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高产稳产分析方法在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萌 吕莹莹 +2 位作者 沈丹丹 韩伟 张恩盈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8年第1期1-5,17,共6页
根据不同育种目的推荐最优分析方法,以期在品种区域试验中得出更准确的数据分析结果,为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提供有力保障,对高稳系数法、AMMI模型和GGE模型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比较其对区域试验中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能力的强弱以及这... 根据不同育种目的推荐最优分析方法,以期在品种区域试验中得出更准确的数据分析结果,为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提供有力保障,对高稳系数法、AMMI模型和GGE模型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比较其对区域试验中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能力的强弱以及这3种分析方法的应用条件。相对于高稳系数法,AMMI模型和GGE模型分析的精确度较高,并都有各自的应用领域;侧重于对环境评价的用GGE模型较好,侧重于对基因型和环境互作评价的用AMMI模型较准确。AMMI模型和GGE模型各有特点,不能相互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分析 高稳系数法 GGE模型 AMM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碳离子束辐射对玉米当代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军华 蔡青 +3 位作者 郭会君 周利斌 宋希云 郭新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1-688,共8页
为了研究高能碳离子诱变对玉米的影响,本研究利用高能碳离子处理昌7-2和PH6WC两个玉米自交系,分析当代植株的出苗率、株高、穗位高等表型,测定收获后的籽粒性状。结果表明,经高能碳离子辐射后,两个玉米自交系的出苗率显著降低,且在高剂... 为了研究高能碳离子诱变对玉米的影响,本研究利用高能碳离子处理昌7-2和PH6WC两个玉米自交系,分析当代植株的出苗率、株高、穗位高等表型,测定收获后的籽粒性状。结果表明,经高能碳离子辐射后,两个玉米自交系的出苗率显著降低,且在高剂量辐射下两个玉米自交系在2019年均有降低。植株表型分析结果发现,在2019年,昌7-2和PH6WC在40~100 Gy辐射下株高显著下降;在2020年,PH6WC在150 Gy辐射下穗位高显著下降;在2019年,昌7-2在60~100 Gy辐射下穗位高显著下降;在2019年,昌7-2在80~100 Gy辐射下叶夹角增大;在2019年,昌7-2在40、100 Gy辐射下叶长显著降低,PH6WC在100 Gy辐射下叶长和叶宽显著下降;在2019年,昌7-2在80 Gy辐射下叶宽显著增加,在20 Gy辐射下雄穗分枝显著增加,而100 Gy辐射下雄穗分枝显著降低。在籽粒性状中,高剂量(60~100 Gy)辐射下的粒厚显著增加,粒长降低但百粒重有所增加,昌7-2比PH6WC更为明显。由上述结果可知,不同玉米种质的不同性状对高能碳离子的诱变处理效应存在差异,40~60 Gy是昌7-2较为适宜的诱变剂量,而PH6WC较为适宜的剂量为60~80 Gy。本研究结果可为玉米种子的高能碳离子诱变剂量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碳离子束 玉米 当代 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鲜食玉米区试品种鲜穗产量、病害发生及两者间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韩伟 吕莹莹 +5 位作者 张萌 沈丹丹 张士东 李特 宋卫南 张恩盈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11-16,共6页
以2006—2015年山东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参试和审定品种为材料,分析其鲜穗产量和抗病表现的变化,并对审定品种鲜穗产量和主要病害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总共有145个(次)品种或组合参加了山东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 以2006—2015年山东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参试和审定品种为材料,分析其鲜穗产量和抗病表现的变化,并对审定品种鲜穗产量和主要病害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总共有145个(次)品种或组合参加了山东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21个通过审定;各病害变异系数的变幅为23.17%~170.58%(审定品种)和29.80%~217.67%(参试品种);相关分析表明,鲜穗产量与粗缩病(r=-0.3314~*)、锈病(r=-0.3211~*)呈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各病害对鲜穗产量的直接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青枯病>黑粉病>大斑病>锈病>粗缩病>弯孢菌叶斑病>小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区域试验 产量 病害 相关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大杂种优势群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吕莹莹 张萌 +2 位作者 沈丹丹 张士东 张恩盈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12-17,共6页
为了研究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间及群内穗部性状的遗传关系,本研究选取五大杂种优势群中典型玉米自交系各10个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其10个穗部性状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并进一步对五大杂种优势群内自交系各穗部性状的相互关... 为了研究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间及群内穗部性状的遗传关系,本研究选取五大杂种优势群中典型玉米自交系各10个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其10个穗部性状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并进一步对五大杂种优势群内自交系各穗部性状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单穗粒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ancaste群中自交系间的变异系数大;杂种优势群间穗长、穗粗、穗行数差异极显著,杂种优势群内各自交系间的穗长、穗重、秃顶长、穗粗、轴粗、粒重等性状差异极显著;各优势群中穗重与单穗粒重的相关均为极显著,出籽率与单穗粒重相关均不显著,秃顶长与单穗产量均为不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种优势群 自交系 穗部性状 方差分析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EREBP-like转录因子基因ZmELF的序列变异分析
5
作者 张萌 鞠静 +4 位作者 吕莹莹 张晗菡 徐敏 库婷婷 张恩盈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4期235-240,共6页
玉米ZmELF基因编码一个EREBP-like转录因子,含有一个AP2结构域,属于转录因子AP2/EREBP家族,对干旱响应明显。本研究对103份供试自交系的ZmELF基因进行目标序列捕获并测序,获得了1789 bp的全长序列。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发现43个变异位点,包... 玉米ZmELF基因编码一个EREBP-like转录因子,含有一个AP2结构域,属于转录因子AP2/EREBP家族,对干旱响应明显。本研究对103份供试自交系的ZmELF基因进行目标序列捕获并测序,获得了1789 bp的全长序列。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发现43个变异位点,包括42个SNPs和1个Indel。对ZmELF基因进行中性检验分析,表明该基因没有明显的人工选择痕迹。该基因的编码区共有7个变异位点,均为SNP,4个为同义位点,其余3个为非同义位点,蛋白质序列按非同义位点分为4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ZmELF基因 核苷酸多态性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