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自聚焦的交通雷达测速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丽 李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3-848,共6页
针对一种横向安装的交通监测雷达研究了其用于车辆实时运动测速的信号处理方法。基于逆合成孔径雷达原理建立了雷达回波数学模型,分析了运动目标速度与多普勒参数内在关系,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聚焦的目标速度估计算法。该算法采用两步估... 针对一种横向安装的交通监测雷达研究了其用于车辆实时运动测速的信号处理方法。基于逆合成孔径雷达原理建立了雷达回波数学模型,分析了运动目标速度与多普勒参数内在关系,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聚焦的目标速度估计算法。该算法采用两步估计来完成速度测量,首先用最小熵检测算法对目标速度进行粗搜索,再用图像偏置法完成目标速度的精确估计。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速度测量误差可小于1km/h,且运算效率高,满足实时处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参数估计 最小熵 图像偏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雷达信号的低杂散采样系统研究
2
作者 王龙 潘明海 宋聂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3-831,共9页
为了实现宽带雷达系统中雷达信号的低失真采集与处理,研究并设计了具有幅相误差校正功能的宽带低杂散采样系统。该系统采用宽带模数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器件和高性能可编程逻辑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 为了实现宽带雷达系统中雷达信号的低失真采集与处理,研究并设计了具有幅相误差校正功能的宽带低杂散采样系统。该系统采用宽带模数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器件和高性能可编程逻辑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实现方案,并从低抖动采样时钟、低噪声电源和防串扰等方面进行了低杂散最优方案研究。为了改善系统的带内传输特性,利用优化算法设计了有限长冲激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数字校准滤波器。最后对设计的系统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瞬时带宽达到800 MHz以上,采样率1.8GS/s,量化位数8位、杂散电平-50dBc,性能指标满足系统在宽带雷达信号获取、宽带雷达目标成像和宽带雷达目标回波重构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采样系统 低杂散 幅相校正 FIR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气象雷达充塞系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力 李勇 刘丽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2-647,共6页
机载气象雷达的基本任务是探测航路前方气象目标的位置和强度,而表征气象目标强度的物理量是反射率因子,通常依据气象雷达方程来估计。当雷达载台位于高空、对中远距离低高度的气象目标进行观测时,由于雷达波束的不完全充塞,反射率因子... 机载气象雷达的基本任务是探测航路前方气象目标的位置和强度,而表征气象目标强度的物理量是反射率因子,通常依据气象雷达方程来估计。当雷达载台位于高空、对中远距离低高度的气象目标进行观测时,由于雷达波束的不完全充塞,反射率因子的估计值会小于实际值,严重影响对目标危险等级的判别。本文将充塞系数引入气象雷达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实时工作参数的充塞系数估算方法,并详细分析了不同系统参数下充塞系数变化情况。仿真气象目标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反射率因子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方程 充塞系数 反射率因子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多扫描气象雷达的目标垂直轮廓重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银斌 李勇 何力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2,共6页
利用机载多扫描气象雷达获取气象回波信息,实现对飞机前方气象目标垂直轮廓的显示,快速、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气象目标雷达反射率因子在高度维的强度变化与分布范围,提出了一种机载多扫描气象雷达目标垂直轮廓重建方法。通过机载气象雷... 利用机载多扫描气象雷达获取气象回波信息,实现对飞机前方气象目标垂直轮廓的显示,快速、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气象目标雷达反射率因子在高度维的强度变化与分布范围,提出了一种机载多扫描气象雷达目标垂直轮廓重建方法。通过机载气象雷达在多扫描工作模式下得到至少8层气象目标信息,在信息重建过程中创新地运用气象学统计气象目标反射率因子变化规律统计模型,使得多扫描回波信息真实、完整地再现载机航路正前方气象目标垂直轮廓,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处理数据量少于传统方法,对系统要求低,重建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雷达 轮廓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Tsallis熵的逆合成孔径雷达距离对准方法
5
作者 荆腾 汪玲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9-614,共6页
距离对准是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处理中运动补偿的关键步骤,其对准质量影响最终的ISAR成像质量。在传统的基于Shannon熵的距离对准方法基础上,本文给出一种新的基于Tsallis熵的距离对准方法,即引入非广延Tsallis熵,来衡量合成距离... 距离对准是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处理中运动补偿的关键步骤,其对准质量影响最终的ISAR成像质量。在传统的基于Shannon熵的距离对准方法基础上,本文给出一种新的基于Tsallis熵的距离对准方法,即引入非广延Tsallis熵,来衡量合成距离像的锐化度,并对距离平移量进行估计。详细分析了Tsallis熵的特性和用于距离对准的可行性,并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来验证基于Tsallis熵的距离对准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相比基于Shannon熵的距离对准方法,基于Tsallis熵的距离对准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声性能,并且可获得更好的距离对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补偿 距离对准 TSALLIS熵 Shannon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机载三通道SAR的舰船成像方法
6
作者 夏慧婷 李勇 黄翔飞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运动舰船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会发生散焦。为解决运动舰船精细成像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载三通道SAR系统对舰船实现海杂波抑制和聚焦成像的信号处理方法。鉴于舰船运动的未知性,利用三通道SAR结构对舰船目标定位,可以抑制成像... 运动舰船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会发生散焦。为解决运动舰船精细成像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载三通道SAR系统对舰船实现海杂波抑制和聚焦成像的信号处理方法。鉴于舰船运动的未知性,利用三通道SAR结构对舰船目标定位,可以抑制成像背景的强海杂波影响,同时引入数字聚束技术与广义二阶Keystone变换,解决了运动目标SAR成像中跨距离单元走动和散焦的问题,可对图像中多个不同运动状态的舰船实现并行成像处理,获取聚焦良好的图像。仿真数据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舰船成像 数字聚束 广义二阶Keystone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衰落信道建模及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朱秋明 戴秀超 +2 位作者 刘星麟 陈小敏 周生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5,共7页
针对传统信道模拟器仅考虑多径衰落的问题,建立了包含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多径衰落的复合衰落信道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变量分解和谐波叠加原理的硬件模拟方法,推导了该方法输出衰落幅值理论分布与仿真参数的内在联系,并详细分析了... 针对传统信道模拟器仅考虑多径衰落的问题,建立了包含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多径衰落的复合衰落信道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变量分解和谐波叠加原理的硬件模拟方法,推导了该方法输出衰落幅值理论分布与仿真参数的内在联系,并详细分析了可编程逻辑器件定点化模型输出周期性及位宽选择等问题。针对原型化模拟器的实测结果表明,该模拟方法输出信道衰落的统计特性与理论值吻合,可用于实验室中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衰落 信道建模 信道模拟 谐波叠加 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正激并网微逆变器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继洪 洪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86-294,共9页
反激并网微逆变器存在输出电流纹波较大、入网电流与电网电压有相位差和功率容量较小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激变换器的并网微逆变器拓扑结构及其控制策略。原边采用双管正激电路,减小了开关管的应力,同时实现了变... 反激并网微逆变器存在输出电流纹波较大、入网电流与电网电压有相位差和功率容量较小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激变换器的并网微逆变器拓扑结构及其控制策略。原边采用双管正激电路,减小了开关管的应力,同时实现了变压器的磁芯复位;引入LCD箝位电路,实现了原边开关管的软开关,提高了整机效率;输出滤波采用L滤波器,保证了入网电流与电网电压没有相位差。文中详细分析了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入网电流的相位差,最后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激 微逆变器 软开关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GRECO的复杂目标棱边建模方法
9
作者 沈思瀚 潘明海 王龙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1,共5页
针对复杂目标高频电磁散射,利用CAD商业建模软件,结合PO、MEC算法实现目标RCS计算。对于边缘绕射计算,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提高了计算速度。计算结果与数值方法 MLFMM计算结果吻合很好。最后以某战斗机模型为例,实现目标角度域、频... 针对复杂目标高频电磁散射,利用CAD商业建模软件,结合PO、MEC算法实现目标RCS计算。对于边缘绕射计算,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提高了计算速度。计算结果与数值方法 MLFMM计算结果吻合很好。最后以某战斗机模型为例,实现目标角度域、频域RCS计算,并且研究了RCS数据在目标高分辨率距离像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复杂目标高频电磁散射RCS仿真计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电磁计算方法 边缘绕射 等效电磁流法 高分辨率距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路群时延的星载DBF实时处理方法
10
作者 尉启 胡家洛 +3 位作者 毕辉 徐伟 黄平平 谭维贤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2-570,共9页
距离向多通道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forming,DBF)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星载高分辨率宽测绘带合成孔径雷达(high-resolution wide-swath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HRWS-SAR)的系统性能,但在高分辨宽测绘带的情况下,传统DBF处理方法难以... 距离向多通道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forming,DBF)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星载高分辨率宽测绘带合成孔径雷达(high-resolution wide-swath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HRWS-SAR)的系统性能,但在高分辨宽测绘带的情况下,传统DBF处理方法难以避免脉冲扩展损耗(pulse extension loss,PEL)的影响,导致DBF处理性能的显著下降。根据星载DBF扫描接收(Scan-On-Receive,SCORE)的几何模型,本文分析了离测绘带中心较远目标受PEL影响较大的原因。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路群时延的星载DBF实时处理方法,该方法将传统DBF处理中的单路群时延替换为多路群时延来提升DBF处理性能。与基于单路群时延的传统星载DBF处理相比,多路群时延处理方法可以为测绘带内的所有目标提供更精确的时延补偿,从而使得距离向各通道信号得到更好的相干合成,大幅度降低PEL的影响。点目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星载DBF处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波束形成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 多通道 扫描接收 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PRF双基SAR快速极坐标格式算法
11
作者 丁晶 李盘虎 毛新华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5-381,共7页
极坐标格式算法(PFA)是双基聚束模式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中一种经典的成像算法,在聚束SAR系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信号二维解耦合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极坐标格式算法中距离向插值和方位向插值对目标距离徙动(RCM)的校正过程,给出... 极坐标格式算法(PFA)是双基聚束模式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中一种经典的成像算法,在聚束SAR系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信号二维解耦合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极坐标格式算法中距离向插值和方位向插值对目标距离徙动(RCM)的校正过程,给出了对双基SAR极坐标格式算法的一种新解释,并提出一种基于变脉冲重复频率(PRF)的双基SAR快速极坐标格式算法。该方法可以提高双基SAR极坐标格式算法的计算效率,扩大其应用范围。点目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SAR 极坐标格式算法 距离徙动 变P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