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苹果枝干轮纹病综合治理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保华 张振芳 +3 位作者 练森 王彩霞 李桂舫 董向丽 《中国果树》 2016年第1期97-100,共4页
苹果枝干轮纹病是苹果上的重要病害,在山东省苹果产区,其危害已超过苹果树腐烂病。防治苹果枝干轮纹病的4项主要措施是:"清"除侵染菌源,减少侵染菌源量;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 "保"护枝干、剪锯口和果实,防止病菌... 苹果枝干轮纹病是苹果上的重要病害,在山东省苹果产区,其危害已超过苹果树腐烂病。防治苹果枝干轮纹病的4项主要措施是:"清"除侵染菌源,减少侵染菌源量;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 "保"护枝干、剪锯口和果实,防止病菌侵染;加强栽培、肥水、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保持"健"旺树势,防止已侵染病菌在树体内生长、扩展、致病和产孢;适时适度"治"疗病斑,铲除潜伏病菌,刮除病瘤,防止已侵染的病菌进一步扩展为害。综合运用"清、保、健、治"4项措施,并坚持数年,可有效控制该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枝干轮纹病 综合治理 防治策略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苹果病虫害谢花后至套袋前管理建议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保华 张振芳 董向丽 《烟台果树》 2014年第2期20-24,共5页
烟台苹果自5月上旬谢花至6月上中旬套袋.约经30~40d。苹果谢花后至套袋前是各种病虫的初发期.害虫的虫态整齐.对药剂敏感;幼果、幼叶和新梢对各种病菌敏感,条件适宜,病原菌将大量侵染,造成严重危害或为后期病害的流行积累大量... 烟台苹果自5月上旬谢花至6月上中旬套袋.约经30~40d。苹果谢花后至套袋前是各种病虫的初发期.害虫的虫态整齐.对药剂敏感;幼果、幼叶和新梢对各种病菌敏感,条件适宜,病原菌将大量侵染,造成严重危害或为后期病害的流行积累大量菌源.因此.也是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苹果谢花后至套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病虫害 烟台苹果 套袋前 花后 管理 病虫防治 病原菌 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苹果病虫害花前管理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保华 张振芳 董向丽 《烟台果树》 2014年第2期18-20,共3页
春季随着天气转暖和苹果萌芽.各种病虫也开始活动危害。除腐烂病外.病虫在春季不会形成严重危害。然而.经过漫长的冬季后,各种病虫抗性脆弱.对环境和药剂敏感,发生期相对集中.而苹果树抗逆性相对较强,有利于病虫防治。花前防治... 春季随着天气转暖和苹果萌芽.各种病虫也开始活动危害。除腐烂病外.病虫在春季不会形成严重危害。然而.经过漫长的冬季后,各种病虫抗性脆弱.对环境和药剂敏感,发生期相对集中.而苹果树抗逆性相对较强,有利于病虫防治。花前防治病虫能铲除大量越冬的病虫.减少生长季节病虫危害。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病虫害 花前管理 烟台 病虫危害 病虫防治 生长季节 防治病虫 腐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苹果套袋后病虫害管理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保华 张振芳 董向丽 《烟台果树》 2013年第3期20-23,共4页
烟台苹果于6月初套袋后.北方苹果产区进入6、7、8月份雨季。雨季的高温、高湿条件.不但适宜苹果生长发育.也有利于各种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进入雨季后,褐斑病、轮纹病、炭疽病、腐烂病等苹果主要病害开始大量产孢.并随雨水传播侵... 烟台苹果于6月初套袋后.北方苹果产区进入6、7、8月份雨季。雨季的高温、高湿条件.不但适宜苹果生长发育.也有利于各种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进入雨季后,褐斑病、轮纹病、炭疽病、腐烂病等苹果主要病害开始大量产孢.并随雨水传播侵染.9月份随气温下降后逐渐减缓。苹果上的多数害虫,如红蜘蛛、金纹细蛾、桃小食心虫、各种食叶毛虫等主要害虫从6月份进入为害盛期,9月份随气温下降.种群数量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套袋 烟台苹果 病虫害管理 桃小食心虫 苹果产区 生长繁殖 有害生物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系统调查表明山东省农区烟粉虱优势种为Q隐种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洪冉 刘馨 +4 位作者 刘小龙 李长友 沈长朋 陶云荔 褚栋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1-816,共6页
【目的】为了揭示山东省农区烟粉虱Bemisia tabaci隐种的分布情况,对2013年7-8月份期间在该省不同农区采集的烟粉虱隐种组成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方法】在山东省15市22个地点作物上采集了69份烟粉虱样品,利用mt COI基因PCR-RFLP方法... 【目的】为了揭示山东省农区烟粉虱Bemisia tabaci隐种的分布情况,对2013年7-8月份期间在该省不同农区采集的烟粉虱隐种组成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方法】在山东省15市22个地点作物上采集了69份烟粉虱样品,利用mt COI基因PCR-RFLP方法进行了分子鉴定,并分析了烟粉虱Q隐种在不同寄主作物及地理区域内的分布状况。【结果】22个采集地点中,17个地点的采集样品全部为烟粉虱Q隐种;其他5个地点(潍坊、菏泽、泰安、淄博和临沂)的烟粉虱Q隐种所占比例均大于90%,B隐种比例较低(<10%)。烟粉虱Q隐种比例在5种寄主(茄子、辣椒、番茄、黄瓜和棉花)种群间以及在山东省东部丘陵、中部山地和西部平原地区间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2013年田间调查发现烟粉虱Q隐种在山东各地已广泛取代B隐种成为该地区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隐蔽种 生物入侵 竞争取代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胶东地区麦田小麦孢囊线虫田间侵染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梁晨 杨远永 +1 位作者 赵洪海 彭德良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80-84,共5页
2010年10月~2011年5月,在城阳、胶州和莱阳的3个小麦样田定期取样,在实验室内检测土壤中的小麦孢囊线虫(CCN)的孢囊、2龄幼虫和根组织内的各虫态。结果表明,2010年秋冬3地样田土壤中未检测到游离的2龄幼虫及其对根系的侵染;2龄幼虫进... 2010年10月~2011年5月,在城阳、胶州和莱阳的3个小麦样田定期取样,在实验室内检测土壤中的小麦孢囊线虫(CCN)的孢囊、2龄幼虫和根组织内的各虫态。结果表明,2010年秋冬3地样田土壤中未检测到游离的2龄幼虫及其对根系的侵染;2龄幼虫进入土壤的始期为2011年3月初,高峰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由于干旱等不利的土壤条件,2龄幼虫对根系的侵染直到4月初才发生在城阳样田中,而胶州和莱阳由于其更严重的土壤干旱状况,侵染又向后分别推迟了约20天和30天;根系内CCN从2龄到4龄幼虫的发育,在城阳和胶州出现在4月下旬~5月中旬,在莱阳则出现在5月中下旬;成虫突破根系,在城阳和胶州出现在5月中旬,在莱阳出现在5月下旬,异常干旱强烈抑制CCN的冬后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孢囊线虫 小麦 田间侵染 干旱 山东省 胶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COII基因对山东省越冬代亚洲玉米螟不同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丽莉 于毅 +2 位作者 国栋 陶云荔 褚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377-4386,共10页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我国重要农业害虫。为了全面揭示亚洲玉米螟遗传分化以及山东省亚洲玉米螟不同种群的遗传结构,对山东省越冬代亚洲玉米螟不同种群mtCOII基因序列与来自GenBank的相关序列进行了遗传结构分...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我国重要农业害虫。为了全面揭示亚洲玉米螟遗传分化以及山东省亚洲玉米螟不同种群的遗传结构,对山东省越冬代亚洲玉米螟不同种群mtCOII基因序列与来自GenBank的相关序列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并建立了鉴别不同遗传支系的PCR-RFLP方法。基于对340条mtCOII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本共获得62个单倍型,其中单倍型17(H17)广泛分布于各种群之间,有6个单倍体型为山东种群所特有;亚洲玉米螟分化为2个遗传支系(支系Ⅰ与支系Ⅱ);2个遗传支系均在山东省发现,但以支系I为主;亚洲玉米螟各单倍体型散布于山东省各地理种群中,缺乏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山东亚洲玉米螟总体的单倍体型多样性指数Hd为0.695,种群内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在0.333—0.889之间;总体的核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424,种群内核酸多样性指数在0.00061—0.00809之间。总群体的固定系数Fst为0.79421。AMOVA分析结果表明山东亚洲玉米螟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2个支系之间(79.42%)。构建的亚洲玉米螟2个支系鉴别方法为其生物学与生态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遗传分化 mtCOII PCR-RFLP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秋冬季节发生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洪海 丁海燕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为探讨山东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CCN)秋冬季节孵出和侵染情况,于2009―2013年10―12月连续5年对青岛市城阳区CCN病田展开系统监测,并于2010、2012和2013年12月在山东省部分地区进行52病田次的抽样调查。城阳区的系统监测结果表明,CCN的2... 为探讨山东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CCN)秋冬季节孵出和侵染情况,于2009―2013年10―12月连续5年对青岛市城阳区CCN病田展开系统监测,并于2010、2012和2013年12月在山东省部分地区进行52病田次的抽样调查。城阳区的系统监测结果表明,CCN的2龄幼虫(J2)在2009、2012和2013年最早于12月份有孵出,而在2010和2011年10―12月份均无孵出;J2的孵出与11月份的气温有一定关系,在月平均气温低于10℃的年份,J2可以孵出或孵出机率大。抽样调查发现,2010年J2在所有10个病田均无冬前孵出,2012和2013年在部分病田发生冬前孵出,孵出病田率分别为90%和59%。2013年J2孵出病田率地区间差异很大,菏泽和烟台偏高,而青岛和潍坊较低。系统监测和抽样调查均未发现J2对小麦根系的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禾谷孢囊线虫 秋冬季节 孵出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3年山东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发生分布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洪海 丁海燕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83-86,91,共5页
2012年在山东省调查小麦田块242个,禾谷孢囊线虫(CCN)发生率为50.0%;聊城和菏泽发生普遍而严重,日照和临沂只是零星轻度发生;发现CCN新分布县/区10个。2013年在胶东地区调查小麦田块64个,CCN发生率为60.9%;与2012年相比,青岛和威海的CC... 2012年在山东省调查小麦田块242个,禾谷孢囊线虫(CCN)发生率为50.0%;聊城和菏泽发生普遍而严重,日照和临沂只是零星轻度发生;发现CCN新分布县/区10个。2013年在胶东地区调查小麦田块64个,CCN发生率为60.9%;与2012年相比,青岛和威海的CCN发生率升高,但发生水平明显较低;发现CCN新分布县/区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禾谷孢囊线虫 田间调查 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寄主植物对绿盲蝽成虫形态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秀苹 谭秀梅 +4 位作者 王吉青 张慧妍 冷春蒙 门兴元 周洪旭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7-671,共5页
本文探讨了桃树、枣树、茶树及棉花4种不同寄主植物对绿盲蝽成虫形态发育的影响。通过田间采集4种寄主上绿盲蝽成虫,从体长、体宽、口针长、头宽和体重等指标比较不同寄主植物上绿盲蝽的差异。结果表明,棉花绿盲蝽雌雄虫的体长、体宽、... 本文探讨了桃树、枣树、茶树及棉花4种不同寄主植物对绿盲蝽成虫形态发育的影响。通过田间采集4种寄主上绿盲蝽成虫,从体长、体宽、口针长、头宽和体重等指标比较不同寄主植物上绿盲蝽的差异。结果表明,棉花绿盲蝽雌雄虫的体长、体宽、口针长、头宽均显著大于其他3种寄主植物。在体重上,雌虫和雄虫均表现出棉花>茶树>枣树>桃树的规律,而且棉花绿盲蝽显著高于桃树绿盲蝽。试验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绿盲蝽成虫的形态发育有明显影响。在这4种寄主中,棉花显著利于绿盲蝽成虫的形态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寄主植物 成虫 雌雄 形态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粉虱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检测及其传入山东省的考证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明明 陶云荔 +1 位作者 李洁 褚栋 《生物安全学报》 2013年第3期206-211,共6页
【背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是由媒介昆虫烟粉虱传播的一种双生病毒,对蔬菜及烟草等经济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前人资料表明,该病毒于2006年传人我国南方地区,2007年传人山东省,2008年后在山东各地逐渐蔓延扩散。【方法】为了考... 【背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是由媒介昆虫烟粉虱传播的一种双生病毒,对蔬菜及烟草等经济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前人资料表明,该病毒于2006年传人我国南方地区,2007年传人山东省,2008年后在山东各地逐渐蔓延扩散。【方法】为了考证TYLcV传人山东省的时间,本研究利用mtCOI基因对于2005和2006年7—8月份在山东省不同地区作物上共采集的15份烟粉虱样品进行了生物型鉴定,并进一步检测了烟粉虱携带TYLCV情况,同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2005年的4份样品烟粉虱生物型均为B型,均不携带TYLCV。2006年的11份烟粉虱样品为B型与Q型混合样品,其中,2份烟粉虱样品检测到TYLCV,进一步证实该病毒为TYLCV。【结论与意义】本研究首次证实了TYLCV早在2006年就已经传入山东省。研究结果不仅对于防控该病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其入侵生物学研究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烟粉虱 生物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小麦孢囊线虫冬前侵染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纪婧嫄 赵洪海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为探讨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CCN)在山东省麦田的寒冬前孵出和侵染情况,于2014和2015年12月份在山东省部分地区分别对48和65个CCN病田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14和2015年在部分病田CCN有2龄幼虫(J_2)孵出,孵出病田率... 为探讨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CCN)在山东省麦田的寒冬前孵出和侵染情况,于2014和2015年12月份在山东省部分地区分别对48和65个CCN病田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14和2015年在部分病田CCN有2龄幼虫(J_2)孵出,孵出病田率分别为75.0%和93.8%。2014年在菏泽、德州、聊城和泰安部分病田有CCN J_2对小麦根系的侵入以及少量白色雌虫的产生,各地累计J_2侵入和雌虫形成的病田率分别为18.8%和10.4%。2015年在菏泽、聊城和青岛部分病田有CCN J_2对小麦根系的侵入、3龄幼虫(J_3)和4龄幼虫(J_4)的发育以及少量白色雌虫的产生,各地累计J_2侵入、J_3+J_4发育和雌虫形成的病田率分别为7.7%、7.7%和1.5%。CCN的冬前侵染在山东省不同地区的发生存在差异,在菏泽、聊城和德州CCN的冬前侵染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禾谷孢囊线虫 冬前侵染 雌虫形成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烟台地区发生番茄斑萎病毒病危害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洁 迟胜起 +2 位作者 杨勤民 丁天波 褚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8-232,236,共6页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来相继在国内一些省份发现。利用TSWV的通用引物NF302/NR575对从山东烟台地区收集的15份疑似感染番茄斑萎病毒病的番茄样品进行检测;进一步对特异引物TSW...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来相继在国内一些省份发现。利用TSWV的通用引物NF302/NR575对从山东烟台地区收集的15份疑似感染番茄斑萎病毒病的番茄样品进行检测;进一步对特异引物TSWV-NF2037/TSWV-NR2825扩增的TSWV的N基因序列克隆、测序,并对N基因片段编码氨基酸进行遗传距离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5份疑似样品中有4个样品扩增得到TSWV病毒片段;基于N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山东TSWV番茄分离物与云南TSWV番茄分离物(AEI70836.1)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8%,且与云南TSWV番茄分离物聚为一支。这是山东地区首次利用分子标记证实番茄斑萎病毒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萎病毒 RT-PCR检测 系统发育分析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不同地区韭菜迟眼蕈蚊共生菌Wolbachia的检测及鉴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陶云荔 郭雅男 +3 位作者 王静 李丽莉 于毅 褚栋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4-459,共6页
【目的】为了揭示山东省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种群共生菌Wolbachia的感染率及其分类地位,探讨该共生菌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潜在影响。【方法】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t COI)基因引物(LCO1490/HCO2198),... 【目的】为了揭示山东省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种群共生菌Wolbachia的感染率及其分类地位,探讨该共生菌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潜在影响。【方法】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t COI)基因引物(LCO1490/HCO2198),通过扩增测序和序列比对对采自山东省12个地区的根蛆种群进行了分类鉴定。在上述基础上,利用Wolbachia的16S r DNA和wsp基因特异引物(分别为16S-F/16S-R和81F/691R)对鉴别出的11个韭菜迟眼蕈蚊种群体内Wolbachia感染情况进行了PCR检测;对感染个体体内Wolbachia依据16S r D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山东省12个根蛆种群中,11个种群为韭菜迟眼蕈蚊种群。基于Wolbachia的16S r DNA基因特异引物检测结果发现,这些韭菜迟眼蕈蚊种群广泛感染Wolbachia(感染率为6.67%~93.33%),而利用wsp基因特异引物检测的感染率(0.00%~40.00%)相对较低些。基于Wolbachia的16S r DNA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这些韭菜迟眼蕈蚊种群感染的Wolbachia全部属于A组。【结论】确定了Wolbachia在山东省韭菜迟眼蕈蚊体内的感染率及其分类地位,为研究Wolbachia对韭菜迟眼蕈蚊生物学及生态学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分子鉴定 WOLBACHIA 16S RDNA WSP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花蓟马在不同花生品种间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彬 郑长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3期80-83,共4页
自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传入我国后,对花生生产已造成严重危害。为探讨西花蓟马在花生上的发生及危害规律,以11-107和11-4两个花生品种作为试验寄主,组建了25℃下西花蓟马在两个花生品种上的生命表。在两个花... 自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传入我国后,对花生生产已造成严重危害。为探讨西花蓟马在花生上的发生及危害规律,以11-107和11-4两个花生品种作为试验寄主,组建了25℃下西花蓟马在两个花生品种上的生命表。在两个花生品种上,西花蓟马的繁殖力及其他生命表参数差异显著,但是羽化前发育历期差异并不显著。西花蓟马在11-107和11-4品种上的雌虫寿命分别为16.50 d和13.50 d;产卵前期分别为1.71 d和1.36 d,产卵期分别为8.00 d和5.18 d。西花蓟马在11-107品种上每雌产卵量为18.79粒,显著多于11-4品种的9.67粒;11-107和11-4品种西花蓟马的净生殖率R0分别为5.26和2.32,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11872和0.0612。相对来说,11-107品种更有利于西花蓟马的发育和繁殖,11-4品种对西花蓟马的抗性高于11-107品种,因此11-4品种可作为抗虫育种的备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种群参数 花生 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锚定PCR技术对10种重要农业害虫微卫星DNA位点的筛选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慧 郎坤玲 +3 位作者 沈长朋 李洁 陶云荔 褚栋 《生物安全学报》 2014年第1期60-65,共6页
微卫星DNA广泛存在于真核和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具有多态性丰富、易于检测等特点,在遗传图谱的构建、动植物遗传学育种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利用5′锚定PCR技术对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玉米螟、二点委夜蛾、花蓟马、黄胸蓟马、棕榈蓟马... 微卫星DNA广泛存在于真核和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具有多态性丰富、易于检测等特点,在遗传图谱的构建、动植物遗传学育种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利用5′锚定PCR技术对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玉米螟、二点委夜蛾、花蓟马、黄胸蓟马、棕榈蓟马、斑翅果蝇、稻水象甲、扶桑绵粉蚧10种重要农业害虫进行微卫星DNA筛选,并分析各个物种的微卫星DNA的特点。不同物种的阳性克隆率、微卫星比率、克隆效率和冗余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核苷酸碱基数目上,主要为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占重复位点总数的93.2%~100%,三、四核苷酸重复位点较少。在二核苷酸重复位点中, CA/TG重复位点最为丰富,占重复位点总数的89.2%~100%。这与使用的锚定引物密切相关;10种害虫的微卫星DNA平均重复次数为6.7~8.9次,其中玉米螟具有最高的微卫星DNA重复次数(34次);在序列类型上,完全型序列占上述害虫序列总数的91.0%~100%。5′锚定PCR技术能够快速挖掘害虫的微卫星DNA位点,本研究结果为这些害虫微卫星位点的进一步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害虫 微卫星 5′锚定PCR技术 克隆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在青岛市区的发生动态及其诱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丁海燕 赵洪海 彭德良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67-271,282,共6页
为明确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CCN)的田间侵染过程及其与温湿度的关系,2011-2012和2012-2013两个小麦生长季期间在青岛市城阳区麦田进行定点定期取样,土壤中线虫分离和根组织内线虫染色后镜检,以确定各虫态的群体动态。结果表... 为明确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CCN)的田间侵染过程及其与温湿度的关系,2011-2012和2012-2013两个小麦生长季期间在青岛市城阳区麦田进行定点定期取样,土壤中线虫分离和根组织内线虫染色后镜检,以确定各虫态的群体动态。结果表明,2个生长季CCN的田间侵染均发生在3月中旬,冬前未发生侵染,但2012年12月2龄幼虫(J2s)在土壤中有少量孵出。在2011-2012生长季,2012年春季土壤中J2s明显较少,但侵入量并没有显著减少,根组织中3龄和4龄幼虫数量多、历期较长且发生高峰明显,最终产生的孢囊数量多。在2012-2013生长季,2013年春季土壤中J2s明显较多,但侵入量并没有显著增多,根内3龄和4龄幼虫数量少、历期较短且发生高峰不明显,最终产生的孢囊数量少。有迹象表明,2012年11月份多达24d的低温(日最低气温低于7.0℃)是导致CCN J2s孵出的主要原因;2013年春季干旱不利于J2s的侵入,而5月上旬至6月上旬旬平均气温低至20.0℃以下则不利于根内幼虫的发育和雌虫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孢囊线虫 群体动态 气温 干旱 城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重要农业害虫韭菜迟眼蕈蚊多态性EST-SSR标记的开发(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云荔 张存环 +6 位作者 台术蕾 王磊 郭雅男 杨峰山 赵传志 万方浩 褚栋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第4期261-265,共5页
【背景】韭菜迟眼蕈蚊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然而它的遗传资源有限。本研究旨在开发韭菜迟眼蕈蚊EST-SSR标记,为研究不同地区的韭菜迟眼蕈蚊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方法】从韭菜迟眼蕈蚊的表达序列标签(EST序列)中设计16对... 【背景】韭菜迟眼蕈蚊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然而它的遗传资源有限。本研究旨在开发韭菜迟眼蕈蚊EST-SSR标记,为研究不同地区的韭菜迟眼蕈蚊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方法】从韭菜迟眼蕈蚊的表达序列标签(EST序列)中设计16对简单重复序列(SSR)引物,进一步筛选出9对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结果】从42095条unigene中确定了3383个SSR位点。利用查找到的SSR位点共设计出16对引物,进一步检测筛选发现9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引物的每个位点平均有3.33个等位基因。利用9对引物对30头韭菜迟眼蕈蚊进行检测,共获得30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范围分别为0.0000-0.6875和0.0370-0.6877;其中,9个位点中有5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与意义】本研究成功从迟眼蕈蚊EST序列中筛选出9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这为进一步分析该害虫种群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表达序列标签 简单重复序列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果害虫铃木氏果蝇的入侵及其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任路明 秦胜楠 +2 位作者 丁心婷 万方浩 褚栋 《生物安全学报》 2014年第3期142-150,共9页
近年来,铃木氏果蝇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果害虫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该虫已传入美洲、欧洲许多国家并不断扩散蔓延,对当地水果造成严重危害;该果蝇在我国的危害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有关铃木氏果蝇的研究结果,综述了... 近年来,铃木氏果蝇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果害虫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该虫已传入美洲、欧洲许多国家并不断扩散蔓延,对当地水果造成严重危害;该果蝇在我国的危害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有关铃木氏果蝇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其生物入侵过程,分析了其生物入侵特点,重点介绍了国外针对铃木氏果蝇的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现有研究成果表明:铃木氏果蝇生态适应性强,扩散迅速,危害严重;加强铃木氏果蝇的入侵生物学研究,对于该害虫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铃木氏果蝇 生物入侵 入侵生物学 入侵过程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青岛市燕麦孢囊线虫小麦田侵染观察
20
作者 柏停停 赵洪海 彭德良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10-113,共4页
为探讨2015年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Ha)在青岛市小麦田的侵染特点,在城阳和胶州样田进行定点和定期取样,通过土壤中线虫分离和根组织中线虫染色后镜检,测定不同时期Ha各虫态群体密度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城阳和胶州样田,... 为探讨2015年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Ha)在青岛市小麦田的侵染特点,在城阳和胶州样田进行定点和定期取样,通过土壤中线虫分离和根组织中线虫染色后镜检,测定不同时期Ha各虫态群体密度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城阳和胶州样田,Ha 2龄幼虫在土壤中的孵出高峰分别发生在4月5日和11日,侵入高峰均发生在4月11日;3龄幼虫发育高峰均发生在4月18日,4龄幼虫发育高峰分别发生在5月9日和17日;白色雌虫均于5月1日开始出现,均于5月17日达出现高峰。Ha在城阳和胶州样田的繁殖系数(Rf)均较低,分别为0.5和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孢囊线虫 群体动态 城阳区 胶州市 2015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