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录组技术筛选豁眼鹅眼睑缺损性状的候选基因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宁 滕兴怡 +7 位作者 李坤 徐亚安 何艳婷 刘鑫蕾 张晶 张名爱 王宝维 凡文磊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0,共6页
研究旨在通过比较豁眼鹅正常眼和豁眼个体的胚胎期眼睑转录组,筛选豁眼性状的关键候选基因。试验选择18胚龄的豁眼鹅胚胎,分别挑选出3只豁眼和3只正常眼个体,采集发生缺损部位眼睑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结果显示:豁眼组与正常眼... 研究旨在通过比较豁眼鹅正常眼和豁眼个体的胚胎期眼睑转录组,筛选豁眼性状的关键候选基因。试验选择18胚龄的豁眼鹅胚胎,分别挑选出3只豁眼和3只正常眼个体,采集发生缺损部位眼睑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结果显示:豁眼组与正常眼组相比,共有25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92个,下调基因160个;结合GO和KEGG数据库对DEGs进行功能注释和通路分析显示,DEGs显著富集到细胞迁移、胞葬作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免疫系统过程等信号通路;进一步结合PPI网络分析等手段,筛选出TACR2、CCL19、DIO1、LRIT3等可能与鹅豁眼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研究表明,豁眼鹅眼睑缺损性状的形成可能与细胞迁移、胞葬等信号通路有关,相关通路中的TACR2、CCL19、DIO1、LRIT3基因可能是眼睑缺损性状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豁眼鹅 转录组 先天性眼睑缺损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种鹅反季节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宝维 葛文华 +4 位作者 张名爱 于世浩 岳斌 郭海岩 孙丙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6,共4页
为了克服种鹅繁殖活动的季节性束缚,从而使雏鹅和商品肉鹅分别能够在全年各个时期均衡供应市场,本文从遮黑鹅舍、光照控制、限制饲喂和人工强制换羽方案设计四方面详实阐述了改变种鹅传统的季节性繁殖的方式,实现反季节繁殖。该项技术... 为了克服种鹅繁殖活动的季节性束缚,从而使雏鹅和商品肉鹅分别能够在全年各个时期均衡供应市场,本文从遮黑鹅舍、光照控制、限制饲喂和人工强制换羽方案设计四方面详实阐述了改变种鹅传统的季节性繁殖的方式,实现反季节繁殖。该项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可操作性强、适用性广,对促进我国鹅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种鹅 反季节繁殖 光照控制 限制饲喂 人工强制换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2)和叶酸对种鹅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3
作者 赵宸溪 凡文磊 +5 位作者 王宝维 张名爱 王秉翰 岳斌 孔敏 谭绍兴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7-1058,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维生素B_(12)和叶酸对种鹅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2×3(叶酸×维生素B_(12))双因素随机交叉试验设计,饲粮中叶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5、2.0 mg/kg,...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维生素B_(12)和叶酸对种鹅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2×3(叶酸×维生素B_(12))双因素随机交叉试验设计,饲粮中叶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5、2.0 mg/kg,维生素B_(12)添加水平分别为15、25、75μg/kg。选取体况相似的180只34周龄健康产蛋期五龙鹅,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鹅(公∶母=1∶4)。预试期1周,正试期18周。结果表明:1)维生素B_(12)和叶酸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料蛋比、产蛋量、平均蛋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无影响显著(P>0.05)。2)维生素B_(12)对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白蛋白含量及白蛋白/球蛋白有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B_(12)和叶酸交互作用对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球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3)维生素B_(12)对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叶酸对血清IgA含量有影响显著(P<0.05),维生素B_(12)和叶酸交互作用对血清IgM含量有影响显著(P<0.05)。25μg/kg维生素B_(12)+2.0 mg/kg叶酸组的血清Ig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维生素B_(12)对粗蛋白质(CP)表观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5)维生素B_(12)对空肠绒毛高度(VH)、隐窝深度(CD)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H/CD)有显著影响(P<0.05),叶酸对空肠VH有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B_(12)和叶酸交互作用对空肠VH/CD有影响显著(P<0.05)。25μg/kg维生素B_(12)+2.0 mg/kg叶酸组的空肠VH/CD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维生素B_(12)和叶酸能够提高种鹅的平均蛋重和机体免疫机能,改善种鹅空肠组织形态。在本试验条件下,种鹅饲粮中维生素B_(12)和叶酸适宜添加水平分别为25μg/kg和2.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12) 种鹅 叶酸 生产性能 养分表观利用率 肠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B_1对育雏和育成鹅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肝脏TPK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姣 王宝维 +5 位作者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孟苓凤 王迪 陈苗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90-1098,共9页
本试验以鹅为试验对象,研究饲粮中不同VB1水平对鹅生长性能、消化道消化酶活力和TPK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以确定鹅育雏和育成期VB1的需要量。试验选用1日龄肝用型青农灰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 本试验以鹅为试验对象,研究饲粮中不同VB1水平对鹅生长性能、消化道消化酶活力和TPK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以确定鹅育雏和育成期VB1的需要量。试验选用1日龄肝用型青农灰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各组VB1的水平分别为:0~4周龄为1.0、2.8、4.6、6.4、8.2、10.0mg·kg-1;5~15周龄为0.8、2.6、4.4、6.2、8.0、9.8mg·kg-1。试验期共15周。结果表明:1)日增重在2个生长阶段与需要量成二次曲线变化,0~4周龄以5.60mg·kg-1为最佳,5~15周龄以4.98mg·kg-1为最佳;胃蛋白酶活力在2个生长阶段与需要量成二次曲线变化,0~4周龄以5.48mg·kg-1为最佳,5~15周龄以6.03mg·kg-1为最佳;胰脏胰蛋白酶活力在0~4周龄时与需要量成二次曲线变化,最适需要量为5.46mg·kg-1;十二指肠内容物胰蛋白酶活力0~4和5~15周龄时均与需要量成二次曲线变化,最适需要量分别为5.36和5.41mg·kg-1。2)15周龄鹅生长速度与消化道胃蛋白酶、胰脏胰蛋白酶、胰脏淀粉酶、肠胰蛋白酶、肠淀粉酶活力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胰脏脂肪酶活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3)15周龄时6.2mg·kg-1 VB1显著提高鹅肝脏中硫胺焦磷酸激酶(TPK1)基因的表达量(P<0.05),且TPK1基因的表达量与胃蛋白酶、胰脏脂肪酶、肠淀粉酶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试验结果表明:从生长性能分析,VB1的需要量随日龄的增加而出现下降趋势,0~4和5~15周龄饲粮VB1适宜需要量分别为5.60和4.98mg·kg-1;VB1影响鹅肝脏中TPK1基因的表达,而TPK1基因又调控了胃蛋白酶、胰脏脂肪酶、肠淀粉酶的活力,从而调节了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 生长性能 消化酶 TPK1基因表达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解析鹅肥肝形成的脂质代谢调控机制
5
作者 侯中一 王宝维 +6 位作者 张名爱 孔敏 张晶 王秉翰 岳斌 鲁秀 凡文磊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82-2193,共12页
为探究鹅肥肝形成的分子机制,利用4D-DIA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了3个不同填饲阶段的朗德鹅肝脏样品。本研究选取同批次体况相近的70日龄朗德鹅,分别在填饲前期(7 d)、填饲中期(16 d)、填饲后期(25 d)随机选取3只鹅屠宰,采集肝大叶肝尖... 为探究鹅肥肝形成的分子机制,利用4D-DIA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了3个不同填饲阶段的朗德鹅肝脏样品。本研究选取同批次体况相近的70日龄朗德鹅,分别在填饲前期(7 d)、填饲中期(16 d)、填饲后期(25 d)随机选取3只鹅屠宰,采集肝大叶肝尖组织样,用于4D-DIA定量蛋白组学分析,共3组,每组3个生物学重复。结果:1)在3个不同填饲阶段的朗德鹅肝脏共鉴定出5208个蛋白。2)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3个填饲阶段鹅肝脏蛋白谱存在明显差异,填饲前期与中期鉴定出449个差异蛋白,中期与后期鉴定出303个差异蛋白。3)通过代谢通路分析发现,鹅肥肝形成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通路主要涉及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筛选了关键差异基因ADIPOQ、PASK。填饲导致鹅肝脏蛋白组谱发生显著变化,与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等相关的蛋白可能参与到了鹅肥肝形成的分子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肥肝 4D-DIA定量蛋白质组学 脂质代谢 差异蛋白 分子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对肉鸡消化生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宝维 姜晓霞 +1 位作者 孙鹏 王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8-364,共7页
本文旨在研究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对肉鸡消化生理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肉雏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49%果胶酶、0.168%纤维素酶和0.15%复合酶(果胶... 本文旨在研究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对肉鸡消化生理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肉雏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49%果胶酶、0.168%纤维素酶和0.15%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1∶1)的试验日粮,并观测28日龄和49日龄肉鸡的肠道消化酶活性、49日龄肉鸡的肠道组织形态。结果表明,28日龄时,果胶酶组十二指肠、胰腺的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以及空肠的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9日龄时,果胶酶组胰腺的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十二指肠的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空肠的脂肪酶活性以及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果胶酶组空肠的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肠壁厚度显著降低(P<0.05)。此外,复合酶组的部分肠道消化酶活性和空肠的绒毛高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果胶酶组和纤维素酶组(P<0.05或P<0.01)。由此可知:果胶酶可提高肉鸡肠道消化酶活性,改善空肠组织形态;与纤维素酶配合应用对肠道消化酶活性、空肠组织形态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纤维素酶 复合酶 肠道消化酶活性 空肠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筛选五龙鹅产蛋相关候选基因
7
作者 鲁秀 张名爱 +7 位作者 孔敏 张晶 王秉翰 侯中一 滕兴怡 姜雅静 凡文磊 王宝维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5,共14页
旨在通过转录组和蛋白组联合分析来挖掘五龙鹅产蛋量相关候选基因,为其产蛋性能遗传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选取200只体重相近的36周龄健康五龙鹅种鹅,记录其36~54周龄产蛋情况。在产蛋后期(54周龄)时,根据产蛋水平,将产蛋量最高... 旨在通过转录组和蛋白组联合分析来挖掘五龙鹅产蛋量相关候选基因,为其产蛋性能遗传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选取200只体重相近的36周龄健康五龙鹅种鹅,记录其36~54周龄产蛋情况。在产蛋后期(54周龄)时,根据产蛋水平,将产蛋量最高的30只鹅定为高产组,产蛋量最低的30只鹅定为低产组,从高产组(H)和低产组(L)鹅中各采集3个卵巢组织,提取RNA和蛋白质,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和4D-DIA蛋白组定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和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DEPs)。之后对筛选的差异基因和蛋白进行RT-qPCR验证、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筛选鹅产蛋性能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共鉴定到450个DEGs和333个DEPs,其中,AFAP1、INHA、FNDC1、INHBB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表达出相同的差异趋势。富集分析显示,DEGs和DEPs显著富集到364个GO条目和75个KEGG通路,涉及生殖结构发育(gland development)、性别分化(sex differentiation)、性激素活性(hormone activity)、TGF-β通路(TGF-β signaling pathway)、卵母细胞减数分裂(oocyte meiosis)、GnRH信号通路(GnRH signaling pathway)、孕激素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等多个与产蛋相关的通路和关键生物过程。选取9个潜在候选基因,对高产组和低产组(包含转录组测序样品)各8个卵巢组织进行RT-qPCR验证,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最终筛选到6个与五龙鹅产蛋性能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PTTG1、LRP2、TNFSF10、INHA、INHBB、FST),丰富了五龙鹅产蛋性能的相关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龙鹅 转录组 蛋白组 产蛋量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鹅肥肝油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侯杰 王宝维 +5 位作者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史雪萍 陈晨 韩海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5-81,共7页
以鹅肥肝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鹅肥肝油的工艺条件。试验采用超声提取法,鹅肥肝为试验材料,石油醚为提取剂。以鹅肥肝油收率为指标,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波功率为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 以鹅肥肝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鹅肥肝油的工艺条件。试验采用超声提取法,鹅肥肝为试验材料,石油醚为提取剂。以鹅肥肝油收率为指标,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波功率为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筛选鹅肥肝油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气相色谱法对该条件下制备的鹅肥肝油进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试验表明,1)采用优化的超声波提取法对鹅肥肝油的进行提取,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2)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鹅肥肝油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5、超声波功率为400 W、提取时间为11 min、提取温度为35℃,鹅肥肝油的收率为67.44%,比溶剂浸提法提高22.22%。3)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表明,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棕榈酸25.08%、棕榈烯酸4.25%、油酸56.28%、肉豆蔻酸0.83%、亚油酸1.50%,共占71%以上。优化的超声波提取法是提取鹅肥肝油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鹅肥肝油 气相色谱 脂肪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油面包的制作工艺与货架期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葛文华 王宝维 +5 位作者 侯杰 张名爱 岳斌 史雪萍 陈晨 韩海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9-242,共4页
实验采用传统一次发酵的方法制作鹅油面包,通过对制作的面包营养成分及品质的测定,确定面包制作过程中鹅油饱和脂肪酸的最适添加量,同时利用ALST法对最佳添加量下制作的面包进行货架期的预测,旨在为鹅油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实验结... 实验采用传统一次发酵的方法制作鹅油面包,通过对制作的面包营养成分及品质的测定,确定面包制作过程中鹅油饱和脂肪酸的最适添加量,同时利用ALST法对最佳添加量下制作的面包进行货架期的预测,旨在为鹅油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实验结果表明,用一次发酵法制作的鹅油面包中鹅油饱和脂肪酸的添加量为7%时面包高径比、弹性最高,面包硬度最小,表明7%的鹅油饱和脂肪酸的添加量为面包制作的最佳添加量。利用ASLT法预测最佳添加量(7%)下制作的面包在存储温度为20℃和湿度为60%的保藏条件下的货架期为28~4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油面包 ASLT法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青霉果胶酶分离纯化工艺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名爱 王宝维 +2 位作者 岳斌 荆丽珍 葛文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5-179,共5页
为了探索从鹅肠道分离的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发酵生产果胶酶分离纯化新工艺,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Sephacryl S-200分子筛柱层析、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技术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果胶酶的主要组分半乳糖... 为了探索从鹅肠道分离的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发酵生产果胶酶分离纯化新工艺,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Sephacryl S-200分子筛柱层析、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技术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果胶酶的主要组分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酯酶(PE),并分别对PG和PE的最适作用pH值、温度以及分子质量等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G和PE纯化倍数分别为32.21和23.98,均达到电泳纯,分子质量分别为61.4kD和42.2kD。PG最适作用pH值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40℃,pH值稳定范围为4.0~6.0,在30、40℃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酶活力保持稳定。PE最适作用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50℃,pH值稳定范围为5.0~7.0;PE在30℃时的热稳定性较好,40℃时处理60min,酶活力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青霉 果胶酶 分离纯化 工艺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对鸭肉营养组成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亚超 王宝维 +5 位作者 张名爱 荆丽珍 魏笑笑 张倩 王巧莉 范永存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4-27,共4页
本试验通过对肉鸭饲喂不同梯度的共轭亚油酸(CLA)日粮来探讨其对肉鸭营养再分配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樱桃谷鸭240只(P>0.05),按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每... 本试验通过对肉鸭饲喂不同梯度的共轭亚油酸(CLA)日粮来探讨其对肉鸭营养再分配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樱桃谷鸭240只(P>0.05),按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CLA在基础日粮中的比例分别为0%、1%、2%和3%。试验全期共56d,在42日龄和56日龄进行屠宰,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CLA日粮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腹脂率和皮脂率(P<0.05或P<0.01),显著增加了6周末的胸肌率(P<0.05);显著增加了胸肌内脂肪含量及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2)CLA日粮能显著增加6周末胸肌的硬度(P<0.05),但对胸肌系水力无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肉鸭 营养组成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的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荆丽珍 王宝维 +3 位作者 龙芳羽 岳斌 张名爱 张倩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了确定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以鹅源草酸青霉为研究菌株,通过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裂解酶(PL)、果胶酯酶(PE)的测定,研究了培养基组成(碳源、氮源、无机盐)及不同发酵条件(接种量、温度、pH和发酵... 为了确定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以鹅源草酸青霉为研究菌株,通过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裂解酶(PL)、果胶酯酶(PE)的测定,研究了培养基组成(碳源、氮源、无机盐)及不同发酵条件(接种量、温度、pH和发酵时间)对草酸青霉产果胶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草酸青霉发酵生产果胶酶不同组分的最佳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1)以葡萄糖为碳源可以诱导PG、PL、PE产生(p<0.001),每15g基础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2g,1.5g,1.5g;(NH4)2SO4对PG、PE、PL产生有明显刺激作用(p<0.001),每15g基础培养基适宜添加量分别为:0.6g,1.5g,0.3g;磷酸二氢钾(KH2PO4)对PG活力有明显的提高作用(p<0.001),MgSO4和KH2PO3对PL有极显著影响(p<0.001)。(2)PG、PL、PE最佳接种量每15g分别1.5mL、2mL和1.5mL培养基装量,最佳培养温度分别为32,30,32℃,培养基最佳初始pH值分别为5.0,4.0,4.5;最佳发酵时间分别为60h,72h和8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源草酸青霉 果胶酶 发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鸭油精炼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海娜 王宝维 +1 位作者 崔爱秀 陈晨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9-33,共5页
本试验以肉鸭腹脂等副产品为试验材料,对鸭油精炼工艺进行优化,以便开发鸭油新产品。以磷酸浓度、活性白土用量、脱臭时间,进行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实施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鸭... 本试验以肉鸭腹脂等副产品为试验材料,对鸭油精炼工艺进行优化,以便开发鸭油新产品。以磷酸浓度、活性白土用量、脱臭时间,进行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实施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鸭油最佳粗提温度为65℃,精炼脱胶磷酸质量分数为62.64%,脱色活性白土质量分数为1.11%,50℃真空脱臭19.53 min;此条件下鸭油提取率为93.18%,产品澄清透明且无异味,符合国家大豆油质量标准(GB 1535-2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优化 鸭油 精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油甘油二酯微胶囊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海娜 王宝维 +5 位作者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陈晨 徐晓波 解超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6-51,共6页
以鹅油甘油二酯为材料,探索鹅油甘油二酯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以便减少鹅油甘油二酯氧化,延长产品的货架期。以酪蛋白酸钠和β-环糊精为壁材,鹅油甘油二酯为芯材,羧甲基纤维素钠为乳化剂,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鹅油甘油二酯微胶囊;以包埋率为... 以鹅油甘油二酯为材料,探索鹅油甘油二酯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以便减少鹅油甘油二酯氧化,延长产品的货架期。以酪蛋白酸钠和β-环糊精为壁材,鹅油甘油二酯为芯材,羧甲基纤维素钠为乳化剂,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鹅油甘油二酯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鹅油甘油二酯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壁材:芯材为2.4:1,酪蛋白酸钠:β-环糊精为1:1.2,固形物含量为23%,乳化剂用量为0.7%时,鹅油甘油二酯包埋率达到9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油甘油二酯 微胶囊 冷冻干燥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脂肪源对鹅产肝性能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范永存 王宝维 +5 位作者 于世浩 王巧莉 张倩 孙鹏 王娜 姜晓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4-17,共4页
为研究不同脂肪源对鹅产肝性能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将100只鹅分为4个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鹅油、羊油、玉米油和豆油。结果表明:①鹅油、羊油和玉米油能够提高鹅肝重,豆油最差;②脂肪源对鹅肝和胸肌中不饱和脂肪酸... 为研究不同脂肪源对鹅产肝性能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将100只鹅分为4个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鹅油、羊油、玉米油和豆油。结果表明:①鹅油、羊油和玉米油能够提高鹅肝重,豆油最差;②脂肪源对鹅肝和胸肌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影响较少,但能够明显改变脂肪酸成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 产肝性能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果胶酶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小乔 王宝维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16,共3页
在动物日粮中使用酶制剂,现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研究领域也不断深入。目前使用的饲用酶制剂多采用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由于提取成本和工艺难度等问题,复合酶制剂的使用较为普遍,单一果胶酶的应用报道较少。而目前畜禽常规经济界日粮... 在动物日粮中使用酶制剂,现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研究领域也不断深入。目前使用的饲用酶制剂多采用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由于提取成本和工艺难度等问题,复合酶制剂的使用较为普遍,单一果胶酶的应用报道较少。而目前畜禽常规经济界日粮组成中,植物性原料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其中富含大量果胶的植物细胞壁成分成为了限制植物性原料利用的首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酶制剂 果胶酶 植物性原料 复合酶制剂 细胞壁成分 动物日粮 纤维素酶 日粮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笑笑 王宝维 +1 位作者 王雷 杨志刚 《家禽科学》 2007年第11期43-45,共3页
IGF-Ⅰ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重要成员,与胰岛素高度同源.空间结构也十分相似,这个系统的其它成员还包括IGF-Ⅰ受体(IGFIR),IGF—Ⅱ受体(IGFIIR)以及4种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1、-2、-3、-4)。IGF最早被称为硫化因... IGF-Ⅰ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重要成员,与胰岛素高度同源.空间结构也十分相似,这个系统的其它成员还包括IGF-Ⅰ受体(IGFIR),IGF—Ⅱ受体(IGFIIR)以及4种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1、-2、-3、-4)。IGF最早被称为硫化因子,后来又被称为生长介素.1978年被正式命名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中,既有介导生长激素作用,又有胰岛素样作用,而且还具有自分泌与旁分泌效应,对促进机体组织器官的生长、分化与增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 胰岛素生长因子 机体组织 空间结构 结合蛋白 激素作用 组织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酶解法提取鸭硫酸软骨素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晨 王宝维 +3 位作者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韩海娜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9-34,共6页
为了探索硫酸软骨素的新型提取资源和更加环保的提取技术,试验以42日龄肉鸭胸软骨为研究对象,研究优化了复配酶解法提取鸭硫酸软骨素的工艺。试验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了鸭胸软骨除杂处理和酶法提取鸭硫酸软骨素的工艺。结果表明:... 为了探索硫酸软骨素的新型提取资源和更加环保的提取技术,试验以42日龄肉鸭胸软骨为研究对象,研究优化了复配酶解法提取鸭硫酸软骨素的工艺。试验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了鸭胸软骨除杂处理和酶法提取鸭硫酸软骨素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甲醇、氯仿(V/V=2∶1)和1 mol/L NaCl溶液处理鸭胸软骨表面的油脂和杂蛋白效果最好;鸭胸软骨酶解液中杂蛋白的最佳沉降剂为9%TCA溶液;复合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复配提取硫酸软骨素效果最佳,配比为1∶0.5;鸭胸软骨粉复合酶解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48.53℃,酶解时间5.90 h,酶解pH 6.45。在该条件下,鸭硫酸软骨素的提取率达到46.02%,纯度达到96.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胸软骨 化学法 生物酶法 硫酸软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法诱导肥肝型种鹅换羽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海振 王宝维 +5 位作者 葛文华 刘腾 岳斌 张名爱 周小乔 舒常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5-19,共5页
以肥肝型种鹅为研究对象,研究缩短鹅换羽期的方法,以解决种鹅季节性繁殖、年产蛋量低的技术难题。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取24月龄青农灰鹅128只,饲喂2%氧化锌日粮,按照目标体重下降0(对照组)、20%(第1组)、25%(第2组)、30%(第3组)进行分... 以肥肝型种鹅为研究对象,研究缩短鹅换羽期的方法,以解决种鹅季节性繁殖、年产蛋量低的技术难题。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取24月龄青农灰鹅128只,饲喂2%氧化锌日粮,按照目标体重下降0(对照组)、20%(第1组)、25%(第2组)、30%(第3组)进行分组设计,对羽毛脱落速度、体重及产蛋率进行统计并比较分析。结果显示:①拔毛前,主翼羽和副主翼羽脱落量,第3组极显著高于第1组和对照组(P<0.01),与第2组差异不显著(P>0.05);②达到目标体重所需的时间,第3组极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显著多于第1组(P<0.05),与第2组差异不显著(P>0.05);③第3组的开产日龄,极显著早于第1组和对照组(P<0.01),与第2组差异不显著(P>0.05);达到32%产蛋率时的换羽日龄,第3组显著早于第1组(P<0.05),极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与第2组差异不显著(P>0.05);④试验期间的死淘率,第3组极显著高于第1组和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第2组(P<0.05);⑤血液中微量氧化锌变化可以减少鹅采食量。表明,肥肝型种鹅饲喂13 d添加2%氧化锌的日粮,体重下降25%的诱导换羽方法,死淘率较低,能够缩短换羽期,提高年产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肝型种鹅 氧化锌 诱导换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SS聚类分析的鹅肥肝重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倩 王宝维 +3 位作者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张佰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6,共6页
本文以鹅肥肝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重量的鹅肥肝理化与物性的变化规律,以确定鹅肥肝重量分级标准。选取200只,体重相似的150日龄健康青农灰鹅进行填饲。预饲期7d,填饲期30d,分别在填饲0、3、6、9、12、15、18、21、24、27、30d选取10只... 本文以鹅肥肝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重量的鹅肥肝理化与物性的变化规律,以确定鹅肥肝重量分级标准。选取200只,体重相似的150日龄健康青农灰鹅进行填饲。预饲期7d,填饲期30d,分别在填饲0、3、6、9、12、15、18、21、24、27、30d选取10只体重相近的鹅进行屠宰取肝,并将11次收集的鹅肥肝按重量分成11个组,每个组随机取6个肝进行理化与物性测定。结果显示,肝重、水分和蛋白含量显著负相关(P<0.01),与粗脂肪、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总不饱和脂肪酸及总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肝重与硬度、红色色度值显著负相关(P<0.01),与弹性、色泽亮度和黄色色度值显著正相关(三随P级肝<0,重.300量1)0增。g<加聚m而类≤提分60高析0g,确;而四定水级的分,鹅≤、蛋肥30白肝0、g质硬。量度鹅适和肥宜红肝等色中级色粗为度脂:值肪一随、级脂肥,肪>肝酸8重0、0量弹g;增性二加、级亮而,度6减0值0少g、<。黄m鹅色≤肥色80肝度0按值g;重量分成4个等级比较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肥肝 重量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