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专科医院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玉 孙渊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7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病情控制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比较笔者所在医院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知识问卷评分情况。结果采用健康教育模式治疗后患者各项指...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病情控制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比较笔者所在医院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知识问卷评分情况。结果采用健康教育模式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糖尿病专科医院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糖代谢控制及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糖尿病专科 2型糖尿病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格列汀和(或)二甲双胍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娟娟 刘传梅 +1 位作者 董晓云 张磊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1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及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A组)33例、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B组)33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空腹血糖(F...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及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A组)33例、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B组)33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β及HOMA-IR等。结果(1)治疗后两组受试者FPG、2hPG及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A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B组(P<0.05);(2)治疗后两组受试者HOMA-β增加、HOMA-IR下降(P均<0.05),但A组HOMA-β高于B组(P<0.05)、而两组HOMA-IR无差异。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且沙格列汀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β细胞功能 初诊2型糖尿病 单药治疗 二甲双胍 患者 HOMA 餐后2H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高血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周慧超 张磊 +4 位作者 刘传梅 王友强 王玉洁 孙兰芳 董砚虎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4期21-22,31,共3页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及尿蛋白排泄率水平,探讨2型糖尿病的高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根据血尿酸浓度将5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分别检测两组血压、人体测量学指标、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及尿蛋白排泄率水平,探讨2型糖尿病的高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根据血尿酸浓度将5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分别检测两组血压、人体测量学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血肌酐及尿蛋白排泄率等指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肾小球滤过率及尿蛋白排泄率水平。结果高尿酸组中的无蛋白尿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大量白蛋白尿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正常组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组中大量蛋白尿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两组间微量蛋白尿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相关,血尿酸可更直观地预测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尿酸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TNF-α与早期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井源 韩婷 董砚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2,共2页
将19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组及T2DM无NAFL组,另设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CIMT)厚度、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 将19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组及T2DM无NAFL组,另设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CIMT)厚度、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CIMT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增加(P<0.01);T2DM合并NAFL组则更为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T2DM各组随着CIMT增厚,TNF-α和HOMA-IR明显增加(P<0.01)。TNF-α、HOMA-IR与CIMT呈显著正相关(r=0.548,P<0.01)。提示T2DM合并NAFL更易出现大血管病变;血清TNF-α通过增加CIMT厚度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肿瘤坏死因子Α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C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赵菲菲 安超 +4 位作者 王强 姜璐 谭雯 张磊 董砚虎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4期20-21,26,共3页
目的了解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探讨C肽与DPN的相关关系,研究DPN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是否合并DPN将211例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组,n=44)与T2DM合并轻度周围神经病变组(轻度病变组,n=89),中、重度周围... 目的了解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探讨C肽与DPN的相关关系,研究DPN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是否合并DPN将211例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组,n=44)与T2DM合并轻度周围神经病变组(轻度病变组,n=89),中、重度周围神经病变组(中重度病变组,n=78)。结果住院T2DM患者DPN的患病率为79.14%,总神经病变组(轻度+中重度病变组)年龄、病程、HbA1C、PBG、吸烟等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C肽、糖负荷2hC肽水平均显著低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PN与年龄、病程、BMI、HbA1C成正相关(P<0.05),与2hC肽成负相关(P<0.05)。年龄、病程、吸烟、HbA1C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2hC肽为保护因素。结论住院的T2DM患者DPN患病率较高,糖负荷2hC肽水平与T2DM发生DPN密切相关,C肽对周围神经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C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玉 王晓雷 张磊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5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控...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5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控制情况(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胰岛素用量及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状况。结果干预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接受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心理焦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芳 王娜 +4 位作者 刘传梅 李静 刘红霞 王玉杰 董砚虎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7期39-40,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初诊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影响因素。方法将747例初诊T2DM患者按体重指数≥25kg/m^2、BMI<25kg/m^2分为肥胖组(A组)和非肥胖组(B组),比较两组年龄、HbA1c、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初诊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影响因素。方法将747例初诊T2DM患者按体重指数≥25kg/m^2、BMI<25kg/m^2分为肥胖组(A组)和非肥胖组(B组),比较两组年龄、HbA1c、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差别;多元线性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HbA1c与以上指标的关系。结果 A组HbA1c、DBP、FBG、PBG、HOMA-IR、TG、TC较B组增高(P<0.05)。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A组HbAlc与BMI、FBG、HOMA-IR、TG正相关,B组HbA1c与TC、PBG呈正相关(P<0.05)。以HbA1c为因变量、各代谢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A组FBG、HOMA-IR进入回归方程(P<0.01,R^2=0.43),B组PBG进入回归方程(P<0.01,R^2=0.29)。结论高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是肥胖T2DM患者HbA1c升高的主要因素,餐后血糖升高是非肥胖T2DM患者HbA1c升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 体重指数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玉洁 周慧超 +3 位作者 孙兰芳 王友强 张磊 董砚虎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6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286例T2DM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及正常尿酸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眼底病变情况。结果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组的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总胆固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286例T2DM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及正常尿酸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眼底病变情况。结果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组的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血清肌酐、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明显升高,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高于正常尿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Cr、TG、HDL-C、FINS、HOMA-IR是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密切,应对高尿酸尽早干预,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糖监测频次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医疗花费及血糖控制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建祥 李娟娟 +4 位作者 郭桂喜 李慧 张磊 姜国辉 董砚虎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8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住院T2DM患者不同血糖监测频次对住院天数、医疗花费及血糖控制情况方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1000例,根据住院期间血糖监测频数,分为5点血糖监测组和7点血糖监测组。所有患者在空腹血糖≤7.0mmol/L,餐... 目的探讨住院T2DM患者不同血糖监测频次对住院天数、医疗花费及血糖控制情况方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1000例,根据住院期间血糖监测频数,分为5点血糖监测组和7点血糖监测组。所有患者在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血糖平稳2d后出院。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花费及血糖控制情况方面的不同。结果 7点血糖监测组患者较5点血糖监测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总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治疗费用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检查化验费用及日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糖控制方面,7点血糖监测组较5点血糖监测组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平稳达标,减少血糖波动。结论住院T2DM患者每日7点血糖监测明显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花费,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监测 医疗花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友强 周慧超 +4 位作者 孙兰芳 刘传梅 王玉洁 张磊 董砚虎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5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为其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T2DM未合并DR组(DM组)63例、单纯型DR组(SDR组)64例、增殖型DR组(PDR组)45例。结果 SDR组和PDR组hs-CRP水平...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为其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T2DM未合并DR组(DM组)63例、单纯型DR组(SDR组)64例、增殖型DR组(PDR组)45例。结果 SDR组和PDR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DM组(P<0.01或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R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hs-CRP与T2DM患者DR相关,hs-CRP可能参与T2DM患者DR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尿蛋白排泄率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强 赵菲菲 +4 位作者 安超 姜璐 谭雯 张磊 董砚虎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6期18-19,51,共3页
目的探讨T2DM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2012年在青岛内分泌糖尿病医院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224例,按照UAER分为3组,其中正常蛋白尿组112例,微量自蛋白尿组74例,C组白蛋白尿组38例,分别测定24h... 目的探讨T2DM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2012年在青岛内分泌糖尿病医院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224例,按照UAER分为3组,其中正常蛋白尿组112例,微量自蛋白尿组74例,C组白蛋白尿组38例,分别测定24h尿白蛋向、TG、TC、LDL、HDL、BUN、CR、UA、FBG、HhA1C,并计算BMI、WHR等指标,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所有人员均记录吸炯史。结果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白蛋白尿的患病率约为50%,2型糖尿病患者UAER与年龄、病程、SBP、TG、BUN、CR、HbA1C、PwV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程、甘油三酯、HbAtC、PwV是向蛋白尿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动脉硬化指标Pwv与2型糖尿病尿蛋白排泄率相关,且是其危险冈素,可能是早期预测糖尿病肾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人eNOS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杨乃龙 王军 杨爱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北方 汉族人 ENOS 基因多态性 糖尿病足 一氧化氮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非糖尿病患者代谢状态分析
13
作者 何宗明 董砚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对2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 代谢改变 一级亲属 状态 糖尿病(DM) 相关危险因素 T2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
14
作者 安超 王强 +5 位作者 李娟娟 赵菲菲 姜璐 谭雯 张磊 董砚虎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5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不同尿蛋白排泄率将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根据简化的MDRD方程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结果临床糖尿病肾病组BMI,WHR、SBP、DBP、尿酸等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不同尿蛋白排泄率将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根据简化的MDRD方程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结果临床糖尿病肾病组BMI,WHR、SBP、DBP、尿酸等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ys-C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胱抑素C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理想指标,对于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晓云 李娟娟 +2 位作者 张磊 钱薇薇 董砚虎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观察组)和查体无糖尿病者150例(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颈总动脉内径、IMT,科林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双侧足趾动脉收缩压和肱动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观察组)和查体无糖尿病者150例(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颈总动脉内径、IMT,科林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双侧足趾动脉收缩压和肱动脉收缩压比值(TBI),生化分析仪测定FPG、2 h PG、HbA1c、TG、TC、HDL、LDL、UA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总动脉IMT、颈总动脉内径、BMI、SBP、FPG、2 h PG、HbA1c、TG均明显增高,TBI显著降低(P均<0.05)。SBP、2 h PG、HbA1c、UA与颈总动脉IMT呈正相关(r分别为0.252、0.139、0.190、0.151,P均<0.05),TBI与颈总动脉IMT呈负相关(r=-0.081,P<0.05)。结论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IMT,可为临床提供动脉内皮功能受损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 超声检查 趾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宏伟 姜美君 +2 位作者 宋俊红 张磊 董砚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00-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的影响及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4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艾塞那肽治疗组(观察组)和非艾塞那肽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记录基线及治疗3-32月后两组的HbA1C、血压和低密度脂...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的影响及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4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艾塞那肽治疗组(观察组)和非艾塞那肽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记录基线及治疗3-32月后两组的HbA1C、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及不能坚持用药的原因。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HbA1C水平[(7.23±1.16)%、(9.05±2.11)%]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HbA1C水平[(8.00±1.65)%、(8.75±1.82)%]也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bA1C达标率(52.48%)高于对照组(32.18%)(P〈0.05)。两组治疗前后BMI、WSR、SBP、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21.40%)较对照组(7.50%)高(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艾塞那肽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提高HbA1C达标率,降低血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达标患者联合用药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艾塞那肽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与长期代谢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桂喜 李娟娟 +5 位作者 刘传梅 徐建祥 闫晓芸 李慧 张磊 董砚虎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9期25-27,39,共3页
目的探讨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与长期代谢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3年于青岛市内分泌糖尿病医院应用艾塞那肽治疗的120例T2DM患者,根据使用时间分两组:使用时间≤24周(A组,n=58),使用时间>24周(B组,n=62)... 目的探讨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与长期代谢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3年于青岛市内分泌糖尿病医院应用艾塞那肽治疗的120例T2DM患者,根据使用时间分两组:使用时间≤24周(A组,n=58),使用时间>24周(B组,n=62)。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体重、WC、HC、FBG、P2hBG、HbA1C、TG、TC、LDL、HDL、SBP、DBP,并计算BMI、WSR、WHR,均行骨密度检查,测定全身脂肪含量。结果 A、B两组体重、BMI、全身脂肪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WC、WSR、FBG、P2hBG、HbA1C、SBP、DBP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TC、LDL、HDL较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低血糖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较好,不增加胃肠道及低血糖反应发生风险,使体脂重新分布,改善腹型肥胖及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艾塞那肽 体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水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静 王娜 +3 位作者 刘传梅 张芳 刘红霞 董砚虎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9期17-18,共2页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56例T2DM患者HbA1c、TC、HDL-C、TG、LDL-C水平,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三组,比较不同HbA1c水平的T2DM患者血脂代谢情况。结果 HbA1c与TC、TG呈正相关(P<0.05),与H...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56例T2DM患者HbA1c、TC、HDL-C、TG、LDL-C水平,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三组,比较不同HbA1c水平的T2DM患者血脂代谢情况。结果 HbA1c与TC、TG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LDL-C关系不明显。结论随HbA1c水平升高,TC、TG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LDL-C改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与中心性肥胖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刁亚丽 董砚虎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4期5-6,共2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DN)与中心性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与糖尿病肾病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肾病(DN)...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DN)与中心性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与糖尿病肾病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肾病(DN)组的病程、体重指数、腰臀比、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均明显高于糖尿病非肾病(DM)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N与病程、腰臀比、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有相关性。结论减轻体质量,控制血脂、血压、血糖可在某种程度上延缓DN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中心性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晓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1期119-120,共2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规律。方法选取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同期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用药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8.2±15.8)岁与观... 目的研究冠心病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规律。方法选取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同期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用药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8.2±15.8)岁与观察组的(57.9±8.2)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9,P>0.05);对照组中年龄>60岁患者38例(76.00%),观察组中年龄>60岁患者24例(48.00%),对照组中年龄>60岁患者占比明显多于观察组(χ~2=6.451,P<0.05);对照组中男31例(62.00%),观察组中男30例(60.00%),两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P>0.05)。对照组中患者药方一般为五药联用,使用这类药方的患者数量为26例,所占据的比例为52.00%,常用的药物为抗凝药、β受体阻断药、降脂药以及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物4种;观察组中患者药方一般为六药联用,使用这类药方的患者数量为19例,所占据的比例为38.00%,常用的药物为抗凝药、降糖药、β受体阻断药以及降脂药4种。结论冠心病患者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用药规律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需要服用降糖药物,两类疾病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联合用药,来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临床用药 规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