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钻孔电阻率法动态监测的煤层覆岩瓦斯抽采层位确定——以李雅庄煤矿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侯文光 程久龙 +3 位作者 李达 张盼 秦金辉 陈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7046-7052,共7页
高位水平钻孔瓦斯抽采技术是解决矿井瓦斯危害问题十分有效的工程技术手段。瓦斯抽采水平钻孔施工层位需要布置在覆岩采动裂隙带发育范围内,而复合顶板的采动裂隙带发育范围往往难以确定,导致钻孔施工层位不准确严重影响瓦斯抽采效率。... 高位水平钻孔瓦斯抽采技术是解决矿井瓦斯危害问题十分有效的工程技术手段。瓦斯抽采水平钻孔施工层位需要布置在覆岩采动裂隙带发育范围内,而复合顶板的采动裂隙带发育范围往往难以确定,导致钻孔施工层位不准确严重影响瓦斯抽采效率。为研究覆岩采动裂隙发育范围,精准确定水平钻孔布置层位,依据煤层开采覆岩变形破坏一般特征,采用钻孔电阻率法对李雅庄煤矿2607工作面开采覆岩裂隙发育特征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了不同采动时段的视电阻率响应特征和变化规律,得到覆岩裂隙发育分布的主要层位。研究表明:裂隙带主要发育范围位于煤层顶板26~47.5 m高度内的砂岩层,确定为瓦斯抽采的最佳层位,现场瓦斯抽采试验验证了该层位的准确性。钻孔电阻率法在覆岩裂隙动态监测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为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和降低瓦斯抽采成本提供了较重要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开采 瓦斯抽采 裂隙演化 钻孔电阻率法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内涵及普查要点辨析
2
作者 连会青 王旭 +8 位作者 尹尚先 夏向学 曹敏 李启兴 吴晓明 张斌 王阳雨 张庆 王国安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110,共12页
【背景】为系统规范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于2024年颁布了《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当前煤矿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隐蔽致灾因素内涵界定模糊、普查范围宽泛、实施阶段不明确、勘查与普查脱节、结论表述... 【背景】为系统规范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于2024年颁布了《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当前煤矿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隐蔽致灾因素内涵界定模糊、普查范围宽泛、实施阶段不明确、勘查与普查脱节、结论表述不当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回顾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研究历程,梳理总结了各发展阶段的主要技术成果,剖析存在问题,凝练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展望业界未来所面临的挑战,指出迎接挑战的关键技术及理论方向。【进展】在此基础上,界定隐蔽致灾因素内涵仅包括地质类因素和采矿类因素,进一步划分为5大类,煤层储存条件、地质体、地质构造、采矿及其他因素;普查实施阶段应摒弃传统的“3年周期普查”模式,采用建井前区域探查、生产前补充勘探、采区设计前精细勘查、采掘前综合探治、采掘过程中动态补充的递进式普查治理方法,突出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与治理的动态演化特征,实现灾害防控与采掘工程的动态协同;建立隐蔽致灾因素资料评估机制,即已经查明直接引用、部分存疑局部验证、尚未查明全面探查,实现勘查与普查的高效协同,避免重复探查;提出“一般规定−资料分析−现场探查−危险性评价−结论建议”的标准化普查流程。【展望】我国复杂的地质构造决定了隐蔽致灾因素在采掘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未来隐蔽致灾领域将跟随科学脚步,面向智能、透明化矿山需求,构建“区域−矿井−煤层”的隐蔽致灾评估体系,推动灾害防控和采掘活动的动态协同,为煤矿安全开采提供地质保障,为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提供科学指导,对提升矿山灾害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隐蔽致灾 因素分类 普查难点 动态探查 普查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奥灰水突水危险区判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林旭东 王建美 王春海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130,共5页
为了有效地预测煤矿井下奥灰突水灾害,在MTI奥灰水监测预报方法基础上,提出了煤矿井下奥灰水突水危险区域的判别方法。该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矿区以及周边区域煤层底板含水层建立渗流模型并且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最终计算结果应用于霍州... 为了有效地预测煤矿井下奥灰突水灾害,在MTI奥灰水监测预报方法基础上,提出了煤矿井下奥灰水突水危险区域的判别方法。该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矿区以及周边区域煤层底板含水层建立渗流模型并且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最终计算结果应用于霍州煤电集团李雅庄煤矿突水预测。结果表明:以所有节点突水危险判别指标平均值的10%、20%、30%作为界限,将计算区域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突水危险区域。该预测方法适用于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矿区进行煤矿奥灰水突水危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灰水突水 渗流模型 有限元方法 突水危险判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视频联动地磅称重智能识别管理系统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波 朱绪冉 +3 位作者 孙彦景 卢楠楠 陈岩 吴天琦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39,共5页
针对传统的煤矿企业地磅称重管理系统因人工采集信息导致工作效率低、质量差,以及因缺乏防作弊监控措施导致偷煤现象频发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煤矿视频联动地磅称重智能识别管理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视频联动地磅称重智能识别原... 针对传统的煤矿企业地磅称重管理系统因人工采集信息导致工作效率低、质量差,以及因缺乏防作弊监控措施导致偷煤现象频发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煤矿视频联动地磅称重智能识别管理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视频联动地磅称重智能识别原理、系统工作流程及软件功能。该系统由视频监控系统、车辆抓拍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综合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卷积神经网络、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实现了基于车牌识别和多特征匹配的煤矿地磅业务智能监控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靠性高,操作简便,有效减少了人员工作量,并能够防止作弊盗煤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磅称重 视频联动 智能监控 车辆抓拍 车牌识别 多特征匹配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错高抽巷卸压瓦斯抽采钻孔测斜与纠偏技术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红胜 杜政贤 +3 位作者 樊启文 双海清 解俊祥 由临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7-81,共5页
为解决李雅庄煤矿2—603工作面卸压瓦斯抽采钻孔钻进轨迹偏离钻孔原设计轨迹的难题,基于原设计钻孔的测斜结果,提出了角度补偿纠偏方法及钻孔纠偏效果评价指标。原设计151、152号钻孔的测斜结果表明:终孔位置偏斜距离分别为4.203、4.48... 为解决李雅庄煤矿2—603工作面卸压瓦斯抽采钻孔钻进轨迹偏离钻孔原设计轨迹的难题,基于原设计钻孔的测斜结果,提出了角度补偿纠偏方法及钻孔纠偏效果评价指标。原设计151、152号钻孔的测斜结果表明:终孔位置偏斜距离分别为4.203、4.481 m,采用角度补偿纠偏方法后钻孔终孔位置偏斜距离为1.363 m。纠偏后钻孔瓦斯体积分数的最大值和平均值较纠偏前分别提高了15.3%、11.6%,且持续抽采时间增加了1~6 d。纠偏效果表明:该方法基本解决了钻孔偏斜问题,提高了卸压瓦斯抽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错高抽巷 卸压瓦斯 钻孔测斜 钻孔纠偏 角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巷道围岩失稳机理及稳态支护控制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史春生 《中国煤炭》 2019年第2期45-48,共4页
以李雅庄煤矿大断面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对巷道所处地层的覆岩结构特征进行了测试,对巷道围岩失稳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实测验证了支护方案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可将深埋大断面巷道顶板简化为纵横弯曲梁结构,两帮简化为弹性地... 以李雅庄煤矿大断面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对巷道所处地层的覆岩结构特征进行了测试,对巷道围岩失稳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实测验证了支护方案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可将深埋大断面巷道顶板简化为纵横弯曲梁结构,两帮简化为弹性地基梁结构。由此提出了高预紧力锚杆+树脂+锚索联合支护方案,在该支护形式下,覆岩最大离层量为8.8mm,说明所选支护方案较为有效地控制了巷道覆岩的离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巷道 巷道支护 弹性地基梁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