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实时高分辨雷达成像 被引量:6
1
作者 潘时龙 张方正 +2 位作者 叶星炜 高彬栋 郭清水 《上海航天》 CSCD 2018年第6期43-50,共8页
为克服传统雷达面临的带宽瓶颈,提升其分辨率,利用微波光子倍频与混频技术对宽带雷达信号进行处理,构建宽带雷达,成功实现了实时高分辨雷达成像。构建的微波光子雷达样机带宽高达12 GHz,实现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二维分辨率优于2 cm... 为克服传统雷达面临的带宽瓶颈,提升其分辨率,利用微波光子倍频与混频技术对宽带雷达信号进行处理,构建宽带雷达,成功实现了实时高分辨雷达成像。构建的微波光子雷达样机带宽高达12 GHz,实现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二维分辨率优于2 cm×2 cm,成像速率高达100帧/s。在该雷达架构基础上构建了多输入多输出微波光子雷达,在相同的相参累积时间内,能进一步提高雷达成像的方位向分辨率。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光子技术是突破传统雷达频率与带宽限制的有效手段,有望在未来实时高分辨雷达探测与成像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学 雷达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 宽带信号处理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光子认知雷达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潘时龙 朱丹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9,共13页
针对宽带微波光子雷达易被外界电磁信号干扰,难以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多样化目标进行高速探测与识别的关键难题,本文提出一种能融合多个机会频带以实现高分辨率探测的微波光子认知雷达系统架构。探讨了与微波光子认知雷达系统相关的微波... 针对宽带微波光子雷达易被外界电磁信号干扰,难以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多样化目标进行高速探测与识别的关键难题,本文提出一种能融合多个机会频带以实现高分辨率探测的微波光子认知雷达系统架构。探讨了与微波光子认知雷达系统相关的微波光子宽带实时频谱侦测、可重构波形产生和稀疏频带成像处理等关键技术,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充分发挥了光子技术的宽带承载、实时处理以及灵活可重构的优势,可同时提升雷达的分辨率和环境适应能力,有望为未来智能化装备提供清晰、可靠、智能的全天候探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成像 认知技术 频谱侦测 微波光子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代雷达微波光子技术: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凯 张业斌 张方正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8-171,182,共5页
本文阐述了跨代雷达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五代雷达应具备的阵列化、宽带化、网络化、综合化、智能化等典型特征,总结了微波光子的技术优势以及在跨代雷达典型应用场景中可为系统提供的效能增量。文中重点分析了当前微波光子技术在链路性能... 本文阐述了跨代雷达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五代雷达应具备的阵列化、宽带化、网络化、综合化、智能化等典型特征,总结了微波光子的技术优势以及在跨代雷达典型应用场景中可为系统提供的效能增量。文中重点分析了当前微波光子技术在链路性能、集成度、阵列化、工程化等方面面向光子雷达实际应用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别阐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最后给出了相干光新体制的基于光子集成的未来全光雷达系统的基本架构、实现方法与技术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全光雷达 技术瓶颈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自适应稀疏匹配的弹载阵列雷达三维前视成像技术
4
作者 戴金珂 吴迪 +1 位作者 蒋朋辉 朱岱寅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8,共7页
弹载雷达高分辨成像技术能够获取打击区域的高分辨率图像,为后续的目标跟踪、干扰识别提供保障,是一种有效的抗无源干扰手段。然而,在末制导阶段,目标往往位于雷达的正前方,此时无法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实现成像,成像处理只能通过前视... 弹载雷达高分辨成像技术能够获取打击区域的高分辨率图像,为后续的目标跟踪、干扰识别提供保障,是一种有效的抗无源干扰手段。然而,在末制导阶段,目标往往位于雷达的正前方,此时无法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实现成像,成像处理只能通过前视成像算法完成。而现有的前视两维成像算法只能获得三维空间中的距离向和方位向信息,无法获取俯仰向的信息。为了进一步获取目标的三维信息,提升雷达后续干扰识别、对抗性能,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超分辨处理的弹载阵列雷达前视三维成像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二维自适应稀疏匹配技术获得每个快拍在方位-俯仰域的二维超分辨谱,随后根据雷达实时波束扫描中心位置完成信号的积累,最终获取目标前视区域的三维图像。文中采用多组仿真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单快拍条件下重构信号源的方位、俯仰信息,有效提升现有弹载雷达系统的前视三维成像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视成像 三维成像 阵列雷达 正交匹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光子I/Q去斜接收的宽带线性调频雷达成像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悦 叶星炜 +1 位作者 张方正 潘时龙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4-231,共8页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微波光子I/Q去斜接收的宽带线性调频雷达成像系统方案。发射机利用微波光子倍频技术产生宽带线性调频信号,接收机利用偏分复用-双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将回波信号同时输入到两个不同偏振态的调制器上,并通过调节...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微波光子I/Q去斜接收的宽带线性调频雷达成像系统方案。发射机利用微波光子倍频技术产生宽带线性调频信号,接收机利用偏分复用-双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将回波信号同时输入到两个不同偏振态的调制器上,并通过调节对应调制器的偏置电压在两偏振态之间引入90°相位差,从而实现微波光子I/Q去斜接收。此雷达在具备实时高分辨探测能力的同时,能区分参考点两侧的目标,解决了现有微波光子雷达接收机采用光子混频去斜接收中受镜频干扰导致距离向模糊的问题。该文首先论证了采用I/Q去斜接收的必要性,随后介绍了所提出的微波光子雷达结构与原理,最后开展了目标探测与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实验研究。该雷达工作在K波段,带宽为8 GHz。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镜频干扰引起的距离向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学 微波光子雷达 线性调频信号 I/Q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光子雷达组网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范北辰 杨悦 +3 位作者 马丛 王祥传 张方正 潘时龙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5-207,216,共14页
雷达组网是目前雷达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空间区域进行多角度、多频段、多域协同探测,雷达组网能够获取目标的多维度信息,并利用数据的融合处理进一步地提升系统的目标探测与识别性能。随着系统对信号质量、信息传输链路带宽以及... 雷达组网是目前雷达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空间区域进行多角度、多频段、多域协同探测,雷达组网能够获取目标的多维度信息,并利用数据的融合处理进一步地提升系统的目标探测与识别性能。随着系统对信号质量、信息传输链路带宽以及系统同步精度等需求的日益增长,基于微波光子技术实现信号产生、传输和处理的雷达组网正逐渐获得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微波光子雷达组网关键技术的工作原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微波光子雷达组网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其未来的演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组网 微波光子雷达 MIMO雷达 分布式相参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光子镜频抑制混频系统及芯片技术
7
作者 唐震宙 潘时龙 《中兴通讯技术》 2020年第5期61-66,共6页
设计了基于光边带幅相调控的低杂散微波光子镜频抑制混频系统,实现了应用于微波光子镜频抑制混频的硅基光子集成芯片。通过实验初步论证了硅基光子集成技术在微波光子混频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微波光子学 微波混频变换 硅基光子学 模拟光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信号处理技术 被引量:7
8
作者 朱岱寅 张营 +3 位作者 俞翔 毛新华 张劲东 李勇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3-803,共11页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MiniSAR)有效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备轻量化、低功耗、高灵活度等优势,能够满足感兴趣区域(ROI)的高分辨成像需求。然而,MiniSAR成像信号处理依然面临若干技术难题,例如复杂航迹条件下对地面目标的高分辨成像,非...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MiniSAR)有效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备轻量化、低功耗、高灵活度等优势,能够满足感兴趣区域(ROI)的高分辨成像需求。然而,MiniSAR成像信号处理依然面临若干技术难题,例如复杂航迹条件下对地面目标的高分辨成像,非合作动目标的重聚焦,数据处理的效率与实时性等。据此,该文提出了一系列成像信号处理技术及其对应的现场可编辑门阵列(FPGA)硬件设计架构,从而实现了MiniSAR高分辨率成像与实时性处理。最后,基于多组聚束/条带式MiniSAR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 高分辨率 成像信号处理 实时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值的改进CA-CFAR算法及其在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中的应用
9
作者 吕瑞广 周建江 +1 位作者 徐哲 彭翌玲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7,共8页
针对单元平均恒虚警(CA-CFAR)算法在多目标环境下容易造成目标遮蔽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比值的改进CA-CFAR(RCA-CFAR)算法,在此基础上,对RCA-CFAR算法最多可容忍的干扰目标数进行理论推导,得出其最多可容忍的干扰目标数与参考单元... 针对单元平均恒虚警(CA-CFAR)算法在多目标环境下容易造成目标遮蔽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比值的改进CA-CFAR(RCA-CFAR)算法,在此基础上,对RCA-CFAR算法最多可容忍的干扰目标数进行理论推导,得出其最多可容忍的干扰目标数与参考单元之间的关系,并对最多可容忍的干扰目标数进行证明。此外,结合CA-CFAR算法将RCA-CFAR扩展为2D RCA-CFAR算法,通过分阶段处理,在距离维使用RCA-CFAR算法进行预检测,在多普勒维使用CA-CFAR算法进行目标检测,该算法既降低了邻近多目标区域的检测门限,又提高了检测效率。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实用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多目标检测 单元平均恒虚警 目标遮蔽 检测门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光子倍频与去斜接收的宽带阵列雷达(特邀)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方正 高彬栋 潘时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5-63,共9页
微波光子雷达利用光子学方法实现雷达信号的产生与处理,具有突出的宽带工作能力,能显著提升雷达距离分辨率。为了提升雷达角度分辨能力并实现灵活波束控制,将微波光子雷达技术与阵列技术相结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研究较多的宽带阵... 微波光子雷达利用光子学方法实现雷达信号的产生与处理,具有突出的宽带工作能力,能显著提升雷达距离分辨率。为了提升雷达角度分辨能力并实现灵活波束控制,将微波光子雷达技术与阵列技术相结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研究较多的宽带阵列雷达采用光真延时技术克服宽带波束倾斜问题,通常面临复杂度高、灵活性差、延时精度有限等问题。近年来,基于微波光子倍频与去斜接收的宽带雷达收发架构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此技术构建的阵列雷达,在实现宽带工作的同时具备实时数字补偿与处理功能,为宽带阵列雷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文中针对作者在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阐明基于微波光子倍频与去斜接收实现宽带雷达收发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构建宽带相控阵雷达的方法以及实现数字波束扫描与成像的性能。然后,将阵列形式扩展至多输入多输出(MIMO)形式,介绍了基于光波分复用技术实现宽带微波光子MIMO雷达的方法,并分析了微波光子MIMO雷达在目标探测与成像方面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学 雷达 相控阵 MIMO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核CPU的雷达导引头数字化实时仿真研究
11
作者 苏灏杨 夏伟杰 +1 位作者 吴雪 王宇 《遥测遥控》 2025年第2期92-99,共8页
雷达导引头仿真系统在导引头精确打击目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仿真系统的复杂度不断提升以及数据处理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串行计算仿真技术已难以满足雷达导引头数字仿真系统对实时性的严格要求。针对现有雷达导引头仿真过... 雷达导引头仿真系统在导引头精确打击目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仿真系统的复杂度不断提升以及数据处理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串行计算仿真技术已难以满足雷达导引头数字仿真系统对实时性的严格要求。针对现有雷达导引头仿真过程中耗时过长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流程的数字化实时仿真方法。首先,将传统全流程仿真架构的核心部分——接收控制系统指令、接收回波仿真数据、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成像结果上传与界面动态更新进行流水并行化。其次,利用OpenMP(开放式多处理)多核并行模型,对SAR成像算法主要步骤进行多核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并行处理。然后,引入高性能数学计算库FFTW3(西方最快傅里叶变换第3版)快速实现成像算法的傅里叶变换,加快SAR成像算法处理速度。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全流程的设计方法相较于传统的串行仿真,加速比达到100倍左右,同时加速前后的SAR图像相似度接近于1。在处理精度和效果一致的前提下,该方法能够完成雷达导引头系统的全流程实时仿真,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导引头 SAR仿真 多核CPU 并行计算 实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窗模式下大斜视SAR波数域性质分析及成像算法研究
12
作者 邓钱钰 陈潇翔 +2 位作者 郭淑婷 王纪平 毛新华 《制导与引信》 2025年第1期42-51,共10页
为解决滑窗模式下大斜视聚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精确、高效成像问题,对SAR波数域性质及成像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滑窗模式下的时域回波信号模型,并基于固定窗模式下的回波二维频谱,对传统距离徙动算法(... 为解决滑窗模式下大斜视聚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精确、高效成像问题,对SAR波数域性质及成像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滑窗模式下的时域回波信号模型,并基于固定窗模式下的回波二维频谱,对传统距离徙动算法(range migration algorithm,RMA)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滑窗接收的波数域拓展算法;然后对滑窗模式下信号波数域频谱特征及采样点映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雷达视线坐标系下二维空间域解耦方法,并给出了对应的成像处理流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处理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斜视 合成孔径雷达 滑窗模式 距离徙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 WiFi 信号的运动目标无源雷达成像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庄旭昇 汪玲 +1 位作者 高瑾 池冰清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4年第6期694-701,共8页
近些年无线局域网快速发展,覆盖范围增加,该文研究基于Wi Fi(Wireless Fidelity)信号的运动目标成像,扩展无源雷达的应用。首先探讨分析Wi Fi信号模糊函数特性,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距离分辨率,可以用作无源雷达的外辐射源。然后采用分... 近些年无线局域网快速发展,覆盖范围增加,该文研究基于Wi Fi(Wireless Fidelity)信号的运动目标成像,扩展无源雷达的应用。首先探讨分析Wi Fi信号模糊函数特性,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距离分辨率,可以用作无源雷达的外辐射源。然后采用分布式孔径,借助广义似然比估计理论进行成像,重建运动目标在2维空间的分布与速度,并分析了成像分辨率。仿真结果验证了给出的基于Wi Fi信号的无源雷达运动目标成像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雷达 运动目标 成像 无线网络信号(WiFi) 分布式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振荡器的低相噪光生微波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时龙 刘世锋 +1 位作者 朱丹 杨丽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60,共7页
光电振荡器通过自振荡产生超低相位噪声微波信号,具有光、电两种输出,有望从源头突破现有雷达、电子战等射频系统性能瓶颈。文章介绍了光电振荡器的基本结构和理论模型,回顾了光电振荡器相位噪声、边模抑制比、工作频率、稳定度和小型... 光电振荡器通过自振荡产生超低相位噪声微波信号,具有光、电两种输出,有望从源头突破现有雷达、电子战等射频系统性能瓶颈。文章介绍了光电振荡器的基本结构和理论模型,回顾了光电振荡器相位噪声、边模抑制比、工作频率、稳定度和小型化等关键性能提升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光电振荡器的功能拓展及光电振荡器在雷达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振荡器 相位噪声 本振 任意波形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射频制导半实物仿真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时龙 田义 +1 位作者 刘世锋 李小琳 《上海航天》 CSCD 2019年第4期98-109,共12页
未来射频制导性能的高效验证对射频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提出全新的挑战,需要该系统具备瞬时大带宽、多波段、多仿真系统协同工作、多场景适应等能力,进而对宽带射频信号的低损传输、幅相控制、复杂回波信号产生、高性能频综信号产生等技... 未来射频制导性能的高效验证对射频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提出全新的挑战,需要该系统具备瞬时大带宽、多波段、多仿真系统协同工作、多场景适应等能力,进而对宽带射频信号的低损传输、幅相控制、复杂回波信号产生、高性能频综信号产生等技术提出了严苛的要求。针对基于传统微波技术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受限于带宽、体积、质量、电磁干扰等的瓶颈问题,提出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解决方案,利用其宽带频谱资源,突破传统射频系统的带宽限制;利用其并行处理特性,提升宽带信号的处理能力,实现多波段融合、波束间交叉互连;利用其轻质低损特性,减小系统体积和质量,提升宽带信号长距离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制导 半实物仿真系统 微波光子学 信号产生与传输 幅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域自适应单脉冲的抗干扰雷达多目标参数估计算法
16
作者 沈明威 陈睿妍 +3 位作者 张永舒 乔玲 吴迪 朱岱寅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1,共6页
基于空时级联单脉冲的多目标参数高效估计算法(M-STCMP)是一种高效的雷达多目标参数估计算法,但在干扰环境下其参数估计性能将严重下降。文中提出了基于空域自适应单脉冲的抗干扰多目标参数估计(AM-STCMP)算法。首先,将空域自适应单脉... 基于空时级联单脉冲的多目标参数高效估计算法(M-STCMP)是一种高效的雷达多目标参数估计算法,但在干扰环境下其参数估计性能将严重下降。文中提出了基于空域自适应单脉冲的抗干扰多目标参数估计(AM-STCMP)算法。首先,将空域自适应单脉冲技术引入M-STCMP算法,自适应形成和差波束抑制干扰信号,提高各目标的信干噪比,并迭代修正自适应和差波束的鉴角曲线;其次,采用空时级联单脉冲技术估计各目标的距离-速度两维参数;最后,采用Relax算法高精度迭代估计各目标的角度-速度-距离三维参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AM-STCMP算法的有效性,其参数估计性能接近无干扰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迭代 空时级联单脉冲 抗干扰算法 雷达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目标宽带雷达回波频域模拟及成像仿真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琳琳 夏伟杰 +1 位作者 周莹 齐媛媛 《航空兵器》 2015年第6期58-62,共5页
采用理论建模仿真的方法模拟雷达回波对研究雷达成像和目标检测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在完成空中目标几何建模的基础上,采用"走-停-走"模型,发射一组X波段的步进频率信号。根据每个雷达脉冲发射时刻目标与雷达的角度关系,用课题... 采用理论建模仿真的方法模拟雷达回波对研究雷达成像和目标检测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在完成空中目标几何建模的基础上,采用"走-停-走"模型,发射一组X波段的步进频率信号。根据每个雷达脉冲发射时刻目标与雷达的角度关系,用课题组自研的基于SBR的高频电磁散射计算软件计算得到目标的频域RCS。结合目标的飞行轨迹,可以模拟出频域的目标回波信号,并在此基础上对点目标和F-22模型的回波信号进行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处理,成像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目标 宽带雷达 回波仿真 ISAR成像 步进频率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字典学习技术的ISAR稀疏成像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长雨 汪玲 朱栋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35-1742,共8页
鉴于稀疏ISAR成像方法的成像质量受到待成像场景的稀疏表示不准确的限制,该文将字典学习(DL)技术引入到ISAR稀疏成像中,以提升目标成像质量。该文给出基于离线DL和在线DL两种ISAR稀疏成像方法。前者通过已有同类目标ISAR图像进行学习,... 鉴于稀疏ISAR成像方法的成像质量受到待成像场景的稀疏表示不准确的限制,该文将字典学习(DL)技术引入到ISAR稀疏成像中,以提升目标成像质量。该文给出基于离线DL和在线DL两种ISAR稀疏成像方法。前者通过已有同类目标ISAR图像进行学习,获得更优稀疏表示,后者在成像过程中从现有数据中通过优化获得稀疏表示。仿真和实测ISAR数据成像结果表明,结合离线DL和在线DL的成像方法均可获得比现有方法更优的成像结果,离线DL成像优于在线DL成像,而且前者计算效率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稀疏成像 稀疏表示 字典学习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组网雷达的无人机集群转发式欺骗干扰时延误差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时晨光 闻雯 +2 位作者 宋海伟 田达 周建江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在现代战争中,利用无人机集群对敌方组网雷达进行欺骗干扰作为一种有效对抗手段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面对复杂作战环境,无人机集群搭载的数字存储转发设备因其精度受限而存在转发时延误差,这将导致实际生成的虚假目标点和预设虚假目标... 在现代战争中,利用无人机集群对敌方组网雷达进行欺骗干扰作为一种有效对抗手段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面对复杂作战环境,无人机集群搭载的数字存储转发设备因其精度受限而存在转发时延误差,这将导致实际生成的虚假目标点和预设虚假目标点产生偏移,使欺骗效果大打折扣。针对此问题,本文在组网雷达站址及其射频辐射参数等信息先验已知的情况下,基于“同源检验”思想,在组网雷达空间分辨率一定时,分析了数字存储转发技术对组网雷达进行有效欺骗干扰的边界条件,并针对典型组网雷达系统,探明了转发延迟误差与欺骗干扰效果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分析和推导的结果能够对实际干扰机性能可否对组网雷达实施有效欺骗干扰给出可行性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发式欺骗干扰 组网雷达 时延误差 同源检验 空间分辨单元 DRFM 无人机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检测下多雷达网络节点选择与辐射资源联合优化分配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时晨光 唐志诚 +2 位作者 周建江 严俊坤 王子微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5-583,共19页
该文针对分布式相控阵多雷达网络的多目标跟踪场景,研究非理想检测条件下的节点选择与辐射资源联合优化分配算法。首先,根据分布式相控阵多雷达网络构成、目标运动模型、雷达量测模型以及雷达节点检测情况,推导非理想检测下以雷达节点... 该文针对分布式相控阵多雷达网络的多目标跟踪场景,研究非理想检测条件下的节点选择与辐射资源联合优化分配算法。首先,根据分布式相控阵多雷达网络构成、目标运动模型、雷达量测模型以及雷达节点检测情况,推导非理想检测下以雷达节点选择、辐射功率和信号带宽为变量的贝叶斯克拉默-拉奥下界(BCRLB)闭式解析表达式,并以此作为多目标跟踪精度衡量指标。在此基础上,以最小化系统各雷达节点对所有目标的总辐射功率为优化目标,以满足目标跟踪精度门限以及给定的系统射频辐射资源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非理想检测条件下多雷达网络节点选择与辐射资源联合优化分配模型,对各时刻雷达节点选择、辐射功率和信号带宽等参数进行联合优化设计,以提升多雷达网络的射频隐身性能。最后,针对上述非线性、非凸优化问题,采用基于障碍函数法和循环最小化算法的4步分解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在满足给定多目标跟踪精度的条件下有效降低分布式相控阵多雷达网络的总辐射功率,至少降低了约32.3%,从而提升其射频隐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资源分配 分布式多雷达网络 多目标跟踪 非理想检测 贝叶斯克拉默-拉奥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