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城区安全生产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美娟 胡志平 +1 位作者 郑华 陈丽琼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6-160,165,共6页
城区社会环境、空间特征和企业性质与远郊县区有着明显的差异,导致城区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与县域在监管的侧重点上有所区别。以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城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南昌市主城区青山湖区近几年的安全生产形势及安... 城区社会环境、空间特征和企业性质与远郊县区有着明显的差异,导致城区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与县域在监管的侧重点上有所区别。以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城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南昌市主城区青山湖区近几年的安全生产形势及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实证调研,以点带面剖析了我国城区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分析了城区日常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主要存在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力量不足、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盲点依然存在、机构联动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障乡镇、街道、园区的安全生产监管地位、提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工作能力、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等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城区 安全生产监管 现状与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老虎脑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鹏 缪泸君 +7 位作者 贺磊 孙志勇 刘美娟 张壹萱 肖相元 曾文昌 王莉 应钦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3期147-150,共4页
2017年11—12月、2018年7—8月、2018年11—12月,在江西老虎脑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鸟类资源调查,调查发现该保护区有鸟类17目53科240种。其中,非雀形目16目22科94种,雀形目31科146种。本区鸟类中有留鸟115种,冬候鸟57种,夏候鸟42种,旅鸟2... 2017年11—12月、2018年7—8月、2018年11—12月,在江西老虎脑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鸟类资源调查,调查发现该保护区有鸟类17目53科240种。其中,非雀形目16目22科94种,雀形目31科146种。本区鸟类中有留鸟115种,冬候鸟57种,夏候鸟42种,旅鸟26种;古北界87种,广布种22种,东洋界13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1种,列入中国红色名录濒危等级(EN)物种有1种,黄胸鹀Emberiza aureola;易危等级(VU)物种有2种,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近危等级(NT)物种有19种。中国特有种4种,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白颈长尾雉、白眉山鹧鸪、黄腹山雀Parus venustulus。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区鸟类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分别为4.135、0.778,通过与周围包括武夷山、井冈山、齐云山、九连山4个保护区比较,显示研究区域物种种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虎脑 鸟类 自然保护区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人工饲料对斗米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鹏 刘美娟 +1 位作者 刘恒圣 金明霞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8-1132,共5页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幼虫也称斗米虫,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对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显著效果。研发饲养斗米虫的人工配方饲料是解决市场斗米虫大规模养殖的关键,以基础配方(云实Caesalpinia decapetala嫩枝粉200.0 g+对羟基...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幼虫也称斗米虫,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对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显著效果。研发饲养斗米虫的人工配方饲料是解决市场斗米虫大规模养殖的关键,以基础配方(云实Caesalpinia decapetala嫩枝粉200.0 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2.0 g+蔗糖3.0 g+胆固醇1.5 g+韦氏盐10.0 g+琼脂8.0 g+动物油6.0 g+蒸馏水1 000 mL)为基础,设置了4个不同饲料配方(Ⅰ,Ⅱ,Ⅲ,Ⅳ),以成活率、发育历期及体质量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斗米虫饲养的最佳饲料配方。结果表明:4种人工配方饲料饲养的斗米虫均可正常生长发育,但成活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 P<0.01),体质量和发育历期上也存在差异,其中人工配方饲料Ⅱ(即基础配方+大豆粉50.0 g+纤维素0.5 g+抗坏血酸0.4 g+酵母粉13.0 g+山梨酸钾2.0 g)饲养的斗米虫成活率最高,生长量最佳,历期最短。该配方饲料可缩短斗米虫发育历期,能够提供斗米虫生长的营养物质,为最佳人工饲料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斗米虫 人工饲料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鹤停歇与越冬生态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鹏 孙志勇 +7 位作者 刘美娟 韩卫杰 刘俊 冯莹莹 张壹萱 雷小勇 宋琼 黄晓凤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6-830,共5页
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及IUCN极危(CR)物种,野外种群数量4000只左右。江西鄱阳湖是全球白鹤最主要的越冬地,几乎全球整个白鹤种群(超过99%)在该区域越冬。学者研究显示:气候、水位、生境类型、人为干扰等因素... 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及IUCN极危(CR)物种,野外种群数量4000只左右。江西鄱阳湖是全球白鹤最主要的越冬地,几乎全球整个白鹤种群(超过99%)在该区域越冬。学者研究显示:气候、水位、生境类型、人为干扰等因素会对白鹤停歇地及越冬地的种群数量、活动节律、食性等产生影响。白鹤春秋迁徙期会以不同的策略,沿着相似的路线迁徙,具有一定的专一性。白鹤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对栖息地有选择偏好。近年来,人工生境成为白鹤重要的觅食越冬地。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白鹤保护措施及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 濒危物种 生态学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