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机制探讨
1
作者 刘芳 欧春晓 《海洋与渔业》 2011年第11期41-42,共2页
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部湾东侧、广东雷州半岛西侧,总面积46864.6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是环北部湾建区历史最长、面积最大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海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珍稀... 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部湾东侧、广东雷州半岛西侧,总面积46864.6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是环北部湾建区历史最长、面积最大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海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海洋生物资源,是维持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重要的生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自然保护区 社区共管 海洋生物资源 机制 海洋生态系统 雷州半岛 生物多样性 北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重金属离子对马氏珠母贝急性毒性研究
2
作者 陈耀 逯云召 +2 位作者 陈成琼 周立喜 吴家栋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10期1-5,54,共6页
开展了不同质量浓度铜离子(Cu^(2+))(0.000,0.100,0.117,0.134,0.151,0.168和0.185 mg/L)、锌离子(Zn^(2+))(0.000,3.670,4.000,4.330,4.660,4.990和5.320 mg/L)、镉离子(Cd^(2+))(0.000,3.000,4.000,5.000,6.000,7.000和8.000 mg/L)对... 开展了不同质量浓度铜离子(Cu^(2+))(0.000,0.100,0.117,0.134,0.151,0.168和0.185 mg/L)、锌离子(Zn^(2+))(0.000,3.670,4.000,4.330,4.660,4.990和5.320 mg/L)、镉离子(Cd^(2+))(0.000,3.000,4.000,5.000,6.000,7.000和8.000 mg/L)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i)96 h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2+)、Zn^(2+)、Cd^(2+)质量浓度与马氏珠母贝死亡率(96 h)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853.782x-88.997(R^(2)=0.9844)、y=54.372x-192.070(R^(2)=0.9677)、y=20.886x-62.705(R^(2)=0.9802),Cu^(2+)、Zn^(2+)、Cd^(2+)对马氏珠母贝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163,4.452和5.396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16,0.445和0.540 mg/L;3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从高到低依次为:Cu^(2+)、Zn^(2+)、Cd^(2+)。指出,马氏珠母贝对Cu^(2+)最为敏感,需要重点关注养殖环境中的Cu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重金属离子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珠母贝海区不同深度养殖试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郝博飞 黄桂菊 +5 位作者 范嗣刚 黎火金 陈明强 莫学军 欧春晓 喻达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55-157,共3页
采用下潜式缆绳吊养大珠母贝幼苗,设计5个不同的水深,记录养殖海区的水文因子,测量大珠母贝的壳长和壳高两个性状指标,统计成活数,比较不同水层贝苗的生长情况和存活率。结果表明,大珠母贝在4、5、6m水层生长较快,3个深度下幼苗... 采用下潜式缆绳吊养大珠母贝幼苗,设计5个不同的水深,记录养殖海区的水文因子,测量大珠母贝的壳长和壳高两个性状指标,统计成活数,比较不同水层贝苗的生长情况和存活率。结果表明,大珠母贝在4、5、6m水层生长较快,3个深度下幼苗的生长差异不显著:2ITI和3ITI水深的贝生长速度较慢,其中3m水层的壳长与4、5、6m的差异显著。大珠母贝在5m的深度条件下养殖幼苗存活率最高,4nl水层次之,而在2m水深下幼苗的成活率最低(52%)。综合生长和成活数据可知,大珠母贝苗在4~5m养殖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水深 生长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