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小麦地方品种苗期耐盐性评价与耐盐种质筛选
1
作者 刘飞 亓臣翰林 +7 位作者 汝雅婷 赵欣雨 杨棒棒 宋健 吴迪 高锐 张玉梅 王会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52,共9页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小麦地方品种携带有许多优良基因,因此筛选耐盐地方品种资源对培育耐盐小麦新品种以及盐碱地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85份山东小麦地方品种和耐盐品种德抗961(...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小麦地方品种携带有许多优良基因,因此筛选耐盐地方品种资源对培育耐盐小麦新品种以及盐碱地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85份山东小麦地方品种和耐盐品种德抗961(对照)为试材,采用1/2 Hoagland营养液水培法,设置对照组(1/2 Hoagland营养液)和NaCl组(250 mmol/L NaCl+1/2 Hoagland营养液)两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苗期表型性状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系统聚类等方法对其进行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筛选耐盐种质。结果表明,NaCl组小麦的苗高、苗鲜重、苗干重、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变异系数介于9.93%~18.96%。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苗鲜重、相对根鲜重、相对根干重、相对SPAD值可作为小麦苗期耐盐性评价的主要指标;依据隶属函数法计算得到的各品种综合评价值(D值),利用系统聚类法将86份小麦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类群Ⅰ包括4份极端耐盐型品种,类群Ⅱ包括5份耐盐型品种(包括对照品种德抗961),类群Ⅲ包括46份中间型品种,类群Ⅳ包括28份盐敏感型品种,类群Ⅴ包括3份极端盐敏感型品种。随机选取3份耐盐品种和3份盐敏感品种进行表型性状和抗氧化性状比较,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耐盐小麦品种的苗高、根长、叶片SPAD值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盐敏感小麦品种,而叶片丙二醛、超氧阴离子含量均显著低于盐敏感小麦品种。本研究结果可为小麦苗期耐盐性鉴定提供简便、准确的方法,并可为耐盐小麦新种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山东省地方品种 苗期 耐盐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山东省籽粒机收夏玉米最晚生理成熟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2
作者 纪博瀚 耿兴华 +5 位作者 陈泽昌 王同超 宋佳兴 陈浩宇 杨锦忠 崔日鲜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29,共7页
利用1991—2019年山东省境内17个气象站点和周边11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资料和该区域的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采用混合插值方法和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对山东省冬小麦越冬始期和籽粒机收夏玉米最晚生理成熟期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利用1991—2019年山东省境内17个气象站点和周边11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资料和该区域的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采用混合插值方法和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对山东省冬小麦越冬始期和籽粒机收夏玉米最晚生理成熟期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冬小麦越冬始期的空间分布呈现北部早、南部晚和山区早、沿海地区晚的特征,整体上呈现由北向南向东逐渐推迟的趋势,除中部高海拔地区外其它地区的冬小麦越冬始期变化范围为11月24日至12月10日。山东省籽粒机收夏玉米最晚生理成熟期的空间分布也呈现北部早、南部晚和山区早、沿海地区晚的特征,除中部高海拔地区外山东省籽粒机收夏玉米最晚生理成熟期的变化范围为9月24日至10月8日。1991—2019年间,山东省17个气象站点冬小麦越冬始期的平均气候倾向率为0.62 d/10a,总体呈推迟趋势;籽粒机收夏玉米最晚生理成熟期的平均气候倾向率为1.13 d/10a,总体也呈推迟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籽粒机收最晚生理成熟期 冬小麦越冬始期 时空变化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肥分层减施对花生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曹议丹 钱麟君 +3 位作者 孙玉洁 杨力剑 司彤 邹晓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6,共10页
为探究缓释肥分层减施对花生田间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本试验以农民常规施肥为对照(CK),选用复合肥(CF)和缓释肥(RF)开展分层减肥试验,设2个减肥梯度,分别较CK减氮10%和20%,共组合为CF10%、CF20%、RF10%、RF20%,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 为探究缓释肥分层减施对花生田间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本试验以农民常规施肥为对照(CK),选用复合肥(CF)和缓释肥(RF)开展分层减肥试验,设2个减肥梯度,分别较CK减氮10%和20%,共组合为CF10%、CF20%、RF10%、RF20%,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花生生育期内N_(2)O、CH_(4)和CO_(2)排放通量、核算全球增温潜势效应(GWP)。结果表明:各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呈相似的波动变化,花生生育期内植株-土壤体系表现为N_(2)O排放源、CH_(4)和CO_(2)吸收汇;与CK相比,各分层减肥处理均显著降低N_(2)O累积排放量(11.29%~27.06%),其中,RF10%较CF10%、RF20%较CF20%的N_(2)O排放量分别显著降低13.30%、13.87%;各分层减肥处理CH_(4)累积吸收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RF10%和RF20%较之分别提升19.02%和16.87%,RF10%处理CH_(4)累积吸收量亦显著高于CF10%(11.28%);RF10%处理CO_(2)累积吸收量显著高于CK(11.35%),但与RF20%差异不显著;肥料类型对N_(2)O和CH_(4)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产生显著和极显著影响,肥料用量仅对N_(2)O平均排放速率影响显著;土壤温度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呈极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湿度仅对CH_(4)排放通量影响显著。与CK相比,CF10%、CF20%、RF10%、RF20%处理GWP分别显著降低13.37%、18.48%、27.90%、32.09%。研究表明,分层减肥有利于降低花生田间温室气体排放,且以缓释肥分层减施10%和20%效果更佳,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缓释肥 分层施肥 温室气体排放 增温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钙对不同品种花生荚果发育时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
作者 梁兆君 杨力剑 +6 位作者 李菁 张广彩 赵亚飞 司彤 张晓军 于晓娜 邹晓霞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86,共9页
为探明钙肥对不同品种花生荚果发育时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两个不同钙敏感型花生品种‘花育22’(钙敏感型)和‘L-2010’(钙不敏感型),设置0 kg/hm^(2)(T0)、150 kg/hm^(2)(T1)和300 kg/hm^(2)(T2)3个钙肥(CaO)梯度,研究... 为探明钙肥对不同品种花生荚果发育时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两个不同钙敏感型花生品种‘花育22’(钙敏感型)和‘L-2010’(钙不敏感型),设置0 kg/hm^(2)(T0)、150 kg/hm^(2)(T1)和300 kg/hm^(2)(T2)3个钙肥(CaO)梯度,研究施钙量对不同品种花生荚果发育时期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及微生物量碳氮比(MBC/MBN)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中,‘L-2010’品种除籽仁充实期外,各时期土壤MBC含量均随施钙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除鸡咀幼果期外,各时期T1处理MBC/MBN值较T2显著降低19.2%~53.9%;‘花育22’品种T1处理MBC含量均显著高于T0和T2处理,分别提高59.8%~170.4%和27.1%~123.0%,鸡咀幼果期至荚果定型期,施钙显著降低MBN含量,整个荚果发育期,T1处理MBC/MBN值较T0显著提高97.9%~496.2%。在根际土壤中,‘L-2010’品种除鸡咀幼果期外,MBC含量随施钙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除籽仁成熟期外,T2处理MBN含量较T0显著提高25.7%~123.0%,除荚果定型期外,MBC/MBN随施钙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但‘花育22’品种整个荚果发育期T2处理MBN含量显著低于T0,较T0降低34.5%~71.6%,除荚果膨大期和荚果定型期外,MBC/MBN均随施钙量的增加而增加。综上,施钙量为150 kg/hm^(2)时可以提高土壤MBC含量,并对钙敏感型品种‘花育22’号的影响更显著,可推荐作为花生适宜施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钙肥 荚果发育时期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陈小姝 邹晓霞 +6 位作者 李美君 司彤 赵跃 宋兆锋 孙日丹 高华援 王丽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花生播种期易受低温胁迫,为明确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常温(25℃)处理为对照(CK),设8℃和10℃两个低温胁迫处理,各温度下设种衣剂包衣和清水浸润对照两种处理方式,研究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 花生播种期易受低温胁迫,为明确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常温(25℃)处理为对照(CK),设8℃和10℃两个低温胁迫处理,各温度下设种衣剂包衣和清水浸润对照两种处理方式,研究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活力、幼苗干物质积累、根系形态特征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常温处理,8℃低温胁迫处理显著降低了花生种子发芽势(5.9%)、发芽率(7.7%)、发芽指数(11.0%)、种子活力指数(6.9%)和幼苗叶片SPAD值(11.4%),同时对幼苗根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其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较25℃常温和10℃低温胁迫处理分别显著降低50.0%~50.2%、44.9%~48.1%、48.2%~48.5%,但8℃低温胁迫处理对花生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最大光化学效率及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均无显著影响;种衣剂处理显著提高了8℃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的发芽势(8.2%)、活力指数(10.9%)和花生幼苗根长(45.1%)及根表面积(38.4%),但对10℃低温胁迫和常温处理均无显著影响,同时,种衣剂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常温处理下花生幼苗干物质积累、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功能叶片光合特性以及10℃低温下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最大光化学效率,但对8℃低温胁迫无显著作用。综上,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系生长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更加显著,而种衣剂处理可以通过改善上述指标缓解低温胁迫,改善轻度低温胁迫和常温处理下花生幼苗生长的干物质积累和光合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种子萌发 花生幼苗 根系形态 光合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管理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植株干物质积累、转运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曹议丹 钱麟君 +1 位作者 霍俊豪 邹晓霞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8,F0002,共11页
针对小麦-玉米轮作种植系统中因秸秆处理不当、肥料施用不合理造成的农田土壤退化、作物减产等问题,本研究设置6种水肥结合秸秆优化管理模式,探究其对小麦、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改善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田间管理提供... 针对小麦-玉米轮作种植系统中因秸秆处理不当、肥料施用不合理造成的农田土壤退化、作物减产等问题,本研究设置6种水肥结合秸秆优化管理模式,探究其对小麦、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改善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田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农民常规管理模式(漫灌+常规施肥+秸秆还田)为对照(CK),设两种水肥优化方案———滴灌+增效复混肥+稳定尿素(水肥优化Ⅰ,SS)、水肥一体+增效复混肥(水肥优化Ⅱ,SF),每种水肥优化方案下设3种秸秆处理方式———秸秆还田、秸秆还田+腐解剂(D)、秸秆不还田+秸秆炭(C),共组合为6个处理,分别标记为SS、SSD、SSC、SF、SFD和SFC。研究发现,SSC处理可有效提升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转运,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转运效率和花前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较CK分别显著提高56.6%、7.14个百分点和10.93个百分点;SS处理下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其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23.2%(SSD)~115.1%(SF);SFD处理可有效促进干物质转运,其花前干物质转运效率、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较CK显著提高3.04个百分点和7.08个百分点。SSC、SFD处理的玉米、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较CK显著提升21.8%、16.2%(SSC)和14.2%、23.6%(SFD)。综上,各优化措施处理中,SSC和SFD模式均能有效提升植株干物质积累并协调其向籽粒转运,提高成熟期籽粒干物质分配比例,提升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下作物产量,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优化 秸秆还田 小麦-玉米轮作系统 干物质积累 干物质转运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种子受低温胁迫后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燕 孔洁 +4 位作者 袁洁 刘璇 黄明明 郭仁波 邹晓霞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花生收获期易受低温胁迫,为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成熟度花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青花7号花生品种为材料,以十成熟(完熟)未受低温胁迫的种子为对照(CK),研究了九成熟2℃低温胁迫(T1)、九成熟-1℃低温胁迫(T2)、十成... 花生收获期易受低温胁迫,为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成熟度花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青花7号花生品种为材料,以十成熟(完熟)未受低温胁迫的种子为对照(CK),研究了九成熟2℃低温胁迫(T1)、九成熟-1℃低温胁迫(T2)、十成熟2℃低温胁迫(T3)和十成熟-1℃低温胁迫(T4)处理下种子萌发幼苗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干物质积累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低温处理的种子萌发后幼苗Fv/Fm受到抑制,且种子成熟度越低,受低温胁迫的影响越明显;出苗后10~18 d,T1和T2处理幼苗地上部干物质重均显著低于CK,各低温处理下幼苗地下部干物质重与CK均无明显差异,但在22~26 d均显著高于CK;各处理下GA3、ZR、IAA和ABA含量随幼苗生长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各取样时期的内源激素含量因胁迫温度和成熟度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出苗后10 d,T1-T4处理下萌发幼苗的(IAA+GA3+ZR)/ABA比值较CK分别降低12.82%、25.64%、25.64%和38.46%,而出苗后26 d,较CK分别提升47.62%、42.11%、60%和46.34%;温度对GA3、ZR、ABA和(IAA+GA3+ZR)/ABA比值影响极显著,对Fv/Fm值影响显著,成熟度对GA3和ZR影响极显著;(IAA+GA3+ZR)/ABA比值与幼苗干物质积累呈较强正相关,与根冠比和Fv/Fm呈现负相关。基于本研究,建议在低温冷害多发区,花生应在充分成熟后收获,以避免低温胁迫造成种子质量下降和幼苗生长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低温胁迫 种子成熟度 干物质量 FV/FM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花生轮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广彩 李菁 +7 位作者 梁兆君 杨力剑 纪欢欢 张甜 司彤 于晓娜 杜金哲 邹晓霞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7,41,共8页
通过探究不同花生轮作模式对耕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生产效率提供科学依据。针对水田和旱地两种起始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设小麦—花生和油菜—花生两种轮作模式,以花生连作为对照,开展3年定位试验,探究不同... 通过探究不同花生轮作模式对耕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生产效率提供科学依据。针对水田和旱地两种起始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设小麦—花生和油菜—花生两种轮作模式,以花生连作为对照,开展3年定位试验,探究不同轮作模式对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起始田块及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均有极显著影响。在旱地起始田下,与花生连作相比,油菜—花生轮作模式提高了0~2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6.5%)和脲酶(4.7%)活性;在水田起始田,小麦—花生轮作模式土壤碱性磷酸酶敏感性最低(-17.2%~-6.6%),与花生连作和小麦—花生轮作相比,油菜—花生轮作提高了0~2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4.7%~4.8%);相同种植模式相同土层深度下,四种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水田高于旱地,而同一起始田相同种植模式,土壤酶活性表现为0~20 cm土层高于20~40 cm土层,且以水田起始田,花生连作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表现最为明显(129.6%);除0~20 cm土层过氧化氢酶活性外,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花生连作>油菜—花生轮作>小麦—花生轮作。综上,起始田块类型和种植模式均可显著改变土壤酶活性,花生连作更有利于土壤酶活性的提高,这可能与其休闲期较高的杂草生物量和多样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花生 土壤酶活性 水田 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灌浆与脱水特性的差异性研究
9
作者 李雪洁 张红祥 +6 位作者 姜雯 孙青 刘树堂 赵子铉 刘湘 张培雨 孙雪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8,共10页
黄淮海区域夏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率高、粒收质量差等问题突出,成为制约该区域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本研究对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与脱水特性差异进行分析,以期为黄淮海夏玉米籽粒机收品种筛选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粒收品... 黄淮海区域夏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率高、粒收质量差等问题突出,成为制约该区域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本研究对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与脱水特性差异进行分析,以期为黄淮海夏玉米籽粒机收品种筛选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粒收品种迪卡517(DK517)、京农科728(JNK728)和穗收品种郑单958(ZD958)为材料,分析其籽粒灌浆进程参数、脱水参数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籽粒灌浆期JNK728的百粒重均高于DK517、ZD958,生理成熟期的百粒重较其分别增加31.79%、 22.33%。与ZD958相比,DK517、JNK728籽粒灌浆起始势(R_(0))两年平均值分别增加89.71%、69.12%,灌浆活跃期(P)两年平均分别增加21.62%、21.83%;DK517的籽粒含水量始终低于JNK728、ZD958,生理成熟期的籽粒含水量比同时期JNK728、ZD958分别减少33.12%、25.69%;DK517籽粒总脱水速率、生理成熟后平均脱水速率两年平均分别比JNK728、ZD958高5.62%、7.15%和60.74%、47.4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理成熟后平均脱水速率与籽粒总脱水速率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2020年,DK517产量最高(10 275 kg/hm^(2)),比ZD958、JNK728分别显著增加14.17%、23.38%,2021年JNK728、DK517分别比ZD958显著增产22.53%、10.96%。两年平均产量表现为DK517> JNK728> ZD958。可见,粒收品种DK517和JNK728具有较长灌浆活跃期和较高灌浆起始势以及较高籽粒总脱水速率等特征,并且,DK517表现为生理成熟前、成熟后平均脱水速率均较高,而JNK728的快速脱水优势主要表现在生理成熟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灌浆 籽粒含水率 籽粒脱水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喷施叶面肥对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猛 刘树艳 +3 位作者 姚坤鹏 李刚 秦晶 冯希省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9期8-11,共4页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稳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此,在基肥减施5%的基础上,设置不同叶面肥喷施处理,研究无人机喷施叶面肥对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施复合肥712.5 kg/hm^(2)...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稳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此,在基肥减施5%的基础上,设置不同叶面肥喷施处理,研究无人机喷施叶面肥对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施复合肥712.5 kg/hm^(2)、追肥喷施2次含氨基酸水溶肥750 mL/hm^(2)(T_(1)),基肥施复合肥712.5 kg/hm^(2)、追肥喷施2次海藻有机水溶肥1 200 mL/hm^(2)(T_(2)),基肥施复合肥712.5 kg/hm^(2)、追肥喷施2次磷酸二氢钾750 g/hm^(2)(T3)的千粒重较基肥施复合肥750 kg/hm^(2)(CK)分别显著提高4.53%、4.72%、3.89%,折合产量分别显著提高3.77%、4.51%、3.76%,净增值分别为580.11、762.30、651.21元/hm^(2);基肥施复合肥712.5 kg/hm^(2)、追肥喷施2次含氨基酸水溶肥750 mL/hm^(2)+海藻有机水溶肥1 200 mL/hm^(2)+磷酸二氢钾750 g/hm^(2)(T4)较基肥施复合肥750 kg/hm^(2)(CK)显著提高了穗粒数(3.69%)和千粒重(4.80%),并最终使产量显著提高7.97%,净增值达1 292.67元/hm^(2)。综上,在基肥减少5%用量的情况下,3种叶面肥单施均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水平并能增加经济效益,3种叶面肥配施增产效果好且经济效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无人机喷施 叶面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不同浓度三丙二醇单甲醚对花生植株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刘燕 蔺益民 +4 位作者 黄明明 司彤 于晓娜 张晓军 邹晓霞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0-1328,共9页
特异根系分泌物-三丙二醇单甲醚(TPM)在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下明显增多,探明其对花生植株生长和代谢生理的影响,可为探索调控花生生长发育的有效物质,促进花生提质增产提供参考。本研究以青花6号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以等体积无菌水添加为对... 特异根系分泌物-三丙二醇单甲醚(TPM)在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下明显增多,探明其对花生植株生长和代谢生理的影响,可为探索调控花生生长发育的有效物质,促进花生提质增产提供参考。本研究以青花6号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以等体积无菌水添加为对照(CK),研究了3种TPM添加梯度下(T1:10.23μL/盆、T2:20.46μL/盆、T3:40.92μL/盆)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最大光化学效率、碳氮代谢酶活及抗氧化特性。研究表明:与CK相比,T1和T3处理显著降低了花生植株地上部干物重,所有TPM添加处理均显著降低了花生植株地下部干物重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TPM添加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功能叶片碳氮代谢酶活性,其中,T1处理下硝酸还原酶(NR)、蔗糖合成酶(SS)以及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较CK提升6.49%~203.24%,T3处理下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较CK显著提升39.81%;TPM添加对花生植株产生胁迫影响,各添加处理功能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增加,较CK提升17.32%~34.65%,T3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CK分别降低75.82%和75.74%,T1处理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CK显著降低30.43%;通过组织化学定位看出,T3处理明显诱导了花生植株功能叶片H2O2和O2-的积累,其中O2-含量较CK显著增加了83.39%。综上可见,TPM会抑制花生植株尤其是地下部生长,降低叶片潜在最大光合能力(Fv/Fm)并抑制SOD、CAT、POD等抗氧化酶活性,但花生植株可通过提升NR、SS、SPS和GS等碳氮代谢酶活性来降低TPM造成的损伤;本研究认为,TPM不适用于花生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三丙二醇单甲醚 干物质积累 碳氮代谢酶 抗氧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活性碳组分及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璇 庞茹月 +4 位作者 赵健 司彤 王月福 邹晓霞 矫岩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68-1777,共10页
为研究不同花生轮作模式下土壤活性碳库变化,在大田条件下进行定位试验。试验以春花生一年一作(CP)为对照,设置4种轮作种植模式:春花生→冬小麦-夏玉米两年三作(P→W-M)、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W-M)、冬小麦-夏花生一年两作(WP)、冬小... 为研究不同花生轮作模式下土壤活性碳库变化,在大田条件下进行定位试验。试验以春花生一年一作(CP)为对照,设置4种轮作种植模式:春花生→冬小麦-夏玉米两年三作(P→W-M)、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W-M)、冬小麦-夏花生一年两作(WP)、冬小麦-夏花生→冬小麦-夏玉米两年四作(W-P→W-M),共计5个处理,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等活性碳组分含量变化和碳矿化特征。结果发现:相较于CP模式,P→W-M模式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层有机碳(52.7%~53.3%)、可溶性有机碳(13.3%~344.8%)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25.3%~101.4%),W-P模式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层有机碳(39.3%~46.8%)及0~20 cm土层可溶性有机碳(271.4%)、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44.3%),W-P→W-M模式则显著降低了20~40 cm土层各碳组分含量。各种植模式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CP和W-P模式具有较低的潜在矿化有机碳库,W-M和W-P→W-M模式显著提高了潜在矿化有机碳库与土壤有机碳的比值。研究表明,P→W-M和W-P模式可提升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含量,有效降低土壤潜在矿化有机碳量,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固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轮作模式 可溶性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碳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施配施微生物菌肥对盐碱地土壤质量及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朱望帅 韩震 +4 位作者 胡一涵 祝德玉 陈化榜 赵茂林 王建林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96,共6页
本试验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减施20%化肥+微生物菌肥(CF1)、减施30%化肥+微生物菌肥(CF2)、减施50%化肥+微生物菌肥(CF3)共4个处理,研究化肥减施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对盐碱地土壤质量和玉米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及肥料养分利用... 本试验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减施20%化肥+微生物菌肥(CF1)、减施30%化肥+微生物菌肥(CF2)、减施50%化肥+微生物菌肥(CF3)共4个处理,研究化肥减施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对盐碱地土壤质量和玉米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及肥料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相比,化肥减施+微生物菌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pH值和含盐量,降幅分别为5.42%~6.87%和9.18%~20.77%;CF3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微生物总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及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CF处理,增幅依次为19.49%、90.83%、44.24%、42.86%、31.36%和23.13%,其中土壤微生物总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及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达显著水平;以CF2处理的玉米产量、粗蛋白含量、经济效益和肥料农学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7 712.8 kg·hm^(-2)、10.15%、15 755.8元·hm^(-2)和7.11 kg·kg^(-1),较CK增幅依次为38.08%、8.32%、20.83%和58.35%。综上,化肥减施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可改善盐碱地土壤理化环境与生物学性状,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及肥料养分利用效率。本试验条件下以减施30%化肥+微生物菌肥处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施 微生物菌肥 玉米 土壤质量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甜高粱高产高效组合栽培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望帅 韩震 +6 位作者 胡一涵 祝德玉 谢旗 陈化榜 宋显伟 赵茂林 王建林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65,共6页
本试验以甜高粱品种中科甜438为材料,研究裸地、地膜覆盖2种方式下不施肥和施有机肥、无机肥、无机肥+复合微生物菌剂共4种施肥水平对甜高粱产草量、营养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为盐碱地甜高粱高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结果... 本试验以甜高粱品种中科甜438为材料,研究裸地、地膜覆盖2种方式下不施肥和施有机肥、无机肥、无机肥+复合微生物菌剂共4种施肥水平对甜高粱产草量、营养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为盐碱地甜高粱高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结果表明:与CK相比,覆膜和施肥处理均能缩短甜高粱的生长周期,改善农艺性状,提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各处理中,覆膜条件下无机肥+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施(MF;)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青贮产量、粗蛋白含量、相对饲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分别为61.92 t/hm;、 8.15%、134.05、12 709元/hm^(2),均高于其它处理,比CK分别增加157.14%、23.67%、20.94%和175.86%,均达显著水平。综合认为,覆膜条件下无机肥+复合微生物菌剂配施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甜高粱高效优质生产的适宜组合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黄河三角洲 产量 营养品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密耦合提高玉米全生育期茎倒抗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孝虎 李银昌 +2 位作者 宋朝玉 王圣健 杨锦忠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42,共8页
为了探明肥密耦合对玉米茎倒抗性的影响,本试验设置3个施肥量[N、P_(2)O_(5)、K_(2)O用量分别为78.0、112.5、57.0kg/hm^(2)(F1),132.0、139.5、90.0kg/hm^(2)(F2),186.0、168.0、124.5kg/hm^(2)(F3)]和3个密度(6.0万、7.5万、9.0万株/h... 为了探明肥密耦合对玉米茎倒抗性的影响,本试验设置3个施肥量[N、P_(2)O_(5)、K_(2)O用量分别为78.0、112.5、57.0kg/hm^(2)(F1),132.0、139.5、90.0kg/hm^(2)(F2),186.0、168.0、124.5kg/hm^(2)(F3)]和3个密度(6.0万、7.5万、9.0万株/hm^(2))处理进行组合试验,采用遵循结构力学原理的抗茎倒指数作为茎倒抗性的评价指标,并分5个生育时期使用田间原位拉力仪测试茎秆抗弯折力。结果表明,同一密度不同施肥量处理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为:6.0万株/hm^(2)密度下抗茎倒指数、弯折力矩和风合力矩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7.5万株/hm^(2)密度下F2处理抗茎倒指数及其组分在3个施肥量中平均表现最优;9.0万株/hm^(2)密度下各施肥量处理抗茎倒指数的变化在各生育时期之间有所不同,而弯折力矩和风合力矩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相同施肥量下,玉米抗茎倒指数、弯折力矩整体上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各生育时期表现基本一致;风合力矩则随密度变化的趋势略有不同。生育时期对抗茎倒指数及其组分的影响最大且远大于其它因素,其效应量分别为0.43、0.30、0.72。综合来看,增加密度的同时适当提高施肥水平才能使玉米植株既可保证产量又可获得更高的抗茎倒指数。本研究结论可为今后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施肥量 抗茎倒指数 全生育期 茎倒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施肥对花生光合特性、产量及籽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孔洁 王维华 +3 位作者 蔺益民 刘燕 刘娟 邹晓霞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4-582,共9页
为探索适宜分层施肥方案,推进花生绿色生产,在田间条件下,以青花7号花生品种为供试材料,以农民常规施肥(750 kg·hm^(-2))和深松施肥为对照,系统研究二层和三层施肥下,常量施量、减肥10%和20%对花生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 为探索适宜分层施肥方案,推进花生绿色生产,在田间条件下,以青花7号花生品种为供试材料,以农民常规施肥(750 kg·hm^(-2))和深松施肥为对照,系统研究二层和三层施肥下,常量施量、减肥10%和20%对花生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层施肥可提高花生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_(2)浓度,促进植株光合作用的进行;分层不减肥和分层减肥10%均显著提高了花生荚果产量、百果重、百仁重、双仁果率和出仁率,即使减肥20%,花生荚果产量在数值上仍略高于常规施肥;分层施肥改善了花生籽仁品质,提高了蛋白质、脂肪含量和油亚比。综上,分层施肥对花生光合特性、产量及籽仁品质有明显促进作用,相同施肥层次下,改善效果随施肥量降低而下降;相同施肥量条件下,二层与三层施肥效果相当。综合考量田间操作和实施效果,本试验条件下,推荐较优分层施肥方式为二层不减肥或减肥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分层施肥 光合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茎秆力学性状的边际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山 张兆玉 +3 位作者 杨锦忠 姜林平 韩伟 桑素平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37-42,共6页
以3个抗倒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为试材,分别设置施钾处理,以不施钾为对照,测定南起第1、3、5、7行玉米基部第三节间的抗弯折力、弯折功、截面惯性矩等力学性状,以及纤维素等3种化学组分,并测定植株的产量性状。结果表明:茎秆截面惯性矩、抗... 以3个抗倒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为试材,分别设置施钾处理,以不施钾为对照,测定南起第1、3、5、7行玉米基部第三节间的抗弯折力、弯折功、截面惯性矩等力学性状,以及纤维素等3种化学组分,并测定植株的产量性状。结果表明:茎秆截面惯性矩、抗弯折力和弯折功的行序间差异达到统计显著水平,行序的总贡献率分别达到19. 5%、27. 5%和18. 7%;钾肥对截面惯性矩的作用达到统计显著水平,总贡献率为4. 1%;品种对抗弯折力和弯折功的作用达到统计显著水平,总贡献率分别为5. 5%和10. 5%;行序对钾含量作用总贡献率最大为9. 9%并达到统计显著水平;行序×钾肥互作对纤维素含量的作用总贡献率最大为12. 6%并达到统计显著水平;品种对木质素含量作用总贡献率为10. 8%并达到统计显著水平;产量性状上,品种的作用占绝对优势,并达到统计显著水平。综之,随行序的增大,玉米茎秆的力学性能下降,从第3行开始各性状基本稳定,所以,为保证茎秆力学数据的准确性和对群体的代表性,玉米田间小区试验至少应从第3行进行取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边际效应 钾肥 茎秆力学性状 弯折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钙量对不同花生荚果发育时期光合碳在植株-土壤系统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邹晓霞 蔺益民 +4 位作者 赵亚飞 刘燕 刘娟 王月福 王维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9-248,共10页
探究施钙对不同花生荚果发育时期光合碳在植株-土壤系统分配的影响,有利于改善钙肥管理,提升花生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本研究选用普通大花生品种‘花育22’,设置CaO 0、75、150和300 kg hm^(-2)4个施钙梯度,分别记为T0、T1、T2、T3,... 探究施钙对不同花生荚果发育时期光合碳在植株-土壤系统分配的影响,有利于改善钙肥管理,提升花生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本研究选用普通大花生品种‘花育22’,设置CaO 0、75、150和300 kg hm^(-2)4个施钙梯度,分别记为T0、T1、T2、T3,于盆栽条件下研究施钙量对花生产量和不同荚果发育时期光合碳在花生植株-土壤系统中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钙量对花生植株总干物质积累无明显影响。适宜施钙量可显著降低花生千克果数和千克仁数,提升花生出仁率、饱果率和荚果产量,在2018年和2019年,T2处理荚果产量较T0可分别提升17.5%和25.1%。基于施钙量与花生荚果和籽仁产量的拟合分析发现,当钙肥施用量为165 kg hm^(-2)和173 kg hm^(-2)时,可分别获得最高的花生荚果和籽仁产量。适宜施钙量可明显提升鸡咀幼果期和荚果膨大期花生植株光合^(13)C的积累量,提升各荚果发育时期^(13)C在花生籽仁中的分配比例,其中,在荚果定型期和籽仁充实期,T2和T3处理下^(13)C在花生籽仁中的分配比例分别可达33.4%~37.2%和38.7%~40.0%。适宜施钙量还可提高花生植株光合^(13)C在土壤中的分配比例,最高可达52.6%(T2),但随着花生荚果发育进程的推进,此分配比例逐渐降低。综上,适宜施钙量可调控不同花生荚果发育时期光合^(13)C在植株-土壤系统的分配,显著提升花生产量和光合^(13)C在花生籽仁和土壤中的分配比例;本研究条件下,推荐适宜施钙量(CaO)为173 kg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脉冲标记 光合碳 干物质积累 籽仁发育 土壤碳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肥对花生衰老特性、干物质积累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峰 张甜 +6 位作者 王铭伦 司彤 王月福 张晓军 于晓娜 赵红军 邹晓霞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6,共8页
不合理施肥已成为限制花生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制定花生减肥增效施肥方案,本研究采用黑曲霉菌生物肥替代部分化肥,设6个施肥处理,系统研究了化肥减量并配施菌肥对花生衰老特性、干物质积累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不合理施肥已成为限制花生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制定花生减肥增效施肥方案,本研究采用黑曲霉菌生物肥替代部分化肥,设6个施肥处理,系统研究了化肥减量并配施菌肥对花生衰老特性、干物质积累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化肥减量10%配施黑曲霉菌生物肥可显著提高花生功能叶片抗衰老相关酶(SOD、POD、CAT)的活性、明显减低MDA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加中后期干物质积累、保障荚果产量,可提高植株养分回收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肥料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花生衰老特性指标与各部位干物质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与植株养分积累及肥料利用效率间也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综上,化肥减量配施黑曲霉菌生物肥可作为实现花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 生物菌肥 花生 衰老特性 干物质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调控植物腋芽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铭 焦其庆 +3 位作者 徐海成 焦付超 张海艳 陈景堂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8-164,共7页
腋芽发育在植物形态建成和提高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与植物生物量和作物产量关系密切。生长素是调控植物腋芽发育的重要激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生长素通过细胞分裂素、独脚金内酯等植物激素来调控植物腋芽发育... 腋芽发育在植物形态建成和提高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与植物生物量和作物产量关系密切。生长素是调控植物腋芽发育的重要激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生长素通过细胞分裂素、独脚金内酯等植物激素来调控植物腋芽发育。本文就生长素调控植物腋芽发育的模型和生长素调控植物分枝的关键基因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就其未来研究领域和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 腋芽发育 植物分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