 位作者 龚宜超 刘昌菊 董雅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436-4438,共3页
[目的]为改良渤海黑牛地方品种及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技术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发表的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的序列设计1对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出渤海黑牛H-FABP基因外显子2的DNA片段,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并进行氨基酸序... [目的]为改良渤海黑牛地方品种及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技术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发表的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的序列设计1对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出渤海黑牛H-FABP基因外显子2的DNA片段,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并进行氨基酸序列的推导,同时将序列与牦牛、山羊、猪、人、小鼠和鸡的外显子2序列进行比较,并且进行系统发生树的构建。[结果]渤海黑牛的H-FABP外显子2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牦牛、山羊、猪、人、小鼠和鸡各物种间同源性分别为100%、97.1%、94.2%、89.0%、83.8%、79.8%,100%、98.2%、94.7%、86.0%、86.0%、77.2%。系统发生结果显示,系统发生树总体分为两支,鸡单独为一支;渤海黑牛、牦牛、山羊、猪、人、小鼠聚在一起成为另一支。[结论]渤海黑牛H-FABP外显子2具有很强的保守性,H-FABP基因外显子2进化树符合物种进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黑牛 H-FABP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玮 董雅娟 +3 位作者 柏学进 王文明 张守宝 董懿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77-2879,共3页
利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和RT-PCR鉴定。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旺盛,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特征,体外传代15次后核型未发生改变。RT-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培养的细胞明显表达奶... 利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和RT-PCR鉴定。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旺盛,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特征,体外传代15次后核型未发生改变。RT-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培养的细胞明显表达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2种特异性基因,即as1酪蛋白基因(1 736 bp)和k酪蛋白基因(780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上皮细胞 分离培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4个肉牛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董懿为 董雅娟 +3 位作者 柏学进 李兴芳 封纪武 肖超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1-129,共9页
本研究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鲁西黄牛、布莱凯特肉牛、渤海黑牛和日本和牛4个品种185个个体的品种内遗传变异情况及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共检测到58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为5.8个,从4(BM1818)到8个(ETH225和TGLA53)... 本研究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鲁西黄牛、布莱凯特肉牛、渤海黑牛和日本和牛4个品种185个个体的品种内遗传变异情况及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共检测到58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为5.8个,从4(BM1818)到8个(ETH225和TGLA53)不等;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5417~3.5849个;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变异范围分别为0.2270~0.5459、0.6082~0.7230和0.5482~0.6791,均属高度多态性位点。群体间遗传分化明显,有34.49%的遗传分化来自群体间的变异。以Nei氏遗传距离(DA)构建UPGMA系统进化树,聚类结果表明,渤海黑牛与鲁西黄牛首先聚为一类,布莱凯特肉牛和日本和牛聚为一类。布莱凯特肉牛的3个微卫星座位10个克隆的PCR扩增片段测序获得的序列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GQ368896、GQ368897、GQ368898、GQ368899、GQ368900、GQ368901、GQ368902、GQ368903、GQ368904、GQ368905。10对微卫星座位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4个肉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凯特肉牛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标记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莱凯特黑牛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赵仕全 董雅娟 +2 位作者 柏学进 牛召珊 杨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5-148,共4页
肉质性状与肌内脂肪含量紧密相关。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作为影响肌内脂肪含量的候选基因之一,成为布莱凯特黑牛分子育种改善肉质性状的研究重点。作者就H-FABP对脂肪酸转运的调控机理、H... 肉质性状与肌内脂肪含量紧密相关。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作为影响肌内脂肪含量的候选基因之一,成为布莱凯特黑牛分子育种改善肉质性状的研究重点。作者就H-FABP对脂肪酸转运的调控机理、H-FABP基因定位和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在不同畜禽上的研究进展进行比较分析,为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培育布莱凯特黑牛新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基因 肌内脂肪含量 布莱凯特黑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莱凯特黑牛PDSS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莉 董雅娟 +4 位作者 柏学进 牛召珊 宋少康 赵仕全 张新浩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5-129,133,共6页
为研究布莱凯特黑牛PDSS1(deca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subunit 1)基因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采用PCR-SSCP技术对96头布莱凯特黑牛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经PCR-SSCP检测及克隆测序发现,布莱凯特黑牛PDSS1基因各扩增片段中,P4表现... 为研究布莱凯特黑牛PDSS1(deca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subunit 1)基因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采用PCR-SSCP技术对96头布莱凯特黑牛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经PCR-SSCP检测及克隆测序发现,布莱凯特黑牛PDSS1基因各扩增片段中,P4表现为AA、AB、BB 3种基因型,P9表现为CC、CD 2种基因型,且各存在1个SNP位点:第4个外显子122bp处发生A→G的碱基突变,并引起相应氨基酸的改变(N156S);第11个外显子6bp处发生C→T的碱基突变,但未引起氨基酸的改变。经肉质性状关联性分析发现,AA、AB、BB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AB型的综合肉质指标较好。研究表明,布莱凯特黑牛PDSS1基因各外显子核苷酸序列的稳定性极高;外显子4内的碱基突变可能会引起PDSS1蛋白质空间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但与肉质性状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凯特黑牛 PDSS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Q_(10)生物合成限速酶及其编码基因对布莱凯特黑牛品种培育的实践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牛召珊 董雅娟 +2 位作者 赵仕全 杨莉 柏学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154-156,共3页
辅酶Q10(CoQ10)作为人体线粒体呼吸链中的递氢体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及应用价值。由ubiA/coq2基因编码的对羟苯甲酸聚异戊二烯焦磷酸转移酶是原核和真核生物CoQ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步骤,因此对该酶及其编码基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对该... 辅酶Q10(CoQ10)作为人体线粒体呼吸链中的递氢体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及应用价值。由ubiA/coq2基因编码的对羟苯甲酸聚异戊二烯焦磷酸转移酶是原核和真核生物CoQ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步骤,因此对该酶及其编码基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对该酶及其编码基因的研究成果和现状进行综述和展望,旨在为布莱凯特黑牛品种培育的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Q10 对羟基苯甲酸聚异戊二烯焦磷酸转移酶 ubiA coq2 布莱凯特黑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腺成体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试验
11
作者 刘昌菊 董雅娟 +2 位作者 龚宜超 李兴芳 柏学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057-4059,4111,共4页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奶牛乳腺成体干细胞(mammary stem cells,MaSCs),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进行扩增和鉴定。[方法]用贴壁筛选法纯化牛MaSCs,传代扩增,测定生长曲线并进行细胞核型分析。[结果]通过体外分离培养获得纯度较高的MaSCs,...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奶牛乳腺成体干细胞(mammary stem cells,MaSCs),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进行扩增和鉴定。[方法]用贴壁筛选法纯化牛MaSCs,传代扩增,测定生长曲线并进行细胞核型分析。[结果]通过体外分离培养获得纯度较高的MaSCs,观察到MaSCs的生物学特性,细胞具有正常核型,分离得到的细胞确实为比较原始的干细胞。[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分离培养牛MaSCs的方法,分析MaSCs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aSCs的诱导分化及其在乳腺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腺 干细胞 增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莱凯特黑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
12
作者 赵仕全 董雅娟 +3 位作者 柏学进 牛召珊 杨莉 张新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2-45,共4页
利用PCR-SSCP方法测定96头布莱凯特黑牛H-FABP基因外显子2和内含子2的部分序列多态性,并对含有多态序列的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引物1、3的扩增序列不存在多态性,引物2、4的扩增序列存在多态性;引物2在内含子第323位点处存在G→... 利用PCR-SSCP方法测定96头布莱凯特黑牛H-FABP基因外显子2和内含子2的部分序列多态性,并对含有多态序列的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引物1、3的扩增序列不存在多态性,引物2、4的扩增序列存在多态性;引物2在内含子第323位点处存在G→A突变,在群体中产生了AA、AB、BB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48、0.146、0.406,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5,属于中度多态(0.25<PIC<0.5),经χ2检验该位点基因型频率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引物4在内含子2第872位点处存在C→G的突变,产生了HH、Hh、hh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04、0.417、0.47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37,为中度多态(0.25<PIC<0.5),经χ2检验该位点基因型频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凯特黑牛 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Q_(10)-Dps编码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布莱凯特黑牛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莉 董雅娟 +2 位作者 赵仕全 牛召珊 柏学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141-143,244,共4页
CoQ10作为生物细胞呼吸链中的重要递氢体,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体内,是人体唯一可利用的CoQ类,而Dps(十聚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酶)是决定其类别的关键酶。CoQ10在脏器(心脏、肝脏、肾脏)、牛肉、豆油、花生等食物中含量较高,摄入1.0 k... CoQ10作为生物细胞呼吸链中的重要递氢体,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体内,是人体唯一可利用的CoQ类,而Dps(十聚异戊二烯焦磷酸合成酶)是决定其类别的关键酶。CoQ10在脏器(心脏、肝脏、肾脏)、牛肉、豆油、花生等食物中含量较高,摄入1.0 kg牛肉或1.5kg花生均可提供约30 mg CoQ10。因此,利用CoQ10合成过程中的各类关键酶编码基因对布莱凯特黑牛进行分子遗传标记辅助育种的研究,有助于促进高档优质肉牛新品种的培育。简要概述了CoQ10和CoQ10-PPP(聚异戊二烯焦磷酸)侧链的生物合成,并对其关键酶Dps编码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在布莱凯特黑牛分子育种中的应用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Q10 DPS PDSS1 PDSS2 布莱凯特黑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体外诱导分化的研究
14
作者 龚宜超 董雅娟 +3 位作者 柏学进 李兴芳 刘昌菊 封纪武 《中国奶牛》 2009年第7期3-7,共5页
本试验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来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荷斯坦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体外分别诱导其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和脂肪样细胞。结果表明,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可获得纯化度较高的荷斯坦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且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能够分... 本试验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来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荷斯坦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体外分别诱导其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和脂肪样细胞。结果表明,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可获得纯化度较高的荷斯坦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且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能够分化为脂肪样和神经样细胞,为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的研究和动物遗传资源的保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乳腺样上皮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孟芝 董雅娟 +3 位作者 龚宜超 王文明 刘玮 柏学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7,共6页
为培育转基因肉牛提供种子细胞及进一步丰富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的多向分化潜能,本试验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初步探讨在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催产素和孕酮等条件下,体... 为培育转基因肉牛提供种子细胞及进一步丰富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的多向分化潜能,本试验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初步探讨在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催产素和孕酮等条件下,体外诱导牛BMSC向乳腺样上皮细胞分化的可能性。利用不同浓度的诱导液对纯化稳定的P4、P8和P12代牛BM-SC进行体外诱导,并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细胞免疫荧光观察和RT-PCR鉴定。结果显示,诱导后部分BMSC细胞呈多角形,而不再呈明显的梭形和纺锤形,经细胞角蛋白18免疫荧光染色后出现明显的荧光。P4代牛BMSC在诱导液Ⅱ的诱导作用下分化效果显著。RT-PCR结果显示,诱导分化后细胞角蛋白19基因、β-酪蛋白基因及αs1-酪蛋白基因在细胞中表达。因此,在体外,多因子联合诱导可使牛BMSC初步分化为乳腺样上皮细胞并且在诱导液Ⅱ的联合诱导下分化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凯特黑牛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 催乳素 孕酮 乳腺样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莱凯特黑牛PID1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毕庆伟 董雅娟 +4 位作者 柏学进 董懿为 李敬瑞 康晓晨 刘瑞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为提高布莱凯特黑牛肉质品质,参照NCBI公布的牛PID1基因mRNA序列设计引物,以117头布莱凯特黑牛为试验材料,提取其眼肌总RNA,通过RT-PCR对布莱凯特黑牛PID1基因cDNA进行克隆测序,对PID1基因的每个外显子进行SNP检测,并分析其多态性。结... 为提高布莱凯特黑牛肉质品质,参照NCBI公布的牛PID1基因mRNA序列设计引物,以117头布莱凯特黑牛为试验材料,提取其眼肌总RNA,通过RT-PCR对布莱凯特黑牛PID1基因cDNA进行克隆测序,对PID1基因的每个外显子进行SNP检测,并分析其多态性。结果显示:布莱凯特黑牛PID1基因cDNA全长2 561bp,包括1个612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03个氨基酸;在第2外显子上存在2处变异位点,但仅1处位点的突变引起氨基酸序列变化,表明PID1基因在种内保守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凯特黑牛 PID1基因 多态性 原核表达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小鼠ES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廷龙 董雅娟 +4 位作者 柏学进 赵晶 岳福杰 史文升 龚宜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5380-5383,5401,共5页
[目的]摸索一种适合昆明小鼠ES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以提高昆明小鼠ES细胞的建系率。[方法]分别采用5种方法分离ICM和ES细胞集落,摸索了以BMSCs作为饲养层时,丝裂酶素处理的合适时间。[结果]连续消化法要明显好于其他4种方法。MMC处理BMS... [目的]摸索一种适合昆明小鼠ES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以提高昆明小鼠ES细胞的建系率。[方法]分别采用5种方法分离ICM和ES细胞集落,摸索了以BMSCs作为饲养层时,丝裂酶素处理的合适时间。[结果]连续消化法要明显好于其他4种方法。MMC处理BMSCs1、1.5、2h时效果较好,3个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mMEF作为饲养层与BMSCs作为饲养层时获得5代ES细胞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连续消化法分离ES细胞效率较高,饲养层采用MMC处理1~2h的BMSCs饲养层或常规mMEF饲养层对昆白小鼠ES细胞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小鼠 KS细胞 BMSCS I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_(10)及其合成限速酶编码基因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新浩 董雅娟 +3 位作者 牛召珊 赵仕全 杨莉 柏学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0-224,共5页
辅酶Q10(CoQ10)是一种醌环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细胞内,其在氧化磷酸化、细胞凋亡、体内自由基清除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生物学家称为维生素Q。CoQ10合成酶编码基因的多态性影响机体内CoQ10水平,这为将... 辅酶Q10(CoQ10)是一种醌环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细胞内,其在氧化磷酸化、细胞凋亡、体内自由基清除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生物学家称为维生素Q。CoQ10合成酶编码基因的多态性影响机体内CoQ10水平,这为将其作为候选基因用于布莱凯特黑牛育种提供了可能。作者就CoQ10参与氧化磷酸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机制、合成限速酶编码基因定位及结构等内容进行阐述,为借助分子标记技术促进国内肉牛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Q10 布莱凯特黑牛 PDSS1 COQ2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朊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稳定表达
19
作者 宋少康 董雅娟 +5 位作者 柏学进 王文明 刘玮 牛召珊 赵仕全 杨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25,共6页
试验构建牛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牛朊蛋白的生理功能和从细胞水平研究抗疯牛病转基因克隆牛奠定基础。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PCR)法扩增获得牛PRNP基因序列,并克... 试验构建牛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牛朊蛋白的生理功能和从细胞水平研究抗疯牛病转基因克隆牛奠定基础。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PCR)法扩增获得牛PRNP基因序列,并克隆到带有DsRED2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DsRED2-N1中,将双酶切、PCR、测序鉴定的阳性质粒经脂质体转染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并用800μg/mL G418对转染的细胞进行药物筛选。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基因合成的片段大小和构建的载体大小与预期相符;重组表达载体转染BMSC后有红色荧光出现;通过药物筛选出了稳定转染的细胞单克隆。通过SOE-PCR成功扩增了牛PRNP基因序列,并构建成真核表达载体,得到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的BMSC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牛病 PRNP基因 SOE-PCR BM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